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

望着眼前的豎子,石苞繼續苦口婆心地勸道:

「陸遜用的是疑兵之計!

他爲的就是讓城內的諸兵將,內心中產生惶恐的想法。

凡戰者,軍心爲先。

若解煩兵的軍心動搖,那麼縱使永安城的城防再如何堅固,我軍也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永安城的。

將軍當務之急,是要召集城內的將官,利用自身的威望安撫他們的人心。」

「只要人心如石,那麼陸遜調來多少吳軍,也是無法輕易撼動永安城的。」

石苞相信,這次陸遜帶來的吳軍定然很多。

而石苞也知道,爲何陸遜不在一開始,就命大軍直接猛攻永安,或者悄無聲息地派奇兵偷襲永安。

內中道理並不難推測出。

就說派奇兵偷襲永安一舉,乍一看這樣的行動,有着很大成功的可能,但其實失敗的風險很大。

畢竟靠着奇襲,吳軍拿下永安渡口不拿,可並不能阻止有逃兵逃回永安城向韓綜彙報這一消息。

而韓綜剛得知這一消息時,一開始可能內心會感到驚慌,但下意識地他的第一反應,大概率也是閉城頑抗。

永安城的城防堅固,若韓綜閉門堅守,想直接憑藉一支數量不多,且無攻城器械輔助的奇兵拿下永安,內中的不確定性太大。

而要是那支奇兵的行動一旦失敗,那麼無疑是讓己方的士氣受到挫傷。

這樣的風險,陸遜覺得沒必要冒。

反正陸遜已經推斷出,韓綜在得知他到來後,內心會處於驚慌的狀態,那麼他爲何不就這一點,繼續做出佈置呢?

在大軍正式進攻永安城之前,用草木皆兵的疑兵之計,進一步增大解煩兵內心的驚慌,從而將這種情緒演變爲惶恐,是最好的選擇。

要是吳軍一登岸,陸遜就率軍對永安城發動進攻,那石苞還不會太過擔心。

因爲那時解煩兵心中雖會有驚慌,可看到敵人到來,他們還是會下意識地進行抵抗。

而只要解煩兵肯抵抗,那麼憑藉着永安城的城防,吳軍的進攻定然會吃虧。

這樣一來,反而會無形中讓解煩兵的內心變得安定下來。

但重要的是,陸遜並沒有這麼做,他在等。

等到解煩兵在疑兵之計的影響下,不斷地胡思亂想,等到解煩兵在看到草木皆兵後,自己在心中營造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強烈壓抑感。

有時候自己設想出的危險,往往纔是最恐怖的。

這種壓抑感,會進一步讓解煩兵的軍心不穩。

待到解煩兵內心的惶恐情緒,在自己的胡思亂想下達到頂峰時,大量吳軍再正式朝着永安發動進攻,那時候城內的解煩兵,還有幾分戰鬥力呢?

軍心不振,也許會導致諸解煩兵連兵器都拿不起來,更遑論抵禦吳軍的攻城了。

在明白陸遜的用意後,就是身爲敵人的石苞,也不禁在心中暗歎陸遜的智慧。

他竟然在陸遜的身上,看到了幾分大司馬的風采。

至於石苞覺得自己的擔心,會不會是多餘的.....

看了一眼城牆上的解煩兵,石苞見到他們有好些人的臉上驚懼神色,正變得越來越濃厚,拿着武器的手,也在不斷地顫抖着,他就知道他的擔憂,絕不是多餘的。

別忘了,永安目前是座孤城!

身處孤城之內,人本就容易產生畏懼不安的心理。

可最令石苞感到憂心的,不止是解煩兵怯戰的表現,而是他一旁的韓綜。

石苞深知陸遜的疑兵之計,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軍心,但只要身爲

主將的韓綜能站出來安撫人心,那麼陸遜的疑兵之計就再難奏效。

但以韓綜目前的狀態,他絲毫都沒有想安撫軍心的念頭。

面對着石苞的懇切勸諫,韓綜始終無動於衷。

他在等,等來自斥候的回報。

不久之後,韓綜終於等到了。

當派出去的斥候來到韓綜身前時,他的回稟讓韓綜失去了內心的最後一絲妄想。

「數裡外,數萬吳軍正分作三面包圍朝永安而來!」

數萬吳軍?

聽到這個消息的韓綜,臉色瞬間煞白。

他望了一眼遠處那漫山遍野的「吳軍」,口中失神地不斷喃喃道:

「那不是假的!那不是假的!」

本來一衆解煩兵就處於惶恐的邊緣,他們又看到了韓綜這副六神無主的狀態,這更讓他們無所適從。

於是就在下一刻,永安城牆上瞬間炸開了窩。

「將軍,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

「將軍,我們不如逃了吧?」

「將軍,敵人勢強,不可爭鋒呀!」

...

解煩兵諸將中,有如韓綜一般驚慌失措的,亦有勸韓綜認清現實跑路的。

而在短暫的嘈雜之後,讓韓綜跑路的言論,最終佔據了主流。

剛纔斥候不是說了嗎?

陸遜圍三缺一,留了一面讓他們逃生。

既然如此,還在猶豫什麼!

聽着那些讓自己跑路的言論,韓綜很明顯的心動了。

他是因爲怕死,才投向糜暘,可如今陸遜願意給他一條生路,那他倒是沒必要不識好歹。

可就在韓綜要採納諸將建議的時候,一聲清冷地聲音,適時傳到韓綜的耳中。

「若將軍真聽從他人的建議,選擇棄城而逃,那麼將軍的死期就不遠了。」

這聲聲音落在韓綜的耳中,是顯得那麼的刺耳,衆所周知,他最怕死了。

而這聲聲音,也引得許多解煩兵將領對石苞怒目而視。

這句話正是石苞說的。

這時就連韓綜看向石苞的眼神,也變得不善起來。

石苞是代表着糜暘,可要是不再選擇效忠糜暘,那他對石苞又有什麼好恭敬的呢?

被許多道不善的眼神包圍的石苞,並未感到慌亂。

他只是繼續說道:「自將軍舉城起義那日起,將軍恐怕就進入了孫權的必殺名單中。

將軍認爲,陸遜會不顧及孫權的顏面及怒火,選擇放將軍一條生路嗎?

別做夢了!」

前兩句時,石苞的聲音聽起來還算溫和,但最後一句,石苞是幾乎是怒斥出來的。

他實在受夠了,韓綜的愚蠢了。

「圍三缺一?那不被包圍的一面,是你們的唯一生路?

我可以告訴你們,恰恰相反!

那不被包圍的一路,滿布山林,正適合埋伏大量敵軍。

一旦你們帶着幻想,從那條路逃生,你們就等着死在吳軍的刀下吧。」

石苞的怒吼,讓周圍的解煩兵諸將,腦袋有了一刻的清明。

但石苞是沒辦法僅憑這番話,就讓解煩兵諸將改變主意的。

因爲相比於石苞的推測性話語,數萬正徐徐包圍來得吳軍,卻是不爭的事實。

石苞當然也知道,他的話只能暫時打消解煩兵諸將逃跑的想法。

於是隨後他說出了一番更大膽的話。

「縱算你們最後能逃出永安城,但這就意味着你們安全了嗎?

你們是不是忘記了,我是爲何而來?」

說到這句話時,石苞將目光放在韓綜的臉上。

這一刻,石苞的目光充滿了侵略性。

「大司馬將他的信義交到你的手中,而你卻選擇辜負他,背棄他。

你以爲數十萬漢軍,會繞過你嗎?

大司馬向來最痛恨背棄他的人。

當然你或許覺得,只要你能逃出永安城,那麼從此你便海闊天空。

但你能選擇的路,無非只有兩條,一爲北逃,一爲落匪。

但你認爲,曹魏會敢冒着得罪大司馬及孫權這天大的風險,容納你嗎?

或者說你是認爲,你落匪後大司馬就會將你忘記,不會發兵征討你?

韓將軍,我自來永安之日起,就將生死拋之肚外。

但我希望你也要明白一點,當你接納我的那一刻開始,你的生死禍福,就已經與我息息相關。

我若一死,天下再大,恐再無你容身之處!」

石苞的話音落下後,韓綜及諸解煩兵將官臉上都出現了怒氣。

這是威脅,赤裸裸的威脅!

但還未等他們反駁,他們就見到了石苞已經站到了城牆邊。

「此城高達數丈,若一躍而下,必死無疑。

既然你們要自尋死路,那不如我先走一步,免得讓你們的血污,污染了我的眼眸。」

看到石苞意欲尋死的姿態後,韓綜及衆多解煩兵將官臉上的怒氣立刻就消失不見,剩下的唯有驚慌之色。

「石君,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呀!」

韓綜一臉着急的,就想上前將石苞救下。

韓綜怕石苞死嗎?

那自然是怕的。

因爲韓綜可以選擇放棄城池,但他卻無法放棄榮華富貴的生活。

這也就導致了,韓綜不可能放棄他的部曲。

而只要有大量部曲一日跟在身邊,再加上自身無法忍受清貧的性格,糜暘想找到他的蹤跡是不難的。

這樣一來,石苞死亡的後果,韓綜是根本無法承受的。

韓綜從始至終,也沒想過要讓石苞死。

剛纔在籌謀突圍之事時,他還想着將石苞帶在身邊好好保護呢。

因知道石苞說的話,很可能會成真,故而韓綜纔會感到害怕。

你要死,也別死在我這裡呀!

可就在韓綜想上前將石苞拉下來的時候,石苞對着步步逼近的韓綜說道:

「今日我若血濺永安,殺我者韓綜也!

若有人能爲我報仇,大司馬一定會大加賞賜!」

石苞這話一出,韓綜嚇得差點給石苞跪下了。

離間,這是赤裸裸的離間。

但這也是石苞的陽謀。

對於解煩兵來說,他們是不可能冒着生命危險,選擇重新歸降孫吳的。

但若是歸降糜暘,他們恐怕是願意的很。

而正如石苞所言,要是自己一旦逼死石苞,那麼自己無疑等同於殺害了糜暘的親人。

害親之仇,要是有人能替糜暘報了,恐怕侯爵之位糜暘都能捨得給。

這是多大的誘惑?

也許現在以自己在解煩兵中的威望,還不會有人受到影響。

可等到來日他們狼狽之時呢?

韓綜不敢再想下去了。

他也不敢再繼續上前了。

現在的他,只有選擇相信石苞的判斷,才唯有一線生機。

「仲容莫要激動,吾不退了就是。」

說完這

句話後,韓綜冷着面孔轉身看向身後的一衆將官:

「傳令下去,讓兒郎們都上來守城。」

韓綜的這個命令,代表着他已經放棄了棄城而逃的想法。

面對韓綜的命令,有許多將官還想繼續再勸,但他們看了一眼城牆邊的石苞,又都默默閉上了嘴。

石苞的存在,有時是他們的護身符,但有時也是他們的枷鎖。

...

約莫一個時辰後,數萬吳軍分作三路,正形成一堵巨大的人牆,朝着眼中的永安城漸漸逼近。

眼中越來越清晰的永安城的輪廓,讓諸位吳將的心情都不自覺興奮起來。

儘管有些吳將意外地看到了,永安城的城防竟都完好。

但這一點意外,很快被他們內心中的興奮給掩蓋了下來。

老將呂岱站在虞翻的身旁感嘆道:

「大將軍真是好計策。

若一切順利的話,我軍或許能兵不血刃收復永安。」

呂岱從軍數十年,又在周瑜、魯肅、呂蒙三位名將的麾下都任過職,自是一眼能看出陸遜計策的獨到之處。

可以說陸遜的計策,對於韓綜這樣貪生怕死的人來說,可謂是殺傷力巨大的。

聽到呂岱的話後,虞翻臉上露出輕鬆的神色。

他雖然從軍時間不長,但也曾聽過許多,守城方因軍心崩潰不戰而逃的事例。

所以他問呂岱道:

「呂公以爲,韓綜能堅持到我軍離城下多近呢?」

虞翻的疑問,讓呂岱略微深思起來。

但隨後很快他就給出了一個答道:

「三百步左右。」

三百步?

世間弓弩的射程一般在百步,即使解煩兵有着居高臨下的優勢,那他們的射程也至多是兩百步左右。

呂岱的意思是說,韓綜還未等他們進入射程內,就會嚇得膽顫而逃呢?

呂岱的這番論斷,聽起來也太過小瞧韓綜了。

可一想想韓綜的爲人,虞翻也就相信了呂岱的判斷。

外無救援加軍心沮喪,這等不利的局勢,非有大勇氣者不可堅持。

真以爲世間人人皆是糜暘嗎?

心中愈發輕鬆的虞翻,繼續問呂岱道:「呂公以爲,有什麼辦法,能夠讓韓綜不棄城而逃呢?」

有半場開香檳之態的虞翻,竟想着用勝利者的姿態,提前覆盤下正常戰役,從而得出一些寶貴的教訓。

虞翻的疑問,對呂岱來說,太好回答了。

「能戰勝恐懼的,唯有更大的恐懼。」

呂岱的回答,讓虞翻若有所思。

激動人心的時間,過的總是很快的。

待數萬吳軍即將邁入永安城的三百步內範圍時,許多如呂岱一樣經驗豐富的將領,眼睛都睜大了最大。

他們在期待着看到城上的變化。

但很可惜的是並沒有。

他們只看到了一襲刺眼的白衣,立在那城頭之上。

爲何說白衣刺眼呢?

那是因爲當年公安之戰時,糜暘除去穿着明光鎧外,最愛穿的就是白衣。

見自己的推斷並沒成真,呂岱倒是沉得住氣。

看來韓綜還是有些膽量的嘛。

不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問題不大。

但隨着數萬吳軍繼續前進,及至進入了永安城的兩百步範圍內,許多吳將都意識到了異常。

因爲這時,永安城上的解煩兵,依舊巋然不動!

這一幕,怎麼有點熟悉呢?

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番外:亡國之恨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17章 駐守公安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1章 江陵城中
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番外:亡國之恨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17章 駐守公安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1章 江陵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