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

當世名將安營之處,周圍定有溪流流經。

正如吳軍在公安城外的大營一般,大營的後方,就有着一條清澈的小溪流經。

шшш•ttκǎ n•¢○

以往這條小溪是數萬吳軍的最重要水源,吳軍每逢經過這處時,都難免要小心翼翼的,以防有泥土濺入其中。

雖說不是不能喝,但至少自己看了糟心不是。

但就是這樣一條讓上下吳軍,都百般愛護的溪流,這時在它的東面卻出現了一隊漢軍精騎。

更過分的是,率領那支漢軍精騎的漢將,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他駕駛着馬匹在溪流邊來回奔跑,帶的岸邊許多泥土落入清澈的溪流中。

漸漸地,溪流中的某些部分變得渾濁了起來。

這一幕看的聚集在西岸的一衆吳將,吳兵氣的牙癢癢的。

小小一條溪流,不足以擋住他們的步伐。

若是在往常,心中氣憤的他們早就越過小溪,將那支漢軍精騎給斬於馬下。

但這一刻,儘管西岸聚集的吳軍越來越多,但卻沒有一人膽敢妄動。

因爲東面正是州陵的方面。

最重要的是,許多吳將認出了那名漢將手中,在挑弄戲耍的首級是屬於何人的。

潘璋!

當意識到這兩點後,哪位吳軍還有心思想着討敵?

潘璋與州陵,這兩者混雜在一起的化學反應,宛若催生了世間最毒的毒物一般,讓一衆吳軍有肝腸寸斷之感。

這時候相比於因氣憤而討敵,一衆吳軍更在意,接下來他們該何去何從。

就在聚攏在西岸的吳軍惶恐不安的時候,在步騭的帶領下,陸遜終於來到了場中。

陸遜的出現,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救星一般,瞬間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

吳軍們不自覺地主動分出一條道路,讓陸遜毫無阻擋的來到岸邊。

見到對岸發生的變化後,柳隱也停下了擺弄槍尖潘璋首級的動作。

下一刻,柳隱與陸遜的目光在空氣中無形的碰撞起來。

「你是何人?」

不知是終於緩過神來了,還是要在一衆吳軍面前表現的鎮定,這時的陸遜語氣很是平和。

見陸遜問及自己的身份,柳隱操着一口帶着益州口音的官話回道:

「漢天策上將座下,平吳校尉柳隱是也!」

柳隱?

聽到這個名字時,不止是陸遜,就連他身後的許多吳將也變得疑惑起來。

柳隱是何人,怎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

而在短暫的疑惑之後,許多吳將登時變得憤怒起來。

他們方纔見柳隱那麼囂張的在挑弄潘璋的首級,他們方纔見柳隱那麼狂妄的在污染己方的水源,他們還以爲柳隱是糜暘帳下有名的戰將張嶷、鄧艾、姜維等人。

要是那些戰將在此如此施爲,倒也罷了。

可是這個叫做柳隱的,究竟是怎麼敢的呀!

重點是他一區區校尉,竟還敢冠以「平吳」名號。

真是越想越氣!

特別是想起,方纔自己等人就是被這一無名之輩嚇唬住了。

這更讓許多吳將感到無地自容。

自從公安之戰後,這種被羞辱的感覺,許多吳將有許久都未重溫過了。

滿臉通紅的朱桓,大怒之下,就抽出腰間的兵刃,想着再現一次登岸殺敵的壯舉。

而衆多吳將中,有類似想法的,不止朱桓一人。

但剛等朱桓等人,將一隻腳邁入小溪中,臉上無絲毫懼色的柳隱就慨然言道:

「我奉天策上將之命

,前來向你下戰書!」

柳隱甚至瞧都沒瞧朱桓等人,他的目光一直在陸遜身上。

而柳隱的這句話,卻好像有着神奇的魔力一般,震得朱桓等人立即停住了腳步。

或許有魔力的不是柳隱的話,而是柳隱口中的那個名字。

「糜暘?」

陸遜輕輕低喃了遍這個名字。

然後他便試探性地問道:

「州陵是他拿下的嗎?」

陸遜的這句詢問,引起了周圍吳將的無限關注。

他們比陸遜,更在意這個疑問的答案。

面對陸遜的詢問,柳隱肯定地答道:

「自然。」

說這兩個字時,柳隱的神色一點都不自然,反而充滿了驕傲。

而柳隱的回答,則是驚的朱桓等人猛然收回了在溪中的那隻腳。

溪水有點涼,改時再渡!

陸遜在聽到柳隱的回答後,忍不住自嘲地笑了一聲。

在來這處的路上,他心中一直在思考,漢軍是如何破解鐵索橫江之策,登上州陵的土地的。

儘管這一刻他還未想出來。

可在聽到州陵是糜暘率軍攻下來的後,原本不可置信的事,竟變得多了幾分情理起來。

這種自然而然的感覺,是陸遜自嘲的主要原因。

原來在自己心中,也是一直承認他的不可思議的。

只是,陸遜到底並非常人。

陸遜很快就抓住了一個關鍵點。

「他膽子真的大!」

在柳隱及諸位吳將身前,陸遜吐出了這句話。

還未等柳隱多加琢磨陸遜這句話的含義,陸遜似是不想與柳隱多做糾纏,對着他問道:

「將糜暘的戰書,送上來吧!」

陸遜知道在眼下人心惶惶之際,他身爲大軍主將,不止要表現的從容不迫,還要表現的毫不畏懼。

唯有這樣,才能儘可能挽回一些軍心。

果不其然,身後諸將在見到陸遜的應對後,心中那顆驚惶的心安定了不少。

而柳隱在聽到陸遜的話後,他的臉上露出幾分帶有特殊意味的笑容。

柳隱並未如陸遜所想的那般,從懷中掏出糜暘寫給他的戰書。

因爲糜暘一開始,根本就沒想過給陸遜寫戰書。

可戰書這類東西,有時候不必拘泥於形式。

於對岸許多吳將的注視下,坐在馬上的柳隱直接居高臨下的開口朗誦道:

「嗚呼!公安舊事,思之悽梗,如影歷歷,斷人心腸。」

柳隱剛一開口,陸遜及諸位吳將就發現了不對勁。

好熟悉的內容呀!

這不就是當初陸遜剛到公安,祭奠數萬吳軍亡魂時所寫的祭文內容嗎?

反應過來後,諸位吳將不受控制地將目光看向了陸遜。

柳隱想幹什麼?

柳隱還能幹什麼!

陸遜是何等聰慧,他幾乎是第一時間猜出了柳隱的用意。

明白柳隱用意的陸遜,眼中有着怒火浮現。

他很想下令,讓身後的將領上前將柳隱等人驅逐走,可理智卻告訴他不能。

是他自己要表現出毫無畏懼,是他自己要主動接下糜暘的戰書。

可如今自己若是在柳隱剛念出第一句話時,就着急忙慌的派人追殺他,那麼自己剛剛在衆將面前表現的從容鎮定,就會是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自今日後,世人皆會知他畏懼糜暘。

那他來日,用什麼來拯救那跌落谷

底的軍心?

於公,他是大吳的大將軍,於私,他身上承擔着吳郡陸氏的百年清望。

於公於私,陸遜儘管猜出了柳隱的險惡意圖,但他卻不能出言阻止!

見陸遜沒有阻止,柳隱朗誦的速度越發快了起來。

「百戰精銳,溺於洈水。十年積聚,散於公安!」

當柳隱唸到這一句話時,一種莫大的悲涼氣息,瞬間籠罩在諸位吳將的心頭。

他們又不可避免地回憶起了,當年他們親身經歷的那一慘事。

而在心中的悲涼氣息,不斷積聚的時候,一種膽寒的情緒,就宛若一股股巨浪般,在不斷衝擊着諸位吳將的內心。

陸遜出身名門,他的文筆自然不必說。

當初在寫這篇祭文時,陸遜想的是不破不立,要用大悲的情緒激發出上下吳軍復仇的無限鬥志。

不能說陸遜的想法是錯的。

至少後來的發展,證明了他的想法取得了成果。

但主觀情緒,往往要依附於客觀現實。

那時陸遜能用大悲的情緒,帶動起吳軍上下激昂的復仇心理,根本原因在於那時戰場形勢對吳軍來說大大有利。

反觀現在呢?

潘璋的頭顱,依然在天空中飄舞。

從州陵而至的漢軍駿馬,正低着頭在他們的大營飲着他們的溪水。

這兩點令人無法忽視的客觀事實,是代表着多麼險惡的局勢?

在這險惡的局勢下,柳隱口中的祭文,就自然起到了反效果。

那篇由陸遜寫就的悲壯祭文,這時已然成爲柳隱手中捅向吳軍心中最尖銳的武器,成爲柳隱在炫耀漢軍往日功績時的最大證據。

以子之盾,破子之矛!

攻軍爲下,攻心爲上!

今日柳隱所朗誦的這篇「戰書」,在將來勢必會成爲一大趣談,甚至將來這件事,會被記載於史冊上,供後世人調笑。

一想到這,陸遜的身形就再次不穩起來。

眼前這人,真的姓柳不姓糜?

而就在陸遜及諸位吳將,想着柳隱趕快唸完之時,柳隱在念到最後兩句話,語氣陡然高昂起來:

「喜汝諸寇,枉死無棺。

樂汝惡靈,魂不得歸。」

當柳隱的這兩句話一念完,諸位吳將心中一直緊繃的那根弦,再也支撐不住應聲而斷。

許多吳將臉上浮現了死灰的神色。

就連陸遜也再也止不住身形,直接踉蹌着朝後退了好幾步。

太毒了!

他的原文不是這樣的。

他的原文應該是:

「哀我英豪,枉死無棺。

哀我英靈,魂不得歸。」

可柳隱亦出身世家,又豈會是死讀書的人?

他很貼心的根據實際情況,將陸遜的那兩句話進行了細微處的修改。

而就是這一處修改,給了諸位吳將最後一擊。

柳隱的喜樂,與吳軍的悲哀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鮮明對比下,又無形透露出漢軍那懾人的威勢,更在無形中宣示着一件事實:

天策上將能打崩你們一次,就能有第二次!

當唸完最後兩句話後,柳隱仰天大笑起來。

而有些陸遜的親信,見陸遜被柳隱氣的身形不穩,一時護主心思涌上,他們就要越溪捕殺柳隱等人。

但柳隱又豈會坐以待斃?

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6章 麋鹿破槽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章 江陵城中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41章 第三條路
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6章 麋鹿破槽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章 江陵城中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41章 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