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

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

漢侍中鄧芝率領着使團到達永安邊境時,便被吳軍所察覺到。

之前在鄧芝使團還未到來的時候,孫權就曾下令駐守永安的朱然在發現鄧芝使團的蹤跡後,不得有所怠慢。

所以當鄧芝使團到達永安時,朱然立即領軍將鄧芝一行人迎入城中。

朱然本來想在永安城中,多多款待鄧芝等人幾日。

但是鄧芝覺得國事重要,所以他只在永安城中休息一日,第二日便向朱然告辭。

因爲有着長江的存在,所以鄧芝使團從永安順流而下到達建業,不過幾日而已。

早在鄧芝使團到達永安的當天,朱然便命人將此事快舟報給了孫權。

而在鄧芝使團到達建業的前一日,孫權已經做好了迎接的一切準備工作。

孫權率領着建業中的文武百官,在建業城外十里的港口等待着鄧芝使團的來臨。

長江上的水軍斥候在不停地往返着,向孫權彙報着鄧芝使團的一切動向。

孫權坐在車輦上,當水軍斥候稟報搭載鄧芝使團的樓船已經即將到達港口時,閉目養神的孫權陡然睜開了雙眼。

他用一雙威武的目光看向前方的港口所在。

在他目光的注視下,一艘龐大的樓船開始出現在寬闊的江面上。

漢軍的使團都在那艘龐大的樓船之上。

雖然鄧芝的使團從成都中出發時只有上百人,但當他們到達荊州時,大將軍關羽便派一千多漢軍加入鄧芝的使團中以作護衛。

孫權在車輦中望着已經開始停靠在港口中的樓船,他看着那艘龐大樓船上迎風飄揚的“漢”字大旗,他的眼神不禁眯了起來。

之前劉備還是漢中王的時候,雖然他的軍隊中亦有着“漢”字大旗,但那時劉備軍中的旗幟大多還是“漢中王”三個字爲主。

但是現在劉備大軍中的所有大旗,都已經換爲“漢”字。

這悄然間改變的一幕,讓孫權的心中感到不是滋味。

之前曹丕篡漢稱帝的消息傳到建業中時,其實孫權的心中是高興的。

因爲曹丕的這個舉動,等於將壓在他頭上的一塊大山給徹底搬開。

隨着年齡的漸長,雖然地盤沒怎麼擴大,但是孫權的野心也在不斷滋長着。

之前大義上漢室猶在,哪怕孫權心中的野心再怎麼大,他始終都有一層忌憚存在。

但是曹丕篡漢稱帝的舉動,卻讓孫權的那層忌憚消失。

大漢已經亡在賊人手中,那麼原本身爲漢臣的孫權,將來可以野望的事就太多了。

但是現在劉備在世間重新樹立起大漢的絳紅色旗幟,這讓孫權之前心中的野望遭到了一次打擊。

在看到鄧芝等使者陸續從樓船上下來時,孫權的臉上露出“笑容”,他馬上從車輦上下來快步朝着鄧芝等人走去。

隨着孫權朝着鄧芝不斷接近,他知道他今日的舉動意味着江東正式向劉備建立的大漢稱臣。

只是時勢如此,他又能如何呢?

反正他原本就是漢臣,現在實力不濟,再當一段時間的漢臣也無妨。

快步之下,孫權很快就來到鄧芝身前。

在來到鄧芝身前後,孫權率先對着鄧芝微微一拜道:“臣權拜見天子使者。”

孫權不是孤身一人來到鄧芝身前,在他的身後還有着許多江東文武大臣。

那些文武大臣雖然有很多人臉上有着不情願,但是孫權都已經對鄧芝行禮,身爲孫權臣子的他們,最後也只能無奈地對着鄧芝一拜。

鄧芝方纔下了樓船,就見到孫權領着江東文武大臣在對他行禮。

因爲目前他是代表着大漢天子的使者,所以他便坦然接受了孫權及江東衆臣的參拜。

在行過禮後孫權忙不迭地,想將鄧芝等人接入建業城中。

只是孫權卻阻止了上千漢軍隨同鄧芝一同入城。

面對孫權的託詞阻止,鄧芝並沒有反對。

建業作爲江東的治所,吳軍至少有上萬。

若是孫權想對他不利的話,只是一念之間便可成事。

於是鄧芝便下令跟隨他而來的上千漢軍,留在城外孫權準備好的軍營中。

鄧芝只帶領着使團中的數十人進入到建業城中。

當鄧芝來到孫權的府邸中後,孫權馬上命人設好香案,準備讓鄧芝宣讀劉備的封賞詔書。

本來按照常理來說,使團到達建業城中後,應該好好休息一日明日再進行封賞纔是。

但是孫權之所以如此心急,是有着原因的。

鄧芝作爲天子使者,只要他一日不宣讀劉備對孫權的封賞,那麼身爲漢天子使者的他,身份永遠要比孫權高一頭。

這讓孫權心中不滿。

曾幾何時,鄧芝還需要向他行禮,現在卻已經反過來。

唯有在鄧芝宣讀完劉備的封賞詔書後,孫權纔不用對鄧芝過多禮敬。

孫權的心思,鄧芝當然懂,只是他沒有點破就是。

在孫權設立好的香案之前,鄧芝順利宣讀完劉備對孫權的封賞。

當孫權得知自己被劉備拜爲三公之首的太尉,並封九江侯時,政治嗅覺敏感的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劉備的用意。

只是雖然明瞭劉備的用意,但是孫權的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什麼。

至少劉備對他的封賞從明面上來說,合情合理,沒有一點問題。

在孫權淡然地從鄧芝手中接過封賞詔書後,鄧芝與孫權齊齊鬆了一口氣。

鄧芝是因爲完成使命而感到輕鬆,孫權是因爲不須再對鄧芝行禮鬆氣。

兩人各有心思,但至少在表面上,雙方還是表現出一副其樂融融的狀態。

在接過封賞詔書後,孫權順勢邀請鄧芝參與今晚的宴會。

面對孫權的這個邀請,鄧芝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孫權見天色尚早,便讓人將鄧芝一干人等帶到住處歇息。

而等鄧芝等人離開後,在大堂中的孫權臉上的笑容瞬間收斂。

原本被他雙手捧着的詔書,現在卻被他用一隻手輕佻的拿着。

孫權的這個舉動映照着他此刻真實的心理。

孫權的眼神看着鄧芝等人離去的背影,他嘴角露出一絲輕笑,今晚的宴會纔是好戲的開場。

以鄧芝爲首的使團很快就在下人的帶領下,去往了各自的寢室。

只是就在鄧芝進入寢室中不久,一位年紀看過去方纔二十多的文士,來到了鄧芝的寢室中找到了他。

這名文士正是這次大漢使團的副使,不久前被劉備任命爲昭信中郎的費禕。

他也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季漢四相之一。

當費禕來到鄧芝寢室中後,他對着鄧芝一拜道:

“侍中,今晚宴會恐非好宴。”

雖然目前孫權已經被劉備拜爲大漢太尉,但是整個成都中的人都知道,這是劉備安撫孫權的一種手段。

孫權本質上還是有着不臣之心割據一地的諸侯。

所以費禕私下裡對孫權直呼其名,並且很懷疑他今晚設宴的意圖。

面對費禕的推測,鄧芝臉上流露出對費禕的讚賞之色。

他在讚賞費禕年紀輕輕,就有這番敏銳的洞察力。

方纔孫權那麼急切地讓他宣讀詔書,就說明他心中對劉備稱帝一事是有着不滿的。

他爲官多年,見過的世事比費禕的多上許多。

費禕能看出來的事,他怎麼會不知道呢?

只是身爲正使的鄧芝,手中卻有着一件依仗,所以他對今晚的“鴻門宴”並沒有太多的擔憂。

鄧芝命隨從取來一件木盒給費禕觀看,當看到那熟悉的木盒時,費禕的眼神一凝。

當初糜暘將戰報送到成都的時候,連帶着裝着曹仁頭顱的木盒也一併送到。

那日劉備在大殿中召集羣臣時,裝着曹仁首級的木盒就放在他的身前。

所以等議事結束後,因爲曹仁的名氣,裝着他頭顱的木盒的樣式早已經在成都中傳開。

身爲蜀郡三傑之一的費禕,雖然那日他不在大殿上目睹一切,但是關於木盒的樣式他可是聽過的。

費禕看着鄧芝拿出來的這個木盒,他只覺得熟悉至極。

在看到這個木盒後,費禕對着鄧芝一拜,他已經明白了鄧芝的用意。

這是今晚他們反制孫權的手段。

鄧芝見費禕反應如此之快,他心中更覺得費禕乃是個可造之材。

當初在他從成都出發之時,天子特地尋喚他,將裝着曹仁首級的交到他手中。

天子囑咐他若是孫權一切如常,那麼就無須將此物拿出來。

若是孫權做出一些小動作的話,那麼就將此物拿出來震懾江東上下羣臣。

正因爲手中有着此物,所以鄧芝心中對孫權舉辦的宴會並無多少擔心。

若將天下間各位名人的頭顱標價售賣的話,曹仁的頭顱與孫權的頭顱的售價,應當是差不多的。

或許還會高點?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久後,夜色已經瀰漫在天空中。

當太尉府被夜色籠罩之後,鄧芝、費禕等十數位有資格赴宴的使臣開始在下人的指引下,緩緩步入宴席之中。

而當鄧芝、費禕等人入座時,作爲宴席舉辦地的大堂中早已佈滿了人。

那些人全都是當今在建業城中的江東大臣,除了張昭未到之外,幾乎所有人都到了。

而相比於那些武將,江東大臣中的那些文臣看向鄧芝、費禕等人的目光有些不善。

他們知道今晚自己的任務。

那些江東文臣的目光,鄧芝與費禕當然也注視到了,只是他們卻不在意。

在鄧芝、費禕等人入座後,大漢太尉孫權在隨從的護衛下,來到宴席中的主座上坐下。

等孫權到來後,代表着一場盛大的宴席正式開始。

隨着宴席中吳地舞樂的開始,宴席的氣氛正在慢慢朝着高潮發展。

耳邊聽着優美的音樂,坐在主座上的孫權的注意力卻不在那些膚白貌美的舞姬上。

他的眼神上正在不斷注視着鄧芝。

而就在孫權的注視下,在宴席中舞樂不停的時候,許多江東大臣開始紛紛向鄧芝敬酒。

今日在宴席上,孫權準備的可都是吳地中一等一的好酒,而好酒大多都是烈酒。

所以在許多江東大臣的不斷敬酒下,不勝酒力的鄧芝很快就漸漸有了醉意。

當紅暈爬上鄧芝臉頰的時候,孫權見鄧芝似乎已經有了醉態,他便拍手讓宴席中的歌舞停下。

在歌舞停下後,宴席頃刻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隨後大漢太尉孫權率先朝着鄧芝發難。

孫權爲人滑稽,他故意放低聲音,用細碎戲謔的聲音向鄧芝調笑,希望鄧芝能回答他的調笑之語。

孫權的調笑話語大多角度清奇,頗難應答。

雖然鄧芝亦是有辯才的一個人,但是目前他已然酒醉。

再加上孫權故意放低聲音,令鄧芝聽不清他的言語,所以在思緒遲鈍之下,鄧芝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應答。

見鄧芝一副酒醉支吾無法應答的樣子,孫權的臉上流露出笑意,他趕緊命人將鄧芝此刻的表現畫下來。

大漢的使者不過如此。

但就在孫權以爲他奸計得逞的時候,一個讓他忽略的人突然站起身來,開始回答着孫權的調笑之語。

這人便是副使費禕。

在正使鄧芝被灌醉無法應對的情況下,費禕身爲副使出來代替鄧芝作答,可謂是合情合理。

而費禕雖然年紀尚輕,但他的才思可謂十分之敏捷。

在他站起來後,他用順暢清亮的言語一一回答着孫權的調笑之語。

他還在言語中暗中對孫權多加嘲諷,令孫權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難看至極。

但是這件事本來就是孫權不對在先,所以只要費禕能回答上他的話語,孫權哪怕心中慍怒也無法發作。

見主人孫權吃癟,張溫、羊茞、嚴畯等以才學聞名當世的大臣,紛紛站起身爲孫權刁難費禕。

只是這些文學大臣不如孫權那般不顧禮儀,他們刁難費禕的方式是考教費禕經學內容,當世之務。

諸位江東才俊皆是廣學之才,他們才博果辯,紛紛對費禕論難,辭鋒不絕。

但是面對着此情此景,費禕卻並沒有緊張之色。

論才學費禕並不下於在場任何一位大臣,而他還有一個天賦本領,那便是過目不忘。

費禕用篤信的義理,據理以作答辯。

雖然因爲對方人數多,費禕不能馬上對對方的提問作答。

但是每當他回答完一位江東大臣的詰難後,他只要稍微思索一下對方方纔所問之事,片刻之後就能一一引經據典回答,並且沒有一條有所失誤。

所以目前宴席中的景象便是,在費禕的對面有十數位江東大臣在接連詰難費禕。

而反觀費禕這方雖然只有他一人,但是他卻始終傲立當場,無人能辨倒他。

這一幕看呆了孫權:這位叫費禕的年輕人,哪裡冒出來的?

而這一幕也看傻了江東畫師:這讓他怎麼畫?

畫費禕一人舌戰江東羣賢不落下風?

感覺有些頭暈。

繼續碼字,第二章儘量在十二點前出。

(本章完)

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32章 小心有詐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
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32章 小心有詐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