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

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

孫權在同意陸遜所請之後,他便命人前去傳召諸葛瑾。

諸葛瑾,字子瑜,琅琊陽都人。

諸葛瑾少時曾遊覽洛陽,又博覽《詩經》、《尚書》、《左氏春秋》等書。

諸葛瑾的生母去世得早,他在守孝期間一切合乎禮節,侍奉繼母恭敬謹慎,甚得人望。

建安五年,諸葛瑾因中原戰亂而避亂江東。

孫權的姊婿曲阿弘諮遇見諸葛瑾,對其才華感到驚奇,向孫權推薦他,同年,諸葛瑾與魯肅等人一起成爲孫權的賓待。

諸葛瑾爲人和善,在江東中不僅與步騭等淮泗派大臣關係友善、就是與嚴畯等江東籍貫的大臣,關係也很親密。

建安六年時他們三人一起遊歷吳中各地,逐漸聲名顯赫,齊名被稱爲當世的英傑俊才。

在這之後,諸葛瑾被孫權任命爲海鹽縣長。逐漸一步步升遷爲孫權長史,轉中司馬。

孫權之所以這時會傳召諸葛瑾前來,爲的便是讓諸葛瑾替他出使荊州。

諸葛瑾言語多變,才思敏捷。

這樣的人,是很適合做使者的。

孫權想讓諸葛瑾出使荊州,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諸葛瑾是目前劉備麾下心腹重臣諸葛亮的胞兄。

孫權知道他之前偷襲荊州,無疑已經惹怒了劉備。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他派其他的使者前去,可能還未見到劉備就會被他下令砍殺,這樣哪怕那員使者再如何巧舌如簧也是無用。

唯有派諸葛瑾前去,劉備愛屋及烏,看在諸葛亮的面子上,至少是會見諸葛瑾一面的。

在之前打算偷襲荊州之時,本來孫權是打算讓諸葛瑾隨軍出征的。

但後來糜暘用疑兵之計令孫權遲疑,導致原定的出兵時間推遲了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中孫權派了諸葛瑾前去吳縣督運糧草,所以錯過了後面隨呂蒙出征的機會。

後來孫權從建業去往公安之時,也並未帶上諸葛瑾。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裡,諸葛瑾自吳縣回來後,一直呆在建業城中輔佐張昭處理政務。

而在孫權來到永安城中後,建業的張昭在得知公安大敗的消息後,擔憂孫權的他就曾派諸葛瑾前來永安問詢。

面對張昭的問詢,孫權只是手書一封傳給張昭令他守好建業,然後他將諸葛瑾留在了身邊。

在孫權的傳召之下,一身寬衣博袖的諸葛瑾來到了大廳之中。

諸葛瑾儀表堂堂,又有種溫文爾雅的氣質,平日很得孫權的喜愛。

孫權見諸葛瑾到來,他還不等諸葛瑾行禮,就急忙迎了上去。

他扶住諸葛瑾要下拜的手,對着諸葛瑾言道:“子瑜,孤有一事要勞煩你了。”

諸葛瑾雖是諸葛亮之兄,但他對孫權忠心耿耿,面對孫權說有事要勞煩他,他退後一步對着孫權一拜道:“至尊有事儘管吩咐,爲主分憂乃是爲臣本分,何談勞煩?”

諸葛瑾的話令孫權臉上浮現喜色。

孫權對着諸葛瑾言道:“自公安歸來後,孤時常後悔之前侵襲荊州之舉。”

“今大錯已經鑄成,漢中王意欲東征,江東危矣。”

“古語有言,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

“今孤欲命子瑜前往荊州拜謁漢中王,一爲探漢中王口風,二爲示孤求和交好之心。”

“值此江東危難之際,還望子瑜能接下這重任。”

當孫權說完後,他主動對着諸葛瑾一拜。

孫權很需要諸葛瑾替他走上這一遭,對於自己所需要的人,孫權從來不會吝嗇自己禮賢下士的一面。

諸葛瑾剛聽完孫權的話,就見孫權對其一拜,他趕忙側身,不敢受孫權這一拜。

而後他對着孫權言道:“既然至尊有命,瑾自然會爲至尊奔走。”

說完這句話後,諸葛瑾在思考了當今兩家的局勢之後,他對孫權問道:“只是在走之前,瑾想知道至尊心中所求爲何?”

既然是出使,那自然就要知道自己主君想要的是啥,並且知道主君的底線是什麼,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有的放矢。

面對着諸葛瑾的問詢,孫權眼神中抉擇之色閃爍,最後他心中下了某個決定。

他握住諸葛瑾的雙手言道:“保守江夏。”

在得到孫權這四個字的答覆之後,跟隨孫權日久的諸葛瑾,當即領會了孫權的深意。

他對着孫權一拜,而後對着孫權言道:“請至尊授我符節,瑾即日出發!”

孫權趕忙命人取來他的符節,親手交到諸葛瑾的手中。

他對着諸葛瑾最後拜託道:“孤在永安城中,等着子瑜的好消息。”

隨着一批批的南歸民衆被馬良接收,漢水兩岸漢、魏兩軍交換人口的事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並且已經快進入了尾聲。

本來當年曹操北遷荊州民衆便沒有遷的太遠,大多都遷居到汝潁一帶,所以再次命那些民衆南下,路程並不會有多遙遠。

在襄陽城中的太守府中,劉備正坐在主座上,手中翻閱着馬良及一衆良臣,合力整理出的近日來關於,兩軍交換人口一事的明細及近況彙報。

在看完後,劉備撫着頜下的長鬚面露笑意。

他果然沒有看錯人,馬良的確是個政略大才。

馬良性格謙遜,做事也很腳踏實地。

無論多繁雜的政事交到他手中,在他細緻的處理下,也能很快進入正軌。

這一點,馬良的弟弟馬謖,拍馬亦趕不上。

想起那個號稱“荊州奇才”的馬謖,劉備心中有些不豫。

他看出此人雖有才幹,然太過誇誇其談,且爲人自傲,眼高於頂,不可大用。

劉備在翻閱完手中的奏表之後,他將手中的奏表放置一旁,而後轉眼看向了他座下的兩員心腹。

這兩人一人爲前將軍關羽,一人爲護漢將軍糜芳。

糜芳本來負責駐守江陵,但之前糜暘曾多次向劉備建言:“家父年老,常在暘面前有頤養天年之意,還請大王恩准。”

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劉備善於識人,他當然知道他的小舅子是什麼品性與才幹。

但之前劉備感念糜氏一族對其的付出,而且自從糜氏兄弟跟隨他的近三十年以來,糜芳雖才能不佳,但對他可謂忠心耿耿,從不背棄。

所以哪怕他知道糜芳不堪大用,亦還是將南郡太守如此要緊的職務給了他。

之前劉備之所以要對糜芳委以重任,也是爲了讓糜芳擔當重任,希望他做出一些成就,能夠幫到糜氏的第二代,好讓將來糜氏不至於二代而衰。

如今糜暘已經不需要靠長輩的功勳幫扶了,所以在糜暘建言後,劉備就同意了。

在糜暘的建言之下,劉備便命陳到爲南郡太守,代替糜芳駐守江陵。

而在免去糜芳的南郡太守的職務之後,劉備追錄糜芳前後功,將其從原先的撫遠將軍,升任爲護漢將軍。

劉備勢力中的軍制與曹魏不同,在劉備治下,一些雜號將軍的地位是高於四鎮四徵將軍的。

而劉備勢力中地位最高的雜號將軍,莫過於安漢將軍。

其餘凡是帶個漢字的雜號將軍,地位亦十分超然。

例如李嚴的輔漢將軍,例如現在糜芳的護漢將軍。

所以雖然糜芳被免去了南郡太守的官職,但從地位上來說,他反而是提高了一大截。

劉備在看了一會關羽後,最後將目光都注視在了糜芳身上。

糜芳與關羽向來不對付,見今日劉備招他來與關羽對坐,且廳中只有他三人。

糜芳下意識地就感覺,關羽是不是向劉備告狀了?

如今他見劉備又將目光都注視到他的身上,劉備那彷彿可以看透一切的目光,在他身體上下巡視着,令糜芳如坐鍼氈。

與糜竺不同,劉備對糜竺那是無以復加的尊敬。

但劉備對糜芳,因爲恨鐵不成鋼,總是訓斥居多。

所以糜芳是很敬畏劉備的。

當糜芳被劉備的目光看着,感覺自己又要挨批的時候,劉備對着糜芳說了一句話:

“子方,你生了個好兒子。”

劉備語氣中有着欣慰。

糜芳本來以爲自己要被訓斥,卻沒想到劉備在看了他許久後,竟然難得的開口誇讚他,雖然只是誇他會生,但還是令糜芳感到很開心。

他馬上對着劉備一拜答道:“多謝大王誇讚。”

會生也是他的本事不是。

在劉備誇完糜暘之後,另一邊的關羽輕咳一聲,想讓劉備趕緊進入正題。

都在這坐快半個時辰了,他還有軍務要處理呢。

得到關羽的提醒之後,劉備組織了一下言語,而後繼續對糜芳說道:“子晟,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該考慮婚事了。”

聽到劉備這麼說,糜芳深有同感的點點頭。

糜暘今年已經二十有餘,在當世的確已經到了該成家的年紀了。

只是他臉有苦惱的說道:“只可惜無家世匹配之適齡女子。”

本來趙雲的次女是個很好的選擇,但可惜早夭,自那之後,糜芳一時之間亦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看着糜芳苦惱的神色,劉備臉上流露出笑容言道:“孤有一樁姻緣,想介紹給子晟,不知子方意下如何。”

聽到劉備想親自做媒,糜芳當然樂意至極,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呀。

糜芳興奮的對着劉備言道:“大王介紹,那是臣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豈有不允之理。”

見糜芳這麼說之後,劉備便笑指着關羽言道:“雲長有一女,年方十九,尚未婚配。”

“孤曾見過這位侄女,其相貌清麗,舉止端莊,實乃子晟之良配。”

“既然子方都說了沒有不允之理,那子方就擇一媒人去往雲長府上,行納采之禮吧。”

當劉備說完後,糜芳本來還滿是興奮的臉龐,瞬間垮了下來。

他沒聽錯吧?

要子晟娶關羽的女兒?

當初孫權遣使向關羽求親之時,他可是就在現場,他是親眼見到那位吳使,是怎麼被關羽喝罵的無地自容的。

現在想想,那場景還歷歷在目。

況且關羽一向對自己不滿,又怎麼會願意與自己成爲親家呢?

他可不想自己也落得那副下場。

糜芳因爲今日剛到襄陽城中,他並不知道之前關羽在大帳中,曾主動透露出對糜暘的招婿之意。

所以他只以爲今日是劉備想主動撮合,糜暘與關羽之女。

糜芳看向關羽,見他臉上一副不怒自威的樣子,他心中一緊。

他想主動開口拒絕,但又恐惹關羽不開心,所以他臉上浮現了一副爲難之色。

思來想去,糜芳想着還是讓關羽主動開口拒絕,想來他也是不會瞧得上自己這個親家的。

可是糜芳左等右等,始終也沒見關羽出言拒絕。

而劉備見糜芳臉上的爲難之色,想起了他聽聞過的關羽與糜芳不合的傳言,他瞬間就明白了是糜芳誤會了。

他當即笑着對糜芳說道:“是雲長有嫁女之意,並且託孤向子方澄明此意。”

今日劉備之所以在糜芳一到襄陽城中,就將其召來,乃是之前關羽拜託他,讓他當中間人向糜芳商議定親一事。

畢竟雖然關羽有嫁女之意,但這事不能由關羽親自對糜芳開口。

一般按漢代婚禮,若男女雙方中有一方家長中意另一方,那方家長就會選出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輩作爲中間人,去另一家中先探明情況口風。

在中間人瞭解大致情況後,纔會真正進行婚姻六禮中的第一步。

目前在荊州中,能稱的上關羽與糜芳的長輩的,唯有劉備一人。

而對於撮合糜暘與關羽女兒一事,劉備也是樂意至極的。

糜芳在聽到是關羽想主動將女兒嫁給糜暘後,他臉上瞬間浮現了震驚之色。

他望向了關羽,關羽見糜芳的目光看來,他手撫長髯,淡淡說道:“吾乃重子晟之才也。”

“況你我共同風雨三十年,以往一些小節無須在意。”

當聽到關羽所說後,糜芳的臉色一下子變得複雜了起來。

有欣喜,有震驚,還有愧疚!

是呀,他與關羽兩人一起輔佐劉備,風風雨雨都度過了快三十年。

在這樣久的交情之下,爲何他糜芳非要記得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呢?

但想到關羽是如此的坦蕩磊落,而他之前還因爲與他的爭執,竟然想着投降江東,割斷他的後路。

想來自己與關羽相比,真像個十足的小人。

糜芳心中愧疚至極。

糜芳起身來到關羽身前,而後對着關羽深深一拜。

當世的拜禮分爲多種,其中看身體彎曲的程度,來判斷對一個人行的禮有多重。

現今糜芳的身軀已經彎成近乎九十度,這在當世已經算是極重的禮儀了。

“弟多謝兄長。”

同時糜芳在心中暗自道:“弟有愧!”

糜芳此禮既是言謝,亦是道歉。

糜芳的大禮俯拜令一向莊重的關羽,亦有些動容。

在他印象中,糜芳從來沒對他這樣過。

同樣的,糜芳在他面前自稱爲弟,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在糜芳的這大禮俯拜之下,關羽對他心中的不滿消去了很多。

都是一起征戰數十年的兄弟,關羽對糜芳,又能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關羽伸手扶起糜芳,他臉上流露出一絲笑容言道:“擇期選媒人,來兄長府上提親吧。”

劉備看到關羽與糜芳二人,有和好如初的跡象,他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本章完)

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章推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14章 接班人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50章 夜襲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6章 此路不通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推兩本書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
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章推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14章 接班人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50章 夜襲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6章 此路不通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推兩本書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