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

洛陽中軍不愧是曹魏最精銳的部隊。

儘管他們當下軍心不振,但在曹彰的命令之下,他們還是儘量保持着嚴整的陣型朝着丁奉所部接近。

數百步的距離沒有用多久,就被這上萬魏軍跨過。

隨着越發越近丁奉所部漢軍,曹彰可以清晰地看到丁奉及他身後上千漢軍臉上的神色。

曹彰很想從丁奉及那上千漢軍的臉上,看出懼怕的神情。

因爲己方是一萬精銳之師,而他們不過才上千人而已。

但很可惜,曹彰並沒有看到。

相反的是,丁奉及他身後的上千漢軍,臉上始終保持着鎮定。

好似他們纔是人數佔據優勢的一方。

曹彰知道之所以漢軍會有這樣的表現,在於他們的身後站着糜暘。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駕馬奔跑在前列的曹彰,一邊揮舞着手中的長槍爲身後的上萬魏軍打氣,一邊用眼神朝着丁奉的後方望去。

曹彰想捕捉到那位身穿明光鎧的身影。

因爲距離的不斷接近,曹彰捕捉到了。

他看到糜暘在漢軍大營的營牆上,正將目光投注在這方戰場中。

糜暘的具體眼神,曹彰無法看清。

但他接下來的動作,卻被曹彰看的一清二楚。

只見糜暘的手中高高舉起一面令旗,而後沒有過多的猶疑,糜暘在曹彰的注視中,將那面赤紅的令旗指向了那上萬魏軍的所在。

當一抹赤紅在在昏暗的天空中閃過之後,漢軍營牆上發出了一陣陣暴烈的破空聲。

好似某種強大的武器,被糜暘激發了一般。

下一刻,曹彰視線中的天空,便被無數疾馳的箭矢所填滿。

那些鐵矢的速度是曹彰從未見識過的。

快到讓曹彰幾乎難以反應。

連有視角優勢的曹彰都尚且如此,何況那上萬魏軍呢?

在上萬魏軍猝不及防的時候,數百支鐵矢以風馳電掣地速度激射進密集的魏軍陣型中。

而接下來那些鐵矢的銳利程度,也是曹彰從未見到的。

只要鐵矢能夠觸及到魏軍的身體,那麼那名魏軍的身體勢必被漢軍發出的鐵矢所貫穿。

在憑藉高超的身體素質,堪堪躲過迎面射來的鐵矢後,曹彰便驚訝的發現了這一幕。

可問題是,這上萬魏軍皆是洛陽中軍,他們穿戴的甲冑不是布甲,而是鍛造精良的鐵甲!

鐵甲對箭矢的防護力一直很強。

以往尋常箭矢就算能射中洛陽中軍,但在鐵甲的防護下,也很難對洛陽中軍造成大的殺傷。

這是曹彰以往帶領洛陽中軍時,就深深映在腦中的固有印象。

很明顯曹彰的這種固有印象,今日在戰場上徹底被漢軍所打破。

在曹彰看來,若不是上萬魏軍皆是身穿精甲的話,那麼漢軍發出的鐵矢,也許在貫穿第一名魏軍的身體後,還能對第二名魏軍造成傷害。

這讓曹彰深深認識到,漢軍諸葛連弩發出的箭矢的威力有多強。

這也正常,因爲諸葛連弩用的是鐵矢。

鐵矢向來難以發射,但一旦能發射出,那麼它們帶來的威力與尋常的箭矢,不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或許諸葛連弩釋放出的鐵矢的威力,還只是讓曹彰感到震驚,可對他身後的上萬魏軍來說,那就是一種恐懼了。

上萬魏軍沒有曹彰那麼高的武藝,可以靈活地躲開漢軍的鐵矢。

最重要的是,他們身爲步軍,是本就不可以妄動的。

密集的步軍陣型,又讓漢軍射出的鐵矢的效果達到了最大。

幾乎不需要怎麼特地瞄準,當下一輪的數百支鐵矢激射入魏軍的步軍陣型中時,又有上百人的魏軍生命被頃刻間奪走。

而諸葛連弩除去威力大,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連發。

於是就在曹彰及張郃還未及時轉換陣型的時候,第三輪的數百輪鐵矢又奪走了不少魏軍的生命。

以諸葛連弩施放箭矢的速度,三輪箭矢施放的時間間隔的很短,不過須臾而已。

可就是在這須臾的時間之內,魏軍還未與漢軍接戰,就損失了數百人。

這數百魏軍可都是曹魏的中堅力量呀!

眼看着漢軍施放鐵矢的舉動還在繼續,慌忙之間落下馬的張郃來到曹彰的身旁,一把抓住他的臂膀勸說道:

“殿下,退兵吧。

我們的血不能就這麼白白流乾呀!”

在張郃焦急地勸說曹彰的時候,漢軍的第四輪鐵矢已經施放完畢。

眼看着又有不少魏軍倒在自己的眼前,曹彰的眼中滿是憤恨。

他今日走的每一步都沒錯,爲什麼,爲什麼會落到這步田地!

他明明已經很提防糜暘了,可是在與糜暘真正的交手後他才發現,糜暘與他的差距就好像一人站在山巔,一人站在山腰一般。

自己的所有準備,在他的眼中都好像是一個笑話。

性情剛烈的曹彰,又如何能接受的了這種刺激。

只是看着從天而落的鐵矢不斷奪走魏軍的性命,性情再如何剛烈的曹彰,也只能無奈的放棄了衝動的念頭。

在張郃的勸說下,曹彰最終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投石車被漢軍奪走,對魏軍來說是很有危險。

可要是再不撤退,或許來日漢軍都不需要動用投石車了。

當曹彰撤退的命令傳遍全軍後,剩下的魏軍如蒙大赦一般,他們快速的轉變陣型想朝着後方撤退。

只是有着糜暘在,魏軍又豈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站在營牆上可以對戰場局勢縱觀無疑的糜暘,第一時間就在察覺到了上萬魏軍有撤退的跡象。

這一點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糜暘對諸葛連弩的威力是很有信心的。

歷史上有一場被司馬炎刻意降低戰果的滷城之戰,那場大戰以諸葛亮的大勝而告終。

在滷城之戰中,數萬漢軍被兵力倍於己方的魏軍圍在狹長的山道中,而且那時魏軍還對漢軍形成了前後夾擊的態勢。

這樣的態勢放在任何人眼中,他們都會認爲最後的獲勝方一定是魏軍。

司馬懿也是這樣認爲的,儘管身爲老烏龜的司馬懿當時會主動攻打諸葛亮,有着己方糧草短缺的緣故。

但以司馬懿的謹慎與老辣,那時他若不是對那場戰役有着十足的信心,打死他他也是不會出兵的。

而滷城之戰最後的戰果,卻讓世人全都驚掉了下巴。

魏軍在兩面夾擊之下,反而被漢軍打的潰不成軍,損失慘重!

由於司馬炎的刻意淡化,史書上並未記載諸葛亮是如何打贏那場仗的。

但在糜暘看來,在那一戰中,諸葛連弩一定發揮出極大的效用。像諸葛連弩這種殺器,若是利用的好,那麼它能發揮的效用是難以想象的。

正如當下。

在察覺到上萬魏軍有撤退的跡象後,糜暘下達了新的指令。

這個新的指令是給鄧艾的。

早在方纔,糜暘就讓鄧艾走下營牆。

營牆下方正有着數千漢軍,等着鄧艾的統領——這也是糜暘在一開始未給鄧艾安排任務的原因。

當鄧艾看到糜暘的指令後,他立即命人打開身前的營門。

等營門快速的打開之後,在鄧艾眼神中出現的,是近萬慌不擇路,想着早些逃命的魏軍。

鄧艾看到的不止這些。

他還看到了劉封的五千漢軍,已然趕到戰場中,緊緊咬着魏軍的後續部隊。

就連丁奉也率着上千漢軍,正不管不顧地朝着往回撤退的近萬魏軍追殺而去。

在看到這些後,鄧艾深吸一口氣,抽出腰間的長刀,對着身後的漢軍高喊道:

“討賊興漢,正在今日也!”

喊完這句話後,鄧艾便身先士卒地衝殺了出去。

在鄧艾的激勵下,本就士氣高昂的數千漢軍,立即就紛紛嗷叫着奮不顧身地衝了出去。

鄧艾並不是如劉封與丁奉一般的猛將,可他今日之所以會選擇身先士卒,是在於他的聰慧。

以鄧艾的聰慧不難看出,當下戰局中的優勢已然全都站在了漢軍這方,這時候不出去搶功勞,更待何時?

當三方漢軍匯聚在一起後,近萬魏軍的身後便出現了上萬漢軍在後追殺的景象。

如果沒有上萬漢軍在後衝殺,如果沒有諸葛連弩在策應着上萬漢軍的舉動,那麼近萬魏軍安然撤退回魏軍大營中,實際上算不上難事。

可惜在糜暘親自指揮的戰役中,並不存在如果一說。

於是乎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近萬魏軍的軍心徹底崩塌,原本的有序撤退也變成了一場大潰敗。

在大潰敗的情況下,魏軍的陣型不再嚴密,後軍與前軍也有許多相撞在一起,大大阻延了魏軍撤退的速度。

近萬魏軍皆是精銳不錯,但再強的精銳,一旦徹底失去軍心,一旦徹底保持不住陣型,那麼與待宰的羔羊並無什麼分別。

當上萬漢軍追上魏軍的後軍時,上萬漢軍就猶如飢餓的狼一般,開始了自己的獵殺行動。

一位位魏軍慘叫着倒在漢軍的腳下,無數魏軍的鮮血開始在地上流淌。

鮮血順着地勢漸漸與兩軍身後蔓延的烈焰交融,在得到鮮血的澆灌後,漫天的熊熊烈焰的顏色,變得更加妖豔了幾分。

從糜暘的視線看去,他派出的上萬漢軍的背影,在這一刻都盡數倒映在那無邊的烈焰中。

好似這上萬漢軍,皆是從烈焰中踏火而出的一般。

烈焰依然在沸騰,漢軍對魏軍的絞殺依然在持續,火與血的交融,讓整片天地陷入了一片血紅之中。

看着眼前的這副場景,糜暘的眼中並無半分不忍。

若這上萬漢軍真是從烈焰中而生,那就讓他們代表烈焰,去焚盡這天下間一切的污穢吧!

往日所種之惡果,必得今日之惡報,這便是糜暘所信奉的天道!

在被羣山阻隔的略陽縣城中,姜維並不知道他的主君糜暘,正在指揮着一場足以改變隴右局勢的戰役。

姜維的注意力,現在全被眼中閃爍着寒光的劍身所吸引着。

隨着天色變暗,今夜的宴席也即將開始。

姜維知道他今夜要做什麼事,但他卻一點都沒有感到慌張。

他只是默默地用手中的白布,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寒光凜凜的劍身。

在劍身的倒映中,可以看到姜維那極爲堅定的眼神。

一旁的滿寵看着姜維的舉動,他覺得自己對姜維這個年輕人越發欣賞起來。

滿寵當下其實也並未有緊張的情緒。

可這是因爲滿寵一生中經歷過太多大風大浪的緣故,區區的一場鴻門宴還不至於讓他感到緊張。

不過姜維今年纔多大?

數十年來,滿寵見過太多的年輕俊才,但在滿寵的印象中,好似還沒有哪位年輕俊才,有着姜維這般的心性。

哪怕是當年年輕時的他,也是如此。

難得,可謂是十分難得。

現在一心想與董仲舒論高低的滿寵,在觀察許久後,不由得問姜維道:

“伯約,雖說王生前來赴宴,不會帶着他的數千鐵騎來往。

但以王生的身份,他身邊的親軍至少會有百人。

想在百人中刺殺一軍之主將,你就真的一點都不感到緊張嗎?

你還年輕,又得到大將軍的器重,應該着眼於一輩子。

依我看,不如將這件事上報給大將軍,由他定奪後再行事不遲。”

滿寵一生閱人無數,他也見過許多擅長僞裝的年輕人。

所以當下他特地提醒姜維,今夜他要做的事的難度。

並且他還十分貼心的爲姜維提出了一箇中庸的方案。

這個方案可能不會讓姜維立功,但至少不會讓他犯錯,且能最大程度上保住自己的性命。

很明顯滿寵是在試探姜維。

而在聽完滿寵的話後,姜維停止了擦拭劍身的舉動。

他擡眼看向滿寵,他的眼神古井無波,這讓滿寵意識到自己的話,絲毫都未影響到姜維。

在看了滿寵一會後,姜維對着滿寵答道:

“一輩子太長。

吾等有志之人,應當只爭朝夕,這樣才能不負韶華。”

姜維的回答讓滿寵眼前一亮。

就在滿寵又想說些什麼的話,謝牽的一名親信僕人前來稟告姜維,說是可以前往宴廳了。

在得到這個消息後,姜維立即起身。

只是在離開滿寵身前之時,姜維舉起手中的長劍,然後對着滿寵言道:

“況今劍在我手,自當爲大將軍定霸業,亦自當爲大漢謀萬世也!”

說完這句話後,姜維毫不遲疑地將手中長劍“錚”得一聲送入了劍鞘中。

今時藏鋒,只爲來時飲血!

隨後在滿寵的注視下,姜維大步地離開了偏房內。

望着姜維離去的身影,滿寵不禁用手捂住了額頭。

他又上頭了。

糜暘手下的,到底都是些什麼怪胎呀!

希望這樣的姜維,大家能夠喜歡。

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25章 于禁跪伏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14章 接班人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請假一日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推書《三國之銀狐》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
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25章 于禁跪伏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14章 接班人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請假一日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推書《三國之銀狐》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