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

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

聽到楊阜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時,曹真臉上的神色瞬間肅穆起來。

涼州貧瘠,它的經濟意義並不重要。

但是涼州卻是大魏防備劉備政權進攻關中的戰略屏障,一旦涼州被糜暘奪下,那種後果讓曹真不得不心懷憂慮。

當然最重要的是,楊阜所說的話並非是危言聳聽。

對於關中的天氣,曹真初鎮關中所以尚且不太清楚。

但是對於漢中的地形,曹真當年可是跟隨曹操親身體驗過的。

不提早一些的征討張魯之戰,就說漢中之戰時。

當年曹操在漢中被劉備擊敗,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漢中地勢險峻,魏軍大部隊無法完全展開。

在有着這種慘痛的教訓之下,知兵的曹真不得不對楊阜的話多加考慮。

儘管他十分想擊敗糜暘,爲大魏一雪前恥。

在多加思索之下,曹真不顧在場的諸將踊躍請戰的神情,他最後做出了決斷。

“既然如今天時地利均不在我軍,那攻伐梁州之議,便先暫且擱置吧。”

以曹真現在的身份與威望,當他說出這句話後,不管在場的王雙、費曜等魏將心中有多想請戰,但他們也只能老實的聽從曹真的決斷。

而相比於諸魏將不同的是,楊阜在聽到曹真採納他的建議後,他的臉上流露出笑容。

他之所以當初能自願接受曹真的舉薦,心甘情願成爲他的心腹謀臣,看重的便是曹真智勇兼備的品質。

唯有這樣的大將,才能充分利用曹魏的國力,守衛住大魏的關中之地。

只是楊阜不知道的是,曹真之所以打消趁機攻打梁州的念頭,除去他的提醒之外,還因爲曹真內心中對糜暘有着很深的忌憚。

他很想消滅糜暘,但他知道面對糜暘這種敵人,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衝動行事。

否則的話,他就有可能與曹仁有着一樣的下場。

在曹真看來,充分重視並且承認一個對手的能力,纔是後續能擊敗他的最大關鍵。

楊阜在見曹真打消攻伐漢中的主意後,臉上便流露出不加掩飾的失望之色,他心中明白曹真爲何會如此。

目前曹魏朝野上下,都將糜暘當做曹魏的生死大敵。

而因爲曹仁、乃至於曹操的死糜暘都是始作俑者,所以對於身爲曹氏宗親的曹真來說,他對糜暘心中有着一種恨。

敵意與恨意,讓曹真往日之中沒一天不在思量着如何消滅糜暘。

可是如今當機會到來之時,曹真卻沒辦法利用這個機會消滅糜暘,他心中肯定充滿了失望。

而楊阜作爲曹真的心腹謀臣,他自然不能眼睜睜坐視曹真的失落而沒有良策獻上。

想到此,楊阜接着對曹真一拜言道:“大將軍,臣有一計或許可調虎離山。”

聽到楊阜有良策獻上,曹真臉上的失落瞬間消失不見,他馬上看向楊阜,眼露精光的問道:“卿有何良策,可儘管言來。”

在曹真的詢問之下,楊阜臉露自信的對着曹真言道:“糜賊,人臣也。”

“彼得劉備信重,得以成爲一州之牧,然梁州乃益州門戶,意義重大。

糜賊臨州尚未半年,大臣未附,樑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

暘新秉一國之政,而不念撫卹上下以立根基,競於武事,虐用其民,舉國之兵,處處屠戮,死者當萬數,此乃載禍之道也。

昔伍子胥、吳起、商鞅各一時豪傑,然皆無法善終者,無非擅權亂政之故也。

今暘才或可與三賢比堪,然德卻猶有鄙之,梁州大亂,可有終日?

大將軍不如可廣佈細作潛入敵境,一則可勾連敵境內不服糜賊之衆臣,以自身威望爲他們依仗,讓他們舉義不斷,這樣可使梁州終無寧日。

二則可令衆多細作在敵境廣泛宣傳流言,備言糜賊擅權亂政之惡。

人言可畏也,縱使劉備多寵愛糜賊,難免會因爲流言而擔心梁州安穩。

有此擔憂之下,劉備或許不會罷免或者責罰糜賊,但一定會召他回成都祥問。

我軍所憂者,唯有糜賊。

若糜賊一旦回返成都,則我軍之機會,便接踵而至。”

曹真認真的聽完楊阜的建言,而他在聽完後,似乎一開始在思量楊阜建言的可行性。

在腦中仔細衡量,發現楊阜的這個計策很有成功的希望之後,曹真不禁開懷大笑起來。

“義山,真吾之子房也!”

“此計怎能稱爲調虎離山,應該稱爲借刀殺人纔是。”

曹真的言語中,盡是流露着對楊阜的讚賞之意。

自小在曹操身邊長大的曹真,不僅深通兵法,還頗知人性。

楊阜的計策雖然本質上來講,並不算很驚豔的神來之筆,但正因爲它普通,所以它的成功率很大。

因爲楊阜的計策,乃是根據君臣大義,及人之常情這八個字爲根本實行的。

糜暘再如何優秀,他也畢竟是一位臣子。

正如楊阜所提的那幾位古之大賢,他們難道是敗在敵人手中嗎?

他們是敗在自己人手中,或者直接點來說,就是敗在君臣大義這四個字上。

世人皆知劉備寵愛糜暘,但再如何寵愛,劉備也是君,糜暘只是一個臣子。

甚至劉備對糜暘的寵愛,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糜暘能爲他排憂解難,建功立業的基礎上。

劉備將糜暘委任爲梁州牧,也是看重他這一點。

可是現在糜暘擔任梁州牧還沒半年,卻將梁州內部弄得一團糟,劉備身爲君主,是不可能對這一點坐視不理的。

最重要的是,有些事楊阜並沒有說的很明白。

他口中的探子,實際上大多指的是益州境內親善、仰慕曹魏的益州士族。

而只要劉備心中起了疑慮,再加上益州境內親善曹魏的衆多士族推波助瀾。

儘管劉備是再如何仁愛的君主,他至少也會將糜暘從梁州召回成都詢問詳情。

至於那些親善曹魏的士族會不會盡心辦這件事,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畢竟糜暘的屠刀都已經架起來了,益州士族兔死狐悲,肯定會對糜暘有所動作的。

這兩點是人之常情。

曹真不是迂腐的人,雖然他很想親自消滅糜暘,但他也不會迂腐到放着好好借刀殺人的計策不用。

在對楊阜讚賞完之後,曹真看向楊阜的目光越發欣喜。

曹真對着楊阜言道:“此策既是由卿獻上,那一切就交由卿去辦理。

只要卿的計策能成功,那時候吾一定上奏陛下,對卿不吝封賞。

而若是吾能依靠卿的計策順利奪下樑州,日後吾當自鎮梁州,而涼州就由卿主理一切軍政。”

曹真在話語中爲楊阜畫了一個大餅。

可重要的是,以曹真目前在曹魏的地位,他畫的大餅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主理一切軍政,實質上便是涼州牧了。

面對這樣衣錦還鄉,手握斧鉞的巨大誘惑,楊阜又豈會不心動呢?

楊阜的臉上浮現激動之色,他立馬深深對着曹真一拜:“臣豈不敢竭盡心力!”

聽到楊阜的這句話後,曹真臉上的笑意越來越盛。

感到機不可失的他,便立即讓楊阜退下,前去早點實施這個計策。

而在楊阜收到曹真的命令退下之後,在場的諸多魏將也紛紛告退。

在諸將全都離開後,曹真暫且壓抑住內心的喜意,開始處理身前桌案上的政務。

雖然曹真的具體權責是都督關中諸軍事,但曹魏的都督,本來就是軍政一體的性質。

所以哪怕關中三州皆有刺史,但是最後的政務決策,還是要報送到曹真的手中預覽。

關中一地地域廣大,許多瑣事各州刺史都可自行處置,但除去大量的瑣事之後,曹真需要處理的政務也並不少。

目前他着重要處理的,便是關於諸州各郡縣長官的具體任命。

儘管曹丕稱帝已經有一年,九品中正制已然漸漸成爲曹魏最重要的選官之法。

只是曹丕還不算太傻,他並沒有完全廢除察舉制。

並且他也曾下過嚴令,但凡重要職位的人事任命,除去各地的中正官同意之外,還必須交由當地的最高軍政長官進行最後的確認。

因爲對楊阜的看重,所以曹真先預覽起關於梁州人事的具體任命內容起來。

可就是當他看完其中大部分內容之後,這封竹簡中的一個人名引起了他的注意。

姜維。

之所以這個名字會引起曹真的注意,不是因爲姜維乃是關中有名的大名士。

乃是因爲年紀剛剛及冠的他,竟然會出現在楊阜報送給曹真的人事任免報告當中。

要知道能送到曹真手中審閱的,至少都是一縣縣令的任命,而以姜維如今的年紀與名氣,他根本就夠不上這個級別。

可是隨着曹真繼續察看姜維的人生履歷,他明白了楊阜爲何會將姜維放在這份名單中。

因爲楊阜是想要讓曹真給姜維賜官。

直接賜官這種權力,很顯然不是楊阜區區一個涼州刺史可以擁有的。

而在這封報告中,楊阜也說明了爲何他會建議曹真給姜維賜官。

原因便是姜維的父親姜囧曾死於王事。

給姜維賜官有利於鼓勵大臣的報國之心。

當然曹真也知道,能讓楊阜堂堂一個涼州刺史特地向他建言賜官,原因肯定不是那麼單純的。

曹真看了看姜維的出身,他瞬間明瞭了一切。

姜維出身天水冀縣大氏,而楊阜亦出身於天水冀縣大氏,想來這兩個大族之間,肯定交情莫逆。

沒有這樣的出身,姜維年紀輕輕想來也無法擔任州從事一職。

在想通這一點後,曹真並沒有覺得奇怪。

楊阜的行爲對於出身大族的他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人脈一直是大族最爲看重的一種資源。

況且現在楊阜又深得曹真喜愛,曹真更不會因此事而對楊阜心有不滿。

曹真舉起案上的硃筆,很快就在姜維的名字後面寫上一個準字。

並且他還具體寫明,賜予姜維的官職乃是中郎,天水郡參軍。

對於一個剛剛及冠的年輕人來說,曹真對姜維的賜官,已經算超規格拔擢了。

而曹真之所以會對姜維如此,倒不是說他有多看重姜維。

哪怕在姜維的人生介紹中,楊阜特地點明姜維在天水郡中有着“幼麟”的美譽。

可是曹真知道,在品評人物蔚然成風的當世,哪個世家子弟沒有一些美譽在身上。

但最後真能擔得起身上美譽的,又有幾人呢?

曹真完全就是看在楊阜的面子上,纔給姜維如此重的賞賜。

在決定完姜維的賞賜之後,曹真便將手中的竹簡下意識地合上。

完全沒有一點想深入瞭解姜維的意思。

在他看來,姜維現在只是他施恩於楊阜的一個籌碼而已。

無須太過重視。

至於姜維是不是“幼麟”,一切還得看姜維將來具體的表現。

反正他人在天水,還能跑了不成?

楊阜在離開議事廳後,便立即召集一衆屬吏。

楊阜的個人能力是很強的,否則他也不會接連得到曹操與曹真的看重。

在卓越的個人能力之下,楊阜很快就安排好他剛纔所獻計策中的一切事宜。

在楊阜的安排之下,數十位屬吏有條不紊的一一從他的府中離開,然後就馬不停蹄的離開陳倉朝着南方而去。

這數十位屬吏身上,各有各的使命。

等數十位屬吏都離開之後,剛剛忙完的楊阜伸了個懶腰然後起身來到院外,他登上院外的一座高臺朝着南方望去。

他看的方向,正是梁州。

在剛剛看到那封來自梁州的情報之時,他的臉上流露出凝重之色。

或許旁人以爲他是在思考,這是不是進攻梁州的時機纔會如此。

但實際上他之所以會臉露凝重是因爲,糜暘的行爲令他感到一些害怕。

那些倒在糜暘屠刀之下的是各大世家豪族的族長,而他楊阜也是。

正因爲有着這層身份,楊阜才更能感同身受地意識到,糜暘的那個行爲對世家豪族的特權的衝擊力有多大。

若真讓他毫無掣肘成功之後,那對他的家族來說,會是一件好事嗎?

以糜暘的能力,誰也不敢保證,他沒有攻下涼州的那一日。

所以楊阜絕對不能坐視糜暘成事。

天子當與世家共天下!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1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33章 誰敢殺我?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3章 先斬後奏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4章 父子對質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
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1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33章 誰敢殺我?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3章 先斬後奏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4章 父子對質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