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

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

張嶷爲何會臉色大變呢?

原因很簡單,那便是他覺得馬超太冒失了。

儘管目前陰平縣有着五千大軍,可糜暘想要的不是陰平縣一地的得失。

他要樑軍封鎖魏軍奇襲江油關的要道。

要做到這一點,五千樑軍勢必要分出一部分前去各路山道把守。

畢竟魏軍人數衆多,若是郭淮藉助人數優勢,來個對陰平的圍而不打,再另外率精兵奇襲陰平背後的要道的話,那麼糜暘交給他的任務那就算失敗了。

當年孫權率十萬吳軍圍困公安時,陸遜就曾獻策由他率一支精兵繞過公安,奇襲荊州背後。

可惜孫權沒有采納陸遜的計策,否則的話公安一戰誰勝誰負尚未可知。

五千守軍用來守備陰平全境都尚嫌不足,何況現在馬超又要帶走三千精銳呢?

縱算馬超能擊敗姜維率領的魏軍先鋒又如何?

以郭淮手中的兵力,他可以隨時再派一支先鋒,可要是萬一馬超失敗了,那麼對陰平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

在以言語勸阻馬超之後,張嶷儘量用尊敬的言語,向馬超說明了他心中的顧慮。

而馬超在聽完張嶷的擔憂之後,他不由得大笑起來。

他對着張嶷解釋道:“伯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先鋒之屬,向來爲大軍中精銳之師,先鋒軍既是爲後部大軍開路,亦是後部大軍的膽氣所在。

今逆魏率數萬大軍干犯我梁州,因其兵力衆多,而致使彼等士氣旺盛。

兵法有言:氣盛者,爲不敗。

若我軍就枯守陰平,任由賊軍蕩平武都,那麼賊軍的士氣無疑會更加旺盛,到那時我軍之守城勢必更加艱難。

我軍勢弱,那就不能按部就班地打這場仗。

我欲率軍進入武都,一爲擇機擊敗敵軍先鋒,喪敵軍軍心,二爲鼓動武都郡內羌氐之士反抗賊軍。

無論我做到以上哪一點,都能讓賊軍行軍速度放緩,好讓我軍有更多的準備時間。

先發制人,正是此理。”

馬超知道張嶷是糜暘的愛將,所以馬超很耐心地跟張嶷解釋了他的意圖。

但是張嶷在聽完馬超的解釋後,還是心有疑慮。

雖說他也知道馬超一向在羌氐之士中儼有聲望,但現今距離馬超縱橫涼州已經過去了好幾年。

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之下,馬超在羌氐之士中的威望還剩下幾分?

要知道異族人可是以背信棄義而聞名的。

只不過對於這點擔憂張嶷並未直說,他見自己說服不了馬超,便將糜暘擡了出來。

“當初牧伯任命我駐守陰平時,曾囑咐我當守備陰平爲要。

今驃騎將軍若要分兵前往武都,不如遣一騎快速回轉南鄭,將此事稟告給牧伯,而後再聽他的決斷行事最好。”

見張嶷將糜暘搬了出來,馬超倒是沒有任何不悅。

對於經常被人辱罵的馬超來說,張嶷的態度已經算的上十分好了。

可馬超卻不能同意張嶷的建議。

馬超正色言道:“敵軍先鋒已至武都,武都中有不少羌氐首領心向逆魏。

若我不及時領軍進入武都郡,則敵軍先鋒在當地部分羌氐首領的支持下,就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武都郡。

兵貴神速,若一旦武都郡被敵軍控制住,那就算最後冠軍侯同意了我的方略又有何用?

再者,冠軍侯既然用我,自當信我,何須去做這種無謂的事?”

在說這句話時,馬超言語中流露出強大的自信。

因爲心中的訴求,因爲佩服糜暘的爲人,馬超不介意他接受糜暘的指揮。

但既然他願意爲糜暘所驅使,那麼糜暘自然也當信任他,若事事需奏報,事事要插手,馬超內心中的驕傲,將不允許這種事的發生。

說完這句話後,馬超便直接對着張嶷宣佈道:“你無需多言,冠軍侯有言,當我領軍至陰平之日起,陰平內外一切大軍皆由我節制。

我手中有冠軍侯之手令,你若不信,自可查驗。”

見馬超這麼說,張嶷瞬間就沒了反駁的言語。

又何必檢查手令呢,早在馬超到達陰平之前,來自州府的手令就已經送到張嶷手中,張嶷自然知道馬超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看到張嶷不再勸阻他後,馬超邊轉身走下城牆邊說道:

“半個時辰後,我要見到三千大軍在城外等我。

世人皆言梁州軍乃天下精銳,想必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馬超所率的兩千梁州軍剛剛抵達陰平,一路上長途跋涉的他們,定然不適合再度出征。

所以馬超要率領的,就是原先張嶷帶來的那三千梁州軍。

張嶷見馬超的態度如此果決,礙於軍令如山,他只能躬身領命。

可是在讓人去安排大軍出征的事宜之後,張嶷爲穩妥起見,還是派出了一騎信使快速朝着南鄭趕去。

現在能阻止馬超的只有糜暘了。

就算馬超不聽糜暘的,但只要糜暘的手令一到,完全忠於糜暘的梁州軍,自然會知道該站在哪一邊。

當初糜暘在梁州進行的軍隊改革,早已經從根本上杜絕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一點。

就在馬超領軍朝着武都郡進發的時候,身爲郭淮先鋒大將的姜維,已經率領三千魏軍進入了武都郡中。

由於楊阜之前的請託,郭淮對姜維還是挺重視的。

在姜維劃入郭淮的大軍中後,郭淮當即上表曹真任命姜維爲討寇校尉。

雖說姜維之前在楊阜手下時,也是一校尉,但以當世的體制而言,凡是名號中帶有徵討這類字眼的封號,那它定是它那一個位分等級中最頂層的存在。

也就是說,年方二十的姜維還未立下什麼功勞,他便一直處在升遷的過程中。

這就是當世身爲世家子弟的好處。

當然郭淮能任命姜維爲他的先鋒大將,倒不僅僅是看重姜維背後的人際關係。

在這半多個月的行軍過程中,郭淮曾特地考察過姜維幾次,他發現姜維是有真材實料的。

世家子弟之間,總是互相有着愛才之心。

在發現姜維不是徒有虛名之後,郭淮便力排衆議,讓姜維擔任了西路軍的先鋒。

相比於對姜維校尉的任命,這個職務纔是體現郭淮對姜維看重的地方。

史書上的大戰惜字如金,但基本上都會記載先鋒大將的名字,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古代戰爭中,先鋒大將對己方大軍的重要性。

可以說在如今這場天下萬衆矚目的大戰中,身爲魏軍西路軍先鋒大將的姜維,已經有了將名字記錄在史書上的資本。

而將來史書會如何書寫他,看的就是他這個先鋒大將當的如何了。

以姜維的聰慧,他又怎麼會不明白這一點呢?

心懷大志的姜維,早就在心中暗暗發誓,要好好抓住這次名揚天下的機會。

由於心中的野望,姜維在率領三千先鋒魏軍離開後部大軍後,一路上並沒有輕敵冒進。

若是尋常先鋒大將,知道己方背後有數萬大軍撐腰,再知道敵人根本沒有多餘兵力來防備武都郡,估計早就急不可耐的急行軍,想着建功立業了。

但姜維沒有。

自從進入武都郡後,每經過一道山脈,姜維勢必提前仔細派人探查是否有伏兵。

姜維的這副謹慎的作態,在有些拖慢行軍速度的同時,還引得了軍內一些人的嘲笑。

姜維手下的三千先鋒,是郭淮調派本部兵馬給他的。

這三千先鋒軍會聽從姜維的命令,但要讓他們對這個空降來的年輕人心中有着尊敬,那也完全是扯淡。

一些閒言碎語,很快就通過姜維養的那些死士口中傳到姜維的耳中。

那些死士在對姜維稟報完這件事後,也曾勸過姜維沒必要太過小心,但姜維卻依然不爲所動。

糜暘兩個字,有必要值得他如此慎重。

或許從常理上判斷,糜暘很大可能不會在這時候抽調大軍進入武都郡,但糜暘一向善用奇兵,誰也不能保證他到底會如何用兵。

既然糜暘的舉動就像迷霧一般無法看清,那麼謹慎一些是絕對沒錯的。

由於郭淮的大軍大多是由陳倉出發,所以他的大軍走的是由散關進入武都郡的路線。

郭淮在率領大軍進入散關後,他便命姜維爲先鋒先行一步爲大軍探路。

武都郡內羣山遍佈,地勢本就崎嶇難行,再加上姜維謹慎行軍的作風,所以姜維的大軍連續走了幾日,才堪堪走到距離下辨只有數十里的河池縣。

當姜維領軍到達河池縣後,他便下令全軍駐紮。

倒不是說他發現了什麼險情,他是在等一支大軍。

在姜維領軍駐紮在河池縣的第二日,從下辨的方向,就遠遠開拔來了一支大軍。

那支大軍人數當在數千左右,雖然人數不少,但他們的陣型雜亂無章,身上穿的也不是鎧甲,而是一張張獸皮。

最主要的是,那支大軍的士卒相貌與漢人有些不同,有些後世人混血的那種味道。

當這樣的一支大軍出現在河池縣外後,只要是雍涼之地的人都能認得出來他們——這支大軍是由羌氐異族組成的!

斥候很快就將這個情報彙報給了姜維。

武都郡內,羌氐異族雜居無常,有些部落心向大魏,有些部落心向大漢。

斥候無法判斷出來的這一支異族大軍,到底是屬於哪一種,所以他在稟報這件事時,臉上是有着擔憂之色。

可姜維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卻並沒有慌張。

他從斥候的口中得知了這支大軍的首領是誰,正是陰平郡內有名的一位氐王強端。

強端這人可能在天下籍籍無名,但在這凉益一帶名聲倒是不小。

而他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便是當年下辨之戰時,他臨時反水馬超,率軍偷襲漢軍。

致使漢軍在下辨之戰中潰不成軍,吳蘭、雷銅等大將皆死於那場大戰中。

可以說,強端已經將漢軍得罪死了。

也正因爲這個緣故,故而強端自那以後,便成爲了堅定的擁魏勢力。

這些都是姜維出發之前,郭淮告訴他的。

郭淮還告訴姜維,他已經提前派人聯繫過強端,雙方約定好在河池縣匯合。

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姜維纔會領軍在河池縣外駐紮。

可是儘管知道強端現在是己方盟友,但姜維對強端可謂是一絲好感皆無。

原因很簡單,姜維的生父當年便是死在羌氐之亂中。

這讓姜維能對強端有好感就怪了。

不過姜維也知道,現在是以大局爲重的時候。

所以在得知強端到來之後,姜維還是起身出去迎接強端的到來。

不久後魏軍的營門打開,姜維帶着十數名親隨駕馬躍出營門,來到營外的空地上等待着強端的到來。

而不遠處的強端在看到魏軍大營中有人出來後,他也立即駕馬朝着姜維所在而來。

只是在臨走之前,他帶上了比姜維多上一倍的親隨。

害人者,常常懼怕別人也會害他。

由於這時兩者之間的距離不太遠,所以強端很快就駕馬來到了姜維身前。

強端驅使馬匹在姜維身前三步停下,這是對雙方來說都安全的距離。

等馬匹停穩後,強端用彆扭的漢語對姜維言道:“因陰平來此路途遙遠,本王耽誤了時日,還望上將軍誤怪。”

強端在說這句話時,還學着華夏士人對姜維拜了一拜。

姜維看着強端這番沐猴而冠的行爲,心中忍不住發笑,但他表面上並沒有表現出來。

他只是淡淡應了一聲,而後便直接問強端道:“你此番帶來了多少部衆?”

面對姜維的詢問,強端的臉上浮現傲然之色,“有五千兒郎,足可助上將軍蕩平武都。”

強端的自信倒也真讓姜維重視了他幾分。

武都郡內幾乎是羣雄割據的狀態,每個縣幾乎都是一部異族的領域,但這不代表每一部異族的實力都很強。

從之前收集到的情報可知,目前武都郡內最強的異族勢力,兵力不過四千之衆。

若他能集合強端這五千大軍,那麼他手中的兵力就將近一萬之衆。

這股力量的確能夠橫掃武都郡內任何一方異族勢力。

只是就在姜維思量着接下來該如何做的時候,一名氐人飛快從後方跑到強端的身邊,對他耳語了幾句。

在聽完這幾句耳語之後,強端臉色大變。

姜維見狀連忙問強端道:“發生何事了?”

在姜維的詢問之下,強盾語氣凝重地說道:“他來了。”

他來了?

是誰來了能讓強端如此擔憂,總不可能是糜暘吧。

不解得姜維繼續問道:“是何人。”

迎着姜維探詢的目光,強端深吸一口氣言道:“神威天將軍,馬孟起!”

一會還有一章!

衝呀。

(本章完)

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6章 此路不通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10章 三駁潘濬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請假一日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
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6章 此路不通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10章 三駁潘濬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請假一日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