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

南明小朝廷的北伐,從一開始的喜劇性開場,似乎便已經預兆了它之後悲劇性的收場。

蘇觀生麾下的津遼水師,鄭鴻逵帶來的福建水師,雲帆片集,大船排列爲長龍。再加上揚州一帶本就數量龐大的漕運小船,至少在水師船隻的數量上,南明對於清軍和順軍都佔有優勢。

可是這樣的優勢,在羣臣諸將的內訌之中,在朱由崧兒戲般的出爾反爾面前,又有什麼意義呢?

經過揚州的一場鬧劇以後,黃得功當場發作,縱容士兵譁變向馬士英索要北伐的開拔銀。其餘藩鎮軍閥也都有樣學樣,各自縱兵大掠,使得富甲天下的揚州一府,剎那間就遭到了一場空前的兵災。

還好劉澤清的山東鎮、黃鳴俊和朱大典帶來的浙江團勇,還有鄭鴻逵手下的福建兵,都還比較靠譜,沒有參與到江北軍閥掀起的大譁變中,局勢纔算還能控制。

無可奈何的馬士英到處乞討借貸,又向揚州富商借取一筆錢財後,才勉強滿足了江北軍閥們的胃口。

到了這時候,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拖沓,南明的北伐軍才總算施施然地出發了。

而在北方,清軍和順軍兩支近十萬人的大軍,早就已經從不同方向彙集到徐州城的附近。漫山遍野都是灰白色的軍帳和深藍色的旗幟,大軍掀起的煙塵遮天蔽地,萬馬奔騰的地震更非南明北伐軍所能想象。

等到南明軍隊先行出發的一批漕運船隻抵達宿遷以後,順軍部署在徐州以南的少數守軍——總共只有一千多人而已——也發現了他們的動向。

從兵力的佈置情況來看,李來亨在黃河沿線佈置了約三十萬大軍對抗清軍南征。可是在徐州以南卻僅僅部署了一千多名守兵監視江北地帶,晉王對於江南小朝廷的蔑視和鄙夷也算足夠直白。

南明軍隊出動的消息,很快就傳進了徐州城,引起軒然大波。

許都深諳江南朝廷的內裡情況,閻爾梅本來就是對南明徹底失望才趕來徐州。他們都是和江南士林有很深關係的人物,因此對於南明軍隊的北伐,並不感到擔憂。

反而是谷可成等大順軍將領,對此感到隱隱的憂慮。

谷可成直言:“不管江南兵戰鬥力有多弱,一下子在戰場上又增添數萬與我敵對之兵,於大局形勢來說,一定是極端不利的!”

吳兵北伐的消息,同樣被多爾袞和李來亨獲悉。

多爾袞此時已經率軍到達了茶城一帶,距離徐州城不過數裡之遙。徐州城的大順守軍依託已經完全化凍的微山湖湖區和鎮口閘,深溝高壘,嚴防死守,清軍又要分兵一部分監視李來亨大軍的西進,因此攻勢尚不算猛烈。

南明北伐軍雖然失期,但到底還是出現在了戰場附近。宿遷距離徐州雖遠,但由於運河、黃河相通,范文程估計水師船隻只要一天時間就能趕到徐州。

這條大好消息,總算讓壓力深重的多爾袞鬆了一口氣:

“江南水師至矣!明軍這樣及時趕到,真是天欲亡流寇,是天欲遺中原於我大清啊!”

南明水師已到宿遷的消息,傳到清軍營地裡後,所有愛新覺羅宗室的有力諸王貝勒,還有孔有德、尚可喜等漢人大將,無不露出驚喜之色。

軍中將士也都歡聲鼓舞,連營歡呼,清軍士氣受到這一援兵消息的影響,立刻止跌反漲起來。多爾袞的會戰信心更是迅速堅定了起來,他不再躊躇,而是顧盼自雄,對於掃滅流賊已不再懷有任何的疑慮。

而大順軍的先頭一萬五千名騎兵,在今天早上就已經抵達豐縣。由於豐縣已經遭到清軍徹底的毀滅和屠殺,李來亨也沒有在豐縣做停留和休整,大軍直接進抵至華山東麓駐軍休整,距離清軍營壘,僅有不到十里距離而已。

李來亨站在山峰上面,已經能夠遠遠眺望到清軍如雲海一般繁多茂密的旗幟。看着清軍十萬大軍強盛的軍容,晉王的決勝信心也難免有所動搖。

“沿黃河一線,六十萬人相互廝殺。不僅僅是中原,全天下的命運都決定在這場會戰上面。孤是否太着急了?我們再等一等,再消耗一下敵人,繼續再堅守防線,等待開春的到來,是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呢?”

但是南明水師已經開抵宿遷的消息傳到軍中後,郭君鎮、劉芳亮、顧君恩三人皆大感吃驚。順軍諸將帥都爲敵軍總兵力的驟然增加,特別是新增了一批對於黃河沿線作戰較有巨大影響的水師這點,感到極度的震驚和擔憂。

唯獨李來亨,唯獨原本躊躇猶豫的晉王,在獲悉這條新的軍情後,卻站在山上放聲狂笑了起來。

他的笑聲過於癲狂,幾乎笑到了喘不過氣的地步。笑着笑着,李來亨趕緊佝僂起了腰背,好像要摔倒在地上的模樣。

郭君鎮訝異問道:“殿下是驚是憂?”

李來亨擦了一把狂笑出來的口水,總算一本正經起來回答說:“孤是喜,孤是大喜。”

顧君恩倍感莫名:“江南水師快到徐州了,形勢驟然變化,或許將不利於大順,殿下是有何喜?”

李來亨拍手大笑道:

“南明小朝廷內訌頻頻,腐敗至極。他們的軍隊也是擾民有術,作戰無能。

如果南明小朝廷保持中立,我軍尚要分出至少一個師的兵力監視吳兵;

如果南明小朝廷的軍隊北來與我爲敵,則我軍以千餘精騎就可以將其盡數連營摧破;

如果南明小朝廷與我們敵人結盟爲伍,那依照孤的估計,多爾袞至少也要分出兩三萬人馬保護吳兵,纔不至於被南明軍隊拖了後腿!”

李來亨停下笑聲,他環視周圍諸將一圈以後,指着遠方清軍旗幟那隱隱露出的軍勢,慷慨從容地說:

“江南兵來徐州爲孤分多爾袞之兵,同爲漢人,抗虜有功。將來我軍平江南以後,孤還要下詔尋人問清楚,究竟是何人提出使江南兵北伐的策略?應該有封侯之賞!

吳兵既然已經從宿遷奔往徐州,那麼多爾袞的用兵意圖也是昭然若揭了。看來清軍攻勢的目標,無非就是拔除徐州以後,與南明水師匯合,利用江南船隻渡過黃河,直插入河南中原腹心之地。

這樣也就難怪多爾袞在河北逡巡不前,他不怕黃河解凍的緣故,完全是因爲清軍本來就沒有打算通過冰封的黃河河道,強行突破我們強而有力的河防壘塞。而是將全部的籌碼,都押注在了利用船隻從徐州一帶渡河上面。

可惜東虜中已無洪承疇一輩深諳明軍內幕的人物,多爾袞竟然昏了頭,將清軍南征的勝利希望押注在了南明軍隊的表現上面!

這、這……這隻能讓孤感到,是天欲亡虜。”

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八章 英雄氣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六章 營田使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
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八章 英雄氣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六章 營田使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