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

章節名手誤,應該是二十七章

===

“非也。”潘獨鰲回答說,“北方傳來的消息,有的說崇禎帝被東虜軟禁了起來,有的說崇禎帝已經讓李自成殺掉了,還有的說崇禎皇帝是被東虜殺掉的。一概論之,就是崇禎皇帝生死不明、明朝的皇位空懸。”

“我以爲老潘你要說什麼呢,這明朝的皇位空懸,幹咱們大西軍什麼事情?”

“大王您還不明白嗎!大西軍現在在四川爲什麼進展不順利?是哪些人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張獻忠皺起眉頭,回答說:“無非是地方州縣裡頭,一些有名頭的紳士辦起了團練。要不是天父要我講道理,我早就囑咐諸將合城剿洗,把這些人全部斬草除根了。”

潘獨鰲拍手道:“對啊,現在與大西軍爲難的不僅僅是四川明軍,更多的是四川地方上的官紳。咱們只要端出崇禎皇帝的神主牌位,就能擺平這些人——大王願不願意,拿出一個崇禎帝的招牌來招攬四川人?”

潘獨鰲這些話就更讓張獻忠感到奇怪了,張獻忠曾經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果斷投降過明朝的理臣熊文燦。他的立場在情緒極端化以前,向來靈活,如果端出崇禎皇帝的神主牌位,就能擺平四川官紳對大西軍的抗拒,張獻忠當然二話不說就能幹出這件事來。

可是……

“可是咱們殺官造反、攻城略地,這驢逑地掏出一張牌位,就有人信了咱們大西軍來四川,是要給崇禎狗皇帝發喪的?老潘,你莫要逗俺啊!”

潘獨鰲沉下眼瞼,朱由榔就跪在潘獨鰲的身前,潘先生兩手搭在朱由榔的肩膀上,對張獻忠解釋說:

“這位桂王是崇禎皇帝的堂兄弟,他和崇禎的親戚關係之近,全天下也就南京的福王可以比一比了。但是我聽說福王在南京過得很不順遂,福王、潞王兩個朱家王爺互不相讓。崇禎雖然很可能已經死了,可是這兩個沒膽子的小人,到現在也沒一個人敢站出來說繼承崇禎的皇位。

可是!

咱們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桂王朱由榔現在就在我們手裡。論兄弟關係,朱由榔可比南京的潞王和崇禎親得多,讓他繼承皇位,非常合情合理。只要我們大西軍擁戴朱由榔做皇帝,四川這些官紳,既然口口聲聲說是要效忠天子、報效國家,那麼讓咱們的新皇帝發出一道聖旨,這成都、這四川,豈還有拿不下來的道理?”

張獻忠聽到潘獨鰲這異想天開的一套計劃,簡直是目瞪口呆,他非常吃驚地說:“你小子真要我給崇禎發喪?咱們都是殺官造反的人,老潘你連招安都不走個過程,直接跑到擁立一個明朝皇帝上頭去,是不是跑得太快了些?”

“大王,這是天賜良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崇禎生死不明,福王和潞王都還沒有膽子稱帝。只要我們抓住機會,擁戴桂王稱帝,把這件事情做成一樁鐵案。不管之後崇禎到底有沒有死,不管福王和潞王哪個人會先回過味兒來稱帝,大西軍靠桂王這道牌位,也能拿下整個四川了。”

潘獨鰲看張獻忠猶且在驚訝之中,又趕忙趁熱打鐵道:

“李自成現在已經拿下了四五個省份,兵馬實力比我們大西軍強太多了。可是桂王在我們的手上,只要我們擁立桂王稱帝,就可以拉攏到許多明朝官軍,今後未必會輸給李自成。

其實四川這些明軍,我看很多人也是五心不定、首鼠兩端,崇禎生死不明,只要我們拿出桂王做招牌,四川明軍是絕對沒幾個人會和西營死槓到底的。”

張獻忠終於恍然大悟,他看着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朱由榔,走下臺去,蹲在朱由榔的面前,抓着桂王的下巴問道:

“朱兄弟,老潘這意思好像是要俺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要俺老張做活曹操呀。朱兄弟,你怕不怕?”

朱由榔連連搖頭說“不怕不怕”,但他看張獻忠臉色不豫,又趕緊低下頭來叫道“怕怕”。

張獻忠這才咧嘴一笑說:“嗨,好傢伙的。朱兄弟呀,俺老張這下是上了你的賊船,擁護你做皇帝!好,這沒問題。咱老子向來是說到做到,何況朱兄弟你還是俺的教友,我可以給你發誓,咱老子絕不做曹操,今天還真要把你扶上皇帝位兒了!”

“大王……大王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啊,孤,臣,我、我……”

潘獨鰲拍了拍朱由榔的後背,安撫道:“桂王……不,今後該說陛下了,咱們精誠合作,至少陛下以後的生活,是不會再像這一段時間來這麼流離漂泊了。”

張獻忠則大手一揮,哈哈大笑道:“老潘這主意太妙了!劉皇叔俺要做得,曹孟德俺也要做得,那李自成充其量就是一個孫吳了。咱們趕緊叫人在綿州城裡修繕一下宮室?趕緊着昭告天下,漢獻帝……啊呸,朱皇帝要登基的事情。”

朱由榔在邊上一句話都不敢多說多問,潘獨鰲則胸有成竹道:“王光恩是大王的舊識,圍城以來,他一直和咱們有所聯繫。大王,我願意單騎進入成都城裡,拿桂王的詔書說服王光恩和咱們一起幹。

只要王光恩站在我們這邊,樊一蘅和高鬥樞兩個文官,是掀不起多大風浪的。”

“好傢伙,這就要上衣帶詔了嗎!好好好,朱兄弟,朱皇帝,今天就幫幫俺老張,給我們寫一份衣帶詔吧?”

張獻忠樂得直開花,潘獨鰲則繼續補充說:“據說李自成在太原稱帝,已經在封官封爵了。我看要說服王光恩和我們幹,也得要用桂王的名義,給他許諾一個封爵。”

“封爵?”

張獻忠抓住一把大鬍子,一腳踩在椅子上,叫道:“封個狗屁的爵啊!要封就給他封王!”

朱由榔則縮着脖子,探頭道:“這……王不封王……這不合朝廷典章啊……”

張獻忠又大笑起來:“你馬上就是皇帝,爲何不能封王的?這事兒咱老子說了算,就這樣,給王光恩封一個王……恩,老潘,你看封個什麼王好?要不咱們也學自成,給王光恩許一個秦王?”

潘獨鰲說道:“明朝本有秦王,我們既然要擁立桂王做皇帝,就不便封王光恩秦王。不如就以羽翼天朝的寓意,許一個翼王給王光恩如何?這王號不出於明朝典章,和朱家藩王也沒有衝突。”

“羽翼天朝?不錯不錯。”張獻忠好像突然想到了一些什麼,他在廳中揹着手又轉了兩圈,最後一拍手叫道,“好一個羽翼天朝!好一個翼王!這樣,朱皇帝,既然是咱老子要扶你坐龍椅,是不是也該賞我一個王爺來做?”

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章 揚武藍
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章 揚武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