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

章節名手誤,應該是二十七章

===

“非也。”潘獨鰲回答說,“北方傳來的消息,有的說崇禎帝被東虜軟禁了起來,有的說崇禎帝已經讓李自成殺掉了,還有的說崇禎皇帝是被東虜殺掉的。一概論之,就是崇禎皇帝生死不明、明朝的皇位空懸。”

“我以爲老潘你要說什麼呢,這明朝的皇位空懸,幹咱們大西軍什麼事情?”

“大王您還不明白嗎!大西軍現在在四川爲什麼進展不順利?是哪些人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張獻忠皺起眉頭,回答說:“無非是地方州縣裡頭,一些有名頭的紳士辦起了團練。要不是天父要我講道理,我早就囑咐諸將合城剿洗,把這些人全部斬草除根了。”

潘獨鰲拍手道:“對啊,現在與大西軍爲難的不僅僅是四川明軍,更多的是四川地方上的官紳。咱們只要端出崇禎皇帝的神主牌位,就能擺平這些人——大王願不願意,拿出一個崇禎帝的招牌來招攬四川人?”

潘獨鰲這些話就更讓張獻忠感到奇怪了,張獻忠曾經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果斷投降過明朝的理臣熊文燦。他的立場在情緒極端化以前,向來靈活,如果端出崇禎皇帝的神主牌位,就能擺平四川官紳對大西軍的抗拒,張獻忠當然二話不說就能幹出這件事來。

可是……

“可是咱們殺官造反、攻城略地,這驢逑地掏出一張牌位,就有人信了咱們大西軍來四川,是要給崇禎狗皇帝發喪的?老潘,你莫要逗俺啊!”

潘獨鰲沉下眼瞼,朱由榔就跪在潘獨鰲的身前,潘先生兩手搭在朱由榔的肩膀上,對張獻忠解釋說:

“這位桂王是崇禎皇帝的堂兄弟,他和崇禎的親戚關係之近,全天下也就南京的福王可以比一比了。但是我聽說福王在南京過得很不順遂,福王、潞王兩個朱家王爺互不相讓。崇禎雖然很可能已經死了,可是這兩個沒膽子的小人,到現在也沒一個人敢站出來說繼承崇禎的皇位。

可是!

咱們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桂王朱由榔現在就在我們手裡。論兄弟關係,朱由榔可比南京的潞王和崇禎親得多,讓他繼承皇位,非常合情合理。只要我們大西軍擁戴朱由榔做皇帝,四川這些官紳,既然口口聲聲說是要效忠天子、報效國家,那麼讓咱們的新皇帝發出一道聖旨,這成都、這四川,豈還有拿不下來的道理?”

張獻忠聽到潘獨鰲這異想天開的一套計劃,簡直是目瞪口呆,他非常吃驚地說:“你小子真要我給崇禎發喪?咱們都是殺官造反的人,老潘你連招安都不走個過程,直接跑到擁立一個明朝皇帝上頭去,是不是跑得太快了些?”

“大王,這是天賜良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崇禎生死不明,福王和潞王都還沒有膽子稱帝。只要我們抓住機會,擁戴桂王稱帝,把這件事情做成一樁鐵案。不管之後崇禎到底有沒有死,不管福王和潞王哪個人會先回過味兒來稱帝,大西軍靠桂王這道牌位,也能拿下整個四川了。”

潘獨鰲看張獻忠猶且在驚訝之中,又趕忙趁熱打鐵道:

“李自成現在已經拿下了四五個省份,兵馬實力比我們大西軍強太多了。可是桂王在我們的手上,只要我們擁立桂王稱帝,就可以拉攏到許多明朝官軍,今後未必會輸給李自成。

其實四川這些明軍,我看很多人也是五心不定、首鼠兩端,崇禎生死不明,只要我們拿出桂王做招牌,四川明軍是絕對沒幾個人會和西營死槓到底的。”

張獻忠終於恍然大悟,他看着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朱由榔,走下臺去,蹲在朱由榔的面前,抓着桂王的下巴問道:

“朱兄弟,老潘這意思好像是要俺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要俺老張做活曹操呀。朱兄弟,你怕不怕?”

朱由榔連連搖頭說“不怕不怕”,但他看張獻忠臉色不豫,又趕緊低下頭來叫道“怕怕”。

張獻忠這才咧嘴一笑說:“嗨,好傢伙的。朱兄弟呀,俺老張這下是上了你的賊船,擁護你做皇帝!好,這沒問題。咱老子向來是說到做到,何況朱兄弟你還是俺的教友,我可以給你發誓,咱老子絕不做曹操,今天還真要把你扶上皇帝位兒了!”

“大王……大王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啊,孤,臣,我、我……”

潘獨鰲拍了拍朱由榔的後背,安撫道:“桂王……不,今後該說陛下了,咱們精誠合作,至少陛下以後的生活,是不會再像這一段時間來這麼流離漂泊了。”

張獻忠則大手一揮,哈哈大笑道:“老潘這主意太妙了!劉皇叔俺要做得,曹孟德俺也要做得,那李自成充其量就是一個孫吳了。咱們趕緊叫人在綿州城裡修繕一下宮室?趕緊着昭告天下,漢獻帝……啊呸,朱皇帝要登基的事情。”

朱由榔在邊上一句話都不敢多說多問,潘獨鰲則胸有成竹道:“王光恩是大王的舊識,圍城以來,他一直和咱們有所聯繫。大王,我願意單騎進入成都城裡,拿桂王的詔書說服王光恩和咱們一起幹。

只要王光恩站在我們這邊,樊一蘅和高鬥樞兩個文官,是掀不起多大風浪的。”

“好傢伙,這就要上衣帶詔了嗎!好好好,朱兄弟,朱皇帝,今天就幫幫俺老張,給我們寫一份衣帶詔吧?”

張獻忠樂得直開花,潘獨鰲則繼續補充說:“據說李自成在太原稱帝,已經在封官封爵了。我看要說服王光恩和我們幹,也得要用桂王的名義,給他許諾一個封爵。”

“封爵?”

張獻忠抓住一把大鬍子,一腳踩在椅子上,叫道:“封個狗屁的爵啊!要封就給他封王!”

朱由榔則縮着脖子,探頭道:“這……王不封王……這不合朝廷典章啊……”

張獻忠又大笑起來:“你馬上就是皇帝,爲何不能封王的?這事兒咱老子說了算,就這樣,給王光恩封一個王……恩,老潘,你看封個什麼王好?要不咱們也學自成,給王光恩許一個秦王?”

潘獨鰲說道:“明朝本有秦王,我們既然要擁立桂王做皇帝,就不便封王光恩秦王。不如就以羽翼天朝的寓意,許一個翼王給王光恩如何?這王號不出於明朝典章,和朱家藩王也沒有衝突。”

“羽翼天朝?不錯不錯。”張獻忠好像突然想到了一些什麼,他在廳中揹着手又轉了兩圈,最後一拍手叫道,“好一個羽翼天朝!好一個翼王!這樣,朱皇帝,既然是咱老子要扶你坐龍椅,是不是也該賞我一個王爺來做?”

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三章 林貓貓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十二章 鰲拜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
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三章 林貓貓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十二章 鰲拜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