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

由於李來亨的個人堅持,還有朝中秦人勳臣們的大力支持,士林輿論清議,最終也沒有阻止順軍在關西的繼續用兵。

瓜州之屠和沙州大捷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

李來亨爲了樹立榜樣,對於此役從軍文士、書辦的獎勵也達到了盡皆拔擢的地步。

這種舉措,很快就在各地掀起了學習西北輿地地理、投筆從戎參與邊塞戰事的熱潮。

很多在順朝不斷改革的科舉考試中,不幸名落孫山的失意之人、落魄文士,都從朝廷對於參與平準者的越級拔擢裡,看到了一條全新的終南捷徑、康莊大道。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各種文人投筆從戎,遠赴關外進入各級經略使、節度使、制將軍、都督幕府之中,贊畫軍務的做法,開始大爲風行了起來。

這種全新的上升渠道,甚至於慢慢壯大到了可以同科甲正途媲美的地步。

天法朝中期,甚至出現了六政府尚書半爲幕僚出身,天下節度使亦有七節度爲幕僚出身的盛況。

一時間,天下寒士皆西行,玉門關外盡故人。

在這個過程中,文脈流傳,邊塞文學興盛於一時。那些在邊塞征伐中起家進入仕途的文人,又給大順朝堂注入了一股剛健質樸的清流,使得大順形成了一種迥異於前朝的全新士林之風。

從那時開始,順朝士人皆以身配刀劍、手銃爲榮,人人習武縱馬,都以揚威異域、建功絕域爲理想。

自然,這之中也不免造成些許較壞的影響:例如順朝士人一言不合就以決鬥相見,因私鬥而死的士人,每年不下數百人。

械鬥成風,跋扈、誇富、好鬥、攀比也成爲了士林一時風行的重要潮流之一。

所以當沙州大捷不久以後,僧格渾臺吉的弟弟葛爾丹,突然聯絡雪區反順的僧俗各界發難,將順軍駐紮拉薩的制將軍米剌印刺殺,興兵叛亂時,立刻就引起了西北士人的強烈震怒。

當時投入米剌印幕中,一起到拉薩駐紮的關中名士、秦中士大夫,約有四五十人之多。

這些人大多是陝西、甘肅兩省的名門望族出身,都以投入米剌印的麾下遠征雪域爲終南捷徑。

他們都以爲以大順軍的兵鋒之盛,這次駐紮拉薩,又是以大軍臨小邦,毫無危險可言,怎麼預見得到自己會撞上葛爾丹這樣一枚殺星?

米剌印系天方回教徒,本來就和雪區的喇嘛僧侶不和。他還攜帶了大批士人同到拉薩駐紮,這些秦中士大夫多數缺乏實幹才能,所以才混不上正途官職,只能走幕僚起家的道路。

偏偏米剌印本來就是明朝土司出身,對這些士大夫的巴結討好渴慕非常。他雖也是西軍一大名將,戰功赫赫,可到拉薩以後卻沉迷於同這些士大夫們把酒唱和,陶醉在雪山風光、寫詩創作裡。

完全疏忽了雪區僧俗對於順軍駐紮的強烈反感,也完全忽略了葛爾丹在雪區的種種串聯行動。

葛爾丹借達賴之口,邀請駐藏順軍將領、官佐前往寺廟觀禮,趁機關閉廟門,藏兵大舉殺出。雖然米剌印極力抵抗,但由於所帶衛兵甚少,周圍多是不堪戰鬥的士大夫,結果盡數被藏兵屠殺。

米剌印本人也被葛爾丹所殺,首級據說被喇嘛做成了法器。

拉薩之變,是順軍西北作戰的最大敗績。米剌印官居制將軍,封侯爵,是大順西北駐軍的名將之一,竟然落得這樣被殺頭做成法器的下場。

而同樣被殘忍殺害的還有好幾十名關中士大夫,傳聞藏人害怕這些文士死後成佛作祟,竟然將其全部分屍,殘屍分別施加厭勝之法,用極端殘忍的手段埋藏、鎮壓各地。

這些驚人的消息傳到長安以後,秦人無不爲之震駭驚怒非常。

即便天子,亦深感受辱,必有斬殺僧格渾臺吉、葛爾丹兄弟,並一洗喇嘛以後,方纔能雪此奇恥大辱。

爲此劉芳亮暫停了對於哈密以西準噶爾軍的進攻,雙方在吐魯番一帶列兵對峙。

同時劉芳亮又將部中精兵悉付於李懋亨之手,命其急速南下入藏平叛。

爲了爭取時間,趕在準軍入藏支援葛爾丹以前,先行解決葛爾丹,李懋亨等人僅率衛兵五百人便先行入藏。

他星夜兼程奔入雪區,時正值嚴冬,途徑寒冷荒涼崎嶇的高原,並站兼行,飛馳千里。

李懋亨沿途還考察了自然地理環境,對衆多戰略要點的氣候、水源、物產、地理風貌做了詳盡的調查。

這段時間裡,李懋亨所部兵力雖然十分寡弱,但他大膽的行動,使得不少雪區地方貴族摸不清楚順軍入藏兵力的具體數字。

再加上李懋亨根據張國武所說的情況,積極迎合地方土著的傳統習俗,遊說當地貴族,因此得到了不少畏懼順軍報復的雪區土練土團的支持。

有這些土著作爲嚮導和友軍,順軍的進軍速度便大大提高了。

不久趙自牢也帶着另外一批援軍主力進入雪區,很快同李懋亨匯合,順軍的總兵力達到了八千餘人左右。

葛爾丹低估了大順軍的行動速度和兵力規模,冒然出擊率領藏軍主力同李懋亨進行會戰,結果被一戰擊潰。

大順軍隨即在雪域高原上展開迅猛的追擊,直撲拉薩。葛爾丹則沿途修建碉堡,佈置重兵防守。

李懋亨遂用趙自牢之謀,利用一部分投靠順軍的藏兵,發揮藏兵善於翻山越嶺的特長,由藏兵爲嚮導帶領順軍精兵翻山間道。

大順軍士卒所經山徑逼仄,亂石叢集,越大山數重,無路可通,只能一邊開山劈樹,一邊前進,軍行雪地,傍山幾無駐足之地,官兵俱在石巖下露宿,深入一百六七十里,未見敵蹤,不少人甚至覺得是遭到藏兵欺騙,心生絕望。

關鍵時刻,趙自牢發現了山下有葛爾丹軍堡壘。順軍全軍士氣大振,當夜便偷襲堡城,葛爾丹軍全無防備,二戰再潰。

順軍實現了繞敵腹背的目標以後,便大舉前進猛攻,更多雪區貴族相繼歸附,爲李懋亨提供了許多糧秣,使得即將彈盡糧絕的順軍士卒再不用擔心缺糧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三章 林貓貓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六章 裕州人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十七章 無派
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三章 林貓貓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六章 裕州人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十七章 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