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

留城大營已經被清軍完全平毀,沛縣也已經被博和託攻克,雖然尼堪追擊谷可成的路上,遭到順軍反擊死傷不少,但傷亡的多數蒙古外藩兵和綠營兵而已,反爲我大清稍減塞北賊及幽燕賊而已。

“關係南北的徐州已經在望。”

多爾袞駐馬不前,心中的躊躇感卻又加倍地增強了。他縱馬馳過已經被大火燒成一片廢墟的留城大營,營地裡遍野橫屍,清軍士卒和大順軍戰士的遺體交錯橫置於一處,塵歸塵、土歸土,誰又能想到在一天前,他們還在白刃相拼、以死搏鬥呢!

“此人便是王得仁。”

清軍在留城大營和沛縣縣城都俘虜了一些順軍士卒,人數總計大概是兩百餘人左右。敵人的頑抗和不願投降,烈度之高,都讓奉命指揮清軍進攻留城的博和託很感吃驚。

碩塞指着王雜毛的屍體,對多爾袞說:“殿下,此人就是在留城大營中頑抗到最後的綿甲賊將。據俘虜所說,他將王得仁,按賊中軍制乃是果毅將軍,相當於明軍的副總兵。

據博和託所言,此賊將極其悍猛,不僅殺傷綠營兵甚多,還手刃我真正滿洲大兵數人,軍中因此憤慨異常,最後還是放箭將他射死……可惜讓這賊將死得太輕鬆!不若戮屍以解我軍將士久攻之苦?”

碩塞是皇太極的第五子,理論上來講他應該更親近於豪格。但碩塞又是鑲紅旗人,在八旗內部的立場比較微妙,與多爾袞的關係也不算差。

多爾袞下馬走到近處,他觀摩着營地裡遭到清軍平毀以後的景象:

以王得仁那滿身是箭矢的屍體爲中心,向四面八方散開來,全都是當面皆傷的“闖孽流賊”屍首。在這些屍首的在外圍一圈,則是不少衝上來要殲滅流賊的清軍士卒屍體,以數量計算,在留城大營最後的戰鬥階段,清軍又付出了百餘人的陣亡代價,才消滅了王得仁和他身邊的幾十名親衛將士。

多爾袞若有所感,他指着王得仁的屍體說:

“不意流賊中也有如此忠勇之人,這樣忠勇的將軍,雖然是賊,但也不必戮屍羞辱。碩塞,你命人去給這員賊將樹一木碑,挖墳安葬吧。

將來平定中原以後,我大清也需要有這樣忠勇的漢將屏藩朝廷,才能保有江山社稷啊。”

碩塞心裡對多爾袞所說的話很不以爲然,碩塞是滿洲的宗室郡王,又是藏傳佛教的信徒,他不僅對於漢人的戰鬥力不屑一顧,而且對於過去范文程、洪承疇甚至皇太極都一再強調過的漢人的文明,同樣感到不屑一顧。

碩塞的精神世界是被藏傳佛教的文明和世界觀支配,在他的眼中,像王得仁這樣頑抗的賊將,就應該極盡羞辱,最好還要使用一些密教儀式進行鎮壓,使得該賊百世不得超脫,才能稍解滿洲大兵的久攻之恨。

多爾袞命他爲王得仁樹碑安葬後,碩塞就隨意指派了十幾名順軍投降俘虜,給他們發了幾件簡單的工具,連一具棺材也沒有,便命其將王得仁的屍體以順軍旗幟包裹後填土掩埋。

那些順軍俘虜,看起來都是在留城大營與沛縣縣城最後階段戰鬥裡喪失了鬥志的人。每個人看起來都是昏昏沉沉的神色,眼神也黯淡無光,行走起來一搖一晃的宛如行屍走肉,看得碩塞又覺十分好笑。

“漢人不過如此罷了!”

碩塞嗤笑一聲,他一腳揣在王得仁的屍體上,訓斥道:

“快將這賊將屍體用土埋了,本王不殺爾等流賊,留爾等一條狗命,將來尚有包衣阿哈可做。”

那些俘虜聽到這幾句話,都默默地低下了頭,未發一言。有的俘虜已經拿起了鐵鏟開始掘土,另外還有兩名俘虜走近碩塞,好像是要將王得仁的屍體搬進一個炮彈砸出的土坑裡面。

碩塞左右的幾名侍衛也紛紛笑道:“若不是攝政王要給這流賊賊將留一個全屍,咱們真該將他挫骨揚灰。爲殺這一個賊將,死了咱們鑲紅旗不少人啊!”

碩塞看這些俘虜動作遲緩,全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便揚起馬鞭,啪的一聲抽打了幾人後,罵道:

“爾流賊將豐沛一帶的民夫全部裹挾走,使我大軍連一兩個運糧的民夫都徵不到,連累我滿洲大兵都要手提肩扛,爾真該死,才這樣慢吞吞,本王就連爾等也一併殺了埋屍入坑!”

那些俘虜遭此辱罵和鞭打以後,依舊是一副動作遲緩,半死不活,毫無生氣的模樣。碩塞就在一旁罵罵咧咧的訓斥着,其餘侍衛則看着這些順軍俘虜如看笑話,一併羞辱以解自己在留城大營碰壁的憤恨之情。

正在這個時候,那搬運王得仁屍體的兩名順軍俘虜,腳下一滑,好像跌進了被炮彈砸出來的土坑裡面。其餘俘虜見狀都吃了一驚,全都嘈雜喧譁地叫嚷了起來。

碩塞沒鬧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他一個人走出了侍衛環伺的對面,直接走到那土坑的邊緣處想往裡面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碩塞剛剛將頭探出一半,就看到大片砂石從土坑裡面揚了出來,遮蔽住了他的全部視線。碩塞的兩眼全都被沙土濺到,一下子睜不開來,接着他就感到大腿上遭到重物猛擊,一陣劇烈的疼痛感讓多羅承澤郡王愛新覺羅碩塞支撐不住,單膝跪倒了下來。

接着碩塞兩耳就聽到侍衛們狂呼了起來“救王爺——”的喊聲,他那沒有戴頭盔的辮子頭,好像遭到當頭棒喝,從天靈蓋的中心處迸射出鮮血和腦漿。

碩塞的兩眼總算勉強能夠看清眼前的畫面了,他終於看清楚了是兩名順軍俘虜,一人手持鐵鏟敲斷了自己的大腿,另一人則雙手高舉一塊碎石,從土坑裡頭飛躍出來,將石頭全力砸在了自己的頭頂上。

愛新覺羅碩塞,作爲屠夫和劊子手屠戮中原軍民的一生,就這樣步向了終點。

那些滿洲侍衛衝過來的時候,順軍俘虜又抓緊時間用那塊土坑裡找到的碎石,接着敲打了三下,幾乎將碩塞的豬頭砸成面目全非、血肉模糊的一團糜爛之物。

所有侍衛都激切又狂怒地拔出腰刀,猛衝過來將所有順軍俘虜都亂刀砍死。鮮血流滿一地,沒有鎧甲和其他武器的大順軍俘虜根本不可能是這些滿洲精銳護衛的對手。

當他們都感到自己死的實在夠本,所有俘虜都露出格外滿足的笑容:

“老子們殺一滿洲賊王,爲王將軍報仇了!”

碩塞腦漿橫流的屍體栽倒了下去,也跌進了土坑裡面,正好倒在了王得仁屍體的一旁。包裹着王得仁屍體的那面順軍旗幟,被愛新覺羅家族多羅郡王的鮮血浸染,鮮紅色的“順”字因而顯現出額外的榮光。

大清的多羅承澤郡王愛新覺羅·碩塞,他能夠想到自己會這樣死在“賊將”一旁嗎?

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五章 礦徒軍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
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五章 礦徒軍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