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

留城大營已經被清軍完全平毀,沛縣也已經被博和託攻克,雖然尼堪追擊谷可成的路上,遭到順軍反擊死傷不少,但傷亡的多數蒙古外藩兵和綠營兵而已,反爲我大清稍減塞北賊及幽燕賊而已。

“關係南北的徐州已經在望。”

多爾袞駐馬不前,心中的躊躇感卻又加倍地增強了。他縱馬馳過已經被大火燒成一片廢墟的留城大營,營地裡遍野橫屍,清軍士卒和大順軍戰士的遺體交錯橫置於一處,塵歸塵、土歸土,誰又能想到在一天前,他們還在白刃相拼、以死搏鬥呢!

“此人便是王得仁。”

清軍在留城大營和沛縣縣城都俘虜了一些順軍士卒,人數總計大概是兩百餘人左右。敵人的頑抗和不願投降,烈度之高,都讓奉命指揮清軍進攻留城的博和託很感吃驚。

碩塞指着王雜毛的屍體,對多爾袞說:“殿下,此人就是在留城大營中頑抗到最後的綿甲賊將。據俘虜所說,他將王得仁,按賊中軍制乃是果毅將軍,相當於明軍的副總兵。

據博和託所言,此賊將極其悍猛,不僅殺傷綠營兵甚多,還手刃我真正滿洲大兵數人,軍中因此憤慨異常,最後還是放箭將他射死……可惜讓這賊將死得太輕鬆!不若戮屍以解我軍將士久攻之苦?”

碩塞是皇太極的第五子,理論上來講他應該更親近於豪格。但碩塞又是鑲紅旗人,在八旗內部的立場比較微妙,與多爾袞的關係也不算差。

多爾袞下馬走到近處,他觀摩着營地裡遭到清軍平毀以後的景象:

以王得仁那滿身是箭矢的屍體爲中心,向四面八方散開來,全都是當面皆傷的“闖孽流賊”屍首。在這些屍首的在外圍一圈,則是不少衝上來要殲滅流賊的清軍士卒屍體,以數量計算,在留城大營最後的戰鬥階段,清軍又付出了百餘人的陣亡代價,才消滅了王得仁和他身邊的幾十名親衛將士。

多爾袞若有所感,他指着王得仁的屍體說:

“不意流賊中也有如此忠勇之人,這樣忠勇的將軍,雖然是賊,但也不必戮屍羞辱。碩塞,你命人去給這員賊將樹一木碑,挖墳安葬吧。

將來平定中原以後,我大清也需要有這樣忠勇的漢將屏藩朝廷,才能保有江山社稷啊。”

碩塞心裡對多爾袞所說的話很不以爲然,碩塞是滿洲的宗室郡王,又是藏傳佛教的信徒,他不僅對於漢人的戰鬥力不屑一顧,而且對於過去范文程、洪承疇甚至皇太極都一再強調過的漢人的文明,同樣感到不屑一顧。

碩塞的精神世界是被藏傳佛教的文明和世界觀支配,在他的眼中,像王得仁這樣頑抗的賊將,就應該極盡羞辱,最好還要使用一些密教儀式進行鎮壓,使得該賊百世不得超脫,才能稍解滿洲大兵的久攻之恨。

多爾袞命他爲王得仁樹碑安葬後,碩塞就隨意指派了十幾名順軍投降俘虜,給他們發了幾件簡單的工具,連一具棺材也沒有,便命其將王得仁的屍體以順軍旗幟包裹後填土掩埋。

那些順軍俘虜,看起來都是在留城大營與沛縣縣城最後階段戰鬥裡喪失了鬥志的人。每個人看起來都是昏昏沉沉的神色,眼神也黯淡無光,行走起來一搖一晃的宛如行屍走肉,看得碩塞又覺十分好笑。

“漢人不過如此罷了!”

碩塞嗤笑一聲,他一腳揣在王得仁的屍體上,訓斥道:

“快將這賊將屍體用土埋了,本王不殺爾等流賊,留爾等一條狗命,將來尚有包衣阿哈可做。”

那些俘虜聽到這幾句話,都默默地低下了頭,未發一言。有的俘虜已經拿起了鐵鏟開始掘土,另外還有兩名俘虜走近碩塞,好像是要將王得仁的屍體搬進一個炮彈砸出的土坑裡面。

碩塞左右的幾名侍衛也紛紛笑道:“若不是攝政王要給這流賊賊將留一個全屍,咱們真該將他挫骨揚灰。爲殺這一個賊將,死了咱們鑲紅旗不少人啊!”

碩塞看這些俘虜動作遲緩,全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便揚起馬鞭,啪的一聲抽打了幾人後,罵道:

“爾流賊將豐沛一帶的民夫全部裹挾走,使我大軍連一兩個運糧的民夫都徵不到,連累我滿洲大兵都要手提肩扛,爾真該死,才這樣慢吞吞,本王就連爾等也一併殺了埋屍入坑!”

那些俘虜遭此辱罵和鞭打以後,依舊是一副動作遲緩,半死不活,毫無生氣的模樣。碩塞就在一旁罵罵咧咧的訓斥着,其餘侍衛則看着這些順軍俘虜如看笑話,一併羞辱以解自己在留城大營碰壁的憤恨之情。

正在這個時候,那搬運王得仁屍體的兩名順軍俘虜,腳下一滑,好像跌進了被炮彈砸出來的土坑裡面。其餘俘虜見狀都吃了一驚,全都嘈雜喧譁地叫嚷了起來。

碩塞沒鬧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他一個人走出了侍衛環伺的對面,直接走到那土坑的邊緣處想往裡面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碩塞剛剛將頭探出一半,就看到大片砂石從土坑裡面揚了出來,遮蔽住了他的全部視線。碩塞的兩眼全都被沙土濺到,一下子睜不開來,接着他就感到大腿上遭到重物猛擊,一陣劇烈的疼痛感讓多羅承澤郡王愛新覺羅碩塞支撐不住,單膝跪倒了下來。

接着碩塞兩耳就聽到侍衛們狂呼了起來“救王爺——”的喊聲,他那沒有戴頭盔的辮子頭,好像遭到當頭棒喝,從天靈蓋的中心處迸射出鮮血和腦漿。

碩塞的兩眼總算勉強能夠看清眼前的畫面了,他終於看清楚了是兩名順軍俘虜,一人手持鐵鏟敲斷了自己的大腿,另一人則雙手高舉一塊碎石,從土坑裡頭飛躍出來,將石頭全力砸在了自己的頭頂上。

愛新覺羅碩塞,作爲屠夫和劊子手屠戮中原軍民的一生,就這樣步向了終點。

那些滿洲侍衛衝過來的時候,順軍俘虜又抓緊時間用那塊土坑裡找到的碎石,接着敲打了三下,幾乎將碩塞的豬頭砸成面目全非、血肉模糊的一團糜爛之物。

所有侍衛都激切又狂怒地拔出腰刀,猛衝過來將所有順軍俘虜都亂刀砍死。鮮血流滿一地,沒有鎧甲和其他武器的大順軍俘虜根本不可能是這些滿洲精銳護衛的對手。

當他們都感到自己死的實在夠本,所有俘虜都露出格外滿足的笑容:

“老子們殺一滿洲賊王,爲王將軍報仇了!”

碩塞腦漿橫流的屍體栽倒了下去,也跌進了土坑裡面,正好倒在了王得仁屍體的一旁。包裹着王得仁屍體的那面順軍旗幟,被愛新覺羅家族多羅郡王的鮮血浸染,鮮紅色的“順”字因而顯現出額外的榮光。

大清的多羅承澤郡王愛新覺羅·碩塞,他能夠想到自己會這樣死在“賊將”一旁嗎?

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六十章 反對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
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六十章 反對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