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

京師花草盛開,街市雖然蕭條,但是南風微微來,還是讓李建泰稍微喘了一口氣。

他知道北京城裡許多人首鼠兩端,這座大明朝的首都,現在暗流涌動,不僅是滿洲人,吳三桂等等投靠了清軍的明軍大將,還有那些依舊效忠於崇禎皇帝的大臣們,或許還有南邊闖賊的人?

八方風雨,彙集北京。

皇太極能夠安然處置好都中局勢,這樣快便整合好了明清聯軍,把本來各懷心思的聯軍將領們裹挾成一條麻繩,快速南下。

這一點,李建泰即便內心深處對滿洲人又懼又恨,也必須承認,皇太極的手腕確實高明非常。

大明的聖天子崇禎皇帝,與滿洲人的天聰汗相比……

李建泰恍神一驚,他把官服下襬提起,快步走入宮中。宮門外依舊是剃着辮子頭的八旗兵把守,雖然清軍調動了大量兵馬南下,但是宮中禁衛依舊異常森嚴,李建泰沒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滿洲兵如劍鋒一般尖利的目光,好像要將自己刺成碎片。

“光司馬還在宮中啊。”

李建泰擦了擦自己臉頰邊上流淌下來的冷汗,看着從臺陛上走下來的光時亨,心裡產生了一點微妙的感覺,光時亨身爲新任的兵部尚書,居然還在北京城裡嗎?

他本以爲光時亨這樣賣力地巴結滿洲人,又是曾經博取天下清名的大名士,應該會被皇太極特別器重纔對。

沒想到皇太極雖然將光時亨提拔成兵部尚書,這種關鍵時候卻沒有帶他南下。

光時亨顯然心情也略爲不悅,他只是隨意地拱拱手,向李建泰問好說:“復餘今日入宮,有事辦理否?”

如今六部大臣之中,也只有少數身兼內閣輔臣的重要人士才能入宮,部務大多停辦。也難怪光時亨發出這樣的疑問,李建泰知道皇太極已經將崇禎皇帝帶走“御駕親征”了,如今宮中空懸,並無什麼重要人物,洪承疇、范文程、寧完我等清國的內院學士也多隨從皇太極離開了北京,李建泰突兀入宮,確實顯得奇怪。

“我……府上又遭人丟了狗糞,現在京師守軍少了很多,巡防不似前幾日那般嚴格,刁民生事者愈來愈多,只有在宮中,我才能稍微安心些。”

李建泰身爲明朝的東閣大學士,白溝河大戰以前,他作爲朝廷派在吳三桂兵馬中的督師,卻沒有爲傾覆的朝廷殉身。不僅在懷來之變上坐視吳三桂發難,更在清軍控制北京以後,甘願爲虎作倀、助紂爲虐,成爲了皇太極的一條狗。

現在京城清軍守兵減少,夜間就常有一些潑皮無賴將狗糞丟入李建泰府中。他自己也知道自家事不能聲張,只好忍氣吞聲,之前因爲有大量八旗兵在北京城裡巡街警備,情況還好些,現在清軍大多跟隨皇太極南下,李建泰就更不敢說些什麼了。

光時亨輕蔑地一笑:“哼,不過是一些潑皮罷了。等到陛下凱旋迴京,我自當爲復餘上奏一表,請陛下嚴查這等亂我兩國親善提攜的逆賊亂黨。

復餘,那你就在宮中休息休息。這些潑皮……哼!也就是現在大戰在即,我不願意多生事端,不然還是應該立即請滿洲兵剿洗一番。”

李建泰趕忙勸道:“這就大可不必了!大司馬竭力維持兩國兄弟邦交,若動輒就去請滿洲兵,滿洲人必以我等爲無能。”

光時亨本來也就只是說說,滿洲人何等貴重,豈可爲肅清一些潑皮無賴就輕易出動?他揮揮袖子,不再多言,徑直拜別李建泰出宮了。

李建泰終於放鬆下來,他不是一個性情堅毅的人物。崇禎皇帝陷於軟禁之中,北京城落在了皇太極的手裡,近來天下新的劇變,已經給李建泰脆弱的神經造成了空前巨大的壓力,他這種壓力再增加一點點,自己一定會瘋掉的。

“陳演和光時亨都在宮中辦公……清國內院學士也在宮中辦公,必有文牘遺留。”

李建泰知道皇太極此前在北京宣佈要百姓剃頭之事,乃是洪承疇出的主意。既是給清軍將來真的推行剃髮之令鋪路,也是藉着皇太極收回成命、處死好幾個要求剃髮的官員之機,安大明官紳軍民之心。

果然,皇太極只不過殺了幾個主動剃髮的明朝官員,現在北京城裡雖然還是對清軍持有不小的敵意,但比起滿洲人剛剛進城的時候,已經減弱了很多。

皇太極很清楚他手裡最大的一枚籌碼,就是崇禎所代表的朝廷威信。

這等梟雄,肯定會把這一枚關鍵籌碼的效果,發揮到最大。

李建泰深吸一口氣,他現在還是明朝的東閣大學士。雖然說清軍的重要機密,只有滿洲人自己的內院大學士能夠看到,但是李建泰身爲明朝輔臣,同樣可以接觸到一些價值較低的文牘。

依照李建泰的估計,皇太極這一回南下,總動員的兵馬約有二十萬人之多。一線可以投入的戰兵,或許也將在十六七萬之譜,發動的輔兵和轉運民夫之數,更數倍於此,估摸算上輔兵和轉運的民夫,皇太極空國南下,軍勢足可以實稱五十萬而毫不過分。

五十萬兵馬,真可謂空國出擊了。

皇太極這樣短的時間,就能整合好清國和明朝北京朝廷現有的全部資源,整合出這樣一支近世百年以來所空前絕後的大軍,確實讓李建泰升起瞠目結舌於高山巍峨的感覺。

要知道崇禎皇帝富有天下的時候,甚至不說崇禎皇帝,在萬曆全盛之天下時,明朝也極難動員起這樣龐大的作戰能量。

當然,這也說明着皇太極的志在必得與窮兵黷武。

滿洲人以一區區的遼左幽燕之地,將民力榨取到如此地步,此戰只要敗北——不,甚至不需要敗北,只要皇太極不能夠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空前勝利,恐怕清國,還有在清國羽翼之下的北京朝廷,都將要走向土崩瓦解的道路了。

畢竟現在的北京城裡,糧食問題已經愈發嚴重起來了。

據李建泰所知,即便是八旗軍裡的真正滿洲人,居然都有不少人得到的糧餉是陳米。

皇太極的空國出擊,背後隱藏的也是一場困獸之鬥。

闖賊西據關河險阻,東斷徐淮漕運,勢連中原,隔絕南北,已經形成了隋末時李唐取天下的高屋建瓴之勢。

以李建泰度之,或許大順軍真的有可能將在這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會戰中,開創一個新的盛世王朝。

他小心翼翼地記下許多文牘上的信息,李建泰無論在政事上、在戎事上,好像都一無所長。他是天啓皇帝欽點的進士,曾做過國子監祭酒,在士林中威望很高,可是李建泰仔細想想,自己的一生,於國事究竟有何益處?

李建泰救不了崇禎皇帝,他沒有改變老朋友孫傳庭被殺的結局,他只能坐視着吳三桂帶走明朝最後的軍隊投靠皇太極,他連死都不敢,只能在皇太極的面前跪倒,做一條曾是士林清流的自己所最看不起的走狗。

“苦讀聖賢書數十年,所爲何事?忠君不成,救友不成,不忠不義,甘爲夷狄走狗,到底讀聖賢書是爲了什麼?”

或許自己只有這多年苦讀四書五經的記憶力,還可堪一用。

李建泰默默背下了許多檔案上記錄的關鍵信息,決定出宮以後就找一個恰當的時機,把這些內容告知於張家玉……

明朝養士三百年,北京城裡並不是死水一灘,而是暗流涌動。

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六章 營田使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四章 女官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
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六章 營田使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四章 女官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