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

應該說清軍確實一支強大的軍隊,現在僅僅佔據華北一隅之地的清朝同樣具備新朝開國的氣象。

博洛的父親阿巴泰雖然已經失勢,但他自己被皇太極器重,依舊是愛新覺羅家的宗室親貴,獲鹿之戰還親手射死了李自成,可以說前途大好。

到此時戰局危殆的時刻,以博洛端重郡王的貴重身份,他也絲毫不怕有生命危險,決定親冒矢石帶頭登城強攻。

攻城戰鬥當然非常激烈,城牆上時不時就有屍體跌落下來。有清軍的也有順軍的,任繼榮在好幾次守軍將要支撐不住的時候,也都親率護衛殺了過去,自己親手穩住防線。

博洛從清軍中挑選了一百名最精銳善戰的護軍,另外又從收編的漢軍部隊裡挑選了數百名可堪一用的甲士。

他命令滿達海將此前清軍頒佈剃髮令和大屠殺才獲得到的金銀財寶都展示了出來,紅夷大炮攜帶並不方便,但白花花的銀子博洛可沒有忘記帶來。

好幾箱白銀被滿達海打開,珠光寶氣炫耀得那些漢兵腹中發熱。

博洛又說:“闖孽在山東追贓助餉,拷掠士紳,據說已經掠奪了七千萬兩白銀。只要我們攻下聊城,至少可以搶到幾百萬兩銀子。本王分文不取,這些銀子誰搶到了就是誰的。”

滿達海也舉起狼牙棒,高呼道:“殺光闖孽!破城搶銀!”

滿洲護軍們都很冷靜,沒有說話。不過其他被博洛精挑細選出來的漢軍甲士就非常興奮了,他們都鼓譟起來,決心誓死跟隨端重郡王攻城搶銀子去。

博洛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穿了三層的盔甲,但又擔心殺到城牆上的時候會因爲盔甲太笨重,不方便廝殺,因此又脫下了一件甲衣。

“滿達海,大軍交給你指揮。如果我出事了,你就不要猶豫,立即撤兵返回大名,明白嗎?”

博洛誓死也要攻破聊城,他下的決心很大,說出的話簡直像是遺言。滿達海慎重的領下軍令,知道現在清順決戰的情況下,每一個滿洲兵都非常重要。

博洛帶着一百名滿洲護軍和另外數百名漢兵精銳開始攻城,可是守軍同樣堅忍不拔。任繼榮的部下很多都是來自河南的毛葫蘆兵,毛葫蘆兵原來是元末的時候蒙元用來鎮壓紅巾軍而招募的地方武裝,因地方鄉人用獸皮製作箭袋,看起來毛茸茸的,形狀酷似葫蘆,因此被稱作毛葫蘆軍。

毛葫蘆軍的發展因爲毛葫蘆軍爲元政府招募而來,用於鎮壓起義軍,因此隨着元朝的滅亡,作爲鎮壓各路義軍的毛葫蘆軍也一度土崩瓦解。

但是出於這隻武裝以地方募兵而來的特性,它並未滅亡。從明初到明末,毛葫蘆軍成爲了以遊民爲主的地方武裝集團,活躍在深山老礦中。

毛葫蘆軍主要分佈在河南豫西地區,此地連接川陝鄂三省,多爲山區,地形複雜。朝廷對山區地方的控制力較爲薄弱,山區人在艱苦的環境中養成了彪悍的作風,以此爲兵源成軍的毛葫蘆軍作戰極爲彪悍勇猛。

毛葫蘆軍從元末最初的獵戶山民爲主,到明代又加入了更多的礦徒,同時兼有地方普通農民,因此其成分較爲駁雜,之前也多番和李自成、張獻忠、羅汝纔等部起義軍作戰。

後來隨着明朝在河南統治的土崩瓦解,大部分毛葫蘆兵就加入了闖營,成爲了大順軍的一份子。

毛葫蘆兵擅長使用長槍和弓箭作戰,特別是箭法精準。任繼榮左右的親軍護衛就大部分是毛葫蘆兵出身,當博洛親自率部登城的時候,這些親軍士兵就用精妙的箭法一一將武藝驍悍絕倫的滿洲護軍點名射殺。

任繼榮的哥哥任光榮也看到了敵人的攻城部隊中,突然出現了許多身着重甲的精銳士兵。他還看到了甲衣華貴,一望可知就是大將的博洛。

“此人必是東虜大將!”

任光榮看準了博洛的身影,他搭起弓箭,使用的還是毛葫蘆兵慣用的塗毒箭矢,一旦射中,博洛不死也殘。

爲了掩護任光榮的攻擊,爲他開拓射界,其他順軍士兵都死死守護住城牆垛口。還有很多人架起長槍猛力向前,想把博洛身邊的護軍士兵驅散開來。

“中!”

任光榮看準了機會,撒手放箭,箭矢精準地貫入博洛胸口。這樣短的距離上,任光榮用的又是一枚重箭,箭矢是很大可能能夠穿透兩層盔甲,給予博洛致命一擊的。

可是任光榮已經來不及確認自己的戰果了,城牆下方突然傳來了新的廝殺聲。之前已經隱藏到城中的上百名清軍士兵將纏頭布帛全部解開,從後方偷襲了城門守軍,一百多人本來不可能搶奪順軍控制下的城門,但這時候城牆戰事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任繼榮、任光榮兄弟已經將所有可用之兵派上城牆,疏忽了對於城門後方的防守。

清軍士兵得手以後,馬上推開城門,輔國公滿達海大喜過望:

“快殺進城中,雞犬不留!”

清軍在城外總共有一萬多人,只是被城牆限制,難以發揮出全部的兵力優勢。現在他們裡應外合控制了聊城的一扇城門,兵力優勢立即就顯露了出來,大量清兵相繼涌入城中。

任繼榮頓時感到頭暈腦脹,天旋地轉,中營的光榮歷史,難道將要毀在自己的手上嗎?

潛入城中的清兵從後方發起襲擊,大順守軍因此腹背受敵,敵人的伏兵人數很少,但此時局勢混亂,任繼榮也判斷不出敵人的兵力到底是多少人,其餘士兵心中就更加驚惶了。

任光榮剛剛射中博洛一箭,他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射殺這看起來身份就很貴重的清軍大將,也沒時間去確認戰果,急急忙忙就轉往城門處希望抵擋住內外夾攻的大量清兵。

任光榮把弓箭甩到一邊,手持斬馬刀和手牌躍入敵叢之中。他在參加闖軍以前就是南陽的守備,社會地位不低,算得上是中層軍官了,只是因爲弟弟任繼榮已經投誠闖營,他才參加了造反的活動。

“哈!弟,退去內城去,守住內城的城牆還有機會!”

聊城的外牆是洪武五年東昌衛指揮僉事陳鏞修築的,頂寬二丈,基厚三丈,深二丈,內牆用三合土夯注,外牆用巨型磚石壘砌。城門上築門樓,外置甕城四城門樓皆歇山重檐。

萬曆七年聊城又增修敵樓二十七座,垛口二千七百餘個。但此時城牆東北的望嶽樓,西北的綠雲樓,都已經相繼淪陷,局勢危殆,差不多算不可收拾了。

任光榮持斬馬刀和手牌衝入清軍隊列之中奮力抵擋,他身邊的親兵已經戰死大半,屍體以一個半圓的形狀向外倒去,沒有一個人是背對着敵人戰死的。

任光榮急聲催促他弟弟任繼榮退去內城,內城城牆是宋朝時候修建的,規模比明代的聊城城牆小了一圈,而且是土牆,也低矮得多,早就廢棄不用多年了。

可現在那堵低矮單薄的土牆,卻成爲了大順軍保衛聊城的最後依仗。

任繼榮不願意一個人離開,左右親兵只好動手將制帥擁起,架去城內。他看着自己哥哥的身影漸漸淹沒在清軍攻城部隊的人潮中,雙眼不禁流淌熱淚:

“哥!我對不起你!”

任光榮沒有再多說什麼話了,他自己對於明朝、順朝、清朝都沒有太大的執念。當年以一介守備的身份投奔剛剛衝出商洛山的闖營,完全是爲了照顧好弟弟任繼榮。

現在自己又能保護家人兄弟一回,也是不枉此生了。

何況任光榮相信以任繼榮的能力,一定能夠堅守聊城直到援軍來救。所以自己的犧牲是完全有價值的,等到將來任繼榮繪圖凌煙的時候,任家的門楣自然生輝,他任光榮一輩子想要照顧好兄弟,想要兄弟們長進有出息的理想,當然也就實現了。

任光榮論武藝其實完全不是滿洲精銳護軍的對手,他把斬馬刀橫在身前,身上的傷口也都在不停流淌鮮血,任光榮知道自己恐怕抵擋不住幾名滿洲兵的攻擊了。

但他看到任繼榮和另外保持着組織和紀律的一隊守軍,還沒有完全退至宋代廢棄的土牆處,便主動挺身而出,拼盡一生的武藝去牽制清軍猛攻。

一名滿洲護軍丟出套索,很快就把任光榮拖拽跌倒在地。好幾名漢軍士兵一擁而上,不知道多少把利刃同時刺中了任光榮。

他喘息了一下,吐出大口大口的鮮血,眼睛的餘光看到弟弟已經撤回土牆裡面,終於放下心來。

“死得其所……”

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四章 女官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二十六章 歲入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六章 六尚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九十章 首都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
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四章 女官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二十六章 歲入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六章 六尚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九十章 首都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