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

“大順軍!萬勝——!”

高達標的突破行動獲得了連李來亨都覺得非常精細的進展,但是擲彈兵自身的傷亡也十分慘重,不到半個時辰的激烈交鋒裡,各支高達標部隊已經在清軍的濠溝前丟下了上千具屍體。

位在兩翼的順軍騎兵,爲了掩護步兵的突破,一面要盯住、咬住敵人的遊騎,一面又要受到清軍槍炮火力的猛烈打擊,減員同樣十分嚴重。特別是大量戰馬被打死打傷,極大影響了騎兵部隊的作戰能力。

李來亨和顧君恩等一套參謀班子都認爲完全突破,已經可以期待。留置戰線後方的步卒預備隊陸續投入戰場,順軍兵力並不比清軍少太多,足可以填充整個戰場的寬度,爲了使得這次步卒突擊能夠完全摧毀東虜的壕溝,李來亨就連新趕到戰場的地方衛軍和常備民兵部隊都砸了進去。

李際遇心下焦急,他接到了地方衛軍也要全部上前線作戰的命令。李際遇當然不敢違抗大順軍令,但地方衛軍軍器裝備遠遠不能和殿中軍、殿左軍相比,作戰能力也相差甚遠。

倉皇間投入戰場,李際遇當然緊張的要死。他本來只是帶着衛軍押運糧秣物資到前線,完全沒有想過自己麾下這些雜牌武裝竟然也要到最前線和八旗兵廝殺,而且還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砸進戰場!

“軍師……軍師!不要慌張!”

李際遇用力拍了一下申靖邦的後背,他再怎麼說也是河南三大土寇之一,自認爲見過多少大風大浪了,即便是今天這樣幾十萬大軍混戰成一團的局面,李際遇也要竭力保持住體面的樣子。

他使勁兒拍了拍申靖邦,嘴裡卻控制不住地喋喋不休,申靖邦見狀苦笑道:

“咱們倒不必非裝作不怕事的樣子,現在黃河南北岸,好幾十萬的軍隊打成了一鍋粥,將軍不是早有跟隨晉王殿下的從龍打算嗎?今天就是從龍之戰啊,還怕什麼呢。”

李際遇又狠狠拍了申靖邦一巴掌,差點將這個軍師掀翻在地。前列手持斬馬刀的跳蕩步卒已經全部突入混戰的戰陣中心了,現在輪到衛軍出動,李際遇兩手握緊腰刀,罵罵咧咧一句“今日便是大順朝的開國從容元勳”以後,便踢動馬腹衝了出去。

申靖邦趕緊指示手下的衛兵跟上去,他拉住康大眼說:

“康大眼,好好看住李將軍!保護好李將軍!不要丟了咱們河南人的臉!”

康大眼雖然是在南陽府屯墾的流民,但他原籍是在遼東,因爲種種緣故才流亡到了河南來,並不算是河南人。

不過李際遇、申靖邦這些人都是河南土寇出身,又做了大順軍保衛河南地方的衛軍,鄉土情結濃重。康大眼每日混在這樣的一支軍隊裡,也難免沾染上了河南人的習慣,連說話口音都是遼東聲中混雜了河南音。

壯實的大漢沉穩有力地應答道:“放心!俺絕不給河南,給南陽和登封丟面子!”

河南衛軍跟着投入戰場,順軍步兵數量頓時大增,前線兵力的厚度和密度都得以大大增強。李際遇帶着三個方陣的衛軍步卒,從擲彈兵們撕開的缺口處衝過壕溝。

衛軍士兵以六七百人爲一陣,每陣的寬度都兩倍於它的深度,陣線十分寬大。他們純粹出於保境安民的精神,作戰意志也非常頑強。

在徐州的西方,就是河南腹地,就是大順政權辛苦經營之下已經百廢俱興的中原大地。衛軍中的士兵,人人都在營莊制的改革後分得了土地,自耕農和佃農的壓力在大順體制下也大爲減少。

更不要說清軍南征一路上的無數次大屠殺,都給這些軍事技巧並不高明的地方衛軍留下了深刻影響。

他們恐懼清軍,他們害怕東虜,也因此,絕不願意使得滿洲人將恐懼和屠殺帶到河南的家鄉去。

“守住徐州——”

李際遇帶頭高喊了起來,但這個口號還不足夠刺激起地方衛軍的士氣,申靖邦見狀趕緊喊道:

“守住徐州、守住黃河,就是守住河南!守住河南啊——!”

康大眼用長矛把一頂范陽帽高高舉起,作爲引導地方衛軍前進的標誌。他衝到壕溝上,和另外三名李際遇的親兵一起架好了長梯。清軍的射擊還是非常猛烈的,他們吸取了阻擊高達標失敗的教訓以後,都是把順軍士兵放到極近的距離以後,才下令開火,這樣彈無虛發,作戰經驗不足的衛軍因此傷亡很大。

可康大眼長矛上的范陽帽沒有倒下,更多的士兵冒着槍林彈雨和密集的弓箭箭矢向前衝,還以河南鄉音招呼所有戰友們跟上去。

六七百人的一陣步卒跟在康大眼身後奔馳,一門火炮出現在了順軍戰士的眼中,清軍炮手即將點火,康大眼在東江鎮見識過這些炮手,甚至、甚至現在清軍的這些炮手,這些東江老兵,可能還有不少人是康大眼的老相識。

他厲聲狂呼:“趴到啊!”

大順軍的地方衛軍們,七百多人都跟隨康大海伏倒在地。清軍炮手經驗豐富,但面對順軍衝到面前的壓力,準頭大大下降,炮彈不知道飛去了哪裡,只有很少數幾名士兵被濺射的碎石打傷。

清軍炮手隨即棄炮而逃,康大眼又是第一個躍過長梯,衝散了敵人的炮兵陣地。大順軍的地方衛軍都沒有使用火銃作戰,他們裝填的速度和經驗都太差了,所有人都聽從李際遇、申靖邦的命令,只以短兵格鬥。

智順王的藩下兵隨即又包圍反擊了過來,試圖奪回這個前沿的炮兵陣地。地面上死者層層疊疊,許多人滾進了壕溝裡面,就再也爬不出來,還有更多人被不分敵我的大炮炸死,連一具全屍都沒能留下。

尚可喜一直堅持身先士卒的戰鬥,他的布面甲已完全被鮮血染透,由白色變成了殷紅的血色。王府護衛們跟着趕了過來,清軍局部兵力大增,反擊也變得更爲猛烈起來。

尚可喜親自下令:“點燃大炮!”

炮手們揮動火把、點燃火藥,十幾門滅虜炮一類的輕型火炮同時開火,迸射的鐵子四處炸裂橫飛。即便是重甲防護的順軍跳蕩和擲彈兵,也難以在如此火力下保存自己的肢體和內臟。

戰場無改血肉橫飛之狀,李際遇在河南做土寇時,打過許多仗,與明軍、與農民起義軍都交過手。可是比起今日的戰鬥,過去河南的那些簡直只能叫做械鬥,慘烈程度簡直是天壤之別。

康大眼的眼睛都被友軍士卒的血肉和臟器汁液糊住了,他抹了一把臉,手上全是紅白兩色的不知名液體。

等視線再變清楚回來的時候,他纔看清楚一大片清軍甲士已經包圍殺了過來。爲首的布面甲大將騎在馬上,手持寶劍兇猛衝殺,很顯然是清軍裡的一員重要將領。

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四章 女官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十章 李寨主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九章 牛相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章 李公子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七章 鳥銃隊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
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四章 女官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十章 李寨主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九章 牛相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章 李公子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七章 鳥銃隊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