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

大順軍重要的元從將領已經差不多都集中到開封城裡了,李來亨的婚禮即將舉行,因爲戎馬倥傯、軍情緊張的緣故,這回大婚當然沒有上一次李來亨與羅顏清成婚時那般的豪華與隆重。

不過這一回婚禮的佈置是由劉體純經手,而是由禮政府尚書鞏焴負責,所以規模雖然小了,但肅穆莊重的程度,卻在過去之上。

衛兵和侍女們守護着晉王府的小小宅邸,幼辭已經換上了一身紅裝。她的心情異常緊張,這幾日發生的一切,都只讓幼辭感到彷彿置身幻夢之中,幾乎分不清現實與幻想分野了。

當李來亨將她從隨州召來開封的時候,幼辭絕想不到,她會和李來亨成婚。

晉王是自己的兄長,還是夫君呢?

她當然喜歡晉王,可也不覺得自己有資格奪走屬於羅小姐的東西。

開封城裡這幾天的騷亂與兵變,幼辭也有耳聞。她知道李來亨迎娶自己,是對那些亂兵的退步和妥協——其實這件事情就已經讓幼辭感到十分奇怪了,因爲她印象中的兄長李來亨,絕不是一個會這樣輕易妥協的人。

前日李來亨又派來身邊的心腹謀士,告訴她,自己需要拜劉芳亮爲義父。

這些事情都讓幼辭對於這場她曾經在夢中見到過的婚禮,浮現起了點點不安的情緒。

一切會好起來嗎?

閨房中紅色的綢帶,血紅欲滴,分外妖嬈。幼辭端坐在牀上,又重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侍女們敲響了房門,她們都是羅顏清派來的人,對於自己——對於自己這個搶奪走晉王妃地位的人,又懷抱着何樣的想法呢?

前一天幼辭還是接受了方以仁的要求,畢竟她也並沒有拒絕的權力。拜劉芳亮爲義父以後,自己就不再是李來亨的妹妹了,未來會成爲晉王的妻子嗎?

她竊喜着,緊張着,惶恐着,憧憬着,不知道明天會發什麼着。

“……小姐,時辰快要到了。”

侍女小心提醒着幼辭時間,她側耳傾聽,遠方好像傳來了禮炮轟鳴的響聲。當日李來亨和羅顏清大婚的時候,也是這般隆重的陣仗嗎?

雷霆般的禮炮聲,好像敲碎了幼辭心中的不安和陰影。

她兩手將十字架捧在胸前,天父雖然說夫婦中不應該有妾室,一個男子只應和一個女子結合,可是李來亨在幼辭的心目中,當然比天父更崇高和偉大。

幼辭想着晉王的身影,眼睛裡閃着星星似的光芒。

時間終於要到了。

禮炮的聲音響徹全城,轟鳴聲當然也傳到了太后寢宮裡。因爲籌備大婚的緣故,皇宮裡的宮人也被鞏尚書調走了許多,本來人手就很少的行宮,在這隆重肅穆的一天裡,更顯得冷清非常。

羅顏清的身孕已到了生產的邊緣,她肚子已經鼓起十分明顯,臉色憔悴而憂慮。所有人都隱瞞着她晉王將要和幼辭成婚的消息,她自己也感到事情蹊蹺了起來,爲什麼今天宮人這樣的少呢?

羅顏清半躺在牀上,宮人看她額頭上冷汗涔涔流下,趕緊拿起輕薄的絲絹手帕,爲晉王妃拂去輕汗。

羅顏清突然握住了宮人的手,不安地問道:

“這是什麼聲音?你們聽到了嗎?開封城裡怎麼會有炮聲?”

宮人臉上很顯尷尬,她支吾了幾聲後,想到一個理由,解釋說:

“是高經略和白使君回開封了,這是禮炮的聲音,是監國和晉王歡迎他們的禮炮聲。”

羅顏清有些懷疑:“高一功、白旺嗎?他們也到開封了?原來如此。”

羅顏清自己接過了絲絹手帕,擦去汗水,她很有些疲倦地笑了笑,便讓宮人們各自下去休息吧。

宮人卻有些擔憂地說:“王妃將要生產……我們不敢走開。”

羅顏清蹙緊了眉頭,她正想反駁一句話的時候,突然感到腹中一陣劇烈的絞痛。那種痛感甚至超過了戰場上被敵人刀劍刺穿的痛楚,是一種超越了神經極限,靠意志力已經難以克服的強烈疼痛。

宮人們看到晉王妃突然流露出如此可怕的神情,看到她捂着自己的小腹完全倒在了牀上,馬上意識到這是出事了……

“晉王妃……生產了!”

開封城的所有城門,這時候都被守軍嚴密地控制了起來。城內治安比往日更好,黨守素在去往晉王府參加婚禮以前,先到了北門巡視,他爲將士們送來了一批張鼐給出的賞賜後,便命衆人嚴加防守,密切注意北面黃河方向的動靜。

吳汝義跟着問道:“老黨,你是擔心河北前線的守軍,會有人被調回來嗎?”

黨守素直視着吳汝義的眼睛,問道:“在你的心中,監國是什麼樣的人?”

吳汝義頓時被黨守素這個問題問住,他勉強回答道:“監國是好人……但監國的傷情那樣重,萬一監國突然病逝怎麼辦?我們只好早做防備。”

九月已經臨近秋天,北風吹過黃河,拂過開封的城牆,黨守素全身上下都被秋風激起一陣冰寒。

黨守素抱住雙臂,冷冷地說:“我們都變了,我真想念商洛山中的日子呀。我一生中最高興的時候,就是我們息馬深山的那段日子,那時我們的處境是多麼惡劣,可還都在打勝仗,一次次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我真懷念那時候。”

“老黨,我也想念那時候。那時候老掌盤還在,兄弟們雖然日子過得很苦,可又覺得十分快意!……可是那已經是過去,我們打下了大片的江山,沒有必要再回去過那樣的苦日子了。”

黨守素點了點頭,心中對吳汝義的回答感到分外的失望。但他同樣知道,這或許也是張鼐心中已有,只是沒有向自己說出來的答案。

“老掌盤去得太早了呀……唉!”

噹噹噹——

城門下守軍們甲葉振作,刀劍出鞘,數百名精悍的甲士由平陽公府上的親軍領頭,已經列好了隊伍。

黨守素最後問道:“田公、牛相和雙喜都去了晉王府,袁宗第和劉體純能否控制住其他各個城門?”

“別擔心了,開封城守軍幾乎都是我們的兵馬,事情絕對沒有任何紕漏。牛相控制着河南各地的驛站,如果李來亨真的要調兵回來,早就在好幾天前我們就會發現動靜了。”

黨守素深吸一口氣,秋高氣爽天空正晴朗,一片落葉爲風折斷,緩緩落在了黨守素的手指上。

秋裝素裹。

他看着排列在城牆下的甲士們,耳邊終於聽到了晉王府婚禮的禮炮聲,自己對自己說:

“已經開始了……”

吳汝義刷的一聲將一條白色布條綁在了手臂上,大聲喝道:“爲田公效死!爲義侯效死!”

城牆下的甲士們也都跟着將白色布條捆在臂上,刀光劍影閃爍,殺氣愈加激揚了起來。

黨守素也把那條白色布帶緩緩捆綁在了手臂上,他一邊捆綁着,一邊顫抖了起來——大順真的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嗎?

究竟誰纔是正確的?

“義侯做天子!”

吳汝義一邊抽出佩劍一邊大聲喊了起來,城下的守軍甲士也都將武器高高舉了起來,跟着他附和道:

“義侯做天子!”

黨守素以手覆額,突然看到一陣強烈的眩暈感。

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二章 惠世揚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五章 礦徒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
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二章 惠世揚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五章 礦徒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