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軍官匱乏

大家終於回到了帥府中,這座原本的州府衙門,已經叫李來亨改換成一片新天地。原本知州的後堂裡擺弄的小花園,那些漂亮的花卉,從武昌府買來的怪石,還有兩間形制精巧的涼亭,都被李來亨拆除了。

奇花怪石已經一併打包,交由蕭維崧負責的懇德記賣回了武昌。至於那兩間涼亭,則因爲用料頗爲講究,很有幾根好木料,便讓李來亨全部拆了下來,充作闖軍搭建營房之用。

只有立在中堂裡的戒碑,闖軍一動不動,還保留在那裡。

從明初以來,這兩百多年裡,不管哪裡的官府衙門都勒有石碑,刻着“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等字樣,稱爲“戒碑”。

洪武帝的想法當然是不錯,但時間一久,反而成爲了最令人感到諷刺的官樣文章。

既然皇帝宗王、朝廷大臣、督撫大吏們全都睜開一隻眼睛,閉上一隻眼睛,眼看着大小官兒們用着一根根的吸管,把老百姓的鮮血連帶骨髓一起都吸乾了,官兒們即使把戒條背得爛熟,熟到可以倒背出來,又頂得什麼用?

官樣文章照例是讀得越熟,就越不起作用的,何況如今是連表面上肯去熟讀戒碑的官兒也越來越少了。

李來亨把那塊戒碑留在原地,倒不是想用它來警示闖軍不要步上朝廷的後塵,只是單純覺得很有諷刺意味而已。

“只希望這塊戒碑,不會變成後人諷刺咱們的風物啊!”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如果闖軍失敗了,又有幾個人會來哀憐他李來亨呢?恐怕還是要把他推到地上,踩上一萬隻腳,狠狠唾罵他是什麼只知破壞、不懂建設的流寇吧。

“一個營田使、一個支度使,你們還滿意嗎?老營的家屬們也全都安置起來了,咱們這回有隨州城這樣一個勉強能叫穩定的立足之地在,總算不至於再像過去許多年裡那樣,永遠是行色匆匆、居無定所的模樣了。”

李來亨將身上的盔甲解開,身旁的親兵立即伸手接了過去。他大馬金刀地坐在帥府最中央的一張太師椅上,一邊翹着二郎腿,一邊自己動手泡茶喝。

好在少虎帥還沒有昏頭到現在就耽迷享樂的程度,他喝的茶葉還是些品質最差的碎茶,屁股下面的太師椅則是因爲懇德記那邊還沒有找好下家接盤。

高一功、白旺、郝搖旗、白鳩鶴幾人依次入座,白旺還推阻了幾下,但在李來亨的要求下,還是不再謙讓,坐到了僅此於李來亨和高一功兩人的第三張座位上。

高一功也解掉了盔甲,他在甲衣上穿着一襲十分樸素的青衫,笠盔下今天還難得束有網巾。高一功年齡本來就不大,神態又素來爽朗,雖然容貌不算出衆,但自有一股英武之氣所在,坐在那裡還是令人感受到不同於常人的氣度。

相比較之下,咱們李來亨的氣度就大多還是靠凹造型、裝深沉堆出來的了。

白旺和白鳩鶴兩人拜謝了李來亨的任職以後,高一功便緩緩說道:“現在湖廣闖軍約有戰兵五千餘衆,郭管隊和皮綆提衆千人,駐紮在應山縣和牛心寨;我和搖旗從桐柏山迎接老白你們回來的時候,也在桐柏山的合河店、出山鎮留兵千人據守,隨州城現在大概還有三千兵力。”

五千戰兵在野戰中絕非一個小數字,即便是決定天下大勢的一片石大戰,五千戰兵若在關鍵時刻殺出,同樣有可能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可是將五千人灑到廣闊的控制區裡,哪怕是李來亨現在不過一州、一縣的控制區裡,也馬上就沒了人影兒,幾乎立刻被淹沒在人海和土地之中。

白旺便憂心道:“隨州城只有三千人,恐怕彈壓本州尚且還嫌吃力,更不要提向外擴張,或者和官軍交戰了。如果本地的士紳蜂起作亂,我們三千兵馬,都不知道能不能撐下來。”

李來亨坐在上首的位置上,先喝了半口茶,然後將茶盞捏在手上把玩,說道:“不管是三千人還是五千人都遠遠不夠,咱們招兵買馬勢在必行。我所慮者,倒不在於咱們能不能招到兵,隨州和應山縣加起來估計要有十萬人以上了,我想將兵力擴充到七千、八千,都不算事難事。”

“但盔甲器械的問題呢?”白鳩鶴現在雖然擔任了支度使一職,將要負責湖廣闖軍全部的財政後勤問題,但他畢竟是鐵匠出身,更多心思還是着眼在裝備問題上,“百工衙和軍器院要立即開始着手辦理,剛剛入城時我看隨州城內本來也有鐵匠鋪,想來匠人不少,若能充分利用起來,就可以補上兵械之缺。”

“哈哈,這是小問題。”李來亨微微一笑,說,“其實更大的問題還是咱們陝北的老兄弟太少了,能夠充任軍官的人物也實在太少了。現在湖廣闖軍有五千人,可其中大多人是流民出身,只懂得用蠻力和勇氣格鬥廝殺,而對指揮部伍、演練戰陣就完全是一竅不通了。”

白旺跟着回答說:“陝北老兄弟是大元帥縱橫天下十年糾集而來,現在一時間也變不出來。但之前在上蔡營之戰時,我聽說節帥不是收編了許多保定兵嗎?這些保定兵裡肯定不乏軍官甚或將門子弟,把他們提拔起來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聽到白旺這個回答,李來亨心中暗自感嘆,闖營諸將對於用人實在是太不謹慎了。

老白啊老白,你可知道自己最後就是死在歸降闖軍的明朝生員王體中手中嗎?白旺你苦心經略襄陽,辛苦建立起來的軍隊,最後因爲你自己被叛徒王體中殺害,落入王體中和金聲桓手中,成爲清軍攻佔江西全省的馬前卒,這又是何等的荒謬。

李來亨反對說:“大元帥在中原擴軍時,已有了一些不分良莠、不辨忠奸的趨勢,不少部隊都因爲官軍降兵降將經驗較多,而不經審查就把他們提拔到緊要的位置上去。現在是闖軍握有戰略的主動權,連戰得勝,所以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可是一旦闖軍受挫,在戰略上處於困境的時候呢?我們難道要指望這些人忠貞不二,爲闖軍做中流砥柱不成?”

李來亨一手拍在案板上,說道:“我時時都說咱們夾袋裡人物太少,我想就從軍官這一層做起,咱們不求外人,自己把軍官給培養起來。以後不惟是軍官,連文吏之流也是要一一培育出來。”

李來亨收得痛快,但是高一功、白旺等人卻全部都面露難色,他們可是真正對教書育人完全一竅不通了。

更何況闖軍將士,現在連掃盲識字都還完全搞不定,怎麼又要揠苗助長,直接從掃盲這層進階到軍官了?

李來亨給了方以仁一個眼神,黑秀才便敲着扇子講解道:“府主之前已經定下過闖軍每次戰役以後,都要組織將領、將士討論總結作戰經驗的規矩。事實證明大部分的將士他們不是不懂部伍軍陣之法,而是缺乏交流和溝通,也缺乏將單純的經驗變成規矩、教條的習慣。”

“府主的意思就是把總結會徹底做成鐵規,在這個基礎上做起隨營學堂來。”

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二十六章 歲入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七章 鳥銃隊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六十章 反對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
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二十六章 歲入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七章 鳥銃隊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六十章 反對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