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

光中元年的二月,已經來到了結尾時分。

徐州北面,多爾袞近十萬軍隊好像狂風呼嘯,吹卷而南。徐州的西面,李來亨也帶着七個師的大順野戰軍主力,將近八萬人的部隊,瘋狂向東衝馳過來。

兩支大軍,一支從北到南,一支從西到東,目的都是這樣的直截了當,就是要率先衝到徐州城下。

魯西南的一隅之地,在此時,竟然匯聚了二十萬戰兵相互廝殺。從廣闊的高空鳥瞰下來,可以清晰見到兩條鮮明的軌跡,那是大軍行軍過程裡掀起的煙塵,無可避免地遮蔽天空,變成了一道即便從雲上也可以望見的灰黃色線條。

而在山東的另外一角,也就是明朝人稱爲東三府的青州、萊州、登州三州之地,還另外存在一支大順軍的部隊。

大順軍在山東的兵馬,其實本來多數就是部署在前線。山東經略使谷可成在獲悉多爾袞突馳向徐州的消息後,雖然緊趕慢趕,採用各種辦法,總算拼湊起了一萬餘戰兵、二萬餘的民夫到徐州設防,但大順軍山東諸軍的主力,還是集中在東昌府和東三府這濟南的左右兩翼。

由於任繼榮、馬寶、黨守素等大將都在東昌府聊城,所以東三府的大順軍是由山東節度使郭升指揮。

郭升原來是明朝的柳溝副總兵,地位不及李來亨的元從親信馬寶,也比不上中營宿將任繼榮和黨守素。所以他沒有趕上殿前軍三個師裡任何一個制將軍的位置,只是以武官身份暫時充任山東節度使一職。

可是因爲聊城之戰的緣故,任繼榮、馬寶、黨守素三名大將都聚集在了濟南西翼的東昌府。於是偌大的東三府,就完全由郭升來負責佈防了。

他原本將大本營設在遠離前線的登州,好避免阿濟格的兵鋒。但是谷可成、許都到徐州佈防,抵禦多爾袞的攻擊後,本來濟南前線並不激烈的戰事情況,馬上就發生了巨大變化……

“阿濟格出兵了!”

阿濟格在濟南盤踞已久,自從肅親王豪格被多爾袞調虎離山,騙進北京剷除以後。原本歸屬於豪格的一支兩黃旗精兵,就落到了英王阿濟格的手中。

在多爾袞三兄弟中,阿濟格是最年長的一人,但他也是頭腦最爲簡單的一個人。相比較之下,多鐸雖然也是多爾袞的親兄弟,但是多鐸的個人野心就比阿濟格大得多,很早以前多鐸就有自成一派和多爾袞抗衡的趨勢。

所以多爾袞靠權謀詐術剷除豪格以後,就把多鐸放逐陝西,不給他配屬精銳的滿洲兵力,而是讓自己最信任的漢人政治盟友吳三桂以大軍監視多鐸。

對待頭腦簡單的阿濟格,多爾袞就沒有那麼小心翼翼。他很乾脆地將山東的清軍交給阿濟格指揮,要知道豪格留下的這支精兵屬於兩黃旗,無論是正黃旗還是過去皇太極親自統率的鑲黃旗,都是八旗中堪稱最爲精銳的一部兵力。

正因爲阿濟格行事魯莽,能力有限,又和多爾袞是親兄弟,所以才能掌握這樣一支精銳兵馬。

但是阿濟格掌握這樣一支精銳的部隊,卻在豪格被剷除以後,長期“宅”在濟南,一無動作。既不如葉臣在山西那樣有預謀的削弱太原防禦,也不像後到山西的濟爾哈朗那樣對太原城瘋狂進攻,甚至不像吳三桂那樣做出牽制潼關守軍的姿態來。

阿濟格就只是在濟南一動不動,一段時間內,簡直讓大順軍山東將帥們懷疑,阿濟格究竟是單純行事魯莽、頭腦簡單,還是另外有什麼陰謀存在?

現在多爾袞從魯西南破關攻徐,阿濟格又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從濟南出發,克泰安後,逼向泗水,郭升才意識到,阿濟格長期一動不動,看來就是等待着這個重要的戰機到來。

郭升的大本營在登州,主要是因爲登州是順軍山東水師的駐地。他一直策劃利用山東水師的船隻——這支部隊主要是來自當初明朝津遼水師中不願意南下的一批船隻和水手——運載順軍士兵,趁着多爾袞空巢南下的機會,浮海攻擊天津,實現一個釜底抽薪的效果。

不得不說郭升的奇謀一旦成功,很可能直接造成全天下戰局的扭轉效果。

可惜阿濟格在此時大舉出兵,眼看泗水一線不保,郭升也只好放棄了他那浮海攻燕的兩棲登陸作戰計劃,緊急前往青州府益都的前線官署,調動東三府兵力側擊阿濟格,以牽制他南下攻泗的圖謀。

否則一旦阿濟格成功突破兗州和泗水一線,那麼大運河的東岸,徐州的另一側戰線,也將面臨重大危機。

大順軍在濟南南面,以泰山和泗水爲依靠,原本就設置有一條堅固的防線。

這條防線和長期兵力空虛的魯西南不同,一直受到谷經略的高度重視。這裡畢竟是防禦阿濟格的最前線,即便阿濟格宅在濟南,長期沒有表現出進攻慾望,谷可成也沒有鬆懈泰山和泗水一線的防禦。

所以阿濟格出兵南下後,在這一帶展開的戰鬥特爲激烈。

順軍在泰山、龜山、冠山、樑父山、宮山、泗水、防山、陪尾山、蒙山一線,依山居水,修築了海量的營盤和炮臺,放置了大量火炮,形成了一條極爲堅固的有力防線。

山東節度使郭升到青州後,又立即調集約萬人的東三府野戰部隊。他留兵四千人守青州,自己率領六千戰兵及臨時聚集的義軍武裝、豪紳團練萬餘人,出臨淄,渡過多條封凍的河流後,出其不意地進攻了阿濟格後方的淄川縣、長山縣、新城縣一帶。

這區區數千兵馬,郭升卻大造聲勢,號稱擁兵八萬人,將席捲進攻濟南,切斷阿濟格東路軍的歸路,希望以此逼迫阿濟格回師。

然而阿濟格東路軍的南下目標,和多爾袞中路軍相同,就是要會師徐州。

這是一場不勝則亡的大戰役,開弓沒有回頭箭,到此地步,阿濟格豈會因爲郭升偷襲濟南就回師北上呢?

戰鬥終究要落在徐州附近的正面戰場……

郭升帶着數千精兵輕裝上陣,快速進擊,離開青州後,迅速殺到濟南附近。他在鄒平附近,親自率領麾下部衆圍殲了一羣數百漢奸綠營部隊以後,裹甲縱馬,終歸有些失望。

“難道就算我們打下濟南,阿濟格也會不爲所動嗎?清軍南下徐州的決心,堅定到如此地步?”

“節度使!”

另外一名夜不收從前線奔回,他背上插着順軍旗幟,沿途所至,都有大量山東父老鄉紳起兵迎接。

“郭節度,濟南、章丘之間,數個集鎮皆有人募兵起義,迎接我師入濟。形勢一片大好啊。”

郭升卻有所猶豫,他知道自己兵力寡弱,突然離開東三府主動進攻濟南府,本來目的只是爲了牽制阿濟格東路軍的側翼。

沒想到阿濟格這次出兵卻是如此傾巢而出,後方濟南重鎮竟然沒有多少兵力駐守,才讓郭升進展這樣迅速。

他擔心道:“我們再繼續深入,一旦阿濟格回師,就有被圍殲而全軍覆沒的危險……阿濟格到底意欲爲何?清軍難道真的是要完全不顧後方地去進攻徐州嗎?因糧於敵,因糧於敵,到了如此地步,東虜的糧秣情況,是惡化成什麼樣子了?”

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六十章 反對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七章 順兵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
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六十章 反對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七章 順兵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