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

且不論朝廷到底有沒有真的派人實行過什麼“兩虎相爭之策”,反正當高謙打開一箱箱白銀,給士兵們分發賞錢的時候,北伐軍全軍的士氣就都沸騰了起來。

一點火星掉進了乾草堆中,轟然一聲,便成爲烈焰奪目,使得明軍的氣勢倍漲。士兵們搖動着兵器,拍擊着鎧甲和盾牌,狂呼吶喊道:

“鎮臺萬歲!鎮臺萬歲!……”

馬士英沒有從軍隊的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各支軍隊也只是在叫嚷着各自營盤主帥的名字,這讓他略感失望,但隨即馬士英便又陶醉在了中興告成的美夢裡。

當李來亨下達全軍總攻擊的命令時,明軍尚在醉生夢死之中。明明他們距離這一場大會戰的戰場,只有不足幾十裡的路程。

可不管是馬士英,還是高謙、劉良佐等人,明軍上下文武百官,竟然都萌生了一場順清決戰與己無關的錯覺。

他們收下了博和託送來的鉅額歲貢以後,纔在金銀財寶的刺激下,跟着那幾千名多爾袞派來做嚮導的清軍士兵開始進發了。

北伐軍的紀律散漫和隊伍鬆懈,已經到了無以言表的地步。鄭森雖然短於戎馬,還沒有積攢太多的軍事眼睛,但即使以他在父親鄭芝龍身旁耳濡目染來的戰術眼光,也能看出明軍的戰線是多麼脆弱。

甚至鄭森都覺得,此時正在給北伐軍做嚮導的那幾千清軍,如果突然反戈一擊,六萬南明大軍,就很有可能全部土崩瓦解,直接被不足自己十分之一的清軍偏師打垮。

一想到這點,鄭森便直咽口水,身後脊背發涼:

我堂堂大明,怎麼會在關係天下命運的決戰戰場上,如此拉胯?

城內有萬餘順軍,城外有十萬清軍,在外圍還有八萬順軍,整個戰場的北側泰山一線,則另有三萬順軍與六萬清軍對峙。

現在又有南明的六萬北伐軍加入戰場,以徐州爲中心,南北縱橫百里的範圍內,已經聚集了多達三十五萬控弦負甲的戰兵。

這已經是一場幾百年來所未有的大會戰了。

“叔父……我觀北伐軍陣伍散漫如此,許多士兵擅離職守,劫掠民間就罷了,甚至還有不少人深入沿途州縣,掠奪婦女,整日廝混在花柳之中。

這樣的作風,如何北伐、如何恢復,真真是談何中興事業啊!”

在南明北伐大軍的衆將之中,似乎只有鄭森一人保持着理智清醒的頭腦和較爲冷靜客觀的思路。

鄭森又說:“闖孽實力尚存,東虜更不可小覷。二者皆非我羸弱散漫之師所能敵,今日要緊之事,應當在於整理吏治、肅清朝政,而後才能治谷練兵,收江北藩鎮之權,練成一支極精之軍後,北方寇、虜又已經相繼疲乏,我朝再出師北伐。

這樣主動權操之於我手,方能收得成效。如今不過事事顧多爾袞之後,爲胡虜做嫁衣而已!”

可是鄭森的慷慨陳詞並沒有打動他的叔父鎮江總兵鄭鴻逵,鄭鴻逵反而語重心長道:

“大木你還太年輕了!

我跟隨馬瑤草北伐,這是你爹囑咐好的事情。你以爲你爹是怎樣說的?我們北伐,只要出船將江北、江南藩鎮之兵,都運過淮水就好。

至於他們北伐戰事到底如何,能否恢復河南山東的土地,又和咱們鄭家有什麼關係?

如果馬瑤草北伐失利,江北、江南的藩鎮兵力全部受到重創,那不正好是咱們鄭家進入金陵掌握朝政的大好時機嗎?”

鄭森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叔父,他這才明白原來不光是江北三鎮,也不光是江南的浙勇和北來軍閥,就算是自己的親爹和親叔父,也都根本無心於北伐事業,只是在打着各自的小算盤而已。

如此心懷各異的局面,談何恢復中原?

他看着鄭鴻逵撫須輕笑的模樣,倍感荒謬,很想說點什麼勸諫一下,但隨即便知道自己的話現在根本沒有絲毫的分量。

鄭森好像被抽調了脊樑柱一樣,整個人疲乏無力地走出了營帳。

他的心中悵然若失,耳邊聽着北伐軍士兵爲了金銀財寶發出的歡呼聲,慢慢向前走着。路旁偶爾還有幾名士兵抓着年輕貌美的婦女嬉笑,鄭森看出他們的旗幟是劉良佐的部下,也只好裝作一副充耳不聞的樣子。

直到他走到了山東鎮駐軍的營盤處時,才突然間發現自己已經被一隊輕騎包圍住了。

“劉鎮臺?”

劉澤清帶着十多名看甲仗精良程度,應該是家丁的騎士,把鄭森圍住。鄭森並不慌張,他兩手抱拳問道:

“劉鎮臺有何貴幹?現在各軍都爭相趕赴徐州,生怕自己落在人後,搶不到那傳聞中的闖王寶藏,怎麼山東鎮還落在全軍之後?”

劉澤清看着那些往北方涌去的人潮,臉上充滿不屑:

“尋死的人老子見過,但這樣喜不自勝地去尋死,老子還是第一次見到。”

劉澤清的話讓鄭森心中一動,他知道山東鎮的兵馬早在北方時就被大順軍和清軍基本消滅乾淨,江南士林之中,經常有流言說現在劉澤清麾下的山東鎮軍隊,其實都是順軍派來的臥底奸細。

只不過因爲劉澤清好歹也是江南藩鎮之一,軍閥跋扈的作風一點不比高謙、劉良佐差。別人就算有所猜測,也絕不敢拿這種流言到劉澤清面前送死去。

但現在鄭森聽劉澤清這樣說話,又覺得山東鎮的這些家丁騎兵,氣質確實和南明軍隊格格不入。

鄭森不知道怎麼形容,但就是在一些微妙的細節上感到不同。

他突然間想到一點:對,山東鎮的軍紀聽聞並不算太好,可鄭森並沒有聽說過劉澤清浮海南下以後,山東鎮幹過什麼燒殺劫掠的壞事。

這就很奇怪了,難道山東鎮過了長江,性子就突然改變了?

劉澤清看鄭森那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便哈哈大笑道:

“小子別瞎猜了!不錯,山東鎮中不少騎兵都是李晉王交給本鎮的。這有什麼不可說的?高謙甚至馬士英都收過東虜南使團的賄賂,這誰不知道?

那老子我收受一下李來亨的賄賂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吧!”

鄭森額上流下冷汗:“鎮臺行事灑脫與我何礙?”

劉澤清冷哼道:“鄭大木,現在北伐軍中一派不知死活的氣氛,我看只有你還算清醒一點。老子估計你那做鎮江總兵的叔父也在打些小算盤。

竟然都心懷各異,不如咱們一起幹一票?”

鄭森更加緊張了:“大帥到底在說什麼?我不明白!”

劉澤清下馬按住鄭森的肩膀:“我就直說吧,你回去告訴鄭鴻逵……或者就你自己來幹!清軍絕對不是李來亨的對手,你們以爲晉王是何等人物?他是天降神將!多爾袞怎麼可能是他的對手?

現在去徐州和大順軍爲敵,全他媽是在自尋死路。

不管你們怎麼想的,反正我是不會去送死的。我已經做好準備,一旦江北三鎮與順軍交鋒,我就要帶着自己的人馬殺回南京。

江北三鎮和李來亨爲敵,下場一定非常慘。到時候萬里長江無兵防守,還得要靠本鎮來保衛金陵。鄭森,你聰明點就跟我走吧!”

劉澤清的話讓鄭森大驚失色,他絕沒想到山東鎮已經做好了臨陣脫逃的準備,更沒想到劉澤清會對自己直接說出這話來。

“鎮臺如此相信我?”鄭森臉上陰晴不定,他自知無法說服鄭鴻逵,腦中急速計算着各方面的利害得失,終於咬牙道:

“我聽聞闖軍的李來亨說過一句話,‘朝廷不會用人,國運不久了’。多爾袞頒佈剃髮令,馬士英盲目信用江北三鎮,都是不會用人之輩……鎮臺,我信你!”

劉澤清呸的罵道:“什麼玩意兒?這句話明明是我先說的!”

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七章 左鎮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
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七章 左鎮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