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

李過看着從山坡下重新衝殺上來的官軍,心下大感憂慮。官軍的兵力比他和劉宗敏的部隊可多太多了,這使得官軍可以從容組織好幾個波次的衝擊。

一次失敗,馬上就可以投入生力軍進行第二次衝擊和爭奪。

相比較之下,闖營就不能得到任何的喘息之機。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必須全力以赴,應對官軍連續的衝殺和突擊。

雖然依仗着劉宗敏、谷可成等驍將的悍勇無畏,闖營抵擋下了明軍一次又一次的衝擊,甚至於還有餘力組織反衝擊。在劉宗敏的帶領之下,幾次依仗地勢,將分佈在山坡上的一些明軍驅趕下山。

可連續的戰鬥已經透支了闖營士卒們的體力,人人都在大口喘着熱氣,甚至於連大傢伙手中的兵刃都已殘缺不全了。李過雖然一直在調整陣列,將自己手頭上控制的幾十名預備隊士兵,不斷投入到戰陣之中,去彌補一些因力竭不支而造成的戰線缺口。

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李過雖然有着十分優秀的組織才幹,可區區數十名預備隊,根本不足以修補這條左支右絀的戰線了。

特別是當明軍參將鄭國棟,將他手上最精銳的家丁部隊投入戰線之後,官軍更是呈現出了摧枯拉朽一般的氣勢。

本來體力和士氣都已經瀕臨極限的闖營戰士們,面對着精悍的明軍家丁,實在是難以抵擋了。哪怕劉宗敏再如何身先士卒、衝殺於前,也很難激發起全軍的士氣了。

砰的一聲,官軍陣列中又冒起一陣煙霧,大量鳥銃一齊射擊,銃彈將擋在最前線的一批闖營將士射傷,約有將近十人支撐不住,倒了下來。

驍悍的“九條龍”谷可成用雁翎刀支在地面上,試圖讓自己不要倒下。他的體力已經在連續的砍殺中被消耗殆盡了,此時左臂又被一發鳥銃射傷,他的手臂、肩膀全都是傷口,鮮血浸透了單衣。

“劉將爺,老掌盤的還沒到嗎?兄弟們快要撐不住了。”

谷可成強打精神,純靠一股子毅力支持,讓自己重新站了起來。他看着山坡上一排着甲的明軍家丁,感覺就像一堵牆、一座山那樣向自己擠壓過來。在前面拼死抵擋明軍家丁前進的闖營戰士們,正在一個個的倒下,他們大多有着過人的武藝和非凡的勇氣,但體力耗竭,加之兵刃殘缺,實在是無法抵抗了。

“哈、哈,”劉宗敏看到一名穿着淡紅色扎甲罩衣的明軍家丁,砍倒了一面寫着闖字的旗幟。他的心中燃起一股異常激烈的怒火,這股怒火迫使他重新振奮起來。

“我們——我們做好該做的事就夠了!”

劉宗敏一邊吼叫着回答谷可成的問話,一邊將手中的腰刀投擲了出去。他瞄的很準,腰刀的刀尖迅速飛向闖字旗幟的那個方向。砍倒大旗的明軍家丁,一手擎着砍刀,一手想將大旗撿起來,他半屈着身子,突然感覺到什麼,擡頭看向劉宗敏所在的那個方向。

就在此時,腰刀的刀尖噗呲一聲,就從那名明軍家丁的脖子上貫穿了一半過去。這名官兵甚至來不及發出任何叫聲,只是直直地望了劉宗敏和谷可成一眼,就徑直向後倒了下去。

“哈、哈、哈……”劉宗敏失去了手中最後的一把武器,他的體力被透支到了極限,劇烈的疲憊感也讓他說不出什麼話來了。他手無寸鐵,看着衝向自己的兩名明軍家丁,心中沒有恐懼和絕望,只是在思考從哪裡可以奪來一把兵器。

“哈——啊!”

谷可成看到劉宗敏手無寸鐵的樣子,整個人突然又爆發起一股力量。他向着劉宗敏的方向猛衝了兩步,因爲衝得太猛,整個人失去重心,摔倒在了劉宗敏和兩名明軍家丁的中間。那兩名明軍家丁愣了一下,沒有反應過來,谷可成便抓住這個機會,半倒在地上,揮舞長刀砍斷了左邊那名家丁的一條腿。

被砍傷一條腿的明軍家丁痛呼一聲,便提起刀想砍死倒在地上的谷可成。但就在這時,劉宗敏也向前猛撲了過去,他一把將這名腿部被砍傷的家丁撞倒,一手奪刀,一手握拳狠揍對方的眼窩子。

沒有受傷的另外一名明軍家丁這時反應了過來,他一腳將劉宗敏用力踹開,然後向前邁出兩個箭步,高高舉起刀刃,試圖將劉宗敏斬殺。可谷可成卻抱住了他的一條腿,使得沒受傷的這名家丁一時無法行動,他因此把刀收了回來,想砍斷谷可成抱住他腿的那雙手臂,但還沒來得及動手,便被遠處的一支流失射死了。

“看!劉將爺,你快看!”

谷可成見那名家丁被人一箭射死後,便沿着那支流矢射來的方向,遠望過去。他先是看到四面的一片狼藉,闖營的陣列已經被鄭國棟的家丁衝散了大半,過半人負了傷,這種形勢眼看便是要支持不住了。

可他再繼續遠望,便看到寫着明字和鄭字的許多旗幟亂了起來,甚至還有幾桿大旗倒了下來。

是援軍……是老掌盤!

李自成和田見秀率領的主力人馬,終於從竹林關的東面趕了過來。他們到達戰場的時機正是一個天賜良機,鄭國棟毫無防備,甚至將手中壓箱底的中軍家丁都投入戰場之中了,他是如此自信,以爲萬勝之算在握,完全沒有留一支預備隊在手上,應對李自成從側後方發動的攻擊。

田見秀、袁宗第、李雙喜三員將領騎着從富水堡繳獲的戰馬,帶着另外十多名騎兵,從側後方對着鄭國棟所在的官兵中軍方向,發起了猛烈的衝擊。

他們結成了一個小小的楔形陣,將近二十匹戰馬互相靠近,流星一般飛速又激烈的馬蹄,正在瘋狂踐踏着被霜水微微溼潤的土地。

激烈的馬蹄聲奏響了進攻的凱歌,李雙喜最先將平舉起來,後端夾在自己的腋間,尖銳的另一端則指向敵人。

“老子們來咯~”

李雙喜暢快地叫喊着,商州的北風將戰馬的鬃毛吹起,顯得鐵騎更加高挑挺拔了起來。他像爆發的山洪那樣勢不可擋,用右手和腋下一起抓住的長矛,以一種不可思議的衝擊力,將一名明軍家丁刺殺。那名家丁本來還想用長刀反擊,可李雙喜衝到他面前幾米距離的時候,突然夾緊了馬腹,使得戰馬的速度陡然加快,那名家丁還沒反應過來,自己便被一槍衝殺了。

跟在這隊騎兵身後的是闖營主力,包括李自成、劉芳亮、李來亨、白旺等人在內。李自成沒有騎馬,他站在一個小土坡上,看着李雙喜帶頭將鄭國棟大軍的陣列撕開一個口子後,便用手中的寶劍指着那個方向,示意劉芳亮帶隊衝過去。

李來亨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大場面的廝殺,明軍和闖軍都投入了近千人的兵力。將近兩千名戰士,正圍繞着幾座山頭展開搏命的戰鬥。

堅守山頭的劉宗敏和李過兩支部隊,早已到達了極限。李自成大軍的抵達,讓他們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但李過表現的十分明智,他沒有滿足於明軍這波攻勢的退去,他正在和劉宗敏重新激發戰士們的鬥志,從這支筋疲力盡的部隊,組織起一支具備一定戰鬥力的小部隊,配合李自成的側擊,對鄭國棟所部官軍的正面又發起了一波攻勢。

“明軍的將領過於自信了,他怎麼能在確保完全控制戰場以前,就把所有預備隊投入戰線之中呢?”

戰局的發展教會了李來亨一課,在萬不得已之前,絕對不能輕易將預備隊使用出去。預備隊相當於將領手中的底牌,你把底牌都丟出去了,如何應對這之後戰局的變化和敵人的後手呢?

戰爭是將軍最好的課堂,眼前鄭國棟大軍的崩潰,便讓李來亨在兵略一道上,有了十足的長進。他有些理解了,爲什麼歷史上總有許多出身草莽的小人物,可以在戰爭中打敗名門軍校出身的將軍——因爲唯有戰爭,唯有真正的戰爭纔是鍛鍊軍事指揮技藝的不二法門。

李來亨此刻甚至還沒有投入到這場戰事之中,便已經學到了許多。李來亨的心中,第一次燃起了對戰爭和殺戮的渴望,他看向李自成,等待着李自成的命令,等待着自己出擊的時刻!

“除中軍以外,小老虎、白旺,你們全部跟在芳亮那支兵馬的後面,衝過去!”

來了!

李自成的軍令終於下達,李來亨大感熱血激揚。他渾身都微微顫抖了起來,強烈的興奮感刺激着他的神經末梢,令他的觸覺變得分外敏銳。

李來亨能感覺到凜冽的北風劃過皮膚,也能感受到自己向前邁出的每一步,踐踏起多少泥土。整個世界在他眼中都變慢了許多,李自成、白旺還有許多其他士兵的聲音都被放大了許多倍,他們的命令與要求變得分外清晰了起來。

他把李雙喜送給自己的那把虎頭腰刀從刀鞘裡拔了出來,高舉過頭,大聲喊道:“闖營的將士們,跟我衝散官兵啊!”

李來亨有些激情過頭了,這算是他第一次親自帶兵參與一場真正的戰役。他甚至沒有交代和佈置一下其他士兵接下來如何作戰,便一個人先衝了上去。跟在李來亨身後的白旺愣了一下,趕忙部署身邊的士兵跟着李來亨前進,白旺自己則另外又組織了一個波次的士兵,準備作爲李來亨所部衝擊敵陣的後援。

“殺啊、殺啊!兄弟們,跟我殺官兵!”

第一次親自參與大規模戰役的興奮感,令李來亨有點失控,而且官軍的陣列由於在側後方受到李雙喜和劉芳亮部隊的兩波衝擊,又在正面被劉宗敏和李過牽制,顯得十分渙散和混亂,這更讓李來亨產生了一種視敵如糞土的快感。

好在他陷進官兵戰線之中後,官軍激烈的反擊很快便令他清醒了過來。小老虎一開始還憑藉一股激情,胡亂砍傷了幾人,可很快官兵們便聚成一團,奮力還擊,李來亨幾刀落空,他用力過猛的揮砍使得自己的身體失去重心和平衡,搖晃了起來。

幾名官兵看到李來亨搖晃的樣子,就知道他才上戰陣不久,沒有多少經驗,是一個好捏的軟柿子。他們一擁而上,想圍住李來亨,將他亂刀斬死。但這時白旺佈置的第二波次士卒也已經衝了過來,他們順着闖軍前面幾次打開的戰線缺口,一擁而入,將勉強聚成幾個小陣列的官兵徹底衝散、擊垮了。

本來李來亨正被多名官兵圍住,刀槍從四面八方向他刺殺過來。這讓小老虎立即從過度的興奮感中甦醒了過來,他勉力招架了兩下,格開了兩把長刀,但是免不了被一支長矛刺傷肩膀。強烈的刺痛使得小老虎清醒許多,他眼睛的餘光看到身後其他將士們正在奮勇向前衝擊,知道自己若後退,不僅會影響闖軍的突擊,而且也會被夾在友軍和敵軍之間,進退失據,更加難以保命了,因此他選擇冒着官兵的刀槍,向前搶身而進。

越向前,李來亨感到的壓力反而越小。官軍只在戰線的最外一層維持了較有組織的激烈抵抗,越往裡衝,裡面的官軍越是一派毫無準備的模樣。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此時此刻,小老虎終於可以伸張他的爪牙了。明軍的抵抗越發鬆散,李來亨搶身而進,一刀將面前的官兵砍傷,然後跟在他身後的其他闖營部衆,便立即跟進,一齊露刃出槍,刺殺阻擋他們前進的官軍。

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二章 顧炎武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八章 英雄氣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章 裕州人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章 順兵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八章 着佃交糧
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二章 顧炎武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八章 英雄氣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章 裕州人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章 順兵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八章 着佃交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