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

閻爾梅不是空手而來,他雖然是白衣入朝,但畢竟出身沛上豪門望族,回到徐州老家以後,很快就散盡家財,組織起了多達二千餘人的民兵部隊來協助許都。

從此也可見到江南士族們的財力是多麼雄厚,閻爾梅已經是以清正聞名於世的人物。他關心貧苦百姓,對待家族佃農也很少刻薄地進行剝削和壓榨,但是憑藉數代積累的財富,竟然還是擁有能夠組織兩千人民兵部隊的財力。

那麼其他貪婪遠過於閻爾梅的江南士紳望族,財力又是何其雄厚?

許都對東南士卒早就深感失望,不過他對這些人的心理也特別瞭解,這一點是李來亨與其他大順軍將領都不能相比的優勢。

許都很快就把閻爾梅樹立爲旗幟,大加表彰,宣傳他白衣來徐、組織民兵協助大順軍的事蹟,又暗中密令手下將士們到處傳言:

說閻爾梅白衣入朝,已經深得晉王李來亨的賞識,待徐州之戰結束以後,就會被拔擢上汴,白衣卿相,位列尚書、侍郎之職。

這樣的消息一經傳出,由大順軍將士推波助瀾,在徐州各縣很快就瘋狂傳播了起來。本來徐沛一帶的士紳豪強們就對清軍的屠城威脅,深爲恐懼和憂慮,現在又傳聞大順軍用人不拘一格,只要有功於守衛徐州者,今後都會被列入另冊,特加重用的消息。

不消說了,對於誓死也要做官迷的士紳一輩來說,什麼樣的消息,也沒有能當官的消息更好了。

坊間瘋傳晉王李來亨和先帝李自成、光中天子李過不同,是“會用人”的英明領袖。據說他是大順軍中最善待士紳文人的一位大帥,不然的話,許都、閻爾梅等明朝時的豪士,怎麼會驟然得此殊榮和大位?

不必說了,散盡家財,組織民兵,投李晉王去吧!將來必可做大官啊!

正從曹州出發率軍瘋狂追擊多爾袞大軍的李來亨,伏在馬背上已經兩天一夜沒有解甲。他地內襯衣物完全被汗水浸溼,嚴寒的冷氣又將這些衣服上的水漬凍成了一片白霜。

徵人鐵衣寒,李來亨穿着這樣一身厚重又冰冷的衣服,當然是忍不住打了好多個噴嚏。

他看着身旁隨同行軍的方以仁、顧君恩兩位文人,見到他們同樣衣不解甲,跟隨諸將辛苦奔馳追擊的樣子,就笑道:

“樂山,好直,此戰若能擊破多爾袞,幽燕不過唾手可得,直搗黃龍府也不在話下。到了那時候,天下間將再無人可以抵抗我輩。

我當年和你們談均田大計的時候,你們都擔心反對力量會太強。那麼今天再看又將如何?徐州一役不勝則亡,一旦勝利,孤想推行什麼樣的均田政策,難道還有人能夠抵抗嗎!”

“殿下欲平天下士紳乎?”

在戰馬上疾馳很長一段時間,精神已經極端疲憊的李來亨又打了個哈欠,說:

“將來營田法是必須在天下範圍內廣泛推廣……當然,孤絕不將士紳一輩逼入絕境。等到平滅多爾袞後,營田新法的力量都會有所減免,孤看還很有必要繼續扶持士紳一輩向耿應衢那樣的紳商轉型。

這天下……這天下該有些變化了。”

徐沛一帶的士紳還不知道,李來亨早就制訂好了將來“吞食剖分”他們的計劃,猶自因爲許都的種種空頭支票和閻爾梅的模範作用,開始大量組織團練民夫奔往前線,協助大順軍進行防禦作戰。

飛雲橋的北岸,清軍攻勢如火如荼,尼堪已經親自下場,率領前鋒營的八旗精兵猛撲順軍營盤。

而在飛雲橋的南岸,谷可成坐鎮留城指揮部。這座小小的集鎮,現在已經被數不清的民夫充塞。

這幾天來從徐州各縣趕來沛縣支援參戰的民夫數量,已經多達近二萬人之多。

對於許都的動員成果,谷可成歎爲觀止:“書生佩劍,真可比萬夫長了。”

南朝宋元嘉年間,北魏的將領步尼公魏將步尼公就曾經屯聚留城,與南朝宋的將領稽玄敬相遇後,引兵交戰於現在飛雲橋的位置附近。

當時飛雲橋還沒修成,只有一座苞橋,沛縣縣民當時也被南朝宋的將領激勵動員起來,到處襲擾北魏軍隊,還將苞橋燒燬。北魏軍隊都以爲宋兵大軍已經到達,就紛紛爭搶北渡河流,結果溺死大半。

明朝正德四年時,黃河還曾經決堤于飛雲橋一帶,河水涌入大運河。嘉靖八年,飛雲橋的河道又向北變遷到魚臺縣附近,嘉靖三十七年,這裡的河水支流又重新衝到飛雲橋,嘉靖四十四年,黃河又氾濫,直到萬曆以後,本地河工遏河南徙,橫決始免。

從此也可見得,飛雲橋這段河道是黃河和大運河交匯處的一個重要要點。由於河道比較狹窄,河流易於氾濫,就軍事角度來說,的確是清軍衝向徐州的必爭之地。

谷可成獲得許都動員的大批民夫增援以後,他的信心又有所增強,除了派一部分親軍兵馬衝到北岸營盤增強防禦力量以外,又讓許都組織民夫在南岸留城一帶繼續修建更多營盤和炮臺協防。

大順軍在飛雲橋上,兵力陸續增加,此時已達到戰兵一萬人、民夫二萬人的數量。以此兵力,谷可成有信心再堅守幾天時間,直到李來亨率領汴梁精兵趕到!

“晉王大兵將至,我輩最多再守三天……不!最多再守兩天,晉王一定能夠趕到。”

留城在沛縣東南五十里,是春秋戰國時宋國修築的城市。秦二世時秦嘉立景駒爲楚王,就是在留城。後來張良遇漢高祖,也是在此,因此張良被封爲留侯,就是以留城之名。

大元三年,苻秦將領彭超攻彭城,留輜重於留城,謝玄帶兵救援彭城的時候,便是揚聲遣軍向留城,彭超就自動解除了彭城之圍,可見留城的位置也相當關係徐州要害。

古之彭城,即今天的徐州。

留城現在還有一點特爲重要,就是運河所經,城北十三裡有馬家橋閘,也是控制大運河河道的一個要點。

一旦飛雲橋失守,谷可成設置的第二道防線便在這裡。

徐州岡巒環合,汴泗交流,北走齊、魯,西通樑、宋,實在是天下要害之地。

飛雲橋上清軍又調來大批火炮,轟鳴聲驚天動地。大順守軍同樣用密集的槍炮進行反擊,但由於兵力上寡不敵衆,許多處炮臺都很快遭到清軍平毀,飛雲橋北岸據點就此呈現出岌岌可危的態勢。

谷可成沉着地說:“徐州三面環山,只有西面平川數百里,西走樑、宋。多爾袞從魯西南來攻徐州,確實是一招可怕的兵法。一旦徐州又失,中原就等同於開關延敵,真若從屋上建瓴水,我們絕不能讓徐州有什麼閃失,否則死後如何面對老萬歲去呢?”

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四章 小徽柔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
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四章 小徽柔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