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

許都劫營失敗以後,倉惶自校場軍營側門出逃,還有許多被困在軍營內部沒能逃出去的義烏團練士兵,一下子就全部喪失了控制和組織,在高謙的反擊下,迅速成爲了官兵的俘虜和階下囚。

守在軍營外的陳子龍從酒樓高處望見了浙江兵潰敗的情形,他的震驚和焦急完全展露在了面容和神情上,兩手更是緊緊握住劍柄,青筋暴起。顯而易見,陳子龍是絕沒有想到,許都劫營會向現今這個形勢發展的。

從這點來講,陳子龍和許都雖然都是名動東南的士人精英。可他們年齡不大,缺乏歷練。當事情的發展突然脫軌,超出陳子龍、許都等人控制之時,他們臨機應變、面對危局的能力,就遠遠低於數次成功轉進的天降名將高謙了。

許都逃出軍營軍營以後,還好沒有昏了腦袋忘掉那個尚守在酒樓附近的陳子龍。他帶着幾名身手矯健過人的江湖豪客護衛,慌亂地衝入酒樓,見到陳子龍還在這裡守候的時候,才總算鬆了一口氣。

“臥子!我頭尚在否?”

許都的頭盔在亂戰中被敵兵挑落,連發髻都散亂開來,臉上也被軍營內的大火硝煙塗滿了黑灰,面容、神情都是慌亂又狼狽的樣子。

他摸着自己的後勁,一臉欲哭無淚的表情,對陳子龍說道:“大局已去、大局已去!袁將軍讓高謙給殺了,我們真是白白忙活一場,反將自己陷入絕境之中。”

“什麼!袁時中竟已死了!”

陳子龍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登時翻倒一片。劫營顯然是已經失敗了,袁時中又已經死了,那麼他們甘冒奇險,來此襲擊侯恂,意義又何在呢?

更讓陳子龍震動的則是許都之後說出的第二條消息。

“不惟是袁將軍已死,亂戰之中,我們還將侯制臺和於總兵給誤殺了!”

啪!

情緒失控的陳子龍一拳打在桌上,將桌上原本擺放整齊的瓷盤餐具都震落一地。啪啦一片碎裂聲裡,陳子龍頭暈目眩,胸口突然涌來一陣強烈的反胃感,他忍受不住,扶住酒樓的欄杆乾嘔了一陣後,纔對着許都苦澀問道:

“你真沒有看錯嗎?侯制臺和於總兵都死了,義烏兵又怎麼會被標營趕出校場軍營呢?”

許都無奈回道:“是高協臺,他接管了侯制臺和於總兵的兵馬,督軍衝擊,浙兵都在慌亂之中,根本不能抵擋。我一時情急,就慌亂地逃了出來,跑到你這裡才稍稍緩了一口氣,重整一下旗鼓和陣腳。”

“密之呢?名泊呢?”

“他們……”許都咬着嘴脣,不安道,“兵荒馬亂,形勢實在太亂,我也沒有看清楚他們二人如何了……”

“啊!那不是凶多吉少了嗎!”

“校場軍營裡煙霧繚繞,後來浙兵潰敗下來,我、我……我一路只顧着自己亡命逃跑,竟沒有留心一分密之他們……”

許都面色慘淡,他說着說着雙眼已經通紅,悔恨之情悲形於色,講到一半,聲音甚至都有了幾分哽咽:“我……是我對不起密之……”

酒樓之外,浙兵已完全潰敗下來,到處都是丟盔卸甲向後逃跑的團練鄉夫。陳子龍見到這樣慘痛失敗的情景,心情失望透頂,他握緊了拳頭,哀嘆道:

“是我們攛掇密之參與此事,他本可以置身事外,如何遭得這樣結果?全是我一人利益薰心所致,被守徐州的功名心,遮瞎了眼睛啊!”

“臥子,現在還有什麼辦法?高謙儼然是把我們當成謀反之人,將要趕盡殺絕了。”

許都憂心忡忡,陳子龍左張右望,同樣煩悶,只好勉強說:“我們現在回去剿總別苑,聚集一些兵馬,守住別苑。然後設法喚醒史公,若真如你所說的,侯制臺已經死了,那麼史公就是現在徐州城內最位高權重的一人。有史公出面翰旋,事情可能還有些微轉機。”

許都情急之下也想不到什麼別的辦法,只能同意這個策略:“事到如今,也無他法,只能寄希望於史公能快些醒來了!”

“事不宜遲,此地不宜久留,許生,我們現在立即就回剿總去。”

陳子龍純是文人出身,不比許都善騎射、工格鬥,可關鍵時候他的表現倒比許都冷靜鎮定不少。畢竟陳子龍擔任過紹興府的推官,見過不少大場面,也經歷過許多事務的磨礪鍛鍊,事發突然之際,處事就比一貫優遊江湖的許都從容很多。

許都雖長年廝混江湖,但所謂的江湖,其實不過是一些會黨頭子、鹽商土豪組成的小小網絡,根本不能同真刀真槍的戰場搏殺相比。

他在江湖之中雖然有豪俠之名,可放到徐州城裡,指揮起團練兵來,關鍵時刻當然不是高謙的對手。

高謙雖然也是屢戰屢敗,可他既然回回都能從闖寇東虜等強敵手中,“勝利轉進”,那膽魄才具,還有手下的實力,當然就不是許都這樣臨陣磨槍的臨時工可比。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說呢?我們能夠脫罪免死的話,一定避身江南,不再參與朝廷之事。”

許都性格剛直強硬,可未經世事磨礪的他,一遇挫折,性情就發生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馬上又從剛直強硬的一面,直接轉變成了畏縮怕事的一面。

這也不能怪到許都的身上,他畢竟年輕,又從來未參與官場傾軋,未辦理過真正實務。現在雖然遭到這樣大的挫折,可這又未嘗不是一個提升和磨練許都自己性情的機會呢?

陳子龍拉上許都就準備逃回剿總別苑去,他寄希望於史可法的主意,雖然比無頭蒼蠅一樣自亂陣腳的許都高明一些,可其實也強不到哪裡去。

就算是在劫營之事以前,難道史可法就能控制住高謙嗎?

何況經過劫營失敗一事以後,侯恂、於永綬兩人接連意外死去,高謙一下子掌握了徐州城內的大部分兵馬,實力暴增,更兼且掌握了討伐許都和陳子龍的大義名分。

如此情況,史可法病癒醒來,難道就能制衡得了高謙嗎?

陳子龍的想法,也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好在他們兩人剛剛帶着隨從護衛衝出酒樓,就迎頭撞上了從校場軍營內突圍而出的方以智和李遠。陳子龍見到方以智無事,喜形於表,忍不住一把將他抱進懷裡,雙眼含淚道:

“密之、密之!你安然無恙,我總算是放下一顆心來!”

方以智見到陳子龍和許都兩人在此,心裡也緩了口氣,他指着李遠道:“浙兵潰敗,事發突然,多虧了名泊兄救我於危難之中。”

許都則面帶慚色道:“是我臨陣脫逃……唉!高謙率大兵殺來,山倒海撲,我居然就自亂了陣腳,我、我……我恨不得捅自己兩刀啊。”

陳子龍則緊皺眉毛,看着李遠身邊那一對殺氣森然、架勢幹練的士兵,疑惑道:

“這些人……好像既不是義烏兵,也不是剿總的標營。名泊兄,你從哪裡拉來這樣一支幹練的兵馬?”

陳子龍的問題也讓許都好奇了起來,方以智則在一邊默默不說話,他心裡對李遠手下士兵的來源,甚至於是對李遠的真實身份,已經有了一個極爲接近真相的猜測。

“此皆我家商旅護衛,走南闖北,經驗還算豐富……臥子,你們現在打算怎麼辦?”

李遠輕輕將話題扯到另一邊去,許都則把陳子龍的打算如實相告:

“高謙率部掩殺,浙兵已經潰敗,我們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住他的攻勢。爲今之計,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撤回剿總別苑去。如果我們把史公喚醒,請他出面和高謙溝通翰旋,可能還能夠扭轉一下危局。”

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十章 李寨主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四章 小徽柔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
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十章 李寨主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四章 小徽柔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