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

許都劫營失敗以後,倉惶自校場軍營側門出逃,還有許多被困在軍營內部沒能逃出去的義烏團練士兵,一下子就全部喪失了控制和組織,在高謙的反擊下,迅速成爲了官兵的俘虜和階下囚。

守在軍營外的陳子龍從酒樓高處望見了浙江兵潰敗的情形,他的震驚和焦急完全展露在了面容和神情上,兩手更是緊緊握住劍柄,青筋暴起。顯而易見,陳子龍是絕沒有想到,許都劫營會向現今這個形勢發展的。

從這點來講,陳子龍和許都雖然都是名動東南的士人精英。可他們年齡不大,缺乏歷練。當事情的發展突然脫軌,超出陳子龍、許都等人控制之時,他們臨機應變、面對危局的能力,就遠遠低於數次成功轉進的天降名將高謙了。

許都逃出軍營軍營以後,還好沒有昏了腦袋忘掉那個尚守在酒樓附近的陳子龍。他帶着幾名身手矯健過人的江湖豪客護衛,慌亂地衝入酒樓,見到陳子龍還在這裡守候的時候,才總算鬆了一口氣。

“臥子!我頭尚在否?”

許都的頭盔在亂戰中被敵兵挑落,連發髻都散亂開來,臉上也被軍營內的大火硝煙塗滿了黑灰,面容、神情都是慌亂又狼狽的樣子。

他摸着自己的後勁,一臉欲哭無淚的表情,對陳子龍說道:“大局已去、大局已去!袁將軍讓高謙給殺了,我們真是白白忙活一場,反將自己陷入絕境之中。”

“什麼!袁時中竟已死了!”

陳子龍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登時翻倒一片。劫營顯然是已經失敗了,袁時中又已經死了,那麼他們甘冒奇險,來此襲擊侯恂,意義又何在呢?

更讓陳子龍震動的則是許都之後說出的第二條消息。

“不惟是袁將軍已死,亂戰之中,我們還將侯制臺和於總兵給誤殺了!”

啪!

情緒失控的陳子龍一拳打在桌上,將桌上原本擺放整齊的瓷盤餐具都震落一地。啪啦一片碎裂聲裡,陳子龍頭暈目眩,胸口突然涌來一陣強烈的反胃感,他忍受不住,扶住酒樓的欄杆乾嘔了一陣後,纔對着許都苦澀問道:

“你真沒有看錯嗎?侯制臺和於總兵都死了,義烏兵又怎麼會被標營趕出校場軍營呢?”

許都無奈回道:“是高協臺,他接管了侯制臺和於總兵的兵馬,督軍衝擊,浙兵都在慌亂之中,根本不能抵擋。我一時情急,就慌亂地逃了出來,跑到你這裡才稍稍緩了一口氣,重整一下旗鼓和陣腳。”

“密之呢?名泊呢?”

“他們……”許都咬着嘴脣,不安道,“兵荒馬亂,形勢實在太亂,我也沒有看清楚他們二人如何了……”

“啊!那不是凶多吉少了嗎!”

“校場軍營裡煙霧繚繞,後來浙兵潰敗下來,我、我……我一路只顧着自己亡命逃跑,竟沒有留心一分密之他們……”

許都面色慘淡,他說着說着雙眼已經通紅,悔恨之情悲形於色,講到一半,聲音甚至都有了幾分哽咽:“我……是我對不起密之……”

酒樓之外,浙兵已完全潰敗下來,到處都是丟盔卸甲向後逃跑的團練鄉夫。陳子龍見到這樣慘痛失敗的情景,心情失望透頂,他握緊了拳頭,哀嘆道:

“是我們攛掇密之參與此事,他本可以置身事外,如何遭得這樣結果?全是我一人利益薰心所致,被守徐州的功名心,遮瞎了眼睛啊!”

“臥子,現在還有什麼辦法?高謙儼然是把我們當成謀反之人,將要趕盡殺絕了。”

許都憂心忡忡,陳子龍左張右望,同樣煩悶,只好勉強說:“我們現在回去剿總別苑,聚集一些兵馬,守住別苑。然後設法喚醒史公,若真如你所說的,侯制臺已經死了,那麼史公就是現在徐州城內最位高權重的一人。有史公出面翰旋,事情可能還有些微轉機。”

許都情急之下也想不到什麼別的辦法,只能同意這個策略:“事到如今,也無他法,只能寄希望於史公能快些醒來了!”

“事不宜遲,此地不宜久留,許生,我們現在立即就回剿總去。”

陳子龍純是文人出身,不比許都善騎射、工格鬥,可關鍵時候他的表現倒比許都冷靜鎮定不少。畢竟陳子龍擔任過紹興府的推官,見過不少大場面,也經歷過許多事務的磨礪鍛鍊,事發突然之際,處事就比一貫優遊江湖的許都從容很多。

許都雖長年廝混江湖,但所謂的江湖,其實不過是一些會黨頭子、鹽商土豪組成的小小網絡,根本不能同真刀真槍的戰場搏殺相比。

他在江湖之中雖然有豪俠之名,可放到徐州城裡,指揮起團練兵來,關鍵時刻當然不是高謙的對手。

高謙雖然也是屢戰屢敗,可他既然回回都能從闖寇東虜等強敵手中,“勝利轉進”,那膽魄才具,還有手下的實力,當然就不是許都這樣臨陣磨槍的臨時工可比。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說呢?我們能夠脫罪免死的話,一定避身江南,不再參與朝廷之事。”

許都性格剛直強硬,可未經世事磨礪的他,一遇挫折,性情就發生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馬上又從剛直強硬的一面,直接轉變成了畏縮怕事的一面。

這也不能怪到許都的身上,他畢竟年輕,又從來未參與官場傾軋,未辦理過真正實務。現在雖然遭到這樣大的挫折,可這又未嘗不是一個提升和磨練許都自己性情的機會呢?

陳子龍拉上許都就準備逃回剿總別苑去,他寄希望於史可法的主意,雖然比無頭蒼蠅一樣自亂陣腳的許都高明一些,可其實也強不到哪裡去。

就算是在劫營之事以前,難道史可法就能控制住高謙嗎?

何況經過劫營失敗一事以後,侯恂、於永綬兩人接連意外死去,高謙一下子掌握了徐州城內的大部分兵馬,實力暴增,更兼且掌握了討伐許都和陳子龍的大義名分。

如此情況,史可法病癒醒來,難道就能制衡得了高謙嗎?

陳子龍的想法,也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好在他們兩人剛剛帶着隨從護衛衝出酒樓,就迎頭撞上了從校場軍營內突圍而出的方以智和李遠。陳子龍見到方以智無事,喜形於表,忍不住一把將他抱進懷裡,雙眼含淚道:

“密之、密之!你安然無恙,我總算是放下一顆心來!”

方以智見到陳子龍和許都兩人在此,心裡也緩了口氣,他指着李遠道:“浙兵潰敗,事發突然,多虧了名泊兄救我於危難之中。”

許都則面帶慚色道:“是我臨陣脫逃……唉!高謙率大兵殺來,山倒海撲,我居然就自亂了陣腳,我、我……我恨不得捅自己兩刀啊。”

陳子龍則緊皺眉毛,看着李遠身邊那一對殺氣森然、架勢幹練的士兵,疑惑道:

“這些人……好像既不是義烏兵,也不是剿總的標營。名泊兄,你從哪裡拉來這樣一支幹練的兵馬?”

陳子龍的問題也讓許都好奇了起來,方以智則在一邊默默不說話,他心裡對李遠手下士兵的來源,甚至於是對李遠的真實身份,已經有了一個極爲接近真相的猜測。

“此皆我家商旅護衛,走南闖北,經驗還算豐富……臥子,你們現在打算怎麼辦?”

李遠輕輕將話題扯到另一邊去,許都則把陳子龍的打算如實相告:

“高謙率部掩殺,浙兵已經潰敗,我們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住他的攻勢。爲今之計,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撤回剿總別苑去。如果我們把史公喚醒,請他出面和高謙溝通翰旋,可能還能夠扭轉一下危局。”

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十章 李寨主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三章 龍鳳廟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
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十章 李寨主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三章 龍鳳廟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