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

雄雞一聲天下白,一聲雞鳴裡,闖營迎來了新的一天——前提是營寨裡真有一隻雞的話。

這樣說其實也不對,因爲老營營寨裡,本來確實是有一隻專門用於打鳴的公雞。唯一的問題在於,今天早上這隻公雞掉進了某人的肚子之中,自然是打不出鳴來了。

李自成病體還沒有痊癒,尚在內宅中休息。劉宗敏和高夫人則都氣壞了,劉宗敏自不用說,他的脾氣本來就有些暴躁,高夫人則一貫溫柔和藹,連她都生氣了,可見這件事實在是做的過分了。

劉宗敏一手提着馬鞭,恨不得一口氣抽死麪前的偷雞賊,卻讓李過和劉芳亮兩人勸阻住了。白淨俊俏的劉芳亮壓住劉宗敏的右手,連番勸說道:“捷軒、捷軒……將爺,劉將爺,不至於到這個地步啊,郝搖旗多有戰功,一隻雞的事情,何必這樣動怒。”

李來亨剛剛被這番嘈雜的吵鬧聲驚醒,他一邊打着哈欠,一頭長髮還沒束起來,亂糟糟彷彿雞窩一樣。站在李來亨邊上的李雙喜也是同樣一副模樣,只是李雙喜看起來更加邋遢和犯困。

李雙喜見怪不怪地對李來亨說道:“嗨呀,又是郝搖旗,這個傢伙都不知道是第幾回犯事了,我看遲早讓劉將爺砍了頭。”

郝搖旗?

李來亨心中一動,這個名字他倒有些熟悉。後世歷史中,大順軍一路敗退到湖南後,當時只是區區一員偏將的郝搖旗趁亂崛起,成爲了南明湖廣督師何騰蛟的心腹,後來更是得到永曆賜名爲郝永忠,成爲了闖軍餘部演化出來的抗清勢力夔東十三家之一。

不知何時,李自成的親兵衛士,那個嘴巴特別臭的黨守素也站在了李來亨和李雙喜兩人身邊。他彷彿忘記了昨天譏諷李來亨的事情,現在一張刁毒的嘴巴,又去挖苦郝搖旗了。

黨守素看着郝搖旗跪在劉宗敏面前,戲謔道:“郝搖旗立的戰功比老子還多些,但他時不時就要犯事,不是違反軍紀私自搶掠,就是乾脆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如今還不如老子,老子起碼是老掌盤的親兵呢。”

李來亨還是聽不慣黨守素那一口語速極快、口齒不清的方言,不過倒是漸漸弄清楚了這一大清早,鬧的是什麼事情。

原來是郝搖旗在老營中清苦了幾個月,實在忍受不了嘴裡淡出鳥的痛苦來,趁着夜色,居然將老營裡唯一一隻用來打鳴的公雞給偷吃了。

劉芳亮在老營裡最爲講究,每日都要早早起來,用清晨時分的露水擦洗那張白淨的臉蛋。今天他一早起來,沒聽到公雞打鳴聲,卻抓住了郝搖旗這個偷雞賊,實在令劉芳亮感到哭笑不得。

郝搖旗戰功卓絕,可在闖營裡到現在還是一名最普通的士兵,就是因爲他總能犯下無數違反軍紀的破事來。前不久郝搖旗偷偷喝酒,讓闖營中最嚴肅的李過逮了個正着,還是劉宗敏看在他武勇過人的份上,保住了他。

這纔沒過去多久,郝搖旗便又犯事,將營寨裡的公雞都給偷吃了。也就難怪劉宗敏氣成這種樣子,一副恨不得當場殺了郝搖旗的模樣。

劉宗敏真是氣惱了,他猛地一把將勸阻自己的李過和劉芳亮兩人推開,衝上前去,試圖用馬鞭抽打郝搖旗。但鞭子還未落下,便又讓李過和劉芳亮兩人拉了回去。

“你們都給我放開手!今天老子非要殺了郝搖旗這個狗東西不可,他這是第幾回偷雞摸狗了?”劉宗敏狠命試圖掙脫開李過和劉芳亮兩人,但畢竟李過號稱一隻虎,劉芳亮也是好勇鬥狠不下於劉宗敏本人的狠角色,這兩人合力之下,便是獷悍如劉宗敏都一時掙脫不開。

劉宗敏只能大聲叫嚷道:“老子的部隊丟不起這個人,上回他偷酒,老子給他在自成面前開脫。這纔過去幾天?又偷雞!老子的部隊裡怎麼會有這等狗東西,老子實在丟不起這個人!”

李過用力按住劉宗敏,這種情急的時候,李過說話聲音還是很慢,他慢聲說道:“別鬧了,這事兒還是等掌盤的來處理吧。”

“呸!郝搖旗你就是這麼給老子臉色看的嗎!”劉宗敏狠狠唾了一口,罵道,“反正老子的部隊,是不要郝搖旗這個貨色了,你們誰要給他開脫,就收到自己隊裡纔好!”

“好了、好了,大清早的,你們這是在鬧些什麼呢?”

從內宅中傳來了李來亨已經頗爲熟悉的李自成聲音,他今天穿着件粗麻罩衣,外頭再批了件羊皮的斗篷,那斗篷已經非常破舊了,邊緣處很不規整,也沒有釦子,只是簡單系在一起。

衆人見到李自成被吵醒過來,都很歉意,連聲抱歉,或抱拳、或半跪,說着“老掌盤”、“掌盤子的”、“掌家”等尊稱。

李自成看着醒來也不久,他一臉粗獷又潦草的鬍渣,拿慣了刀弓的右手,此時指着還抱在一起的劉宗敏、李過、劉芳亮三人,指責道:“你們這是什麼樣子,還像話嗎。郝搖旗是又幹了什麼好事?”

李雙喜見到李自成病情似乎已經全然康復的模樣,便嬉皮笑臉蹭到了他義父的身旁,給他解釋着今早發生的事情,“郝搖旗趁夜裡,把咱們老營營寨的打鳴公雞給偷吃了,讓芳亮抓了個正着,可把劉將爺氣壞了。”

李自成聽到李雙喜解釋完後,也是一副哭笑不得的樣子,他嘆道:“郝搖旗上次偷酒纔過去多會兒?現在又偷雞吃,你成天究竟在想些什麼。”

郝搖旗還是雙膝跪在地上,他身材非常高大,兩隻手掌都快趕上李來亨的臉那麼大了。此刻大概也是有點羞憤,兩隻大手不知所謂的在地上蹭來蹭去,他向李自成答道:“掌盤的,是我讓餓鬼蒙了心眼,你們便是要殺了我,我今日也認了。”

李自成搖了搖頭,沒有直接和郝搖旗說話,而是先問劉宗敏,說道:“捷軒,這個郝搖旗你是決計不要了吧?”

劉宗敏此時終於甩開了一左一右,制住他的李過和劉芳亮兩人,整了整衣服後,回答道:“我是丟不起這個人了!若郝搖旗還留在我隊裡,我今天一定得殺了他才行!”

“嘿,殺了郝搖旗?給打鳴報曉的公雞報仇嗎!”李自成笑道,他此時將目光轉向李來亨,招手讓李來亨走過來,“來亨,你初升管隊,要有幾個老手在旁輔佐。捷軒不想要郝搖旗了,我將他安排到你麾下如何?”

李自成既然這麼說了,他心中肯定是早就安排好了,李來亨也不會傻傻去否定李自成的意思。他點點頭,達到:“一切聽掌家的意思。”

“好,”李自成這時已經走到了劉宗敏等人的身旁,他解釋說道,“郝搖旗一而再、再而三違反軍紀,不嚴厲懲處一番,於理不合。但他所犯的畢竟不是什麼大事,而且我們很快要拔營北上,也不便在這時候做什麼嚴懲。”

李自成看劉宗敏一副不快的模樣,便又繼續補充道:“郝搖旗歷來戰功不少,我讓他到初升管隊的小老虎麾下,也算是一個懲戒。他要是一直如此渾球下去,那以後便是再四年、五年的,都讓他就做這麼一個小兵好了。”

“哼,今日便先聽自成的,放你一馬,下次再犯,就讓小老虎狠狠收拾你。”劉宗敏唾罵一聲,又對李過說道,“補之,這下連累小老虎了,讓他接郝搖旗這麼個貨色,我是實在對不住。”

李來亨其實倒並不很在意,他聽李雙喜的介紹,郝搖旗不僅是身材異常高大魁梧,在戰場上也是素來勇猛敢戰。他的唯一問題就是,小毛病不斷,連劉宗敏這樣的狠人,都約束不住他。

對李來亨來說,自己初升管隊,還比較缺乏軍事經驗。部下能夠有一個像郝搖旗這樣,高大勇猛、經驗又比較豐富的人幫忙,也算是件好事了。

至於郝搖旗難以約束的性格問題,就要看日後怎麼慢慢對付了。

既然事情解決了,李自成便揮揮手,讓大家散了,各自去吃早飯了——此時的闖營,一日便只吃兩頓飯,晨食一餐、夜食一餐,闖營還遠沒奢侈到,能讓將士們日日享用三餐的地步。

早上吃的飯,比之昨天的晚餐還要更加簡陋,糊餅子加上山蔬湯而已。不過這總歸是熱氣騰騰的一頓早飯,比之李來亨做民夫時的待遇,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他吃過早飯後,便招呼着郝搖旗,一起去校場上看看自己手上剛剛掌握的這支部隊——說是校場,其實就只是一塊還算平整的山間谷地而已,位置就在營寨大門前那鐵旗杆的邊上。

李來亨本想一手攬住郝搖旗的肩膀,卻沒想到兩人個子差異很大,有點夠不着的意思。他尷尬地拍了拍手,勸說郝搖旗道:“郝老兄,這回是掌盤刻意放你一馬,可你要是再幹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我也只能像劉將爺那般叫喚了。”

郝搖旗低下了他那又高又大的腦袋,看起來還是有幾分羞憤地說道:“我……我實在是控制不住,我這個人肚子一餓,就什麼也控制不住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乾的時候腦袋空空,幹完之後就立馬後悔。”

“好吧、好吧,今後我先努力着,不讓你餓着。”李來亨無奈的笑了笑,這郝搖旗看起來本性倒不壞,只是自制力極差,“我也是剛剛做管隊,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也要你在旁多多指點才行。”

“不、不,你是一隻虎的義子,定然有很大的本事。”郝搖旗說話倒是比李自成那個親兵黨守素好聽多了,黨守素一張嘴就成了欠打的模樣,郝搖旗說的話卻讓李來亨很樂意聽,“闖營裡誰不知道一隻虎文武雙全?管隊的,你是一隻虎的義子,定然也是一般文武雙全。”

“哈哈哈,言重了、言重了,我怎麼能跟義父相提並論。”

誰又不喜歡吃馬屁呢?郝搖旗這幾句話說的李來亨心中分外舒服,他指着不遠處的校場,同郝搖旗說道:“好了,郝老兄,怎麼去熟悉熟悉大傢伙的。”

闖王給李來亨總共安排了二十個部下,再加上小老虎自己跟郝搖旗,這一隊人馬共有二十二人。李來亨畢竟年輕,有戰功,但也還不算很多,因此這一隊人馬,除了郝搖旗以外,幾乎都是其他隊中淘汰下來的老弱,一眼看過去,便是一股弱旅的氣勢。

不過李來亨倒不覺得有什麼,對他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掌握了兵權。弱旅便弱旅,他大可以慢慢進行訓練和改造,將弱旅打造成一支勁旅,何況自己還撈着郝搖旗這樣一員戰將,形勢算是很不錯了。

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三章 林貓貓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七章 鳥銃隊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
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三章 林貓貓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七章 鳥銃隊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