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

漠南當地的察哈爾部蒙古人,在清軍和順軍多年來的持續打擊下,早已經是部衆星散,混亂不堪,對準噶爾、喀爾喀聯軍的入侵,毫無抵抗能力,迅速就被擊敗。

察哈爾諸部舉部內遷,潰卒佈滿山谷,行五晝夜不絕。

而準噶爾和喀爾喀聯軍,則在僧格渾臺吉迂迴漠北後的一系列勝利中,如滾雪球一般不斷壯大,兵力也增強到了五萬餘騎的地步。

許多受清軍、順軍幾十年來長期打擊和壓迫的東蒙古部衆,相繼選擇了投降歸附僧格渾臺吉。

大草原上正開始出現一個新的汗國核心,僧格渾臺吉的軍隊規模也越滾越大。

他因此產生了重新統一全蒙古諸部的空前野心,決定進一步南下,吞併察哈爾和大寧一帶,兼併除了朔方省以外的全部漠南草原地區。

由於大順軍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西北地區,直到僧格渾臺吉兼併喀爾喀蒙古,聯軍大舉南下侵犯察哈爾和大寧一帶的時候,朝廷才發覺準軍主力已經從遙遠的西域,轉移到了距離北京、、大同一帶極近的漠南草原地區。

五萬餘騎蒙古聯軍殺入察哈爾草原的消息,一時間震駭華北沿邊。大同一線自從清軍退出關內以後,已經有十多年未聞戰鼓,承平日久,軍備鬆弛。

大順邊軍的精兵皆在遼東、哈密一線,過去被明朝倚爲邊防重地的宣大一線,畢竟是長年無戰亂,就連蒙古遊騎也由於朔方建省的緣故,根本不可能危及到大同這種“內地”來。

如今東蒙古諸部,經過了清軍喪敗以後,將近二十年的大混亂時期,終於在準噶爾人的強勢推動下,重新凝聚爲聯軍形態,寇邊邊關。

大同、宣府、大寧、北京等地霎時間烽火連天,告警不斷。會寧、開平、全寧、興和等等漠南要地相繼淪陷,本來這些地方就由於地處偏遠,後勤困難,又缺乏城寨,很不適合順軍駐防,僅有安北大都督府所轄的幾百甚至不過幾十名士兵駐守而已。

準軍一戰之下,橫掃察北,兵鋒西逼歸化、東抵大寧,嚴重危及到了大順在北方的邊防線。

十多年來沒有發生過戰爭的宣大長城沿線,至此重新陷入戰火的危機裡。

邊民大震,朝堂上各種各樣彈劾的奏疏簡直如雪花般飛來。

無數山西、河北出身的高官,紛紛要求嚴懲徵虜大將軍劉芳亮的失職之罪。

準部數萬騎兵迂迴了一整個漠北草原,從西域殺到北京來了,劉芳亮竟然都沒有察覺和告警,失職至此,以至於華北邊防糜爛,簡直是死罪。

時任安北大都督府大都督的是李自成唯一的血脈,大長公主李徽柔的贅婚子會寧王李淳和。

本來安北大都督也算高官顯爵,但由於這幾年來順軍軍事重點的變遷,還有朔方建省的緣故,安北大都督府所轄的地區,只剩下了大寧一隅之地。

所以這個官職也就成了一個虛銜,像會寧王李淳和這樣的年輕宗室,才得以坐到大都督的位置上來。

大寧一帶,也是多年無戰事。

會寧王李淳和的任務,本來只是負責在大寧重修城池,恢復這座被明朝放棄多年的塞北城市。

他所攜帶的軍隊,僅有大順軍士卒兩千多人及隨行的漢族官佐、民工、工匠五千人而已,此時深陷在蒙古人的汪洋大海之中,簡直是滄海一粟,隨時都可能傾覆深淵之中。

朝廷對會寧王的安危高度重視,據說大長公主已經數次入宮見駕,力求朝廷立即出兵援救她的兒子。

會寧王畢竟是太祖血脈,天子也不敢放任大寧淪陷。

雖然天子甚爲愛護劉芳亮,但形勢如此,也只好先行下詔劉芳亮戴罪立功,命其急速調兵東進擊準部之尾。

但劉芳亮膽大妄爲,不僅沒有派兵東進,反而密上奏疏,聲言準軍空國東征,其在天山一帶的老巢勢必空虛。

如果此時西軍全力出關搗巢,一定能夠剿除天山南北、直抵伊犁河谷,起到一次性絕除準噶爾部的效果。

劉芳亮明知道會寧王李淳和被準軍包圍在大寧,生死不知,還敢於違逆衆意,提出這種更爲大膽的作戰計劃,也實在是高度自信。

劉芳亮對李來亨的性情瞭解極深,而且他是太宗最親密的戰友,當年田牛之變時,也是劉芳亮全力支持天法皇帝,才促成了李來亨掌控全局。

有如許身份、如許功績,劉芳亮纔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這種用兵方略。

李來亨見到奏章以後,便瞞下此事。

他擔心有同大長公主關係親密的女官,將消息泄露到宮外,於是立即用皇貴妃重病的理由,封閉中宮,不許內官擅自出入。

隨即便召集政事堂衆平章,在當天立即討論完畢了劉芳亮關於遠征天山的建議。

李來亨力排衆議,決心授予劉芳亮“假節鉞、大柱國、天山道行軍總理、安西大都督府大都督”的名義,立即發動西征,出哈密剿除天山、直抵伊犁。

趁着準噶爾部的主力遠在東方的機會,將準噶爾部和衛拉特蒙古人的老巢,徹底佔領。

等到冊封劉芳亮假節鉞的聖旨詔書,已經被送出開封以後。李來亨才親自前往大長公主的府上致歉,向他說明了朝廷最後決定的用兵戰略。

大長公主李徽柔一聽這種擺明了是要拋棄會寧王李淳和的兵力部署後,當即昏厥,自此臥病在牀達半年之久。

除此以外,爲了避免朝堂上羣臣的強大阻力,爲了保證劉芳亮遠征行動的保密性,這項決定直到兩個月後才被公佈出來。

而在這致命的兩個月內,華北一線邊軍就將要面臨最爲巨大和危險的壓力了。

大同、宣府、北京一帶的駐軍,早就由於十多年的承平日子,久未聞戰鼓之聲,嚴重缺乏戰鬥力。

現在內地的一些馱馬牛羊、軍需糧秣,又要全面優先供應西軍的遠征活動。

另一支靠近北京的野戰兵力,也就是原本駐紮在遼東和朝鮮一帶的安東大都督府所轄兵團,其主力則在去年,就已經在谷可成的指揮下前往日本,協助德川幕府剿除清軍殘部。

一時間華北駐軍,竟然連一支稍稍堪戰的野戰軍都找不出來。

各部兵馬,嚴守城池還勉強能夠做到;想要組織一支大軍出塞遠征,救援被圍困在大寧的會寧王李淳和,那就太困難了。

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章 左鎮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十七章 無派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章 惠世揚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
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章 左鎮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十七章 無派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章 惠世揚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