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

開封,晉王府、監國行轅。

幼辭爲李來亨披掛好了全幅的鎧甲,她小女孩似的身姿已有了不少成長,顯出了少女嬌媚的婀娜,看得晉王殿下一陣心動。

不過羅顏清也抱着孩子坐在房間裡,李來亨到底不敢胡亂動手動腳。他對着鏡子看向羅顏清和幼辭,笑着說:

“你們真的不去武昌嗎?”

幼辭低下頭,小小的臉蛋上飛起一片紅暈。羅顏清則抱着小玄燁,不動聲色地給孩子餵奶,顯出一派正宮王妃的從容不迫。

羅顏清說:“開封若陷入敵手,只靠湖廣之地,大順軍還能抵擋住清軍,甚至是清軍、南明、西明的聯手攻擊嗎?殿下,開封一陷,即便我們遠在武昌,難道能免去一死嗎?”

李來亨皺起了眉頭,他轉過頭,嚴肅地說:

“孤在湖廣留下的守兵雖然不多,但湖廣推廣民兵制已久,百姓久習攻戰之術,一旦有事,全力動員徵發,短時間內徵得數萬勁兵不是難事。

而且劉希堯、藺養成二鎮水師,冠絕長江。所部水師戰船都是專門設計來做內河、內湖水戰的,這兩鎮水師只要在,清軍動輒是不可能危及武昌的。

你們如果住到武昌去,即便開封真的失守,我想至少一年間,清軍是不會那麼快打到武昌去的。”

玄燁安安靜靜地吃奶,他好奇的眼神盯着父王看了一會兒後又喪失了興趣。羅顏清輕輕撫摸着世子的頭頂,反對道:

“殿下現在就認爲大順軍守不住河南嗎?你在孩子的面前這樣說,真是長多酋的威風,滅了你李神將的志氣。”

幼辭在一邊給李來亨穿戴好盔甲後,又爲他梳好了頭髮,結成髮髻,聽到羅顏清這樣說,卻也忍不住失聲笑了出來。

幼辭清亮地噗嗤笑了幾聲以後,終於再也忍耐不住,笑着說:

“殿、殿下……殿下!大順軍一定會戰勝的,對嗎?因爲殿下從來沒有輸過。”

李來亨看着幼辭盯着自己的誠摯眼神,心中不禁有些發虛。他從幼辭手中拿過梳子,說了一句“你也是王妃了,這種事今後讓宮人來做”就自己給自己梳起了頭髮。

幼辭的語言能力,如今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她說話不僅十分流利,而且因爲那種機敏非常的性格,還常常能說出讓李來亨感到很有見地的建議來。

幼辭嬉笑着說:“人們都說晉王殿下是天降給大順的神將,是隻手挽天傾、扶社稷的偉人。我覺得大家都說得不錯,殿下就是那般的英明,那般的厲害,有殿下在這裡,什麼東虜,一定不會打贏大順軍的。”

李來亨看着羅顏清“威嚴”的樣子,再看看幼辭機敏淺笑的模樣,他忍不住聳聳肩,有些感覺是否是自己命柳敬亭組織的那班說書人,造勢過於厲害了?

連朝夕相處的羅顏清和幼辭,都對自己產生了這般不切實際的幻想嘞!

柳敬亭現在已經被李來亨提拔到了大順禮政府爲官,實際上算是養老。他的門生子弟裡,也有一些相當優秀的說書人在龍衣衛中當差辦事,繼續爲大順做情治工作。

不過看着羅顏清和幼辭那神情不同,但信心一致的樣子,李來亨也重新抖擻起精神來了:

只是區區的多爾袞,又不是皇太極,有什麼可怕的呢?

晉王殿下的手下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的手下敗將,左良玉、袁時中、史可法、鰲拜、阿巴泰、濟爾哈朗,這些人都是曾經在歷史上留下自己大名的人物。

可是他們都失敗了,李來亨卻勝利了。

晉王殿下並非天降神將,可他的確做到了只有天降神將能夠做到的事情。在短暫的五年時間裡,從一介民夫餓殍,到實際上執掌大順國柄的監國晉王,李來亨的人生的確是如同夢幻一般。

他從無敗績,百戰百勝,一步步靠着不可思議的奇思妙想和對歷史的預知走到了這一步。單純論能力,李來亨根本不能望皇太極和李自成的項背,可他到底是現在歷史舞臺上的生存者。

李來亨想着:

皇太極和李自成,這兩人是明末的大時代裡,真正擁有開創一個時代能力的雄主。可是皇太極失之於他的民族身份,李自成失之於他的基礎和時間,他們終於都喪失了在歷史舞臺上繼續領袖羣雄、獨領風騷的機會。

按照歷史本來的脈絡,這個機會最終將傳遞到大清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和順治皇帝福臨的手上。但是多爾袞和福臨俱是中人之姿,多爾袞的確較順治皇帝厲害很多,但又不能同形同開創之主的皇太極相比,到底只是歷史的跟隨者,而非開創者。

至於南明的帝國雙臂李定國和鄭成功,李定國是南明歷史上無可置疑的唯一一位大英雄,可他是英雄、是巨星,卻也不是能夠開創一個新時代的人物;

至於鄭成功,他同樣是南明的英雄,但不及李定國的大公無私,還稱不上是大英雄吧?在李來亨自己的心目中,現在還在南京做一介貴公子的鄭成功,或許稱其爲“霸臣”,比稱之爲英雄更重要。

不過和李定國相同,鄭成功也不是開創性的雄主人物。他有開創之資,但到底缺乏皇太極、李自成那樣開闊的胸襟和高屋建瓴的全局眼光,始終落眼於廈泉一角,難以超越更廣泛的視野。

這或許纔是國姓爺在南京城下功敗垂成的根本原因吧。

至於孫可望,他的確是南明歷史上最特殊的一個人物。孫可望不是英雄,他是一個擁有開創之主潛質的梟雄,若歷史給出了機會,南明甚至漢人最後的機會,其實在孫可望,而非李定國和鄭成功的身上。

但是孫國主,智不及此,用一種最羞辱的退場,完全摧毀了自己的天命。

李來亨在心中肆意一番點評天下羣雄,好像真的擁有了李自成和皇太極那般高遠的眼光。

他站起身來,甲葉振作叮噹作響,大順五軍同樣在枕戈待旦、整裝待發,大戰一觸即發,甚至太原、潼關和磁州車騎關一帶,大規模的戰鬥實際上已經完全爆發了。

“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李來亨高高仰着頭,他的身材比較幼辭高大得就有些過分了,幼辭努力踮高腳尖也沒辦法幫晉王紮好髮髻。

羅顏清帶着一絲溫存的笑意,將世子李玄燁放到了牀上,她走了過來,產後的身材已經完全恢復了過去那種健美誘人的樣子。

羅顏清親手幫李來亨結好髮髻以後,吻在他的側臉上,低聲說:

“殿下有把握嗎?”

李來亨一手拍拍幼辭的肩膀,一手攬住羅顏清,大笑道: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更多!”

幼辭爲之失笑:“那也不是很多嘛!”

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四章 於大忠第十二章 鰲拜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
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四章 於大忠第十二章 鰲拜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