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

李來亨親自統領的一萬五千名大順軍先頭騎兵部隊,已經急速地接近了清軍設在徐州西面和北面的陣地處。

龐大又漫長的戰馬隊伍,每一次向前踏出他們的步伐,都能造成大地的震動和煙塵的飛舞。巨大的騎兵部隊如龍涌進,在黃河以北的茶城附近,順軍已經能清楚看到清軍的旗幟和戰線。

冰雪半數已經消融,李來亨下了馬,他一腳踏在泥濘的土壤裡面,腳底下陷數寸,天氣的變化對於騎兵的進攻頗有不利之處。

反觀清軍,由於冰雪消融、大地回春,八旗兵挖掘壕溝的速度比多爾袞自己設想中的理想情況,竟然還要更快一些。

那些興頭上滿佈疑雲和不安感的滿洲人,正加速修築起強硬堅固的壁壘來保護自己。

徐州大地被一條條彎曲環繞的壕溝所遍佈,滿目瘡痍的土地上又增加了無數的蜿蜒瀰漫。甚至清軍還破壞了大運河上的閘門,將河水引入一部分壕溝中,形成更爲有力的雙重防禦。

這一萬五千名騎兵,從在延津出發,直到現在抵達徐州城的附近,全軍上下,從晉王李來亨到任何一名最普通的將士,所有人都說不眠不休地晝夜兼程趕路。

晉王本人,衣不解甲、人不離鞍已經數日。所有人的眼眶裡都滿布血絲,疲憊感滿溢全軍,戰馬喘着白氣,將士們則搖搖晃晃,常常有幾欲昏睡之感。

“殿下,多爾袞的動作實在太快了。”顧君恩咬着牙說,“清軍已經提前佈防,這環城掘壕的戰術,與當年關外明軍覆滅的大淩河之戰如出一轍。”

自從順清開戰以來,參軍院對於過去明清兩軍在關外的數次會戰,都已經做了詳盡且透徹的研究。顧君恩對於大淩河之戰的慘烈瞭然於心,所以見到滿洲人的環城挖掘壕溝,做出內外堅守的態勢時,臉色便變得了嚴峻難看了起來。

郭君鎮卻不以爲然:“大淩河城中明軍只有數日之糧,徐州城城中的糧食卻是堅持一兩個月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郭君鎮同樣在長途強行軍以後,和李來亨相同,顯得十分疲累。但他眼神中的桀驁並未減弱,見到清軍戰線的情況以後,第一時間便對多爾袞的用兵大加嘲笑:

“睿酋不如皇太極遠矣。他生搬硬套大淩河之戰的戰術,卻完全不顧及敵我兩軍態勢上的具體變化。

今天只有半月之糧的不是明軍,而是裹數日糧輕進南下的清軍。今天離開老巢挺進曠野的也同樣不是明軍,而是不顧後方傾巢南下的多爾袞。

多爾袞在徐州城挖掘內外壕溝,難道是打算與我軍長期對峙嗎?可是他有這個資格嗎!”

李來亨被郭君鎮的豪言壯語說得大笑了起來,但他隨即又沉下臉色,嚴肅地說:

“多爾袞無糧,南明卻有糧。多爾袞只要支撐一段時間,等到南明軍隊與其在徐州城下會師,就可以解決糧食問題。

如果雄麗你的打算,是讓我軍就地紮營,與東虜長期對峙,使多爾袞因爲缺糧而像當年的孫傳庭那樣不戰自潰,恐怕就打錯算盤了。”

“多爾袞到底是東虜名王,也是天下間有數的名將,不可以小覷!”劉芳亮補充說,“我們沒有投機取巧的辦法,接下來一定是一場空前絕後的硬仗。”

“劉師傅說得對!我們來此,不是爲了拖垮多爾袞,而是爲了正面擊潰滿洲人、消滅滿洲人,爲老萬歲報君父之仇,也爲證明天命理應照耀大順。”

李來亨望着茶城東南面,更加靠近徐州城的方向,在清軍大片旗幟如密林般樹立的地方,許許多多綠營兵丁正在滿洲兵的保護下挖掘壕溝、修築寨壁。

他不等後方方以仁等人指揮的大順軍步卒主力六萬五千人趕抵戰場,便命令郝搖旗和張皮綆,立即從先頭騎兵部隊中挑選精銳之士,對敵人的掘壕工程發動牽制性的襲擾作戰。

爲了彌補兵力的不足,李來亨又抽調大順軍王牌中的王牌殿中羽林軍,將這張輕易絕不動用的王牌過半數兵力,配屬給郝搖旗、張皮綆使用。

疲憊已極的順軍騎士們,雖然神色憔悴,但雙眼中都滿懷着對於勝利的渴望。

張皮綆的年紀,比起當年的那個小孩子,已成長不少,但客觀來講,依舊是一個過分年輕的將領。但也因此,他的銳氣和活潑的生命力,同樣讓人爲之側目,感到這是一員無論面臨何等局面,都能夠衝破敵圍的戰將。

至於郝搖旗,他和張皮綆正好相反。數年的歷練已經消滅了郝搖旗身上混不吝的氣質,讓他具備了真正的大將威嚴和氣度。

這支襲擾先鋒,是以郝搖旗爲主要的敵前指揮官,以張皮綆爲他的副手。

李來亨如此安排,也是完全出於對郝搖旗把控大局能力的信任。

晉王拉住郝搖旗的手,滿懷欣慰:“當年孤藏過你的一塊肉,你還記得嗎?”

郝搖旗摸摸腦袋:“如此小事,臣如何記得?當年臣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與諸將總有摩擦,殿下怎麼處置都是有道理的,何況這種小事?”

“哈哈。”李來亨開懷地笑了起來,“嶽武穆有一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今日戰畢,徐州城下的滿洲人,必橫屍枕藉數百里,到時孤將與卿等共飲虜血!”

郝搖旗鐺鐺兩聲,拍在自己的胸甲上面。堅固的扎甲上傳來金屬甲片的振作大聲,接着所有羽林軍騎士們都舉起刀槍,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好像黃鐘大呂似乎也不過如此。

羽林軍那頂笠盔上面的羽毛,正在風中搖曳擺動。黑白兩色的盔羽,在這時候顯得比李來亨氈帽上的紅纓,色彩都更爲鮮豔。

只因爲這色彩不是透過人們的雙眼看見的,而是完完全全透過騎兵戰士們嚴整的隊列、酷烈的殺氣,所意識到的。

金戈鐵馬之壯,豈有盛於此時此景之刻?

郝搖旗粗豪地調轉馬頭,面向敵人那正在急切修築壁壘的隊伍,縱馬高歌:

“某單人獨騎把敵營踩,只殺得兒郎們痛悲哀,遍野荒郊血成海,屍骨堆山無處埋——”

這是關中說書人常唱的一段折戲,講的是單雄信踏馬敵營的一段戰事,唱工並作,慷慨激昂之至秦腔慷慨悲壯之風,盡顯此段。

本來唱的是一段極悲涼的往事,可在郝搖旗那種樂天開懷的喊聲裡,卻使得全軍上下都充滿了不可思議的自信力。

顧君恩見得此情此情,望着郝搖旗和羽林軍騎士們在朝陽下榮光閃爍的背影,風雅滿懷,惆悵備極,終於爲之吟誦道:

“落日青山遠,浮雲白晝昏。衣冠一時盛,肝膽幾人存……”

李來亨將花馬劍緊握在手中,對於大順政權的未來充滿信心地說道:

“中國之衣冠肝膽,已盡在大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十章 李寨主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十章 李寨主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