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

晉王府邸本就很小,不比張鼐的花園那樣一進院落接着是一進院落,根本就沒有多少甲士。

只是因爲此前已經發生過亂兵圍堵衝擊府上的事情,李來亨自己倒是不怕,可他擔心幼辭出事,所以纔將自己帶到開封的那區區幾百銳士中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府上。

甲士護衛和幼辭身邊的佩劍侍女們已經發現了府外異動,他們都沒想到這纔過去一兩天的時間,怎麼又會發生亂兵衝擊晉王府的事情?

外面刀槍響動的聲音好像海浪一樣,一波強過一波。府內的侍女們臉色都非常難看,幼辭手上抓着十字架,擔心道:

“殿下……殿下會有事嗎?”

一個英武挺拔的青年護衛手持長槊,帶人走了過去,他臉上洋溢着堅毅的鬥志,向幼辭強調說:

“晉王殿下乃是天人,豈會被這些宵小之輩傷害到?殿下和孫將軍是擔心監國府上出事,纔過去看看,應該馬上就會回來了。”

“你、你叫什麼?”幼辭問道。

護衛抿着嘴巴,嘿嘿笑道:“大小姐,我叫李懋亨,是孫將軍的部下。”

幼辭對這個名叫李懋亨的少年人印象很深,覺得他和過去的張皮綆十分相似,但是不知道爲何,在相貌和氣質上卻又和李來亨更像一些。

連他們的名字都很像呢!

她不會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李懋亨這個名字將在後來的歷史中被李過改爲李來亨,這個異常憧憬晉王的少年,其實才是後世歷史中的那個臨國公李來亨。

嗖、嗖、嗖——

府外又傳來好像梆子一樣的響聲,李懋亨臉色驚變,罵道:

“他孃的,這幫人居然敢放箭……走,來幾個人跟我出去。”

他將馬槊在手裡輪轉一圈,好像把玩樹枝一般輕巧,顯露出非凡的武藝和勇氣。這次晉王府的親衛們,沒有再像上一次李來亨親自帶領時那樣,在武器尖端全部綁上厚厚的棉布,而是讓利刃閃爍寒光,令殺氣畢露。

李懋亨和另外五名王府親衛一同上馬,或夾持馬槊,或雙手擎刀。王府大門此時打開一半,六人立即縱馬而出,在府外的空地上,李懋亨一眼望去,估計有三四百名亂兵在鬧事,其中還有十多人搭弓射箭,好幾支箭矢甚至插到了晉王府大門上的匾額處。

王府親衛們見狀全都異常氣氛,這些人即便是老兵,難道就能如此辱沒晉王嗎?

何況比起資歷,資歷比晉王更深的老兵也沒有幾個人——李懋亨有些惡意地想到,那些自吹自擂資歷比晉王殿下更深的人,很有一些人是崇禎十一年闖軍大敗後投降官軍,直到崇禎十五年闖軍席捲西北後重新歸誠回來的所謂“老人”吧?

李懋亨持矛瞠目怒喝道:“晉王府重地,誰敢越過這條線,我必殺之!”

說話間人羣中正飛射出幾根流矢,李懋亨冷哼一聲,直接伸出手來,居然將一支射速不快的流矢輕鬆接在手中,接着猛力擲在王府門下的臺陛前,劃出一道界線。

有幾個鬧事的亂兵不屑道:“你是什麼人?讓李來亨出來見我們!讓他出來解釋,爲什麼隱瞞監國受傷的事情?是不是曹營叛賊暗害監國!”

一個膽大的將士還手持利刃,直接踏過李懋亨丟出的那根流矢,走上了臺陛。

李懋亨見狀再也不多說一句話了,而是拉起馬繮,駕馭戰馬飛馳而出,瞬間接近那名越界的亂兵時以槍尾把他掃倒以後,又用馬蹄將他從臺階上踹了下去。

“還有誰敢越界?晉王府重地,衝撞者皆殺無赦!”

李懋亨身後的另外五名王府親衛,也都環甲露刃向前踏出一步,氣勢森然,同時厲喝道:“晉王府重地,衝撞者死!”

大順軍中,當然沒有衝撞晉王府者殺無赦這樣的一條法律。可是李懋亨如此言之鑿鑿,氣勢又十分駭人,而且剛纔他掃倒一名闖軍老卒所顯露出來的過人身手,也確實讓很多亂兵嚇了一跳。

這種場合,最關鍵的就是氣勢。

李懋亨看到臺階下那些亂兵有不少人在後退,臉上的神情也沒有之前那般激昂,便知道自己賭對了,已經成功在心理上彈壓住了對方。

他正想再說幾句場面話,喝退亂兵的時候,從開封城十字大街上卻揚起大片塵土,伴隨着一片旗幟的翻卷,居然有一支千餘人的兵馬趕了過來。

李懋亨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確認沒有看錯:

“吳……吳汝義?他來幹嘛!”

吳汝義是田見秀的副將之一,也是中營的重要戰將。獲鹿大戰時,他奉命監督白廣恩,一起指揮炮兵部隊,但結果卻並未能阻止白廣恩的叛變,造成了順軍中央兵力的徹底崩潰,更使得順軍在獲鹿之戰收尾階段,幾乎損失了所有的重型火炮和更爲珍貴的炮手。

秦安伯、制將軍左光先就是因此才被東虜炮彈打斷一腿,最後因爲疼痛難耐吞金自盡。

獲鹿之戰結束以後,吳汝義跟隨牛金星、張鼐撤退到了彰德府,之後也跟着他們又率兵增援太原。

只不過結果清軍重點進攻的是陝西和山東,在太原沒有發生什麼激烈的戰鬥。

李來亨平定關中叛亂以後,李過考慮到清軍因爲過度擴張的原因,暫時停下了進攻的腳步,便提議召集大順元從諸將,到開封商議後李自成時代的權力格局問題。

吳汝義身爲中營大將,自然也以此爲契機,又從太原跑回了開封。

這段時間來譁變的部隊,李懋亨記得很清楚,大部分都是這些從太原跑回開封的所謂老兵,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吳汝義的部下。

所以吳汝義突然帶兵趕來晉王府,就讓李懋亨升起了一種更加強烈的危險感。

“吳制帥,這些亂兵是您的部下嗎?晉王府乃是大順國之重地,豈能讓人隨意圍堵?這些人必須嚴加懲處。”

李懋亨不卑不亢地質問道。

吳汝義帶着大隊兵馬緩步上千,他看了一眼晉王府臺陛前的景象後,突然笑了一聲,向李懋亨拱手說:

“他們是我的人馬,丟人現眼了,我會好好教訓一下這幫人的。”

說完吳汝義便朝臺陛前的亂軍罵道:“豬狗不如的東西,晉王平定關中曹賊之亂,功勳何其著也,輪得到你們來王府鬧事嗎?真是不想活了吧。”

突然間,亂兵人羣中卻衝出一個赤膊將士,他非常突兀地跪倒在吳汝義面前,哭喊道:

“我輩皆爲保衛監國而來,李來亨隱瞞監國受傷的消息,是何居心啊!今天兄弟們圍堵晉王府,全是我一人號召所致,吳帥要懲處兄弟們的話,就乾脆殺了我吧,殺我一人,免除兄弟們的罪過。”

李懋亨正想罵一句這人在胡鬧些什麼,沒想到吳汝義居然立即流下眼淚,大聲哭道:

“你是闖軍老卒,我記得你。可是國法無情,爲了照顧晉王的面子,我只能嚴懲你了!來人,先就地打一百鞭,待晉王出來以後,再由親自處置你的死活吧。”

李懋亨大感吃驚,不知道吳汝義這是在玩什麼把戲。沒過一會兒,居然還真的出來兩個手持馬鞭的壯漢,開始就地鞭打那名鬧事的老兵。

而且是他們一邊鞭打,吳汝義一邊在馬上擦着眼淚痛哭。

這纔打了六七下的樣子,鬧事的亂兵就都人人面上含恨,連吳汝義帶來的那千餘手下,也全是咬牙切齒,氣憤異常的樣子。

吳汝義又哭道:“晉王位高權重,你們冒犯晉王,只有死罪一條了。”

那些亂兵的情緒就此徹底爆發,有人高聲怒罵說什麼“晉王欲害我輩,我輩唯有殺晉王求活”,還有人乾脆鼓動將士們,要求“衝開王府大門,焚燒晉王搜刮的民脂民膏”。

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九章 牛相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六章 營田使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
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九章 牛相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六章 營田使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