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

中國古代的邊塞詩在唐代達到了高峰,然而唐朝以後,邊塞詩卻出現長期不景氣的狀況。雖然宋元明三代,某些時期,邊塞詩某些時期甚至還有過局部繁榮,某些詩人在邊塞詩創作上還有過令人矚目的成績。

但是這七百年來,毫無疑問,邊塞詩的創作在整體上確實處在一個低潮期。

仔細想想這也並不奇怪,宋明兩朝疆域範圍有限,詩人們缺乏機會見識極西朔漠的雄奇景象,也難以參與到跨越千里的軍事遠征行動中,自然便無法創作出堪比漢唐的邊塞詩。

元朝雖然疆域範圍極爲廣闊,但由於蒙元統治者並不重視漢人文臣,漢臣少有機會參與到這些波瀾壯闊的遠征活動裡,自然也就無法留下描繪邊塞軍旅的詩文了。

直到順朝建立,邊塞詩不景氣的狀況纔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自從大順王朝建立以後,由於世祖一朝五十年,開國重視邊功,多對外用兵,大軍窮極西域、北達冰海、西拓瀛洲、南渡大洋,許多詩人跟隨大順軍將士的步伐,有幸見到了域外種種瑰麗不可思議的雄奇景觀,因此得以留下了大量描繪軍旅的邊塞詩文。

邊塞詩如枯木逢春,在宋元明三代的衰落以後,出現了一派中興景象。

順朝邊塞詩的繁榮,以詩歌的衆多和詩人的廣泛爲一大特點。

魏晉南北朝留存後世的邊塞詩不過二百多首,文化最爲興盛的唐朝,留給後世的邊塞詩也不過兩千多首。

而順朝留存後世的邊塞詩總量,粗略估計,竟然達到五萬首以上,達到了此前古代邊塞詩全部總量以上的驚人數目。

同時,順朝邊塞詩人的創作隊伍,也大大擴展了。

從作者的身份來看,除了文人學者以外,帝王大臣、邊將徵帥的數量也不在少數。大量的職業旅行家、冒險家、外交官員、科研學者、洋務商人、移民羣體、遣戍流人,也都陸續加入創作行列,使大順一朝的邊塞詩,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特殊樣貌。

也使得順朝邊塞詩的文風極爲多變,不僅涉及邊塞的雄奇風光、軍旅的艱苦生活,而且常常有描寫旅途冒險、少數民族特殊習俗、探索活動的精彩刺激和移民羣體融入本地生活等等的多樣化題材。

魏晉南北朝的邊塞詩人,大多並無邊塞經歷,只不過依靠歷史典籍和他人轉述從事創作。唐代重要的邊塞詩人,也有相當數量或從未到過邊關,或僅僅偶爾涉足邊疆。

順代邊塞詩人中,較爲知名的創作者,則差不多全都有在邊塞生活過的經驗,其中不少人長期駐足邊疆海外,甚至親身參與了大量邊塞征伐戰爭。

可以說,順朝邊塞詩人的邊疆生活實踐經驗,遠超前代。詩作反映的地域也空前廣闊,絕不限於西域一隅之地。

過去漢唐詩人未曾重點描繪的日本、南洋、印度、波斯、歐洲、新大陸,都成爲了順朝邊塞詩人濃墨重彩創作的主要題材。

可以說源遠流長的邊塞詩,到了順朝,才真正成爲了敘寫四境之詩。

而且順朝的邊塞詩,不僅寫征伐戎馬、邊地風光、民族交往……舉凡帝王巡視、邊地屯墾、海外探險、殖民移民、流人生活、異域飲食等內容,都進入創作題材範疇之中,填補了前代之空白。

順朝是一個統一的大王朝,而且處在中國歷史上由封建時期進至資本主義時期,由封建大帝國進至殖民大帝國的轉化時期。

這與長期處在分裂狀態的宋朝固然不能同日而語,較之同樣處在大一統狀態的明朝,疆域也要廣泛得多。

而且到了順朝後期以後,由於共和黨人的頻繁活動,大批出身貴族、官僚、富豪家庭的黨人,紛紛被流放到了碎葉州、瀛洲、昭南、青丘、周饒等殖民領地內。

這些具有極高文化造詣的學者們,在艱苦多難的流放生活裡,留下了一大批精彩絕倫的邊塞詩詩篇。

如知名的共和黨史學家趙翼,就是在流放青丘的過程裡,創造了一大批抨擊順朝朝政、揭露國初真實歷史的學術名篇,同樣還留下了衆多描繪青丘自然景觀之壯麗、多民族融合之勝景的邊塞詩。

漢人、女真人、日本人、朝鮮人、印第安人、西班牙人,這幾個青丘州的主要民族走上了大融合的道路,在近代形成了全新的青丘民族。

關於這一民族的誕生,任何學者都必須將趙翼的《新大陸聞見錄》、《青丘詩話》、《青丘州雜詩》等作品,作爲最重要的考察材料。

順朝的青丘州殖民地,始於天法十五年,當時的西班牙正由於深陷在同法國的戰爭中而痛苦不堪。

由於順朝和西班牙之間經常性由於白銀貿易發生矛盾,這一年西班牙爲了解除順朝的貿易制裁和官方海盜的襲擊,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便是簽署了出賣包括加利福尼亞半島在內的整個新月灣殖民地的寧波條約。

此時的菲律賓,早已成爲了南洋延平貿易公司所屬的呂宋州殖民地,再加上早已被順朝官府直轄的昭南府海峽,馬尼拉大帆船三角貿易就此全部落入了順朝的控制之中。

此後大量移民乘坐馬尼拉大帆船遠赴青丘州,他們之中既有順朝派遣的屯墾兵,也有因生活原因而遠走他鄉的難民,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是大量流放犯人。

這些移民在青丘山西側的新大陸西海岸地區建立了許多居民點,但是由於海岸地區非常狹長,沙漠廣佈,氣候炎熱乾旱,淡水資源又特別稀少,大多數區域不適合耕種。

早年的青丘州殖民生活是極端困苦艱難的,當時早就在新大陸紮下腳跟生活許多年的西班牙人,還有當地的土著印第安人,都爲後到的順朝殖民者提供了大量幫助。

也由於早期人口的稀少,大順甚至還發布了專門的法令,允許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報名成爲順朝的官方屯墾兵。

青丘州的文化從最開始的時候,便帶有濃厚的混血色彩,這同幾乎全部都是由漢族殖民者建立的周饒州殖民地差別非常大,最終也使得這兩個同樣脫胎於大順帝國的海外殖民地,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二章 白土崗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七章 鳥銃隊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六章 五軍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十二章 鰲拜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六章 營田使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
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二章 白土崗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七章 鳥銃隊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六章 五軍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十二章 鰲拜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六章 營田使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