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

“一功、老白……你們終於來了。”

高一功和白旺是分別從襄陽和武昌趕來開封的,好在一路上都是順軍非常鞏固的根據地,獲鹿之戰大順軍剛剛戰敗的時候,豫南一帶的確是發生過一些土寇叛亂。

但是像李際遇、李好這些土寇寨主,常常和湖廣方面有經濟上的往來,接受過高一功的許多物資援助,他們深知大順軍在湖廣的潛實力是多麼雄厚,因此就沒有像劉洪起、韓甲第等土賊一樣糾集散兵遊勇竊據順軍州縣,與大順政權爲敵。

當時豫南一帶頗爲動盪,因爲順軍大部分野戰兵力或在西北,或在獲鹿戰場前線,或在湖廣南方,中原空虛,河南各地的土賊也乘勢擁起。

彼時的南都政權也受到北京僞明廷的唆使,派遣了馬士英、高謙、劉良佐等人至鳳陽,聯絡了河南土賊中實力較強的劉洪起,趁亂顛覆了汝寧一帶的大順軍政權,奪取了部分州縣。

劉洪起、韓甲第等土賊利用僞明廷的背書,與當地的官紳勢力結合了起來。河南一帶的順軍政權,當時並沒有實行過李來亨在湖廣進行的徹底改制,政權尚不鞏固,在短時間內,的確是因爲這些左右搖擺的土寇而面臨了相當嚴重的損失。

然而深知楚闖強大潛實力的李際遇和李好,都沒有因爲獲鹿大戰的一時挫敗而喪失對於大順軍政權的信心。

當劉洪起據汝寧、韓甲第攻許州作亂時,李際遇和李好等一些心向大順的地方土寇武裝,立即配合自湖廣北上的郭君鎮大軍進行鎮壓。

當時郭君鎮主力已到開封,他便派遣了部將李破虜率領數千兵力南下,至登封匯合了李際遇武裝後,即東向奔赴許州,迅疾發起反擊,將叛賊韓甲第擒殺。

劉洪起兵力稍強一些,但也在大順軍的強力打擊下,步步敗退,他試圖躥回汝寧時,在舞陽渡遭到李好的截擊,所部兵馬損失殆盡,只好孤身逃往鳳陽投奔南都政權。

平定豫南土寇的叛亂以後,郭君鎮便留下李破虜、李際遇、李好等人,命三李分鎮汝州、南陽、汝寧,恢復大順軍政權。實際上也是藉此機會,將楚闖的勢力拓展到了洛陽、開封以南的河南大部地區。

所以當李來亨以邀請高白二人北上參加婚禮時,他們兩人路過豫南的時候,已經發現豫南的地方民政情況出現了較大的改善。

雖然因爲時間尚短,而且三李皆非長於民政的人才,能夠推行營莊制、民兵制、公私合營的幹部也還沒有從湖廣大批抽調過來。所以豫南一帶的“楚闖化”改革,推進程度還非常淺薄,但是至少在地方治安以及大順政權的穩固方面,由於三李採取了斷然的鎮壓策略,已經出現了讓高一功和白旺感到十分樂觀欣喜的變化。

二人一到開封,重新見到氣度威嚴日漸深沉的李來亨後,便大談起了從湖廣一路北上的所見所聞。

李來亨聽着便輕笑了起來,他兩手攬住高一功、白旺兩人,笑道:

“三李平定豫南是小事,一功大哥和老白能夠與我在汴梁重新聚首,這纔是一件大大的喜事。”

高一功身爲高太后的親弟弟,雖然在大順開國封爵時,因爲李自成控制外戚的考慮,僅受封爲最低一級的臨朐男爵位。但現在李自成過世,高太后成爲大順名義上地位最高崇的一人後,高一功的地位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何況高一功又是湖廣經略使,爲李來亨總籌打理南方大局,實在稱得上是楚闖派系中僅次於李來亨的第二人。

高一功脣上已經蓄起了鬍鬚,看起來比過去那副英武的樣子,更顯成熟穩重許多。

高一功握住李來亨的手,淡淡地說:“來亨,不管開封發生什麼事情,我都站在你這邊……我們都知道,只有你能夠承擔起先帝駕崩以後、重新收拾大順江山的重任。”

高一功的性格與李過本質上非常相似,二人都是出身非常貧苦的邊民,前半生或者飽受飢寒交迫之苦,或者一直都在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因此對於安定的局面比起一般人要來得更爲渴望。

其實在明末,真正的“忠臣順民”,反而大多是出現在這些野性難馴、“天生反骨”的流賊豪帥中。

就像李來亨曾經擊敗的劉國能、李萬慶一樣,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流寇豪帥,反而更加渴望安定的生活,爲此甚至不惜於交出一切權力、殺害自己的至親兄弟,甚至於是爲了朝廷給出的安定生活,交出自己的性命——當然,明廷中像洪承疇那樣殺掉招安流寇豪帥的事情大多,已不斷摧毀了多數人的幻想。

歷史上李自成在九宮山死後,跟隨李自成南下的東路軍因此陷入混亂之中,各部幾乎支離破碎。李過和高一功當時卻帶領着建制完整的西路軍順利抵達湖廣,但李過不僅沒有依靠兵力像孫可望那樣實現定於一尊,反而主動讓步,容納了一度降清的田見秀、張鼐等部。

以當時李過、高一功的兵力之強,他完全可以像江北四鎮那樣,完全不需要聽從文官何騰蛟的任何命令。可結果卻是李過爲了給大順軍餘部爭取體面的名義和安定的生活,主動向何騰蛟交出手中的資源,淪爲爲何騰蛟打工的棋子。

如果這還可以用李過是爲了團結諸部、爭取明朝正統名義來做解釋,那麼1646年的反攻荊州之戰以後,湖廣的明軍力量遭到沉重打擊,田見秀、張鼐又在二度降清後被殺,坐擁至少四萬戰鬥兵員的李過、高一功,已經是內無掣肘,外無政治對手,在湖廣一帶任何明軍都絕對沒有人無法不服從李過了。

可在這種情況下,李過依舊完全接受何騰蛟的指揮和命令,在馬上要攻陷長沙的時候,依舊是何騰蛟一個命令,就可以調動大順軍餘部放棄即將到手的果實。

李過和高一功的爲人性情便是如此了。

李過種種和稀泥的做法,也正是如此了,對他來說,成爲大順的皇帝,既是一種壓力,或許也是一種負擔。

高一功也本是如此——畢竟他是在南明各軍閥互相攻伐不休、爭權奪利時,身爲實力最強的軍閥之一,卻會做出將手上軍隊全部交給永曆朝廷這種事情的人。

只是在湖廣深諳李來亨經略手腕的高一功,已完全將李來亨當成了一個不下於李自成的人物。

在他的心目中,李過和稀泥的做法已經是錯誤的了,因爲很顯然,擁護李來亨上位,纔是高一功認爲更加正確的選擇。

李來亨看着高一功,露出略帶自信的笑容說:“我已有主張,一功大哥無須多慮。”

白旺看着李來亨威嚴日漸深重的樣子,和此前的張鼐一樣,又想到了當年的竹溪一夜。

那個乞食少年,今天已有了完全的人主氣象。

白旺心裡涌動着一股熱流,他控制着心中那難耐的激情,問道:

“殿下不要我們調兵來開封……是和監國一樣,也覺得維護好現在的局面更重要嗎?”

李來亨笑道:“老白,你是我的故交,就不要說什麼殿下了吧?真是令人感到生分!”

他接着沉下聲音說:“維護好現在的局面……當然,你們放心,我有確切的把握能夠維護好現在的局面,絕不讓大順開內釁的先例。”

李來亨撫白旺背說道:“老白放心……事情即將發生轉機,你們靜待大順江山重振之時吧。不會超過三天了。”

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二章 顧炎武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七章 鳥銃隊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十二章 鰲拜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六章 營田使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章 太原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六章 營田使
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二章 顧炎武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七章 鳥銃隊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十二章 鰲拜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六章 營田使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章 太原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六章 營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