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

李自成則詢問羅汝才的意見,說:“來亨的辦法劍走偏鋒,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策略。但是聯軍南北皆強敵,想往承天府方向突圍,恐怕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中間我們既要和傅宗龍賽跑,又要衝破地方上守軍、社兵、鄉勇的阻擊,還要應對南線左良玉的截擊,戰事一定非常激烈,曹帥對此有何意見?”

確實就像李自成說的這樣,闖曹聯軍的態勢正處在南北兩面敵人的夾擊包圍之下,雖然攻破了汝陽等州縣城市,可是糧食要供應兩萬多人的軍隊依舊很困難。

聯軍要往湖廣突圍,一路上更不能攜帶太多糧食。

這樣輕裝上陣,還要對抗官軍的沿途追擊、阻截,完成佯攻承天府、殺回河南省,再於半道尋機設伏消滅傅宗龍的重任,確實非常困難。

“這世上沒有一定可以賺錢的買賣,咱們不砸點本錢進去,怎麼能指望它自己有水花呢?”

羅汝才心裡早就認同了李來亨的策略,而且他有把握,以李自成對自己多年來的認識和了解,老李一定知道自己是贊成這一招“聲東擊西”的。

老李這時候詢問自己的意見,更多還是出於對曹營的尊重,也是在衆將面前突出自己這個副統帥的地位和尊榮來。

雖然吉珪一再提醒他警惕李自成,可是老李看來確實豁達大度,謙和待人,既給足自己面子,又很容易相處。

唉!

若他用心不是那麼深,自己就算真的投入李自成麾下,做一富家翁又如何?

諸將又反反覆覆談了很久作戰計劃的細節,李來亨反覆分析天時、地理、人和三方面的因素,使得大家都接受、贊同了他的方略。

這個計劃風險很大,對於義軍長途跋涉、快速機動的要求也很高。但是無論闖營還是曹營,他們既然被官軍呼爲“響馬”、“流寇”,當然也就最擅長此道,在“走”的方面,強出官軍好幾倍。

義軍這邊終於下定了作戰的決心,隨着李自成的一道道將令傳達下去,將士們都知道我軍即將有大動作了,因上蔡營之戰傷亡過多而沉悶下來的士氣,也漸漸轉旺,恢復過來。

與此同時,襄城、郾城那邊的官軍又是另外一幅景象。

傅宗龍派了很多探子去南面汝寧府一帶刺探軍情,其中多數人都被義軍的遊騎捉住殺死,但也有少數人在近處村莊向老百姓打探消息。

而這些村民裡,很多人都受過李來亨的救濟,這時就按照李來亨的囑咐,告訴官軍的探子說:左良玉正在汝寧府南邊步步得手,定能殺敗流賊;流賊雖然人馬衆多,到底是烏合之衆,又被困在上蔡、汝陽一帶,看來不出一二天,官軍必會取勝。

探子把這些好消息全部帶回城中,河南的官紳名流終於放寬了一點心。他們又轉變了態度,開始急忙催促傅宗龍主動出擊,將闖軍徹底消滅掉。

但傅宗龍是一個特別謹慎的人,而且他見識到了楊文嶽是怎樣因爲孤軍奮戰而慘敗的,所以堅持頂住了本地官紳的壓力,拒不出戰。只是不斷派遣部隊鞏固防禦,在汝寧府的北面部署了堅固的防線,準備將義軍困殺於此。

探子帶回的消息堅定了傅宗龍的決心,他想既然左良玉在積極配合,那流寇決計是無路可逃了。這時候硬撲上去,或許反會逼得流寇做困獸之鬥,不如等他們糧食耗光之後,再行殲滅——傅宗龍還未意識到,自己處處吸取楊文嶽兵敗的教訓,可終究還是打起了和楊文嶽此前相同的打算。

但這又不是傅宗龍個人之力能夠抗拒的,崇禎是這樣的愛惜兵力和糧餉,除了當初對待楊嗣昌皇上肯發給充足的餉銀以外,對於其他督撫大臣,皇帝從來只給到勉強可以支撐作戰的糧餉供給而已。

只有這麼一點糧餉,就算傅宗龍有心進攻,他也很難餵飽手底下越發有類于軍閥藩鎮的總兵官們。

不能餵飽這些總兵官,那光靠傅宗龍的督標,又能打成什麼仗呢?

好在現在的形勢很樂觀,傅宗龍估計只要再圍堵流寇幾天時間,他們的糧食和士氣都會瀕臨谷底。到時候即便沒有激烈的戰鬥,想來只要大軍一逼上去,流寇也會從內部自行瓦解。

自從傅宗龍到達洛陽以後,每天午後未申之間都會到衙門和河南本地的撫、按官員見面,或互通情況,或商議大事。

今天河南巡撫李仙風、河南巡按高名衡等人又按時來見傅宗龍,每個人臉上都帶有喜色,似乎勝利已經在望。

今天他們商議的題目是如何犒勞秦軍——秦軍雖然比河南本地的兵馬更爲善戰,可他們的軍紀作風和胃口也比本地的陳永福、高謙更大。

犒勞之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爲需要銀子,而朝廷最缺的就是銀子,從上到下,除了藩王的王府府庫金銀充溢以外,到處都缺錢。

這次秦軍來了兩萬人,賀人龍和牛成虎又都是一時名將,特別是賀人龍,既能打又特別貪錢。錢給少了,恐怕不行,可給得多,就有一個如何攤派的問題。

李仙風和高名衡過來同傅宗龍商談一陣後,決定由相當拮据的河南藩庫中先拿出一部分應急,另外再請開封的周王殿下賞賜一部分。剩下不夠的,則從本地沒有後臺、沒有關係的殷實大戶和商號裡強行攤派。

大家都覺得楊文嶽和虎大威雖然戰敗了,可是整體的形勢依然有利於官軍。現在官軍各部兵馬都漸漸到齊,總兵力幾乎比流寇多出一倍以上,而且形成了非常佔上風的圍攻態勢,只等流賊糧盡後,便可以四面撲上,將其全數殲滅,了此十年未解之局。

只是傅宗龍也很擔心流寇繼續發揮他們善於“走”的優勢,從官軍的釜底逃出,他不安道:“現在雖然正是立功封侯的良機,可是我也擔心流賊知道不能敵我,就四面奔逃,流毒地方。”

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十七章 無派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
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十七章 無派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