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

夜色寧靜之中,卻帶着一絲令人感到可怕和憂懼的氛圍,潼關關城西側外的黑暗深沉如墨水暈染一般,讓人捉摸不透。

古時的夜晚不同於現代被各種光污染渲染過的夜間,士兵們舉目張望的景色,並不僅僅是月光下淡淡的幽暗,而是真正像被黑布遮掩住的一片漆黑。

簡而言之,在現代充滿光污染的夜晚中,可能黑夜經常不是那麼的黑,但是在古代,夜晚的能見度可以說是相當的低。這種夜色的黑暗給了軍隊奇襲劫營以極大的隱蔽效果,但同樣會使得夜襲部隊處在一種同等脆弱的地步裡。

李瑋羣從大別山中的一個山民孤兒,到前往楚闖軍中的隨營學堂一邊學習軍隊作戰的常識和戰術,一邊跟着楚兵征戰湖廣各府,直到如今,歷經碭山、白溝河、深州三場大戰,雖然未能參與最爲激烈的獲鹿一役,可是也同樣積累起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最重要的是,李瑋羣三度跟隨晉王打敗了滿洲八旗兵,在他的世界觀裡,清軍並不是過去明軍眼中那種不可戰勝的怪物,而只是一個從自己接觸以來,已經連續三次戰勝的、不算特別可怕的敵人罷了。

從關城列隊魚貫而出的精銳騎兵,大約有七百餘人是來自湖廣的楚兵精銳。

這些荊楚騎士,其實大部分人只有兩年左右的騎兵作戰經驗,比起自小征戰沙場的滿洲騎兵、老於邊事十餘年的關寧鐵騎,在作戰經驗上差距是相當巨大的。

但他們年輕,自信,從容,渾身上下充滿了一種由戰無不勝打造出來的必勝信念。七百餘人的騎兵隊伍裡,軍官數量卻多得讓羅戴恩、趙應元都感到吃驚,連受明廷招安以後老於明朝體制的高汝利,還有本來就是川兵副將出身的王良智,都爲楚闖騎兵的軍官比例感到吃驚。

當然,按照李來亨的設計,這些負責控制騎兵組織和約束衝擊隊形的基層軍官,應該稱爲騎兵士官更爲準確一些。

這些騎士的裝備、訓練、戰術形式,都不同於明朝邊軍、滿洲騎兵甚至是一般的農民軍騎兵的作戰形式。他們皆採用了楚闖三堵牆的密集衝鋒作戰形式,只是這種形式,能否在夜襲中同樣發揮出威力來呢?

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但李瑋羣對自己的部下卻具有十足的信心,雖然他的沙場經驗還稱不上多久,可是密集又激烈的兩年戰事已經鍛鍊將他鍛造成了一塊良好的材料。李瑋羣明白楚闖騎兵依靠士官數量的優勢,在“組織度”上相比任何騎兵部隊,都佔據上風——這種上風,一定比之個體的武藝的優勢更爲重要。

特別是在夜襲之中。

除了七百餘名楚闖精騎以外,參加夜襲的部隊,還有馬進忠麾下的三百餘名騎兵。馬進忠的部下里大部分都是跟隨郭君鎮北上的湖廣新兵,他們都得到了相當充分的軍事訓練,但是嚴重欠缺實戰經驗。

另外還有一部分士兵,則是馬進忠跟隨李來亨、羅顏清平定關中叛亂時,招撫的曹營、秦軍餘部。這些士兵多是西北叛軍降卒中的精銳,作戰經驗豐富,武藝也均在水平線以上,只是組織度和士氣恐怕不能和楚地騎士相比。

千餘精騎,皆是精挑細選的勇銳壯士。李瑋羣擔任軍前排陣指揮之任,他橫槊馬前,凜然的少年英氣,讓順軍將士們聯想到了保定公劉芳亮和平定侯張皮綆。

馬進忠出身起義軍資深豪帥,又跟隨左良玉多年進剿曹、獻,如今也只是和李瑋羣地位相同,一樣擔任威武將軍。

而且因爲李瑋羣的戰功,他的地位還較馬進忠更高一點。

但馬進忠並不氣餒,自從他跟隨郭君鎮北上增援以來,就知道湖廣的楚闖,一定會慢慢成爲大順軍的中流砥柱,自己只要緊緊跟定晉王,前途一定是將會充滿希望的。

事實也是如此,他跟隨李來亨、羅顏清平定關中叛亂以後,算得上是完全洗白了自己過去跟隨左良玉殘民以逞的黑歷史,成功登堂入室,成爲了楚闖嫡系,未來的道路當然將會是無比寬闊的。

馬進忠勒住繮繩,命騎士們偃旗裹甲,鉗馬銜枚,列好整齊的隊形,跟隨在李瑋羣的身後:

“我們還舉火嗎?”

李瑋羣看着燈火通明的潼關關城,再看看一片漆黑的關門大道。他本來想讓騎兵隊伍首先舉火前進一段距離以後,再熄滅火把,窺探敵營,伺機發動襲擊。

但李瑋羣又想了想,決定更加保險一些:“熄滅火把吧!”

羅戴恩尚有些擔心,他重新向李瑋羣和馬進忠二將說道:

“你們率兵前去窺探敵營,如果沒有好的戰機,或者敵人的援軍已經抵達,便千萬不要再冒然夜襲了!”

不等馬進忠回答,李瑋羣便笑道:“老叔勿憂,我們速速回來。”

他向士兵們沉聲喊道:“銜枚夜襲,不可放過任何一絲戰機。走!”

李瑋羣一聲令下,大隊騎兵立即衝馳而出。暮冬時節的關西樹木已經落光了樹葉,枝丫上只有一些白色的積雪被戰馬的四蹄所震落。

雪花飄忽而下,若即若離,在夜中尚未驚起絲毫波瀾,便瞬間被飛騰而過的戰馬踏碎在了爛泥之中。

留在潼關的守軍們都有些緊張,羅戴恩對李瑋羣那種過於跳脫和自信的作風有些擔憂,他知道晉王手下那些年輕的楚闖軍官,作風大體都是如此。

這些人面對強悍的八旗軍依舊能夠這般從容自信,當然也是一件好事。但若是自信過度,變成了冒險,可就大大不好了。

趙應元和王良智也都是如此,趙應元聽了王良智說明了關寧軍夜間巡邏的紀律規定以後,更爲擔心,在李瑋羣出發前,又連番勸說,讓他一定看清楚戰機,如果沒有極爲絕佳的戰機,千萬、千萬不要冒然發動攻擊。

最好的情況,就是摸清楚清軍援兵是否抵達以後,直接退回潼關來。

只有高汝利想起了許多往事,崇禎九年時他和過天星張天琳、中鬥星高迎恩一樣,都跟隨李自成進軍四川。當年他們聯兵一處,先破陝西通往四川的咽喉寧羌,接着攻克四川七盤關和朝天關,佔領廣元縣。

彷彿如入無人之境,連克昭化、金堂、劍州、什邡、彭縣、郫縣、新都、西充、遂寧、梓潼、綿州,新繁、溫江、江油、彰明、羅江、德陽、漢州等州縣。

真正是所向披靡,甚至還在梓潼縣境的百頃設伏,擊斃了四川總兵侯良柱。

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連克四川州縣三十八座。

當年自己也曾是李自成的左右手啊!

可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高汝利接受了明朝的招撫,從此走上了一條和闖營老朋友們截然不同的道路,並最終成爲了今天這樣一個反覆無常的跳牆小人。

高汝利終於按捺不住,他背起戰刀,拍馬衝出關城,帶着一小隊騎兵跟上了李瑋羣和馬進忠的隊伍。

“我不能再錯過什麼了……讓我一起去吧,這些年我都待在關中,長安、潼關附近的地理,順軍之中再沒人能比我更熟悉了。”

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十五章 身後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章 龍鳳廟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四章 小徽柔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八章 英雄氣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章 牛相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章 營田使
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十五章 身後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章 龍鳳廟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四章 小徽柔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八章 英雄氣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章 牛相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章 營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