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

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東西山岩峭拔,盤旋崎嶇,絕頂置關,形勢特爲險要。

但在當時,雁門關還不是唐軍御邊的第一線。等到五代時,後晉的石敬瑭將現在的大同、當時的雲州割讓給契丹以後,雁門關才從戰線後方據點,一下子變成了宋軍邊境防禦上的戰略支撐點之一。

北宋初期,宋遼兩軍便圍繞着雁門關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家喻戶曉的楊家將故事,就是以雁門關爲中心舞臺展開。

到了明末時候,由於話本評書文化的泛濫,即便是闖軍的將士們,對於雁門關和相關的楊家將故事,也都耳熟能詳。

所以田見秀在獲悉大同兵敗、張天琳戰死的消息以後,很容易就相信了姜瓖所言“大同已失,雁門不可復失”的話,決心把李自成留守太原的絕大部分兵力都帶去雁門關一線部署防禦。

這中間任繼榮雖然勸說了田見秀太原是山西重鎮,把大部分守軍都調離太原迎敵,一旦有失,勢必造成山西全局的糜爛。而且李自成在離開太原西征以前,把河東大局重任全部交到了諸將手中,現在闖王還未回晉,諸將如果就失守太原,如何對得起李自成的囑託呢?

可是田見秀被姜瓖的一番豪言壯語所迷惑,既認爲姜瓖有能力說服大同舊部反正復歸闖軍,又堅信雁門關一線險峻,只要及時率兵堵防關城,就可以攔截聯軍南下。

帶着這樣高度樂觀和輕鬆的情緒,田見秀終於率領着三萬人的山西闖軍主力,慢慢步入到了孫傳庭佈置的陷阱之中。

哪怕到了聯軍士兵發動襲擊前的最後一刻,姜瓖還騎在戰馬上,大言不慚地故作姿態,向田見秀“請功”說:

“二府,我在大同邊軍中,舊部甚多。此次大同邊軍譁變,恐爲餉糧之故,絕非故意構釁。劉遷、萬練及李好賢等譁變諸將,皆我舊人,只要陣前我與這班人一語,彼輩勢必倒戈來降。”

在闖軍之中,老府既是用於稱呼李自成的總部,有時候也用於代稱李自成本人。所以地位僅次於李自成一人的闖軍頭號大將田見秀,他在闖軍中的代稱,除了田帥、玉帥以外,也常常被尊稱爲二府。

姜瓖如此表態,當然讓田見秀十分滿意,他撫須道:“可惜我把姜將軍從大同調到了太原,否則有將軍在大同,諸將絕不至於因爲糧餉問題發生譁變。張天琳等人,就不至於就義蒙難了……可惜、可惜!”

田見秀左右的副將田虎和任繼榮相視一顧,他們都是明軍降將出身。李自成在洛陽戰後,有意像安排當時歸降闖軍的書辦邵時昌一樣,把這些出身較高的軍官安置到了李雙喜的左右,讓他們幫忙輔佐李自成的這位義子。

李雙喜和田見秀又有姻親,因而田虎、任繼榮等洛陽降將,自然也親近田見秀,常常與他一起行動和作戰。

只是他們兩人對於明軍降將的心態,比之田見秀瞭解更深,所以無論如何,不能輕易相信姜瓖的這番作態。

“將軍破家爲國,等到收復大同以後,我一定向殿下表奏將軍功勳。一俟殿下登極,封侯封伯,不在話下。”

田見秀說的破家爲國一事,指的是姜瓖“奉命”在太原召集舊部的時候,自掏腰包拿出了一萬多兩作爲舊部開拔的軍費。

姜瓖被調離大同以後,手上還能留有這樣多的家產,自然也得益於田見秀的庇護。只是田見秀大約料想不到,姜瓖這樣積極召集舊部,目的究竟何在。

當然他也就更加想象不到,在原本後世的歷史上,姜瓖投降清軍以後,還自帶乾糧,幫清軍給大同邊軍發了好長一段時間的餉銀。由此可以見到,在姜瓖的心中,錢財並不重要,誰能保證他的地位,纔是最重要的事情——田見秀對他家產的庇護保全,就和張天琳對姜瓖性命的擔保一樣,根本無法觸動他的內心分毫。

田虎和任繼榮知道現在姜瓖在田見秀心中親寵的地位,也不好再說些什麼。可是雁門之要,極爲重要,兩人都感到此戰不容有失,所以都打起精神,備極小心。

雁門關與偏關、寧武關、平型關以及內三關,共同組成了一道翼蔽晉冀兩省的防線:自西向東,偏關翼護呂梁山北段的黃河河谷,寧武關翼護管涔山與雲中山間的汾河上游河谷,雁門關翼護滹沱河流經的忻定盆地,平型關左應外三關、右應內三關並連接靈丘古道與滹沱河谷,倒馬關翼護靈丘古道以及背後的冀中中山故地,紫荊關配合蔚縣、淶源控扼蒲陰陘與飛狐陘翼護易水流域,居庸關配合宣化控扼軍都陘翼護幽燕。

現在諸關多爲聯軍佔據,一旦雁門失守,影響的不僅僅是晉北一隅之地。雁門關關處在恆山山脈與呂梁山脈北段交匯之處,是桑乾河流域與滹沱河流域的分水嶺,雁門山對於兩面的盆地來說簡直就是拔地而起。

一旦雁門失守,那麼整個桑乾河和滹沱河流域,都將受到巨大影響,再難以防守了。

此刻無論是暗藏陰志的姜瓖,還是自信滿滿的田見秀,亦或是小心提防的田虎和任繼榮等闖軍諸將,並沒有任何一人能夠預料到闖軍接下來的慘敗結果。

闖軍剛過太和嶺不久,眼看雁門關在望,田虎也沒有發現敵軍大隊兵馬的蹤跡,他有些意外,雁門關的位置這樣重要,孫傳庭怎麼會沒有在這裡放置重兵呢?

難道闖軍會這樣輕鬆地佔領雁門?

但田虎還沒有鬆一口氣,任繼榮馬上就發現了怪異的地方,闖軍放出去的夜不收怎麼會遲遲未歸呢?

這個問題不僅讓田虎和任繼榮馬上擔憂了起來,連田見秀甚至是姜瓖都感到詭異叵測。因爲在姜瓖和劉遷的密議裡,他雖然把闖軍探騎的軍情情況全部送去了明軍營地,但現在還沒到他們約定好的開戰時間呀。

按照約定的時機,應當等到闖軍抵達雁門關關城之下以後,姜瓖再尋機殺害田見秀,然後裡應外合,一舉全殲闖軍三萬精兵。

現在纔到太和嶺附近,怎麼闖軍的探騎似乎就遭到明清聯軍的攻擊了?

姜瓖面色微變,他心裡已經想到了一種十分接近真相的可能性,這使得本來還老神在在的姜瓖,馬上就慌張了起來。

田虎看到他這副樣子,心生疑慮,立即轉身回馬,但三萬人的部隊,又哪裡又可能倉促間就撤出孫傳庭早已佈置好的伏擊圈呢?

因爲八旗兵利用姜瓖自己送上門來的情報,狙殺了闖軍相當數量的探騎部隊,所以直到此時,闖軍頭隊、後隊遭到敵人襲擊的情報,才終於送到了田見秀這裡。

可現在闖軍處在太和嶺附近的狹道小路中,進退維谷,機動不便,田見秀聞訊以後,馬上盯住姜瓖,驚呼道:“我兵前後遭到東虜夾擊,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東虜怎麼可能這樣毫無動靜地繞到我們的身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姜瓖本來已經把手按在了刀柄上,他甚至想着此時拔刀,自己能否直接把田見秀斬殺?可是當姜瓖聽到前方、後方傳來的衝殺聲以後,特別是當他遠遠望到附近山谷上樹立起來的劉遷軍旗以後,姜瓖的心中終於變爲一片死灰。

他慢慢把刀拔了出來,對田見秀慘笑道:“二府,我是忠心於闖軍的。今日之戰,即便拼光所有人馬,也一定要殺回太原……二府!我是忠心闖軍的,今日戰後……你該信得過我了!”

田見秀對姜瓖的這番話感到十分莫名,他拍了拍姜瓖的胸膛,溫言寬解道:“還不知道敵人有多少兵力,不要灰心!我們手上尚有三萬兵馬,即便不能收復雁門,退回太原卻是輕而易舉的。你的忠勇我記在心中,放心吧,殺回太原一定不成問題!”

不成問題嗎?

姜瓖想到自己這段時間來送給劉遷的大量軍事情報,終於明白了什麼叫端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劉遷……是我父兄將你一步一步提拔到參將任上,又是我親手把你提拔成副總兵,天下間怎麼會有你這樣背主謀逆的蟲豸小人呢!”

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十八章 祝捷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二章 白土崗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十七章 無派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
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十八章 祝捷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二章 白土崗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十七章 無派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