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

“鳥銃是孬種,大炮是廢物,唯有咱們的斧頭是好漢!”

高達標的軍官們分散在第一波次進攻隊伍的序列裡,他們聲嘶力竭地發出種種訓令,鼓足了氣、漲紅了臉,好像比最前排的那些士兵都還要緊張。

以至於一些第一線攻堅的戰士們,忍不住發出笑聲:

“啥叫好漢?哪個敢在我們面前叫好漢?大順的陷陣擲彈兵,全都是好漢!”

在歡聲笑語中戰士們都擠向了最前排,對於一場志在必得的全勝之戰來說,前排意味着更多賞賜、更多光榮和更多軍功。

士兵們揮舞着手中的短斧,寒光閃爍畢露。他們揹負在腰間、懷中、背上和拿在手裡的萬人敵手雷,則是遠比斧頭刀劍都更可怕的攻堅利器。

這些人高馬大的順軍戰士在老本兵們的帶領下,相互重疊掩護,陸續以多個波次的梯隊隊形向清軍環壕上較脆弱的幾個點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那些脆弱的防線,全都是參軍院裡一大羣書生們研究出來的。他們的專業程度到底如何,順軍老將多有懷疑,但李來亨有過過去幾次勝利的經驗,對於參謀官們的能力已經越來越付以信任。

龐大炮擊的攻擊重點,也都是參軍院判斷的那些防線弱點。經過一陣漫長的轟鳴狂炸以後,高達標的精銳之士們才被前敵指揮的郭君鎮投入了戰場。

其餘的霆軍和弓弩手們,則分列在大軍的後方,並向兩翼擴散,使得大順軍的戰線呈現爲一個超巨大的楔形陣向東虜的環壕切入。

密集的遠程火力在後方壓陣,一邊壓制清軍陣地上任何敢於冒頭的步兵,一邊爲高達標破壞敵人野戰工事尋求戰機和爭取時間。

多爾袞已經趕到了大順軍發動總攻的防線附近,他耳中、目中盡數被“流寇”可怕的火力淹沒,恍惚間,多爾袞竟然感到敵人的兵力數量遠比清軍多得多!

“李來亨到底帶來了多少人?他到底帶來了多少人!”

尼堪之前負責過軍情偵查的任務,他感受到了多爾袞的震怒和慌亂,趕緊解釋道:

“騎兵一萬五千人,步卒六萬餘人,全軍上下至多八萬人啊!殿下,李來亨真的最多隻有八萬人,這絕對是確鑿無疑之事!”

多爾袞全身顫抖,他緊緊捏住手心裡的東珠,竭盡全力使自己冷靜下來:

若是皇太極在此,面對這樣的局面他會怎麼做?我比皇太極更強!皇太極能打敗李自成,孤沒有道理打敗不了一個闖賊的餘孽李來亨啊!

環壕之外的順軍大陣森然向前,騎兵的楔形密集陣是光芒最奪目耀眼處。熠熠生輝的騎兵扎甲和麪甲,在多爾袞看來,和關寧軍比起來好像也就是差不多的模樣,但高高舉起的上萬把揚武劍和同樣數量的簧輪手槍,則超出了多爾袞的知識範圍。

更多的步兵方陣,只是看起來沒有劉芳亮率領的騎兵隊伍那樣耀眼。但他們那由嚴酷軍紀帶來的肅然隊列,卻能讓老於兵事者感到毛骨悚然。

大順軍的陣伍隊列非常龐大,八萬人的軍隊也不是多爾袞一眼所能看光的。何況大量火炮齊射、更多數量的火繩槍和燧發槍開火以後,戰場就被一層灰白色的煙霧籠罩,敵軍和友軍的分辨都變得困難了起來,怎麼看能辨別清楚敵人陣線的深淺。

順軍藍色的旗幟、鎧甲都不算顯眼,多爾袞也只能依靠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豐富經驗和直覺稍做判斷。

他正在心中估算着大順軍方陣的數量,可戰場上順軍的隊列卻又進一步地發生變化,連和李來亨交手過許多次的博和託都訝異道:

“好單薄的隊列!”

在郭君鎮的指揮下,霆軍步兵的隊列正在向左右兩翼擴散,他們厚實且具有縱深的方陣陣型,便在向兩翼延伸的過程裡被拉扯成了單薄的線列。

多爾袞困惑難解:“如此單薄的陣列,如何抵擋八旗鐵騎的衝擊?只消一輪正面衝鋒,就能踏碎流賊的戰線了。”

就在清軍的疑惑不解中,大順軍的方陣如同流水般暢通無阻地完成了變陣。霆軍步兵裡有五分之一的將士裝備着燧發槍,剩下的人大部分使用的還是需要支架的重型鳥銃。

銃手們好整以暇地完成了射擊前的所有準備,當多爾袞纔剛剛派出一隊外藩蒙古輕騎,試圖“奇襲”一下順軍單薄的銃手隊列時,密不通風的線列排槍就給了清軍一個響亮的耳光。

砰!砰!砰!砰!砰!砰!……

大批蒙古遊騎都被排槍擊中,連哀嚎都尚未喊出,就已經悲慘落馬。只不過他們即便沒有挑戰霆軍的線列齊射,也不可能衝過大順三堵牆騎兵的攔截和封鎖。

無論是騎兵戰、步兵戰還是炮戰、槍戰,順軍都佔盡上風,李來亨所等待的只有高達標摧毀敵人的環壕工事而已。

雙方的哨探都在戰場上往來奔赴,爲各自的主帥、將領帶去充足且細緻的一線軍情。李來亨收到了全線進攻都十分順利的情報後,同方以仁調侃道:

“若多爾袞就如此按部就班地戰敗,他在歷史上能留下何等的聲名?”

方以仁恭敬地說:“多爾袞雖然狼行狗肺,但卻是府主罕見的強悍敵手。以臣觀之,要彰顯殿下的武名,將來史書上還是要爲多爾袞留下幾筆的。”

李來亨大笑道:“總是樂山看得遠!多爾袞不如皇太極是遠矣的,但畢竟是孤的對手,總還算一個人物……嗯……”

李來亨又望着跟在他附近的李際遇,沉吟道:“各軍精銳已經陸續投入戰場,孤和雄麗掌握的兩支預備不能輕易動用。李將軍,爲防多爾袞的狗急跳牆,你要帶兵保護好我軍的大營糧秣和炮兵後路。”

李際遇這輩子還沒有見過徐州會戰般的陣仗,他即便投機成性,也難免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在李來亨淡然自若的從容面前,李際遇居然深深爲之折服,他雙膝跪在地上領命道:

“玉寨上下,全都願爲晉王殿下效死!”

申靖邦趕緊拍了拍康大眼的後背,讓他也帶着所有衛兵跪了下來,大喊:

“末將願爲晉王殿下效死!”

李來亨揚手道:“是爲大順朝效死。”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五章 遼澤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九章 牛相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五章 遼澤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九章 牛相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