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

局面愈演愈烈,這些老卒紛紛衝擊府邸,衛兵已經完全抵擋不住。按理來說,這裡雖然並非李來亨的王府宅邸或行轅官署,但也是過去永昌皇帝賞賜的別苑之一,亂兵們哪裡來的膽子,直接衝擊李來亨的宅邸?

侍女們全部拔出佩劍,面容肅穆,迅速結成一條半月型的防線擋在幼辭身前。她們手中長劍好像一片銀白色的雪花,耀眼奪目,凜然之氣,十分逼人。

那些沒有穿着鐵甲的士兵們,也都被這森寒的劍光稍稍震懾住一點,許多人不自覺就放慢了往前狂沖和推擠的力量。

此時卻又有一名老兵大聲喊道:

“羅顏清縱容叛賊,和楊承祖、吉珪有什麼區別?蛇鼠一窩啊!我們一定要給枉死的弟兄們報仇!”

本來已經略微被持劍侍女們鎮住的亂兵,被這些話語刺激,氣氛情緒重新又變得激憤了起來。不知道是從哪裡傳來嗖的一聲弓弦響聲,劃過長空,令在場的所有人心中都爲之一緊。

侍女們擔心亂兵使用弓箭射擊,好幾個人趕緊將幼辭抱了起來,向府內跑去,亂兵羣中卻又有人高聲喊道:

“是曹賊射箭、是曹賊射箭……叛賊要殺害我輩啊——”

這聲呼喊就好像一點火星落入油鍋之中,頓時點燃熊熊火焰,積薪早已堆好,火焰一旦燃燒,就必定形成燎原之勢。

被侍女們抱起來的幼辭,小小的手掌如此用力地捏緊了十字架,幾乎被十字架的尖端刺破了皮膚。她看着亂兵人羣的身後,眼睛裡卻亮起了一道光芒:

“殿下……”

踏、踏、踏……

馬蹄聲好像暴風雨一樣呼嘯不止,戰馬四蹄瘋狂地踐踏在開封城內已被大順軍修繕過多次的大道上,密集的奔馳之聲由遠及近,使得大地都爲之震顫了起來。

亂兵們剛剛纔反應過來,許多人回頭張望,馬上就看到了晉王李來亨親自帶着一隊騎兵狂飆而來。這隊騎兵也沒有頂盔摜甲,可是手中卻全都抓着一杆尖端綁上了棉布的馬槊,騎士們在李來亨帶領下以楔形陣切入亂兵隊列中央,幾十杆馬槊狂舞刺擊。

馬槊的頂端雖然綁上了棉布,可是亂兵們也都沒有穿戴盔甲,而且大部分人還袒露上半身,連一件厚點的衣服都沒穿。遭到一柄馬槊刺擊,依舊是疼痛萬分。

騎兵隊伍的衝擊勢大力猛,毫不停歇,李來亨一邊手持馬槊衝開亂兵,一邊將監國所發詔書揚在半空中厲聲道:

“曹營舊部之事,監國已有處置,必不使任何一人徇私枉法。各軍不許擅借名目,肆意生事,速回各自軍營中去,孤便先不懲處……快回去!否則孤只好鐵面無情,就地拿人了。”

李來亨翻身下馬,將馬槊直接丟到地上,兩手高舉監國詔書,徑直走入亂兵人羣裡面。在他身後的其他親軍騎士見狀,也都扔下馬槊,紛紛下馬,跟隨在李來亨的身後。

李來亨走近亂兵,指着面前一位只有九根手指的老兵說:

“你是王進才的兄弟吧?我記得你!深州城下第一批衝進了濟爾哈朗的中軍大營裡,被清軍的流彈打掉了一根手指頭,也毫無畏懼。你是一條好漢,殺了許多狗韃子,在戰場上真是英勇。可怎麼來這裡鬧事?欺負孤家的婦孺嗎!

監國已經下發了詔書,你們都回去吧!監國自有處置,不會有任何不公之處的。”

那名老兵沒想到李來亨居然認識自己,而且還記得自己的事蹟,臉上不免露出羞慚之色。

李來亨接着面向衆多亂兵,一把將自己的衣服掀開,露出臂膀上的不少戰傷,喊道:

“孤跟隨永昌皇爺,百戰而削平豫楚,使得大順軍有了今天的立足之處。爾輩皆是大順元從老兵,怎麼到孤的府上鬧事?爾輩是欲殺孤?

那就過來,向這裡刺進一刀,讓孤瞧瞧誰的身手會比左良玉、鰲拜和多爾袞更厲害吧!”

李來亨這一句句話擲地有聲,而且氣勢又是如此逼人。他自己丟下武器,只帶着幾十名隨從走入亂兵人羣的包圍裡,臉上卻無一絲懼色,語氣裡也沒有一點點的慌亂。

反而是包圍住李來亨的衆多老卒們,在他的話語下,一個個都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許多人都悄悄地低下了頭,不敢直視晉王,只有少數幾個刺頭反脣相譏說:

“我們是來找刀馬旦爲枉死的秦中弟兄討還公道,與晉王殿下無關!”

李來亨聞言氣極而笑,呵呵一聲,冷笑說:

“這是幼辭小姐,不是晉王妃。王妃現在就在宮中,在太后身邊休養身子,爾輩恐怕沒有膽子去闖行宮,那不如還是直接找孤來討要這個公道吧。”

羅顏清已經在生產的邊緣,據李來亨從醫科科舉後招募來的那批御醫所言,她沒有幾天的日子應該就要生下孩子了。所以這段時間,李來亨乾脆請高太后幫忙,讓羅顏清暫時住到高太后的身邊,以免萬一之事。

亂兵們沒想到自己撲了空,鬧出這樣的烏龍,更加羞慚起來。李來亨得理不饒人,又罵道:

“這是幼辭小姐,是主管老營的幼辭小姐,你們認不到她了嗎?那就叫來你們的妻子父母,問問他們認不認識幼辭小姐。問問他們在老營中的時候,每天爲他們準備飲食、救治傷患的人是誰?

你們這是胡鬧!”

亂兵們終於說不出來什麼話了,只有一個獨目老兵強項道:“陝西淪陷全都是因爲曹營叛亂,我們聽說不少曹營叛兵在楊承祖死了以後,居然又跑回大順軍來……我們只求殺盡曹營叛賊,讓枉死的兄弟們不至於死不瞑目啊。”

李來亨認出此人是張鼐身邊的一名親兵,但他沒有直接再說什麼,而是輕嘆了一口氣說:

“你們先回去各自的軍營……監國對此事已有處置,孤也會向大順軍上下做出交代。大順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叛徒,也絕不會讓任何一個弟兄死不瞑目。

你們先回去,監國很快就會秉公辦理此事。”

李來亨看亂兵中多數人臉色羞慚,已有退縮之意,心下冷哼一聲,大手一甩,不再跟他們置辯,而是帶着那一隊騎士徑直走入府邸之中。

接着侍女和護衛們就直接把府邸大門關上,亂兵們也不知道是該繼續衝過去把門強行打開,還是就此散去,全都愣在原地,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過了一會兒,府邸大門打開,一名侍女捧着監國詔書走了出來,小聲說:

“晉王命爾等皆速回各自軍營,否則將要軍法處置……”

她又把監國詔書打開,念給衆人聽。詔書中李過聲言曹營叛變一事,罪不容赦,此前因爲局勢緊張,大順軍兵力吃緊,所以不得不赦免許多叛賊,暫免其罪,以用其兵力平定西北大亂。現在形勢已經慢慢穩固下來,等到大順諸將軍議結束以後,就會對這些叛賊做出妥善處理。

如此一番話後,這些鬧事的亂兵才慢慢散去,各自返回軍營當中。

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
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