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

李九成這番話剛說完,李嘯尚未開口,他旁邊的盾兵哨長張行猛便怒聲大罵:“賊廝鳥!你也配與我千戶大人說話!你這廝休得在此聒噪,要戰便戰,說得甚鳥話!”

誰知張行猛這頓罵言出口,那叛軍副統帥李九成卻不惱怒,猶是微笑道:“某家來此,乃有心腹之言說與李千戶聽,還望李千戶出來與我相談。”

“李某在此,李九成,你有甚話,但可明言。”李嘯前行一步,臉上毫無表情,冷冷喝道。

李九成凝視了一陣對面城樓上昂然上前的李嘯,臉上浮起笑容:“久聞李千戶少年英勇,統兵有方,曾斬我軍大將陳友德,又復渡海攻下金國海堡,李某心下實是佩服之至。李某與千戶同爲本家,卻有一番心腹言語要說與李千戶聽。”

張行猛一臉怒色,他扭頭對李嘯說道:“這廝巧言令色,恐是來說動千戶大人,千人大人不可着了此人之道。”

李嘯低聲回道:“我自有分寸,且聽他如何說。”言畢,李嘯大聲向遠處的李九成喊道:“李九成,你有話便直說,我李嘯沒閒功夫聽你閒磕。”

李九成聞言,臉上立刻擺出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長嘆了一口氣說道:“李千戶,本將替你可惜啊!你這樣的少年英雄,大敗我軍,又攻殺韃子,爲朝廷立得大功,卻只落得個孤軍駐守這偏僻小堡的下場!朝廷昏庸闇昧,不能識人用人,讓足下這般良將明珠蒙塵,寂寂無名,實實讓人扼腕嘆息。請李千戶聽某家一言,你這般英雄良材如加入我替天行道義軍,我李九成可拍胸脯保證,絕不會讓閣下只做個小小的千戶,當立升閣下爲守備或參將,將來升爲總兵亦無不可!李千戶何必沉屈此地,自誤前程!李某肺腑之語,望李千戶三思啊!”

李嘯聽完大笑,隨即沉聲向李九成大喝回答:“李九成!你們這些忘恩負義狼子野心的叛軍,你們這些殘害百姓塗炭生靈的惡棍,竟敢妄稱替天行道義軍,真真不知世上還有羞恥二字!你們現在被朝廷官軍包圍困拘於登州,其勢已窮,亡無日矣!今日興兵來此,實爲狗急跳牆耳。李某聽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焉可等閒視之。你們已是這般苟延殘喘,滅亡指日可待,竟還癡心妄想要來說動我,實實可笑之至!爾等窮途末日,行將引身就戮之際,你竟還看不清大勢,執意與朝廷作對到底,實實可笑又可悲。李九成,鑑於你我同是本家,李某奉勸你,還是趁早歸降朝廷,以立反戈之功,方可爲自已和你的屬下謀得一條活命之路啊!”

“住口!李嘯,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老子告訴你,我軍現在有6000精銳,更有紅夷大炮助陣,攻你這區區小堡,實易如反掌耳!既然你執意尋死,那某家便成全你,待明日天亮之際,便是你等化爲韲粉之時!”李九成臉色霎時漲紅,瞪着發紅的眼睛向李嘯大罵。

“好,李某也要對你說,你既執意不降,自尋死路,那就休怪李某下手無情,明日的高龍堡,便是爾等兇徒葬身之地!”李嘯毫無客氣地回擊。

李九成臉色青白交替,他咬牙切齒地拔馬回走,退回陣中。見他悻悻退回,李嘯身邊各人發出一陣興高采烈地歡呼。

“嘿嘿,沒想到李千戶這般好口才,竟說得那廝無顏而退,痛快呀痛快。”張行猛聳肩大笑。

李嘯臉露微笑,他轉頭一瞥,發現吳之菡同樣用敬佩愛慕的眼神看着自已。吳之菡與李嘯眼神相接,不覺臉上一紅,忙冷哼了一聲,扭頭望向遠方。

接下來,又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後的李嘯,開始對下午的作戰計劃作出更正。

因爲來自前世夜視視力極好的他,從朦朧的夜色中,隱約看到了叛軍戰陣的最前方所擺放的,是8門紅夷大炮!

叛軍這次前來,真是下了血本,殊死一搏。

紅夷大炮,又名紅衣大炮,爲16世紀初從歐州傳至明朝的一種前裝滑膛加農炮。明朝程子頤曾對此炮有詳細描述:“夫西洋紅夷大炮者,乃香山澳西夷之所造也。其制巧妙,且銅鐵極其煅煉,大小相稱,厚薄得宜,鐀眼有方,無一不善,其制火藥之法更極其工,而放炮之人皆慣習之士。其炮有三號:一號者長一丈,炮口稍昂,能至十六裡;二號者長八尺,炮口稍昂,能至十二里;三號者長六尺,炮口稍昂,能至八里。此號可用之行陣,皆能一斃多命,賊聞無不膽寒,亙古以來未嘗有此最上之器,有志疆場者宜熟籌之。”

由上文獻可見,紅夷大炮按規格可粗分三種,按明朝一里爲554米來計算,最大的紅夷大炮能攻擊到8公里外,最小的紅夷大炮也能攻擊到4公里外。事實上,經後代火器專家考證,這是誇大的說法。據反覆考證明朝遺留的紅夷大炮,史學界現在一般認爲,明朝紅夷大炮最大可到2.5公里。但實際可控的有效射程爲1600米以內。

這還是後來改進過的紅夷大炮的攻擊距離。早期的紅夷大炮射程更要短些,諸如廣東官員鄧士亮從英國東印度公司那艘“獨角獸”沉船上打撈上來的26門紅夷大炮,後來其中12門被千里迢迢運到遼東,安放在寧遠城頭,最終把奴爾哈赤打成重傷。這種紅夷大炮有效的射程僅爲500米,最遠只能打到1.5公里。

紅夷大炮造價極其昂貴,天啓年間,徐光啓曾向西洋人訂購大批炮彈重10斤的紅夷大炮,當時每門紅夷大炮報價爲一千兩銀子,其中有一門重達7000斤的銅芯紅夷大炮,使用的炮彈重達23斤,定價更達6000兩之巨!

李嘯心下隱痛陣陣,他粗看了下,李九成軍隊攜帶的8門紅夷大炮,應該均是那種重在3000斤以上,長在3米左右,口徑爲110-130毫米的新式三千斤紅夷大炮,這種紅夷大炮在1.5公里外打到自已的城門毫無問題,並且因爲使用了千里鏡、矩度、銃規等測量計算工具,可以對射擊對象進行精確定位,確保能打得又準又狠。李嘯仰天暗嘆,這讓朝廷花費無數銀錢,並請了葡萄牙了當教習而練成的新式火器部隊,現在卻成爲了明朝自已揮之不去的巨大噩夢,無數忠勇的明朝官軍,喪命在這朝廷花費無數銀子與心血苦練而成的精銳叛軍手中。明末氣運之衰,足以讓人扼腕嘆息!

現在,自已苦心經營的這隻小小軍隊,在援軍不至的情況下,真的能打敗對面武裝到牙齒的精況叛軍嗎?

李嘯其實沒有必然把握。

只是,李嘯知道,行動大於思考,抱怨與後悔沒有任何作用。李嘯當機立斷,命令火器部隊緊急將北面城牆的火炮撤下,而原本駐守的北面城牆上的盾兵甲隊與槍兵甲隊,也全部撤到城牆之下。

李嘯這樣的安排,實屬無奈。現在的情況下,李九成的8門迎着北面城牆一字擺開的紅夷大炮,可以輕易地攻擊到城牆上,而自已上面原來佈防的佛朗機等火炮,最多隻能打到不到1000米的地方,而實際有效攻擊距離,只有600米。

也就是說,李九成能輕易打到自已,自已卻不能回攻到他,這個猶如活沙袋般的窩囊處境,就是李嘯要面對的讓人切齒的現實。與其把戰兵與火器擺在城牆上讓李九成炸飛,不如提前撤下來保存實力。

李嘯心下暗下決心,以後回到馬耆山,一定要重點研發火器,再不能如今日這般,只能龜縮城池,被動挨打。老子吃火器的亐,只能這一次了。

人員與火炮撤完後,李嘯安排全部流民與工匠,將堡內那些一直廢棄的斷壁殘垣拆除,用所得的磚頭木料,用堡中一直貯備積存的泥灰,連夜在離北面城牆約二十步的地方,再抓緊時間砌上一道厚厚的防禦牆,防禦牆的兩端則延伸連接在東西兩面城牆上。李嘯這做法,相當於把北面城牆改造成了高龍堡的甕城,以保證北面城牆被轟塌後,還能有一道防線避開火炮的直接攻擊。

在修建這道防禦牆時,李嘯獨具匠心的一點就是,在那防禦牆上開了一個個可以伸出炮口的孔洞,正好將北面城牆上撤下的火炮插放其中。李嘯相信,這道隱蔽的火炮攻擊線,定會讓叛軍付出慘重的代價。

李嘯爲加快進度,下令所有堡內戰兵皆來幫忙。終於,快天亮之時,這道防禦牆在兩千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全部完工。隨後李嘯讓全體戰兵全部迴歸自已崗位,而讓後勤隊長劉揚壯迅速地將同樣累得夠嗆的流民與工匠帶到後面去。

天光開始透亮,濃重的陰雲籠罩在高龍堡上空,李嘯與堡中軍民剛剛緊急吃過乾糧,對面的李九成陣前,8門紅夷大炮同時發出震天的吼叫,8枚10多斤重的實心鐵彈,呼嘯着向高龍堡北面城牆狠狠砸來!

叛軍的進攻開始了!

8枚炮彈幾乎同時砸在城牆上的聲音震耳欲聾,北面城牆上立刻碎磚橫飛,粉屑四濺,幾乎就在瞬間,這一面被李嘯曾經仔細修補過的城牆上,立刻出現了從上至下裂開的巨大裂縫。

躲在高龍堡最南端的流民孩童被巨大的炮聲與恐怖的景象嚇得哇哇大哭,很多孩子哭泣着一個勁地往自家大人懷裡鑽,潛意識地想躲離這個可怕的地方。而他們的長輩只能一臉愁苦地摟緊他們,嘴裡說着安慰的話,但臉上同樣滿是惶然之色。

“各位別怕!我們有戰無不勝的李千戶,一定會打敗叛軍的。”後勤隊長劉揚壯連連給大家打氣,他自信的神色讓流民的恐慌情緒平穩了很多。隨後劉揚壯與他手下的後勤隊又趕緊來回走動向流民們喝喊:“戰場無情,刀槍無眼,各位不要驚慌亂跑,就在這裡好好呆着!你們都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取得最終勝利!”

叛軍首輪炮擊後,戰場上突然出現了一陣短晢的寂靜。

與槍兵盾兵一樣,沉默地站在那道防禦牆後的高龍堡最高指揮官李嘯,臉色平靜卻冰冷如鐵。他知道,紅夷大炮是架退式前裝滑膛炮,發射一次後,便要重新修正炮位,還必須灌水入炮膛,熄滅火星,隨後乾布綁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乾,再填入火藥,助燃物,重新塞進去炮彈,然後再點放擊發,打出下一發炮彈。整個操作流程相當緩慢和煩瑣,當時世界上操作最快的是英國海軍,能做到3分鐘之內再打一次。而明朝這些叛軍模仿者所需的時間則要長得多。

李嘯在心中感嘆,如果此時自已的兵力不是與敵軍如此懸殊,如果自已不是孤立無援,如果叛軍的背後有援軍來與自已進行前後夾擊,那怕是戰力最差的衛所之軍,李嘯也有把握利用這紅夷大炮的發射空檔,將敵陣一舉突破擊潰。

而現在,自已只能呆在這防禦牆後,靜靜地等待紅夷大炮的再次擊發而毫無辦法,李嘯感覺自已從未如此憋屈過。

6分鐘後,又是一次8彈齊發,北面城牆在衝擊力極大的10斤實心鐵彈猛烈打擊下,被砸出了一個又一個觸目驚心的凹坑,牆上的裂縫更加如蛛網般四散裂開,更有一發鐵彈砸在城樓上,立刻掀掉了城樓的右側樓頂,隨後衝力不減,又呼嘯着直衝防禦牆頂端砸過來。

“小心!”有人驚恐地大喊起來,衆人看見那顆餘勢不減的炮彈正好砸在防禦牆的邊緣,“砰”地一聲,立刻擊飛了上面泥灰還未全乾的七八塊大磚頭,磚渣四濺,帶起嗆人的粉末,那顆實鐵炮彈則騰空而起,最後呼嘯着俯衝下來,深深地砸入北面城牆與防禦牆之間的泥地中。

衆人長吁了一口氣,心下皆暗自慶幸。只有兩個戰兵被這顆炮彈砸起的磚塊刮擦,受了點皮外傷。

叛軍隨後又是三輪炮擊,北面城牆開裂情況更加嚴重,蛛網般開裂的縫隙處,磚頭紛紛掉落,露出不規則的可怕孔洞,城牆靠右邊的一側已開始傾斜。

很多戰兵用無助的眼光看着毫無表情的李嘯,李嘯看得懂的他們的眼神,那就是,這樣的炮擊還要多久?

如果敵人能一直這樣炮擊下去,那麼這北面城牆估計會被炮彈徹底砸垮。

“各位放心,這紅夷大炮是不能一直打下去的,李某估計叛軍最多再打個三輪,紅夷大炮便要因爲炮膛過熱而停止射擊,進行養護,需得過五六個小時後方可使用。我估計他們炮擊結束後,便會安排步兵攻城,各位現在暫且忍耐,等敵人攻上來了,便將他們統統殺退。”李嘯大聲地對周圍的軍兵說道。

他這番安慰的話語,被迅速傳達到堡中各處,全堡的軍民惶恐不安的心情,都開始安定下來。

第八輪炮擊結束後,北面城牆已是傷痕累累,狀況悽慘,沿着密佈城牆的蛛網般開裂縫處,垮蹋了三處足以讓兩人並肩通過的凹坑。

這時,叛軍陣前響起了隆隆的鼓聲。

將北面城牆打垮了的叛軍,終於要開始進攻了!

站在防禦牆上的李嘯,一臉冷峻的他,透過手中的千里鏡看到,約有兩千多名手持刀槍的叛軍士兵高聲吶喊着向高龍堡衝來,這一望無際洶涌而來的叛軍鐵流,大有一舉將高龍堡一口吞下之勢。

近5000字奉上,望讀者大大看到作者辛苦寫作的份上,多來點票票與推薦吧。

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74章 如何封賞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96章 虎嘯軍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93章 崇禎皇帝第4章 河邊格鬥第2章 牛蹄墩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6章 歸程驚變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97章 陳子龍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6章 歸程驚變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31章 雄唐所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88章 疑忌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35章 集衆之謀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37章 槍盾訓練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37章 槍盾訓練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64章 戰功爭奪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9章 回家探親第196章 虎嘯軍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96章 虎嘯軍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81章 海上驚變
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74章 如何封賞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96章 虎嘯軍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93章 崇禎皇帝第4章 河邊格鬥第2章 牛蹄墩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6章 歸程驚變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97章 陳子龍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6章 歸程驚變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31章 雄唐所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88章 疑忌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35章 集衆之謀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37章 槍盾訓練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37章 槍盾訓練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64章 戰功爭奪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9章 回家探親第196章 虎嘯軍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96章 虎嘯軍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81章 海上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