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

接連多天,李嘯與朱徽姵一同沉醉在新婚的喜悅之中,兩人彼此相愛,依偎纏綿,真真如膠似漆,片刻難分。旁人若是望見,必在心中輕嘆,真是好一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過了幾天,朱徽姵見現在這般秋高氣爽之時節,打算帶着丫鬟前往安東衛城的盛福寺,進香拜佛。李嘯本欲同去,但因軍務繁忙,不便脫身,便着一衆護騎護衛朱徽姵前去。

“娘子,早去早回,一路注意安全。”李嘯囑咐。

“夫君,你放心吧,奴家進香完就回來。”朱徽姵眼中柔光閃閃。

一段時間後,李嘯從軍營中返回宅邸,正一路邊走邊思索的的他,正欲進門,旁邊閃過一人,迎面攔住了他的去路。

李嘯一驚,待定睛一看,不覺愣住。

眼前之人,正是他之前日思夜唸的吳芝菡。

看着身穿一件淡紫色緊身綢衣,雖臉帶着奔波憔悴的神色,依然楚楚動人,美豔非凡的吳芝菡,李嘯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眼睛。

“之菡,你怎麼。。。。。”

未等他說出“來了”二字,吳之菡右手迅速揮起,“啪!”地一聲,狠狠地扇在李嘯臉上。

李嘯英俊的臉上,立刻現出5個鮮紅的指印。

旁邊的李嘯護衛大怒,紛紛拔出刀劍便要上前,被李嘯厲聲喝止。

“知道我爲什麼打你嗎?”吳之菡咬着牙,臉上滿是莫名的冷酷與悽楚。

李嘯直視她美麗而充滿野性的眼神,良久,然後輕輕地點點頭。

吳之菡鼻子一抽,兩行眼淚頓時從眼眶中無聲地滑落,她猛地從懷中掏出一物,狠狠地向李嘯砸去。

李嘯敏捷地接住。

李嘯定睛一看,手中接住的,是正當日在高龍堡時,李嘯送給她的那顆金錁子。

這猶帶着吳之菡溫熱的體香的金錁子。被這位姑娘用一股小紅繩串着,已被衣服摩挲着光滑閃亮。

看得出,吳之菡之個癡情的姑娘一直帶着它,這金錁子纔會這般光亮。

李嘯鼻腔突然一酸。眼中酸澀莫名。

吳之菡再無多話,扭頭欲要離去,卻被反應過來的李嘯一把緊緊地拉住了手腕。

“放手!”吳之菡怒喝。

李嘯依然緊扣其手,沒有說話,眼神中。似有無數的無奈。

吳之菡掙脫不得,暴怒的她,轉過身來,用另一隻手,又狠狠地連扇了李嘯幾個耳光,直至李嘯口鼻流血。

旁邊的護衛忍不住了,又紛紛怒喝拔刀上前,卻又被李嘯厲聲喝止。

這是怎麼回事?護衛們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都呆住了。

“你這混蛋。怎麼不還手!”見李嘯這般模樣,吳之菡垂下扇得發痛的手,咬牙怒喝。

“是我李嘯負了你,若你打我能出氣,你就打吧,便是打死我李嘯,我也心甘情願!”口鼻流血的李嘯,平靜的說道,扣住她手腕的手,卻未鬆開分毫。

吳之菡柳眉倒豎。望向李嘯的杏眼中,悽楚更甚從前,突然間,她一手捂面。嚶嚶痛哭起來。

見她態度軟化,李嘯平靜地說道:“屋外不是說話之地,且進屋再說。”

然後,李嘯不由分說,將猶哭個不停的吳之菡拽入府中。同時,將一旁看得發愣的護衛喝散。命令他們沒事不得進屋來。

進屋後,李嘯輕輕地掩上門,拉過一把梨花木椅,讓吳之菡坐下,努力擠出笑容說道:“之菡,你且坐下,聽我和你說。”

他話音剛落,一塊香帕從吳之菡手中飛去,朝李嘯臉上扔來。

“你先去洗洗吧,看見你這副模樣,姑娘我噁心。”吳之菡轉過身去,話語猶然滿是怨憤。

李嘯苦笑一聲,去了旁屋洗臉淨面,衝去臉上的血垢,然後迴轉房內,另尋了一把椅子坐下。

房子內,一片壓抑的沉寂。

李嘯望着背對着自已的吳之菡,心中有萬語千言,卻不知要從何說起。

許久,李嘯開口道:“之菡,你的傷都恢復了吧。”

“李嘯,你說實話,是不是自從我受傷之後,你就下決心要拋棄我吧。”吳之菡的話語,滿是冰冷的揶揄。

“如果我李嘯是這樣的無恥小人,天打五雷轟。”李嘯喝道。

“那你若是沒有變心,爲什麼不等我回來?”吳之菡帶着哭腔的聲音中,飽含無限委屈。

“之菡,我其實一直接等你。從當時那個擔任小小總旗的李嘯,到現在這個擔任雄唐衛指揮使的李嘯,一直都是等着你,從未變心。”李嘯誠摯地說道。

“說得好聽,你以爲我是三歲小孩子麼,由着你糊弄。現在的你,成了魯王府的附馬爺了,有了這金枝玉葉的郡主,哪裡還會看得上我這樣貧賤之交的普通女子。”吳之菡轉過頭來,直視着李嘯,雙眼之中,滿是怨恨。

李嘯不敢與她對視,將眼光轉向他處,良久,訕訕而道:“我與郡主的婚姻,乃是皇上所賜,不敢不從,況且,郡主爲人也很好,我也不能負她。現在,我李嘯只能對你說,我對你永遠是一片真心,也許我以後還會再納其他女子,但你在我心中,永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吳之菡沒有回答,她的眼睛看着窗外遙遠的地方,對李嘯的話語,彷彿充耳不聞。

李嘯站起身來,一臉疾首之狀:“之菡,你對我的好,我李嘯永生永世都不會忘記。當日在高龍堡這般血戰,若非是之菡你冒死前去報信,我李嘯安有今日。”

吳之菡沒有回答,兩行珠淚又是撲簌而落。

李嘯繼續說道:“當時,我去吳將軍軍營看望受傷的你,之菡你尚在昏迷中,我便沒有叫醒你,只想着你好生休養後,再回到我身邊。誰知,我自高龍堡返回後,至現在爲止,已是大半年了。一直沒有你的消息。”

李嘯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然後長長地嘆了口氣。

“所以,你便懷疑我可能已是離你而去了是吧?所以。你就堂而皇之地與郡主結婚,從而徹底將我拋之腦後了是吧?”吳之菡冷冷地反駁道。

李嘯又長嘆一聲,閉上眼,緩緩地說道:“之菡,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的。”

“不是我想的那樣?哼。你知道,我從遼東千里迢迢來到這裡,有多難嗎?李嘯,我吳之菡從未如此喜歡過一個人,從未這麼銘心刻骨地牽掛着一個人。爲了你,我什麼苦都能吃,什麼事都能做。只是爲什麼,爲什麼說好的一切,會變成這樣?”吳之菡以手捂面抽泣起來。

吳之菡捂着臉繼續說道:“當日,我傷好後。因想着你肯定會不負前約,所以我先回遼東看望從牢裡放出來的父親。我回遼東後,我父親吳襄,給我介紹了多少將門子弟,皆被我拒之門外。父親大怒之下,把我鎖在房中,不許我外出。這幾個月中,我好不容易覓得機會,方逃出家門,現在千里迢迢尋到你。沒想到,卻是這般結局。”

吳之菡放下手,一臉淚痕地搖頭苦笑,一臉悽楚的表情。讓李嘯望之心痛。

“罷了,事到如今,我只怪自已自輕自賤罷,還能多說什麼。李嘯,祝你與郡主過得好吧。我吳之菡,說到底。只不過是你生命中的匆匆過客。”吳之菡緩緩站了起來,一臉苦笑地說道。

“之菡,如果你願意,我想娶你爲側室,可以嗎?我真的不希望你離開,你若離去,我李嘯這一輩子怕再也得不到解脫了。”李嘯的聲音,低沉地響起。

吳之菡站住了,她搖了搖頭,長嘆道:“算了,我不想讓你爲難,也不想讓你與郡主因爲我而生分。我還是走吧,從今之後,你我便是路人,相忘於江湖。”吳之菡說完,便欲奪門而去。

沒想到,此時,門竟然嘩地一聲,被推開了。

李嘯與吳之菡兩人,皆是一臉驚愕的表情。

推門而入的,是郡主朱徽姵。

朱徽姵制止了丫鬟們欲跟隨而入,而是,獨自一人進去,隨即悄悄地把門掩上。

“郡主,我來介紹下,這位是吳之菡。”李嘯無奈地說道。

“不用介紹了,本郡剛巧回來,你們的談話,我在門外,都聽到了。”朱徽姵淡淡地說道。

“郡主,你不用怪李嘯,是我吳之菡不好,不該千里迢迢到此自找沒趣。現在,之菡告辭。”吳子菡向郡主朱徽拱手致了一禮,便仍欲奪門而去。

“請等一下。”朱徽姵銀鈴般的聲音響起。

吳之菡不覺站住。

“之菡,李嘯想娶你爲側室,我這個妻子,也同意。”朱徽姵微笑着走到她身邊,平靜地說道。

吳之菡臉刷地紅了,她扭過頭去:“我吳之菡,不需要郡主可憐,就算我當時看錯了人吧,告辭!”

吳之菡說完,仍欲推門而去,卻被朱徽姵輕輕攔住。

“之菡,你多心了。我絕非是可憐你,而是心疼你與李嘯本是生死過命之情。這般恩愛之緣,世間難得,豈可輕棄。我看夫君對你亦是極爲難捨,你若硬要強行離去,今後的時日,豈不是兩人皆要兩地心煎,徒爲興嘆。”朱徽姵從容而平靜地說道。

李嘯趕緊走了過來,向朱徽姵長拱一揖說道:“娘子深解李嘯苦心,李嘯感佩之至。”

朱徽姵輕嘆了一聲:“夫君,我與你交往這麼久,知道你是個心胸忠直的磊落君子。你們這般情緣,我又如何能將其輕易割斷。都怪時運弄人吧。”

李嘯一臉感激地向朱徽姵拱手謝道:“多謝郡主成全,我代之菡謝過郡主。”

朱徽姵溫柔地撫摸了一把李嘯被打得有些青腫的臉,一臉心疼之色。隨後,她轉身復對吳之菡說道:“之菡妹妹,你就留下來吧。以後,我們姐妹,可有多個說話解悶的了。”

吳之菡一臉幽怨地看了看李嘯,又看了朱徽姵良久,忽然哇地一聲,摟着朱徽姵哭個不休。

朱徽姵象哄孩子一般,撫摩着吳之菡一聳一聳的背部,忽然間,也陪着她落下了眼淚。

李嘯一臉尷尬的地站在旁邊,低着頭,有如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一般。

“夫君,你還愣着幹什麼?還不去安排下人收拾房間,吳姑娘千里獨身遠來,你且讓她去休息下呀。”朱徽姵嗔怪地吩咐道。

李嘯猛地反應過來,連聲答應,隨即出門張羅。

當日下午,由卓那希陪伴,前去遊逛雄唐衛的吳氏與妹妹葉小萍也回來了,當他們聽完朱徽姵講述李嘯與吳之菡的故事之後,吳氏等人都吃了一驚。

此時,已重新沐浴更衣的吳之菡,心緒已緩了過來,她一臉羞澀地來到吳氏面前,斂衽行禮。

吳氏當即認可了吳之菡成爲李嘯的側室,見到吳之菡楚楚可憐之狀,想起這個癡情的姑娘竟不顧父命,千里迢迢前來尋找李嘯,吳氏也不覺落淚。

“菡兒,在娘心中,你也是嘯兒的妻子,他若負你,我絕不輕饒了他。”吳氏撫摸着吳之菡的手,真誠地說道。

“娘!”吳之菡鼻子一酸,又摟着吳氏痛哭起來。

當晚,李嘯擺開家宴,歡迎吳之菡的到來。一家人舉杯共賀,其樂融融。每個人臉上都帶着笑容,只有李嘯臉上似有莫名的愧色。

這個晚上,善解人意的朱徽姵悄悄示意,讓李嘯去吳之菡房間中就寢。

李嘯感動莫名,一下子把朱徽姵緊緊地抱在懷裡。

“娘子,我李嘯這輩子能娶你,真不知道是何時修來的福分。”李嘯動情地說道。

朱徽姵微笑道:“夫君,你是什麼樣的人,我心下最清楚。我說過,夫妻之間,有福同享,有難便要同當。今天晚上,你好好安慰下吳姑娘吧。”

李嘯感激地點頭而去。

來到吳之菡房門前,李嘯正欲推門,卻發現房門是虛掩着的。

李嘯心下一動,隨即推門而入,發現吳之菡正背對着自已,望着燭光發呆。

李嘯沒有說話,又如當天在高龍堡一樣,從後面將吳之菡用力抱緊。

吳之菡的眼淚,又一次流下來。

李嘯將滾燙的嘴脣吻遍顫抖的吳之菡全身。

“你說過,要給我生兒子的。”李嘯呼吸粗重,喃喃而道。

吳之菡猛地扭過身來,張嘴朝李嘯肩膀狠狠地咬去。

她咬得極狠,牙齒深深地嵌入李嘯的肌肉之中,齒縫之間,幾道鮮血有如小蛇一般蜿蜒而出。

李嘯差點就沒忍住疼痛而喊出聲來。

他低吼一聲,攔腰將吳之菡抱起,大步朝牀上走去。

窗外秋雨蕭蕭,有如一首怎麼也唱不盡的綿長之歌,將房間裡的**與哭泣悄悄掩蓋。(。)

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35章 集衆之謀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93章 崇禎皇帝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35章 集衆之謀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88章 疑忌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2章 牛蹄墩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60章 鬧餉(下)第161章 孫之獬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74章 如何封賞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
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35章 集衆之謀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93章 崇禎皇帝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35章 集衆之謀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88章 疑忌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2章 牛蹄墩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60章 鬧餉(下)第161章 孫之獬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74章 如何封賞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