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赤膊狂殺

馬寶緊緊繃着臉,風聲呼嘯着從頭盔兩側吹過,和密集的馬蹄聲混成一片。泥濘路上的馬蹄印已經說明敵人離得不遠了,再加把勁兒就能追上了,殺他們個落花流水。

驅馳追殺的感覺真好呀!馬自德落後馬寶一個騎位,用力握了握馬刀的刀柄,感覺沾了雨水有些滑,他又用力把手在腰間大腿上蹭擦了幾下。嗯,這回感覺好多了。

雨絲如霧,偏偏就是不停。但烏雲已經淡薄,月光隱隱透出,變得朦朦朧朧。路上的積水反射出些許光亮,然後被紛亂的馬蹄踏碎,濺起無數碎玉殘瓊。

蜀世子劉震和將軍張國用落後於馬寶,但與馬自德卻是拉成橫排,並駕齊驅。對於這個明顯是來搶功的傢伙,兩人都有些不爽,只是礙於馬寶的面子,也沒時間冷語揶揄,但卻絕不肯落後於他。

隱隱的,已經能看見前面的人影綽綽,馬寶冷然一笑,抓起了長槍,向前奮力一揚。

馬自德舉起了馬刀,上臂與水平面垂直,肘尖貼着頭盔指向蒼天,上臂用力地背到了身後,準備發出全力的一擊猛劈。

劉震和張國用,以及身後的騎兵,也都或端或舉起自己趁手的兵器,或刀或槍,臨戰的興奮瞬間充斥全身。

最先被追上的是那批進入叢林搜殺敵人的清兵,這些人起步晚不說,給他們留下的也盡是些疲馬。於是,他們便成了追兵的第一批斬殺對象。

眼看着追兵已到身後,這些清兵發出恐懼驚惶的喊叫,拼命催打着馬匹,卻沒有一個人敢回身迎戰。

近了,近了,馬寶用力一夾馬腹,戰馬向前一竄,已經達到了攻擊距離,他雙手握槍,純用雙腿控馬,一槍刺出,粘滯感沿着槍身剛剛傳來,他便用力一拔。慘叫聲中,清兵左肋飈血,翻落馬下。

明軍騎兵以馬寶爲箭頭,象一股不斷翻卷浪頭的狂潮,無情地淹沒着這落在後面的清軍。

馬自德身子向前一探,蓄勢已久的馬刀疾劈而下,藉着前衝的馬力,斜肩帶背這一刀,幾乎把清兵砍成兩半。

“嘿!”劉震已經離鞍而起,雙腳踩在馬鐙上,純用雙腿控馬,一槍斜着刺出,正中敵兵的後背。

“斬!”張國用揮起大刀,一個勢大力沉的斜劈,血雨噴濺,一顆首級飛上了半空。

刀槍不斷揮動着,更多的鮮血噴濺而出,更多的慘叫響了又止。明軍騎兵越來越興奮,不斷髮出興奮的喊叫聲。而落馬後伐幸未死的清兵也不過是多活了幾秒鐘的時間,一排一排的明軍騎兵奔馳而過,他們不是被殺死,就是被馬蹄踏成肉泥。

前方視野一闊,落在後面的這一羣清兵已經被斬殺殆盡。阻滯感消失,明軍騎兵的速度再度加快,奔着前方的綽綽人影狂追而去。

線國安聽着身後隆隆的馬蹄聲,心驚膽戰之際卻感到座下馬匹的吃力喘息。他默不作聲地解開雨溼的披風,隨手扔棄,感覺馬匹的速度稍快了一些。又解脫鐵甲,再扔。

既然線國安已經作出了榜樣,其他清兵也有樣學樣,盔甲、箭壺、弓矢、馬袋……東西越扔越多,除了武器,似乎什麼都成了累贅,成了耽誤逃命的負擔。

掌旗手左顧右盼,眼見超過自己的人越來越多,終於鬆手扔掉了線國安的將旗,頭一低,加緊催馬逃奔。

明軍追得更近了一些,但隨着清軍的丟盔棄甲,雙方又開始保持一個固定的距離,一前一後疾速奔馳着。

清軍沒有多餘的馬匹可以更換,而明軍雖然不同,但經過了一天的行軍戰鬥,馬匹的體力也消耗很大。追與逃的雙方,都有着自身的困難,也都在咬牙堅持,誰也不肯輕易放棄。

馬寶突然甩掉了馬袋,包括裡面的乾糧。接着是披風,鎖甲,然後是溼衣服,最後連頭盔也隨手棄之。好個赤膊光頭、怒瞪雙目、緊握大槍的勇猛戰將,他一馬當先,全身上下的彪悍本色盡顯無遺。

眼見馬寶已經竄出了好幾個騎位,身後的衆將也紛紛減負,有的扔得多的光膀赤膊,有的扔得少的還穿着布衣、戴着頭盔。但速度確實快了一些,離清軍的隊尾又接近了一些距離。

“大人。”親衛隊長奔馳之中立身馬蹬,回頭望了一眼,臉上現出絕決之色,“卑職率隊阻擋一陣,保大人平安脫險。”說完,不等線國安回答,揮刀大喊道:“兄弟們,跟敵人拼了吧!回身衝殺,死中求活。”說完,他放緩了馬速。

親衛都是線國安的心腹,恩惠受得最多,也最忠心。聽到隊長的呼喊,很多人隨聲應和,紛紛放緩馬速,勒馬回身。

線國安臉上現出猶豫之色,但隨即一夾馬腹,繼續向前疾馳。這些親衛是決死一戰,爭取些時間讓自己脫險。而他們的命運已經註定,那點人馬根本擋不住明軍的大隊騎兵。自己停下,豈不是辜負他們的一片忠心。

“垂死掙扎,可惜晚了。”馬寶臉上閃過輕篾之色。

敵人停下了腳步,正迎頭衝來。但是距離這麼短,從停止到速度起來,顯然是不夠的。而明軍卻始終保持着衝擊的速度,這個優勢決定了清軍的反衝鋒不過是螳臂擋車,自取滅亡罷了。

騎兵對衝講究的是速度,誰速度慢誰就更容易被擊中,馬寶明白這個道理,對面的清軍也明白。但儘管他們拼命催動馬匹,勇敢地向人多勢衆的明軍迎上來,但速度的劣勢依然難以避免。

“殺敵!”“殺敵!”瘋狂的吶喊幾乎同時響起,兩支騎兵猛烈地撞擊在一起,兵器的撞擊聲,人員的喊殺聲,瘮人的慘叫聲,馬匹的嘶鳴聲,響徹在這並不寬闊的大道上空。

對面長矛的矛尖一閃,向着馬寶當胸刺來。馬寶也不躲閃,藉着馬力和臂力,用槍猛地一磕,兩馬交錯,他槍柄一橫,將清兵擊落下馬。馬速稍有減緩,但馬寶威勢不減,大吼一聲,一槍刺出。對面的清兵揮刀格擋,感覺象擊在了石頭上,力氣大得異乎尋常。槍身只是微微走偏,依舊刺入了敵人的左肋。馬寶一挑一抽,槍又回到手中,然後又猛地一掄,重重地砸在另一個清兵的肩頸處。

…………

;

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52章 血戰廝殺第10章 大勝第93章 戰馬論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33章 無題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33章 立威第48章 急轉直下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172章 無題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33章 無題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86章 輕視,放鬆第27章 詐取緬關第49章 烽火燎原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47章 初勝第15章 正妃虛懸第82章 燧發槍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37章 緬局有變第3章 召見羣將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88章 大調整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31章 段氏遺族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26章 無題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33章 無題第95章 請兵助戰第89章 進退兩難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80章 特殊人才第49章 烽火燎原第78章 破路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80章 京師大亂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12章 女考生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83章 棄城之議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70章 正面決戰第8章 依城挫敵第46章 火箭列裝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126章 無題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9章 決戰第81章 書院第24章 海外助力第4章 攻城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38章 三師相會第68章 慷慨秦腔
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52章 血戰廝殺第10章 大勝第93章 戰馬論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33章 無題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33章 立威第48章 急轉直下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172章 無題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33章 無題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86章 輕視,放鬆第27章 詐取緬關第49章 烽火燎原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47章 初勝第15章 正妃虛懸第82章 燧發槍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37章 緬局有變第3章 召見羣將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88章 大調整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31章 段氏遺族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26章 無題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33章 無題第95章 請兵助戰第89章 進退兩難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80章 特殊人才第49章 烽火燎原第78章 破路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80章 京師大亂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12章 女考生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83章 棄城之議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70章 正面決戰第8章 依城挫敵第46章 火箭列裝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126章 無題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9章 決戰第81章 書院第24章 海外助力第4章 攻城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38章 三師相會第68章 慷慨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