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

錦帳裡香霧繚繞,沐夫人耐心等待着丫鬟們的回答,坐在一旁的徐青蓮姐妹倆非常緊張,生怕晴雯口不擇言的道出實話,那就糟了。

誰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深受徐灝薰陶的竹蘭她們,不緊不慢的彼此相視一笑。

竹蘭心態最是超然,當先說道:“回夫人,奴婢沒有那個奢望,只求多呆在少爺身邊幾年足矣,到時奴婢的親事自有少爺做主。”

晴雯笑嘻嘻的道:“奴婢打定主意今後不嫁人了,少爺答應今後讓我和麝月一起經營一家店鋪,憑着自己的努力,一樣可以賺夠萬貫家財,有少爺照顧,不用怕親戚們搶奪家產,悠閒享受下半輩子,大不了過繼一兩個親戚家的侄兒養老送終。”

麝月羞澀的點點頭,一臉對於未來的期盼。而香玉擡起頭來,眸子清澈見底直透人心,緩緩說道:“少爺鼓勵奴婢將來拜名醫爲師,學得一身醫術後,行走天下懸壺濟世,爲窮苦百姓治病,奴婢發誓一定不會辜負少爺,如果少爺需要奴婢,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定當如期趕來。”

沐夫人聽得深深動容,就連徐青蓮姐妹倆都不可置信的看着四位姿色各擅勝場的丫鬟,誰也想不到,她們竟然對於將來都有了明確打算。

沐夫人爲之無語,暗道徐灝啊徐灝,真實越來越看不透你了,如此離經叛道的事都敢做?堪稱膽大妄爲了,而能夠調教出這些丫頭出來,可見你絕非尋常之人,將來如果你不是因此而死於非命的話,或許你的成就將不在魏國公老爺子之下。

江浦縣。

徐灝沒來由的連續打了幾個噴嚏,帶着護衛們不問青紅皁白的一擁而上,沐昂一個人衝在最前面,眼看就是一場混戰,也是巧了,對方竟然是熟人。

騎在馬上之人皺眉呵斥道:“你不是沐家老三嘛?混賬,仔細看清楚嘍,我是誰?”

沐昂叫道:“我管你是誰,揍死,咦?見過駙馬姑父。”

徐灝和朱高煦見狀也停下腳了步,朱高煦心裡暗叫一聲晦氣,擡頭笑道:“原來是王姑父,既然都是自家人,那今次就算了。”

來人徐灝也認得,他混跡在皇族圈子裡,諸位駙馬幾乎都見過幾面。這位長相英俊的中年人名叫王寧,尚的是皇六女懷慶公主,據說懷慶公主生母乃是普通宮女,因難產而斃了,自小被孫貴妃撫養長大。

王寧如今官拜後都督府府事,封了永春侯,此人善於交際八面玲瓏,和朱棣的交情不錯,時常來燕王府探望朱高熾兄弟倆。朱元璋壽宴或者家宴時,沐昂隨母親姐姐進宮時見過對方几次。

王寧身爲長輩,毫不客氣的道:“你不是魏國公家的徐灝嘛?你們簡直胡鬧,光天化日之下就敢無緣無故的毆打行人?就不怕聖上得知之後責罰你們?”

徐灝愣住了,暗道他怎麼知道自己的姓名?貌似沒被引薦過,每次都是隔着遠遠的。

此時朱高煦嬉皮笑臉的道:“適才不過是開個玩笑,姑父大人來此是爲了探望大姑姑?”

王倫也知道朱高煦爲人輕佻,動輒出手傷人,爲聖上所不喜,皺着眉被下人攙扶着下馬,語重心長的道:“你得好好約束下自己了,長此以往怎麼得了?王子犯法也會被宗人府圈禁,真以爲沒人治得了你?還有你們倆,小小年紀不學好,今次暫不與你們計較,若有下次必不輕饒。”

徐灝苦笑着點頭認錯,沒想到當了一回惡少,正好撞在了鐵板上,這一頓訓斥當真捱得好生冤枉。

徐灝趕緊正色道:“晚輩記住了,王大人也是來探望長公主殿下的吧?晚輩也是受燕王殿下的吩咐,前來探望,是以就帶着他們倆一同前來。”

“嗯,本人受內人所託,過來瞧瞧皇姐。”

王倫說完後深深看了眼徐灝,心說這三個孩子竟然是以身份最低的徐灝爲主,能令出名無法無天的朱高煦和有名頑劣不堪的沐昂乖乖聽話,此子果然不簡單。

這邊沐昂壓根沒聽進去長輩的勸告,笑嘻嘻的點點頭,拉着朱高煦問道:“怎麼樣?我可以隨你去北平了吧?”

朱高煦怪笑道:“行,這次帶着你同行。”沐昂當即喜不自勝,馬上又苦惱起來,“我娘肯定不會同意,這該怎麼辦纔好?”

朱高煦朝着正和王寧一起朝宅邸走去的徐灝努了努嘴,笑道:“讓你姐夫邀請你姐同行,你不就能一起前往了?”

沐昂搖頭道:“我姐纔不會沒名沒分的隨姐夫出遠門呢。不過等我去求求姐夫,我娘叫我多和姐夫在一起,這隨着姐夫去北方見識一番,或許會答應。”

“只要你到時趕來,我就收留你。”朱高煦不大在乎新收的小跟班,擡腳朝前走去。

衆人一起進了公主府,王寧忽然轉身拉着朱高煦的手,神色親切的詢問他近況,不厭其煩的循循教誨。

徐灝留意着王寧的一舉一動,他總覺得王寧對朱高煦格外照顧,相比之下對朱高熾的態度顯得不冷不熱,看來他是覺得朱高熾不討燕王歡喜,世子地位早晚會不保。

朱棣無論才幹和戰功,還是論在朱元璋眼裡的地位,都要遠遠超出所有藩王,最受朱元璋的信任和依賴,即使朝中三公和六部尚書輕易都不敢得罪於他,可是朱棣最大的弱點,就是常年不在中樞,很容易被邊緣化。

因此朱棣除了時常進京之外,就是結交京城裡任何有用之人,當然主要是以皇族和親戚爲主,這樣不會令帝王生疑,這些人能夠親近朱元璋,經常順嘴提起他的存在。

不這樣煞費苦心的話,即使感情再好的帝王父子,說翻臉也就翻臉了。朱元璋雖然最顧念親情,可是對於屢犯過錯的兒子一樣法不容情,就和歷代開國帝王一樣,賜死圈禁什麼的毫不手軟。

現如今隨着朝中重臣武將被一一誅殺,也越發的凸顯朱棣等幾位手握重權的親王地位,朱元璋靠兒子們去節制邊鎮諸將,對內依靠的是文臣和駙馬,對外視朱棣等幾個兒子爲長城。卻不知最疼愛的皇孫朱允炆,早就開始把親叔叔們當成了眼中釘。

朱棣雖說有繼承皇位的野心,而此時肯定是不敢有任何謀反之意的,畢竟以區區北平一隅之地,焉敢和擁有整個天下的侄兒對抗?徐灝猜不透爲何朱允炆會一上臺就馬上急着削藩,如果等坐穩了皇位之後,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感覺不難把朱棣長期困在北方。

等時間久了坐穩皇位,一切準備就緒,一紙詔書即能兵不血刃的把朱棣一家請到京城,然後厚賜金銀,選個封地讓其頤養天年,如此不是皆大歡喜?

縱觀整個靖難之役,除了朱棣確實是雄才大略和精通兵法之外,其餘諸王幾乎都是些庸才,根本沒必要去擔心諸王敢起兵造反,難道朱允炆就看不出來嘛?

看來朱允炆還是太年輕太心急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幾個文人綁一塊自以爲遍覽史書,爲了防止漢朝的八王之亂重現,就急衝衝的去削藩,沒想到真的一手造成靖難之役。

而不問是非就逼死了親叔叔和圈禁了大批皇族,多位皇族更是直接被貶爲庶民,能不使得天下官員和百姓爲之心寒?值此天下初安人心思定的時候,因有朱元璋的教誨和監督,諸王的表現大多堪稱可圈可點,沒什麼劣跡,因此誰會認爲此舉是爲了江山社稷?在老百姓看來,不過是爲了鞏固皇權,排除異己而已,何況那時太祖皇帝屍骨未寒。

徐灝就這麼一邊靜靜聽着王寧和打扮如同尋常婦人的臨安公主敘舊,一邊想着自己的事情。

想起死去的藍玉,徐灝就更想不明白了,藍玉之死最大的受益者其實並不是朱棣而是朱允炆。別看朱允炆管藍玉叫做舅舅,前文提過,朱允炆的生母乃是太子朱標的繼室,他下面的三弟纔是嫡出,乃是藍玉的嫡親外甥,藍玉被殺的原因之一,就是曾對朱元璋冊立庶長孫而非嫡長孫表示過不滿。

徐灝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或許是因爲身份上的原因,以至於朱允炆爲此寢食難安,按照立長不立嫡的原則,可不是上面那些親叔叔都比他更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嗎?

怪不得呢,如朱允炆這樣的文人,最在乎的就是個名分大義,他如果不把諸王都除掉的話,他怕不是覺得自己就不能被稱之爲正統吧?

此時臨安公主對他柔聲道:“多謝你過來探望我,都不是外人,我就稱呼你一聲侄兒。今後閒着無事時,就過來看看,到時我親自下廚做些小菜。”

徐灝聞絃歌而知雅意,趕緊站起來施禮道:“侄兒記住了,今後當時時登門探望長輩。”

王寧對徐灝的機靈非常滿意,笑道:“最好過幾天就過來,給皇姐講些趣聞故事。”

“是。”徐灝保證道。

如此留下了一堆禮物之後,王寧帶着徐灝他們辭別臨安公主,一起出了公主府,原路返回。

途中王寧暗中囑咐道:“皇姐有幾樁難事,我身份所限不便出面,而你身爲大內侍衛又兼着燕王府門下,算是半個宗人府的人,有你出頭最好不過了。”

徐灝心說不帶這麼坑人的,什麼叫做半個宗人府的人?我又不是傻子。不過既然已經應承了此事,徐灝也不準備耍賴,冤有頭債有主,直截了當的稟報朱元璋就完事了,哪用得着私底下去解決?

哦!徐灝明白過來了,敢情還是得被當了槍使,這臨安公主有難處,王寧身爲駙馬不便告訴岳父,通過自己這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之口,說給朱元璋聽,無疑最穩妥不過。

當下徐灝無語的應承下來,算算日子後天就要進宮當差了,如今他在宮裡沒事就拎着一把繡春刀,圍着乾清宮前的那塊田地打轉轉。

朱元璋種田的時候就喜歡詢問些京城最近發生的任何事,事無鉅細都要問清楚,鬧得府軍前衛一干侍衛人人就和打了雞血似的,沒事就滿京城裡溜達,到處打聽那些有的沒的之隱秘八卦傳聞,以期得到帝王青睞。

盯着王寧離去的背影,徐灝罵了一聲老奸巨猾,此事絕對是懷慶公主請求丈夫幫助大姐,王寧花花腸子多,就轉彎抹角的託燕王朱棣寫信吩咐自己做事,然後王寧於長公主府前巧遇自己,都是看中了自己目前御前侍衛的身份。

和這些喜歡算計人玩的傢伙們打交道真是累啊!一不小心就被人給利用了。徐灝感嘆着瞅着被他利用的朱高煦,心裡略微平衡。

第1章 家第75章 風雨來臨第742章 大明的白山黑水第246章 倒黴的郭鈺第366章 綠哥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28章 名將第700章 推車第208章 騷年,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220章 女人和男人的故事第829章 取締第1296章 再約第446章 魔窟第961章 女神誕生第352章 危機降臨第793章 騙術第1103章 三少爺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202章 野鴛鴦第219章 沒事忙第104章 郡主下嫁第779章 鬧事第23章 下注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26章 建言第1066章 天際舒雲卷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143章 夫妻反目第601章 遠行第179章 強悍的蔣嵩第1255章 狀詞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877章 報案第1256章 應對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1229章 梨花一枝出牆去第425章 禍不單行第893章 玉笑珠香第597章 癡人第816章 革新黨第279章 軍師第368章 外交第1213章 留仙院第1250章 喜脈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7章 丫鬟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1148章 不醉不散第701章 判刑第841章 漢家寨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383章 大喜第1129章 報恩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785章 倒黴的樣兒第870章 夜行船,載沉載浮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1168章 名落孫山第256章 幻想家第1212章 報應第929章 嫦娥應悔偷靈藥第536章 洞洞洞洞洞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502章 花花草草第329章 蜜餞第1096章 無功而返第794章 漣漪小居第419章 現實和童話第33章 三爺第920章 無語第653章 有模有樣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311章 審案第22章 青梅竹馬第1234章 六月飛霜第306章 糊塗母子第495章 名妓第442章 惡僧第56章 酒樓第25章 膽小鬼第1113章 含冤第1212章 報應第987章 宴會第454章 中年三大喜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387章 富貴人家第830章 不好不收第1011章 不幸的事第211章 徐灝的存在感第385章 美醜第580章 老夫少妻第546章 天經地義第612章 殺殺殺第195章 盛開的百合第248章 嬌豔如桃花露
第1章 家第75章 風雨來臨第742章 大明的白山黑水第246章 倒黴的郭鈺第366章 綠哥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28章 名將第700章 推車第208章 騷年,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220章 女人和男人的故事第829章 取締第1296章 再約第446章 魔窟第961章 女神誕生第352章 危機降臨第793章 騙術第1103章 三少爺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202章 野鴛鴦第219章 沒事忙第104章 郡主下嫁第779章 鬧事第23章 下注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26章 建言第1066章 天際舒雲卷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143章 夫妻反目第601章 遠行第179章 強悍的蔣嵩第1255章 狀詞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877章 報案第1256章 應對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1229章 梨花一枝出牆去第425章 禍不單行第893章 玉笑珠香第597章 癡人第816章 革新黨第279章 軍師第368章 外交第1213章 留仙院第1250章 喜脈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7章 丫鬟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1148章 不醉不散第701章 判刑第841章 漢家寨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383章 大喜第1129章 報恩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785章 倒黴的樣兒第870章 夜行船,載沉載浮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1168章 名落孫山第256章 幻想家第1212章 報應第929章 嫦娥應悔偷靈藥第536章 洞洞洞洞洞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502章 花花草草第329章 蜜餞第1096章 無功而返第794章 漣漪小居第419章 現實和童話第33章 三爺第920章 無語第653章 有模有樣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311章 審案第22章 青梅竹馬第1234章 六月飛霜第306章 糊塗母子第495章 名妓第442章 惡僧第56章 酒樓第25章 膽小鬼第1113章 含冤第1212章 報應第987章 宴會第454章 中年三大喜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387章 富貴人家第830章 不好不收第1011章 不幸的事第211章 徐灝的存在感第385章 美醜第580章 老夫少妻第546章 天經地義第612章 殺殺殺第195章 盛開的百合第248章 嬌豔如桃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