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招蜂引蝶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門千戶入畫圖;

草樹雲山如錦繡,秦間得及此間無。

此乃出自詩仙李白對於天府之國巴蜀之地的讚譽,而其中的‘秦’乃八百里秦川,是最早擁有天府美譽的豐饒沃土;可嘆始皇帝爲了修建阿房宮和驪山秦陵,大興土木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後來阿房宮一場大火足足焚燒了三個月之久,不可想象有多少頃森林被從此付之一炬。

秦朝之後,八百里秦川屢屢遭受天災人禍,以及隋唐時期修建長安城需要的龐大物力,無數森林被砍伐,加上關內人口暴增不得不毀林開墾農田,加上氣候原因,鬧得盛唐則天女皇時期,長安城周圍已經沒有足夠的糧食供給食用,不得不數次南下洛陽就食,逐漸使得關內天府之國的讚譽名不副實,被擁有了都江堰開闢良田萬頃的巴蜀之地取而代之,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四川日漸成爲華夏獨一無二的天府之國。

宋末元初時,巴蜀將士百姓抵抗蒙古鐵蹄將近半個世紀之久,數次遭到蒙人屠城,百業凋零民生塗炭,直到洪武四年明軍進入四川。

朱元璋對於天府之國非常重視,冊封皇十一子朱椿爲蜀王,這位諸子之中才華橫溢的朱椿經營四川。

蜀王朱椿不負衆望,當其他王爺們都在一心訓練士卒,秣兵厲馬時,唯獨他求賢若渴,請來數位大儒協助治理四川,以禮教守禦西陲。偶有幾次請朝廷出兵幫助平叛之外,一心大興學堂鼓勵經濟興修水利,帶領百姓開墾荒田種植農桑,很快使得巴蜀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恢復元氣。

史書評價蜀王治理四川:蜀人從此安業,日益殷富,以至川中二百年不備兵革。椿力也!

沐凝雪打小亂不斷,逐漸穩定下來的雲南途經巴蜀,立即被百業興盛,文風濃郁的成都府所感染,一時間流連忘返。也是她深受徐灝影響。不再謹守着什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興致勃勃的走遍名勝古蹟,尤其喜歡蜀王主持修建的望江樓和散花樓,站在樓上眺望錦江,比之十里秦淮不逞多讓。

沐春因公務纏身得十一月底方能動身回京,因此派人知會蜀王代爲照顧。沐家女眷被朱椿迎進了蜀王府,安全無虞。而自打藍玉被誅殺之後,朱椿髮妻藍氏被賜予毒酒。正妃之位空虛,一見沐凝雪即驚爲天人。

沐夫人很瞭解朱椿的爲人,說話時提到了幾次徐灝,果然被朱元璋親暱戲稱爲“蜀秀才”的朱椿。立馬熄了求偶的心思,併爲了安穩沐家女眷的心,馬上把側妃金氏立爲正妃,並派人請求朝廷予以冊封。

沐凝雪因此很欣賞爲人光明磊落的蜀王,放心留在成都遊玩,不過屢次婉拒朱椿相邀,並不想引起徐灝的誤會。實在是她清楚心上人於此等事上的胸襟,堪稱小肚雞腸。而且她牢記着徐灝出門時的小心謹慎,不管去哪沐家三百家將都片刻不離左右。

奈何美人總是會無端遭人覬覦,尤其是有身份的美人,紅顏禍水絕非一句戲言。蜀王次子朱悅燿爲了謀奪世子之位,竟打起了她的主意。

朱悅燿本是庶出身份,生母就是剛剛被立爲正妃的金氏,嫡長子朱悅熑隨着前蜀王妃的死,在王府裡的地位一落千丈。

朱悅燿想着如果能娶沐家郡主爲妻,自然會輕易壓過兄長一頭,有了沐家支持,不難尋出世子的過錯從而奪嫡。而且沐家郡主堪稱才貌雙全,光憑此點就足以匹配他,豈能放走她回京,不然一輩子都得悔不當初。

這一日也是湊巧,沐凝雪出門時無意中被朱悅燿撞見,遙遙望見一清麗絕俗的妙齡女子身穿繡着淡色芙蓉的月白密羅衫,畫着綠水波紋的白素紗裙,前後裙門浮幾片芙蓉花瓣,髻上插着一支白玉簪,正面一朵黃金花鈿,嵌着硃紅寶石,嫋嫋婷婷的坐上大轎。

要不是前後左右護衛着沐府校尉,朱悅燿險些忍不住命手下撲上去,直接把人搶回去生米煮成了熟飯再說。

良久朱悅燿長嘆道:“儼然芙蓉仙子下界,湘妃臨凡,不娶她我定會終身爲憾。”

身邊心腹兼謀士,金氏的弟弟金懷恩笑道:“何必煩惱,近水樓臺之下,憑殿下的才華不難打動郡主芳心。倒是殿下要記着沐王府非同小可,連王爺都禮讓三分,絕不可如以往那樣造次,不然恐怕性命不保。”

朱悅燿點點頭,振奮精神說道:“走,咱們去會會芸寧郡主。”

誰知他人前腳剛走,後腳立馬有人把消息火速傳往京城。

話分兩頭,京城徐家花園裡,徐灝正百無聊賴的坐在一處顯眼的涼亭裡,茶水喝的點滴不剩,他手裡罕見的拿着一柄最貴的湘妃竹扇,一身貴胄打扮。

“嫂子你到底想要我做什麼?你再不說我可就走了。”徐灝無聊的朝一側花叢裡叫道。

“你閉嘴,老實坐着。”花叢裡傳出朱巧巧清脆的聲音來。

徐灝無奈之下只得聽話的繼續坐着,坐了好半天,就見三喜小跑過來叫道:“奶奶,奶奶,二夫人走錯了路,竟去了公主府那頭。”

“什麼?”朱巧巧立刻打花叢裡鑽了出來,神色不善的質問道:“你們都怎麼回事?這麼多丫頭都死哪去了?香菱香萱呢?不是安排好了去指路嘛!”

徐灝好奇的側耳偷聽,就聽三喜辯解道:“本來二夫人打霜雪齋下來,香菱就候在臨夏閣附近,香萱等在去往絳雪齋的路上,誰知二夫人打小道去了竹林裡,害的我們好找,她竟然直奔着公主府那邊去了,走路飛快,想追都追不上。一下就沒了蹤跡。”

朱巧巧納悶的道:“這可奇了,她去那邊做什麼?”

徐灝終於忍耐不住,走過來問道:“嫂子你要幹啥?連香菱香萱都出動了,我怎麼感覺你不安好心呢?”

朱巧巧悻悻的道:“本來我想借用孿生姐妹把她引到你面前來,瞧瞧這位新夫人性情如何,如果她水性楊花膽敢試圖勾引你,我也就當場抓住了她的把柄。今後不愁她不乖乖的聽命於我。”

徐灝馬上倒吸一口涼氣,心說嫂子你實在是太壞了,吃驚的道:“那我呢?一世英名豈不毀於一旦。這麼損的招數虧得嫂子你都想得出,小弟佩服。”

朱巧巧得意的眯着眼眸,笑道:“你是不知你堂堂三少爺在咱家的名聲。隨便勾勾小手指頭,擔保無數女人前仆後繼來任你採摘。那耿春花一向貪財如命,最是愛慕虛榮,這些日子時常偷偷打聽關於你的一切,本宮料到她定當存了別的心思,故此設計擒獲她。可惜這蠢人竟然走錯了路。”

徐灝鬧得哭笑不得,嘆氣道:“你老高擡貴手,咱換個魚餌行不行?”

“除了你之外。我上哪找魚餌去?乖!”

朱巧巧一邊漫不經心的哄着兄弟,一邊心裡盤算着,忽然神色一變,驚喜叫道:“對了。怎麼忘了那邊的李家兄弟,快走。”

“李芳李茂?”徐灝同樣神色一變,趕忙跟着大嫂而去。

千壽堂裡,徐翠桃羞澀的依偎在老太君懷裡,王氏則站在窗戶邊上觀察着被臨安公主騙過來的李茂,俗話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愛,何況李茂本就一表人才。除了年紀小了點,沒什麼缺點。

臨安公主信心十足的微笑不語,過了一會兒對着翠桃打趣道:“還滿意嘛?”

徐翠桃聞言紅着臉扭過頭去,老太君輕輕撫摸着孫女的背部,大笑道:“二丫頭要是不滿意,早就溜走了。”

臨安公主會心一笑,隨口問道:“灝兒哪去了?這幾天一直不見他。”

老太君就問月蘭:“昨晚還說今天告了假,一早就不見蹤影,對了還有巧巧呢?她們姐妹這幾日又沒有開詩社,怎麼一個都不見過來。”

月蘭輕笑道:“聽聞家裡打四川購置了一批上好蜀繡,要張羅着給二姑娘縫製新衣,想必姑娘們都在忙這個。京城附近今年大旱,莊稼長勢不好,大奶奶幾天來和三少爺商量着減少佃戶家今年的收成。聽三少爺說鳳陽老家糟了蝗神,很多田地顆粒無收,已經派了二管家趕過去。三少爺說雖然老家遭了災,可是近幾年連年豐收,朝廷稅賦動輒減免,因此米庫裡糧食堆積如山,老家人肯定餓不死,吩咐二管家此行去接濟窮苦百姓,反倒是不必操心咱家的親戚們,他們即使哭窮也不必理會。”

“阿彌陀佛,做得好。”臨安公主一邊聽着,一邊心說果真徐家真正話事人乃是年紀輕輕的老三徐灝,在家裡說一不二,父皇和自己都沒有看錯人,自己把一大半府邸贈送給徐家,這一步棋看來是走對了,就是不知將來父皇老去後,徐灝是否依然能夠站穩朝堂,扶持兩個兒子。

老太君露出笑容,說道:“老三向來對莊戶最好,有他在,莊裡人絕對不會受窮餓肚子,老身睡覺也踏實。”

此刻窗戶邊的蕭氏故意說道:“嫂子,二丫頭出嫁你要準備多少嫁妝?”

王氏聞言乾笑道:“自然不會委屈了翠桃,就是還有翠雲翠柳姐妹倆,我這做母親的要一碗水端平,不好厚此薄彼。”

老太君太清楚王氏小氣貪婪的性子,不想令公主看出笑話,就說道:“翠桃的嫁妝老身早已預備好了,你這做母親的,就出個一千兩嫁妝好了。”

王氏心中大喜,故作大方的道:“哪敢讓母親您破費了,幾千兩銀子的嫁妝我還是出得起的。“

老太君笑呵呵的道:“有咱家巧巧和紅葉兩位大財主,老身底氣十足呢,不用你和我爭。”

臨安公主見狀忙說道:“這怎麼行,怎能讓她嫂子和妹子出錢?只要老太太和太太隨便意思下就好,不拘多少嫁妝,我家又不缺錢。”

老太君笑道:“按理說是不應該,可是誰叫我家還有個灝兒呢,他非要大包大攬,老身也擰不過他,就由着他們小一輩去操心出力吧。”

蕭氏走過來說道:“我當初就說灝兒和翠桃倆姐弟情深來着,其實她們姐妹間何嘗不感情深厚?俗話說長嫂如母,這也是巧巧和紅葉的一片心意。”

臨安公主大爲動容,嘆道:“徐家親情濃厚,得翠桃做我的兒媳婦,我也算能徹底放心了。”

徐翠桃安安靜靜的躺在祖母懷中,嘴角掛着一絲溫柔笑意,一滴晶瑩淚滴緩緩滑落。

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715章 我不聽第612章 殺殺殺第790章 結黨謀反第432章 殺戮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563章 鸞鳳爭鋒第1079章 不顧廉恥第82章 一勞永逸第820章 三代牽絆第1210章 美人計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188章 再見蔣老師第75章 風雨來臨第387章 富貴人家第274章 逼宮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442章 惡僧第1225章 事成第87章 富貴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175章 遊園第1238章 花聖笑柳第878章 定案第390章 琉球第636章 接盤俠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605章 認親第24章 風騷第190章 爭遺產第713章 族會第1034章 喜訊第324章 三秋木香第209章 不解風情第991章 王大人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1101章 無話可說第668章 何以克當第751章 金鳳第353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446章 魔窟第1108章 送禮第432章 殺戮第29章 上者勞心第59章 上元夜第153章 朱玉英第771章 大花娘第311章 審案第311章 審案第1231章 誤會第1085章 集權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973章 母親高見第679章 疙瘩第960章 大勢所趨第656章 舉事第336章 作爲第245章 募捐第438章 錫蘭第1259章 是有一點第676章 生病第199章 王氏進京第781章 明朝的羣體事件第590章 **賊第992章 美夢第971章 采綠第1269章 自信第880章 發飆的縣令第466章 二進門第116章 面聖第369章 渾水第821章 豬蹄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591章 一春風雨第762章 復仇第252章 燕歸第694章 放棄第268章 鳳舞第648章 衝突第70章 和尚第550章 嚇人第966章 賢太守第1287章 老爺第587章 閒話第1290章 漱芳亭第926章 死第770章 柳少爺的故事第200章 侮辱了也不喊第964章 厚意第1102章 大辟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772章 快刀斬亂麻第1140章 請求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1182章 月華天第515章 翠荷第568章 聊天第1241章 巡檢司
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715章 我不聽第612章 殺殺殺第790章 結黨謀反第432章 殺戮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563章 鸞鳳爭鋒第1079章 不顧廉恥第82章 一勞永逸第820章 三代牽絆第1210章 美人計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188章 再見蔣老師第75章 風雨來臨第387章 富貴人家第274章 逼宮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442章 惡僧第1225章 事成第87章 富貴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175章 遊園第1238章 花聖笑柳第878章 定案第390章 琉球第636章 接盤俠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605章 認親第24章 風騷第190章 爭遺產第713章 族會第1034章 喜訊第324章 三秋木香第209章 不解風情第991章 王大人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1101章 無話可說第668章 何以克當第751章 金鳳第353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446章 魔窟第1108章 送禮第432章 殺戮第29章 上者勞心第59章 上元夜第153章 朱玉英第771章 大花娘第311章 審案第311章 審案第1231章 誤會第1085章 集權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973章 母親高見第679章 疙瘩第960章 大勢所趨第656章 舉事第336章 作爲第245章 募捐第438章 錫蘭第1259章 是有一點第676章 生病第199章 王氏進京第781章 明朝的羣體事件第590章 **賊第992章 美夢第971章 采綠第1269章 自信第880章 發飆的縣令第466章 二進門第116章 面聖第369章 渾水第821章 豬蹄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591章 一春風雨第762章 復仇第252章 燕歸第694章 放棄第268章 鳳舞第648章 衝突第70章 和尚第550章 嚇人第966章 賢太守第1287章 老爺第587章 閒話第1290章 漱芳亭第926章 死第770章 柳少爺的故事第200章 侮辱了也不喊第964章 厚意第1102章 大辟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772章 快刀斬亂麻第1140章 請求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1182章 月華天第515章 翠荷第568章 聊天第1241章 巡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