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返航

現今印度北方受到帖木兒汗國的侵略,國都德里被佔領,屠殺了十萬戰俘。原先的德里蘇丹國分裂成大大小小數十個邦國,非常的混亂。而南方一樣邦國林立,但相比北方的戰亂要平靜許多,其中位於印度西南海濱的古裡王國就像是個世外桃源,依山面海,良港衆多,盛產特色紡織品和胡椒等。

古裡國王對大明艦隊展現出了極大的誠意,爲大明天子獻上了一條五十兩黃金抽絲編制,鑲嵌了無數寶石的華麗腰帶。

姚廣孝親自頒發詔書和金印,在王城豎立石碑曰:“其國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

隨着古裡奉中國爲宗主國,只要大明的勢力能深入印度洋一天,不再擔心遭到外敵入侵,很快在徐灝的操作下,古裡和錫蘭結成了盟邦。

明人在印度可以暢通無阻,船隊計劃在港口停留數月,大批隨之而來的商人歡天喜地,上岸和當地人討價還價,滿載貨物可以啓程返回家園了。

爲了保護商船,徐灝分出百艘戰艦護航,會一直護送船隊抵達占城。

古裡的風俗有別於其他印度邦國,大概是自古以來就是國際商貿樞紐的原因,風氣較爲開放包容,幾代國王也是有爲的君主,隨處可見阿拉怕商人和波斯人,是個文化非常多元,風景優美宜人的國度。

印度人的和善溫順令徐灝不禁想起了後世,如果計劃周詳的話,或許應該不難在征服了婆羅門和剎帝利後,進而聯合兩大階級共同統治整個印度,一如所有的征服者。

當然徐灝僅僅是想想而已,他從來沒有建立帝國的野心。船隊招收了一些熟悉西洋民情商訊的古里人加入,派出一支船隊北上尋訪印度東部恆河三角洲的商業名城加爾各答,很遺憾的是因戰亂等原因,有着千年歷史的加爾各答已經不復往日繁華。成爲了一片廢墟。

倒是在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生港口,帶回來當地特產三筋樹葉和甘松油,上等的棉布和珍珠等貨物,用瓷器等換回來滿滿一船的金幣。

返回時在一個港灣遇到了當地部落。生性野蠻好戰,用絲綢討好了酋長後,換回了珍珠玳瑁以及大批象牙。

一船船滿載着藍寶石和明珠、各色寶石、珍貴香料、天然玻璃、銅錫鉛等商品的商船陸續啓程返回中國。

順着海岸線南下兩百公里,是一個名叫柯枝國的古國,擁有不亞於古里港的繁華,地形非常特殊,港口裡面地廣水深,外圍有許多小島環繞,是天然易守難攻的深水良港。

自古以來,不同語言膚色和信仰的外國商人在各個小島上安營紮寨。明朝龐大艦隊的到來,給這個見慣了外國商船的城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其中有一個名叫康丁的威尼斯商人跑來非要加入船隊不可。

徐灝不知這傢伙在歷史上學成歸國,把航海圖獻給了立志遠航的葡萄牙國王,對探明全世界起到了一定作用。就算知道了大概也不會阻止。從歐洲通往中國的航線,早在東漢年間即已經被阿拉伯人探明,沒什麼可隱瞞的。

船員們閒來無事把多人協同操縱的大型漁網傳授給了當地漁民,這令柯枝國的捕魚業笑傲整個印度,爲了紀念此事,後世印度旅遊局打造了金字招牌,寫着大約在公元十五世紀初。中國人把這種漁網帶到了本地。

柯枝國和中國的淵源很深,唐宋時期就已經到中國納貢,是個比古裡國還要親明的國家,遍佈全國的江河湖泊,河道縱橫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氣候四季如春。溫差甚微。

椰子是本國的最大特產,有椰子之國的美譽。從柯枝國再往上徐灝推測很可能是後世印度第一大港的孟買了,因爲嚮導描述羣島上有一些古老建築,可能就是象島石窟。

五十年前,孟買被信仰伊斯蘭教的古吉特拉王國佔領。也就是說徐灝即將踏上阿拉怕世界。

不過徐灝突然下令船隊停止前進,因爲收集到的消息顯示,繼續走下去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此時的歐洲各個方面都遠遜於西亞人,還處於矇昧的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騎士們只會一味的正面豬突,完全不是奧斯曼突厥人的對手,而奧斯曼近年敗給了帖木兒韃靼人,韃靼人的宗主蒙元完敗給了明朝,雖說證明不了什麼,總之每當中國再一次強勢崛起的時候,遊牧民族被迫往西方大規模的遷徙,波浪一般的迫使各族也跟着往西逃難,連帶着歐洲各國最終就會倒了大黴。

帖木兒把奧斯曼一分爲四,也就是說,未來起碼五十年之內,威尼斯商人還可以抵達印度。

真正的東西交流得等一百年文藝復興之後了,而且歐洲和中東世界實在是距離中國太遠,儘管徐灝很想去歐洲旅行一圈,但現實是他不能不返航了。

原來商人從國內帶來了噩耗,徐太后於七月初四在金陵病逝,身爲子侄徐灝必須得馬上啓程回國奔喪。

帶着一絲遺憾回到闊別一年多的家園,祭奠了姑姑後,徐灝選擇在家休養一段時日,閉門謝客。

這令爲了北方心神不寧的朱高熾甚是不樂,也知徐灝避世的一片苦心,無計奈何。

紅葉生了個兒子,已經隨喜當爹的沐皙返回福建泉州,沐夫人帶着凝雪等人也回到了京城。

祝伯青和江登雲等人順利考中舉人,王驥準備出仕做官了,表姐蕭雨瀅經過刑部斷案,最終無罪釋放,如今和舅媽梅氏居住在蕭家村。

這一日,徐灝給兒子徐燁在家設宴過生日,面對自己的女人們不免心生愧疚,笑道:“我打算尋個偏僻地方移居,蓋此一去,終此一生,閒遊田野,不復返此塵世矣。”

徐妙錦不悅道:“此舉實在無趣,古語云:“小亂避自鄉。大亂避自城”。兵荒馬亂之時,村莊百姓尚知道要聚在大去處抱團生存呢。如今陛下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無烽火之驚。無夜吠之犬,卻如何忽然動此等村野之雅愛,又言語決絕如此?”

其實徐灝只是一時感慨,海航了一年多,整個人的心胸似乎變得更加開闊了,而航行大海看似浪漫熱血,實則絕對是最惡劣艱苦的工作之一,枯燥的海上生活,飲水都是餿的,爛菜葉是最美味的食物。

這還是生活條件最完善的明朝龐大艦隊。可想而知小艦隊的痛苦,大航海時期,死於各種疾病的船員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

徐灝有意逗逗對方,笑道:“正是趁此太平無事之秋,我纔想遷居村野。如果犬吠月影。烽煙報警之秋,欲爲綠野田翁,豈可得乎?”

沐凝雪笑吟吟的道:“所謂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夫君不喜爭名也不喜爭利,我倒覺得甘美無如躬耕之粟,溫暖無如自織之布。況且我夫婦素來不喜喧鬧,但願高臥安居。可這在家裡雖然能杜門辭客。可是喧笑之聲擾人清夢,往來應酬真真太多了,片刻都不得空閒,豈得攜仙遨遊於泉林,信步壁間之畫中悠哉?”

成了老閨女的徐翠柳有感於閒言碎語,立時心生嚮往道:“嫂子一定要帶上我。這家裡實在不是清靜之地。”

徐妙錦無語的道:“真服了你們夫婦,乾脆明日都搬到稻香村好了,不要任何人打擾你們,好生閒雲野鶴去吧。”

“要得,就這麼定了。”徐灝哈哈一笑。把兒子舉起來遞給了奶孃。

次日徐灝果然和妻子一起搬到了稻香村,勉強合了夫妻倆閒雲野鶴之心,謝絕一切凡塵瑣事,自由安閒度日,看上去勝似那得道仙人。

徐灝親自用木頭築成了一樓,用鵝軟石點綴小道,架了一座小木橋,栽花種樹撒播種子,每天和兒子嬉戲,夜晚夫婦二人散步談心。

過了數十日,徐灝清晨起來,點視了自家院落,飯後登山席地而坐,吟道:“籬門外有十畝田,柵欄下逝一水灣;歸就午餐雞鳴時,不勞婦女肩荷擔。

窗通院外四下觀,垂楊綠草在眼前;掀幕視彼農夫勵,教讀兒女亦不耽。”

話音剛落,有一宮裝女子出現在對面,徐灝對她視而不見,繼續低吟幾遍,一時間覺得心曠神怡。

那容貌秀麗的女子半跪在草地上,低聲道:“啓稟大人,徐汶勾結齊王意圖謀反;漢王趙王借守孝滯留京城,吐蕃高僧進宮傳授給陛下一些妙法,最近宮裡多了些朝鮮進貢來的美女,海外又進獻了波斯麗人,使得陛下不知節制身子骨每況愈下,政事大多由內侍代爲執筆,倚賴內閣七位大臣,朝堂內外都說假以時日,內閣將有宰相之實。”

“知道了。”徐灝臉上出現了一絲隱憂,他就擔心朱高熾沒了朱棣的壓制,現在又沒了太后的拘束,那麼肥胖的人一旦縱慾無度的話,萬一被有心人往藥石中添加些東西,或是一時激動發生了心臟病。

真不知朱高熾的壽命是多少?隨着朱棣的死去,徐灝的先知優勢可謂是蕩然無存,好在太子朱瞻基身體健康,不管朱高煦和朱高燧使出什麼陰謀詭計,只要他活着一天,任何人也別想篡位自立。

在外面得勾心鬥角,回到國內還得勾心鬥角,所以他纔對平靜的田園生活心生嚮往。

與此同時,老太君正和蕭氏等人逗弄徐燁和老四徐淞的長子徐炑,彼此閒話,只見垂花門的四喜走進來回道:“南邊祁府的太太昨日到了,今日往報恩寺上香,明兒要來咱們府裡看老祖宗呢,先差了兩個媳婦送禮請安來了,如今在外邊等候。”

說完叫小丫頭把禮物擡了過來,蕭氏看是上用內造國緞十匹,上等寧綢十匹,白玉如意一柄,四色荷包一匣,遂讓丫鬟收了。

徐淞妻子袁氏好奇問道:“祁家太太是誰?”

蕭氏解釋道:“說起來祁家和咱家世代相交,早年祁夫人的母親是老太太姐姐的乾女兒,後來祁家遷到了廣東,我記得還是十幾年前祁夫人隨丈夫進京面聖時,來過咱家一次,再往後就沒了什麼音訊。也不能怪人家,咱家這些年又是北上又是打仗的,往日的親朋故舊大多都沒了聯繫。”

“哦!”袁氏見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頓時沒了問下去的興致。

第939章 不可嬉第378章 功德第1206章 貪得無厭第304章 塞外之戰第1002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692章 梨園第569章 茄鯗第45章 拜年第586章 一對鴛鴦第1282章 掃晴娘第706章 能屈能伸第1098章 選房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490章 安王妃第674章 不可爲鄰第1250章 喜脈第405章 刻薄第848章 荷花與端午第412章 嬌容奇異第230章 參禪第1070章 恩詔第141章 安撫第555章 槍擊趙王第496章 故人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1304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嗎?第975章 該死的蛤蟆第658章 洗劫第55章 眼光第453章 在哪裡?第634章 比賦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815章 名士第789章 迅猛第534章 八股第252章 燕歸第217章 夜宴第958章 居安思危第953章 惡趣味第757章 通惠河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459章 屠戶第700章 推車第672章 對曲第696章 說一不二第923章 扳回一城第1005章 家祭第188章 再見蔣老師第1073章 爲紅顏第293章 浪裡白條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889章 傳奇第921章 算賬第64章 嫂子第1136章 顯靈第1136章 顯靈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1241章 巡檢司第1118章 蠢娘們第1031章 自甘下賤第517章 天地君親師第288章 食之無味第396章 禍從天降第153章 朱玉英第899章 濁酒第69章 別樣官場第587章 閒話第991章 王大人第844章 玉環第616章 極品夫妻第50章 瑣事第3章 藏拙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712章 宗族第124章 捉弄蔣嵩第1026章 招搖第380章 內閣第380章 內閣第931章 識人之明第311章 審案第224章 和芷晴同居的日子第1174章 荷風吹香第776章 百順千依第909章 不可說第438章 錫蘭第726章 喬遷第569章 茄鯗第988章 爲什麼第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482章 遷都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881章 活神仙第944章 平凡的真諦第1175章 少年心思第317章 徐家妙錦第576章 算計第671章 東江水第1296章 再約第799章 蠱惑
第939章 不可嬉第378章 功德第1206章 貪得無厭第304章 塞外之戰第1002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692章 梨園第569章 茄鯗第45章 拜年第586章 一對鴛鴦第1282章 掃晴娘第706章 能屈能伸第1098章 選房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490章 安王妃第674章 不可爲鄰第1250章 喜脈第405章 刻薄第848章 荷花與端午第412章 嬌容奇異第230章 參禪第1070章 恩詔第141章 安撫第555章 槍擊趙王第496章 故人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1304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嗎?第975章 該死的蛤蟆第658章 洗劫第55章 眼光第453章 在哪裡?第634章 比賦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815章 名士第789章 迅猛第534章 八股第252章 燕歸第217章 夜宴第958章 居安思危第953章 惡趣味第757章 通惠河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459章 屠戶第700章 推車第672章 對曲第696章 說一不二第923章 扳回一城第1005章 家祭第188章 再見蔣老師第1073章 爲紅顏第293章 浪裡白條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889章 傳奇第921章 算賬第64章 嫂子第1136章 顯靈第1136章 顯靈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1241章 巡檢司第1118章 蠢娘們第1031章 自甘下賤第517章 天地君親師第288章 食之無味第396章 禍從天降第153章 朱玉英第899章 濁酒第69章 別樣官場第587章 閒話第991章 王大人第844章 玉環第616章 極品夫妻第50章 瑣事第3章 藏拙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712章 宗族第124章 捉弄蔣嵩第1026章 招搖第380章 內閣第380章 內閣第931章 識人之明第311章 審案第224章 和芷晴同居的日子第1174章 荷風吹香第776章 百順千依第909章 不可說第438章 錫蘭第726章 喬遷第569章 茄鯗第988章 爲什麼第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482章 遷都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881章 活神仙第944章 平凡的真諦第1175章 少年心思第317章 徐家妙錦第576章 算計第671章 東江水第1296章 再約第799章 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