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洪熙大典

徐灝很重視洪熙大典的編纂,主要是爲了繼承永樂大典,想要完整保留下中華文化瑰寶,留給後人一份曠世遺產。

沒有太多計較這其中的政治意義,當時幾乎沒怎麼思考過,純是爲了永樂大典而洪熙大典,不想此舉卻給他和朱高熾帶來了無以復加的巨大好處。

從他提議的那一天開始,滿朝文臣沒有不贊同的,並且立刻贏得了天下讀書人的推崇。

朝局的迅速穩定,提議洪熙大典可謂是功不可沒,重視文治的朱高熾登基爲帝后,原本大量心懷不滿的文人也隨之動搖了。

因爲此乃士林夢寐以求的文化盛事,隨着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其中,時至今日,幾乎所有讀書人都公認編纂洪熙大典是曠古絕今的偉業。

“天下文藝之英,濟濟乎鹹集於京師。”時下士林如斯形容盛況的真實寫照。

起初開始的時候,是由解縉、胡廣、胡儼、楊士奇等內閣學士擔任總編官,召集了翰林院以及京畿江南的一百四十七位大儒,粗略統計編纂出了洪熙大典,費時僅一年。

隨着朱高熾對文事的高度重視,滿朝文臣的齊聲建議,洪熙三年,再次任命解縉、姚廣孝、鄭錫、楊士奇等人重纂,這一次的規模擴大到了整個天下。

參與的文臣文士,宿學老儒達到了驚人的二萬一千六百人,幾乎涵蓋了所有德高望重的飽學之士,單憑人數上的規模,足以稱得上曠古絕今了。

而在各地徵召的繕書人進行描欄、清抄、繪圖和圈點工作,已經無法確切統計出準確數字,可以說近乎所有讀書人都直接間接的參與到了其中。

所以洪熙大典代表着整個士林的集體心血,對於人心的凝聚起到了無可估量的正面作用。歷史上朱棣孫祖三代的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毫無疑問也和當時編纂永樂大帝有着直接的關係,這三十多年來,賢人輩出,四海昌平。

參與編修大典之人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裕。戶部再窮也會優先供養,文淵閣是主要的辦公場所,居住地和另外的工作場所安排在距離皇宮不遠的崇裡坊等地,附近就是剛剛落成的皇家圖書館。

徐灝堅決反對把藏書放在純木質結構的文淵閣,理由是太容易遭受雷劈火災。

也因他對大典的卓越貢獻,徐灝也算是一名編內人員,好處是參與編修的官員可以免朝。

光祿寺早晚供給酒餚點心。時鮮果品,工資高待遇好。各種補助非常多,但同時工作也是極其辛苦的,能成爲一名編纂代表着無上的榮耀,所有人令以徐灝難以想象的熱情,一絲不苟的認真做事。

洪熙大典總共三億七千萬字,全部採用手工書寫,字體爲官用的楷書,所謂館閣體一筆一劃抄寫出來的。而且所繪製的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曠日持久。精麗工緻。

許多當代有名的書法家,風塵僕僕的趕到京城,不計報酬仕途,只爲了求得作名抄手。

朝廷並未限制時間,但他們卻日以繼夜的用了五年的時間定稿,然後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平均每天要抄寫五十萬字之多。匯聚了十數萬人的心血和努力。

每次當徐灝拿起原版的書時,手都是顫抖的,畢竟在當時這是最高的學術成就,舉世無雙。祖宗創造的文明獨步於全球,而後世的沒落和先人不應該有什麼關聯,子孫不爭氣。難道能埋怨當過世界首富的祖輩麼?

徐家珍藏的洪熙大典,不過是分支抄寫而成,各方面遠不足以和原版相提並論,而且也不全。

難怪當時徐灝開玩笑的用洪熙大典作爲獎勵,身邊女人全都興奮萬分,實在是太珍貴太浩瀚了,珍貴到了是個人就知道他就是在開玩笑。

有鑑於永樂大典正本的失傳。七大副本依然在持續火熱抄寫中,也就是說文壇盛世還會持續很多年,如此一來,要比歷史上的永樂朝更進一大步。

只可惜徐灝的書法估計連崇裡坊掃大門的都比不上,因此只能很遺憾的沒能在某一頁留下自己的筆跡,至於題個字啥的,泱泱大明哪有他的位置?

洪熙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錄60卷,總計近22900卷以上,裝成11095冊,世界上的第一部大百科全書。

一整天,徐灝給解縉大人倒茶,給楊士奇大人添水,給姚廣孝大人捶背,甘之如飴的做了回義工,晚上自覺很光榮的回家睡覺,只爲了不久後在豎立的豐碑上,也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次日清晨,垂花門傳達家裡所有適齡少女,十三歲以上都到千壽堂等待。

徐灝一起牀,就見花園裡人人忙着勻調脂粉,精心打扮,稻香居成了最熱鬧的所在。

好多人跑來借新衣新裙子,各種首飾裝扮自己,嘰嘰喳喳的聲音吵得人心煩意亂,徐灝心說不就是八個大丫鬟的位置麼?至於好像皇帝選秀女似的隆重?

奈何他說的不算,躲到書房也時不時的來人借東西,最後乾脆和妻子一起去了千壽堂。

一路上到處都是花枝招展的丫頭,等各堂執事嫂子傳喚人進去,好傢伙,徐灝竟然不知幾何時,家裡的女孩竟然一百多人了。

千壽堂裡,老太君對蕭氏說道:“和咱娘們兩處比較起來,自然是凝雪那邊的事務最繁,最聰明伶俐的都給她好了。我記得咱這邊的丫頭一半是新補的,都還能辦事,餘下的幾個都是多年老人,我覺得很滿意。”

蕭氏說道:“她們畢竟大了留不住幾年,這一次老祖宗好生挑幾個才能出衆的,留着慢慢使喚。”

“也罷了。”老太君神色間有些感慨,“讓孩子們進來吧,別在外面凍着了。”

蕭氏吩咐道:“將丫頭們分班帶着進來。”

月蘭出去傳話,很快魚貫進來了十個丫頭,徐灝感覺有些面熟有些面生,大多連名字都叫不上來。

老太君將老花鏡戴上,仔細瞧了一瞧,問道:“那第二個叫什麼?”

那丫頭走上幾步。文文靜靜的說道:“我叫紅杏,今年十五歲,在繡花處當過二年差。”

月蘭說道:“紅杏極安靜的人,心靈手巧。”

老太君笑道:“我常聽她的名字,家裡很清貧,每天靜靜的做針線,從不與人拌嘴。也不多管閒事,手藝數一數二的。可是她?”

月蘭說道:“正是她,平日從不和人一起玩笑,丫頭們也大多不願同她往來。”

老太君笑道:“曲高和寡,自古皆然,留下吧。我屋裡就兩個缺,你們誰知道好的,再說一個,叫來瞧瞧。”

原本空缺是留給水晶的,可惜她不來了。徐灝真想把令人頭疼的蘭春送過來,小姑奶奶最近闖了一堆禍,朱巧巧看不過眼,叫到身邊去仔細調教了。

那邊蕭氏親自舉薦個人名,徐灝低頭吃着早飯,現在丫鬟對他來說,更像是公司裡面的職員。事實上就是如此。

被選上了意味着升職加薪,意味着嫁了人也能在轉職後,站在相對高的職位上。這一次一百多人競爭八個位置,自然絕大多數人都會失望而歸。

竹蘭走過來,對沐凝雪說道:“今日還有別的事麼?”

沐凝雪說道:“你們倆安安心心的回家吧,灝兒今日休息。有事他就能辦了。”

“嗯。”竹蘭轉而對着徐灝解釋道:“初二沒能回家,請了兩天假。”

徐灝無語的道:“你孃家出了門就到了,來回用不上一炷香,至於如此麼?趕緊走趕緊走,看見你們就心煩。”

竹蘭嘻嘻一笑,轉身和月蘭一起辭別了老太太和夫人,攜手出去了。她倆是兩姨姐妹,原本不是很親,但自從雙方的父親都故世後,兩家並作了一家。

月蘭成親了,因老太君一日也離不開她,隔幾天方能回家一次。而竹蘭自從離婚後,因沒有孩子的拖累,一直住在內宅,有時在千壽堂和月蘭睡在一起,有時在稻香居這邊留宿。

月蘭小時候過得不好,父親是個無賴一類,母親鍾氏過不下去了,憤而帶着女兒返回孃家,所以月蘭自小隨了母性姓鍾。

鍾家姥姥見兩個外孫女回來,府上老太太起,至太太奶奶們皆賞了禮物,滿滿堆了一炕,心中十分歡喜,口中不住的唸佛,感謝不盡。

叫長孫鍾義同他娘賴氏將禮物收好,在炕桌上擺了幾個碟子,娘兒們坐着飲酒閒話。

賴氏趁機說道:“弟弟也大了,聽聞三少爺身邊缺了個主管,以你們倆在上房的體面,何不讓弟弟接替了朱管事的差事?”

竹蘭好笑的道:“那怎麼使得?一沒有資歷,二年紀太小,這可是開玩笑的?”

賴氏臉上有些掛不住了,竹蘭她娘小鐘氏先瞪了女兒一眼,又給了月蘭使了眼色,月蘭會意說道:“舅媽,竹蘭說的是實話,要不先在少爺身邊做個小廝親隨?”

“我不幹,丟不起人。”十五歲的鐘義火了,氣呼呼的跑了。

賴氏冷着臉道:“以前李秋纔多大年紀就做了親信?二十來歲就成了將軍,怎麼義兒就不行了呢?莫不是姑娘不把自家人放在心上吧。”

竹蘭剛要開口反駁,月蘭拉扯了她一下,委婉解釋道:“這方面由不得我倆去說。舅媽您想想,少爺身邊人多了,都舉薦親戚能受得了麼?大傢伙都是先小廝再長隨,期間或學武或習文,選擇適合自己的前程。除非少爺他自己看重了誰,不然誰的臉面都不給。”

“原來如此。”賴氏臉色緩和下來,笑道:“那就這麼說定了,你們做姐姐的可得好生照顧,不許別人家的孩子欺負了弟弟。”

月蘭和竹蘭相視苦笑,安排鍾義倒是輕而易舉,問題被舅媽從小嬌養慣了,在自家就是個少爺,能吃得了苦麼?看來今後少不得還要被她埋怨。

過了一會兒月蘭的丈夫回來了,竹蘭嬉笑着推搡着臉紅的月蘭過去,笑道:“我等不及抱侄子了,你們倆也不必過來吃飯,就在屋裡解決得了。”

鬨笑聲中,月蘭落荒而逃,鍾姥姥說道:“你舅舅今日到甘露寺張羅上墳的事,明日一早咱們就去,倒是家裡叫誰照應呢?”

月蘭親孃在徐家的身份很高,管着整個後門,人稱鍾大奶奶,是以在鍾姥姥眼裡高人一等,而竹蘭他娘人稱小鐘奶奶,人在家裡料理瑣事,母女倆自是時常有些爭執。

每當鍾大奶奶回家後,說一不二,此時說道:“月蘭這幾天不舒服,留她兩口子在家吧,咱們也放心。”

第774章 好人第1049章 家喪第253章 齊人之福第1190章 陪酒第1162章 一朝敗落第880章 發飆的縣令第811章 條頓騎士團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960章 大勢所趨第622章 彎腰第1252章 爭風第480章 對子第1241章 巡檢司第938章 籌備考試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590章 **賊第1184章 遭竊第276章 必遭天譴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297章 冤家路窄第643章 並肩正室第1222章 東風昨夜樓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784章 家塾第1079章 不顧廉恥第219章 沒事忙第216章 劉伯溫第二第345章 胡鬧的徐灝第582章 明鏡高懸第1213章 留仙院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719章 銀子是什麼顏色?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352章 危機降臨第788章 制度第14章 寂寞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517章 天地君親師第126章 該起牀了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36章 來訪第40章 文青是種病第544章 滅口第579章 醜事第492章 隔壁第258章 家有禍害第659章 中世紀第499章 點戲第496章 故人第1117章 夜遇第592章 花神祠第999章 禮教第608章 弟子第437章 稱雄馬六甲第913章 惹不起的公憤第241章 經營威海第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86章 除害第14章 寂寞第854章 裹綠第1130章 不近人情第463章 人證第217章 夜宴第900章 帝師第762章 復仇第983章 死不忘恩第991章 王大人第981章 選秀第1151章 鴛枕如水衾如鐵第160章 男男女女第739章 貓兒性不改第1157章 前因第1180章 深宵第391章 疆域第933章 人走茶涼第980章 嗚嗚嗚嗚第1047章 九陰神爪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776章 百順千依第71章 鐵面第253章 齊人之福第797章 糊塗官第660章 女僕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232章 古代夜場也瘋狂第744章 鬼雄第765章 考古學第342章 草包將軍第447章 火燒第539章 問梅閣第563章 鸞鳳爭鋒第244章 美女百花第812章 奇蹟第1158章 丟人現眼第1217章 瘋了第1213章 留仙院第1274章 湊趣
第774章 好人第1049章 家喪第253章 齊人之福第1190章 陪酒第1162章 一朝敗落第880章 發飆的縣令第811章 條頓騎士團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960章 大勢所趨第622章 彎腰第1252章 爭風第480章 對子第1241章 巡檢司第938章 籌備考試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590章 **賊第1184章 遭竊第276章 必遭天譴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297章 冤家路窄第643章 並肩正室第1222章 東風昨夜樓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784章 家塾第1079章 不顧廉恥第219章 沒事忙第216章 劉伯溫第二第345章 胡鬧的徐灝第582章 明鏡高懸第1213章 留仙院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719章 銀子是什麼顏色?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352章 危機降臨第788章 制度第14章 寂寞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517章 天地君親師第126章 該起牀了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36章 來訪第40章 文青是種病第544章 滅口第579章 醜事第492章 隔壁第258章 家有禍害第659章 中世紀第499章 點戲第496章 故人第1117章 夜遇第592章 花神祠第999章 禮教第608章 弟子第437章 稱雄馬六甲第913章 惹不起的公憤第241章 經營威海第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86章 除害第14章 寂寞第854章 裹綠第1130章 不近人情第463章 人證第217章 夜宴第900章 帝師第762章 復仇第983章 死不忘恩第991章 王大人第981章 選秀第1151章 鴛枕如水衾如鐵第160章 男男女女第739章 貓兒性不改第1157章 前因第1180章 深宵第391章 疆域第933章 人走茶涼第980章 嗚嗚嗚嗚第1047章 九陰神爪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776章 百順千依第71章 鐵面第253章 齊人之福第797章 糊塗官第660章 女僕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232章 古代夜場也瘋狂第744章 鬼雄第765章 考古學第342章 草包將軍第447章 火燒第539章 問梅閣第563章 鸞鳳爭鋒第244章 美女百花第812章 奇蹟第1158章 丟人現眼第1217章 瘋了第1213章 留仙院第1274章 湊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