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嘎子

嘎子在溪溝邊磨着他那把時刻不離身的鐮刀,鋒口磨得亮堂堂的,用手試一試刀鋒後,又向水裡隨意砍了幾下。

溪水清澈透亮,許多小蝦子攀着一根水草,在活水中游蕩,不時又弓着個身子一彈,遠遠的滑了出去。

天氣很好,遍山土坎上各色野花正盛開着,在微風裡輕輕的搖動,嘎子準備割五擔草,能夠換來小半個豬頭,管事的大嫂每次都把一對豬耳朵留給他,揉一兩鹽巴,可以下酒吃兩三次。

當然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秋天,到時家家戶戶都會請他去打穀子,各家田裡陸續放水,不同於南方用雞籠在田地罩肥鯉魚,這裡是捉泥鰍,倒是泥螺官府屢次說最好不要吃,有什麼寄生蟲。

嘎子最愛吃鯉魚,田地裡沒有就去前年修的水壩下鉤子,運氣好的話,半夜能釣上來十幾條大鯉魚,先用大鐵鍋燉煮滿滿一鍋的醬悶鯉魚,味道別提有多鮮美了。其餘鯉魚青魚等全用鹽醃了,掛在竈房用柴煙燻得乾乾的,此乃他在中原老家的傳統作法。

嘎子父母親人都因船難死了,一個人無牽無掛,在遼東從來沒有捱過餓,這裡的民風淳樸且大方,不會坐視孤兒餓死。

如今的嘎子年富力強,遇事肯出力氣,又不胡來亂爲,過日子餵飽自己非常容易。

他住的地方距離城市十五里地,距離朱五老爺家兩裡。五老爺是本地財主,是郡主府的外管事,盡邊山坡田地一部分歸五老爺管着,所以種地的人家都和五老爺有點關係。

朱五是看着嘎子長大的,屢次要求他來做長工,嘎子認爲做長工不是住圍子就得守山,行動受管束,不大願意。

他自己用鐮刀砍竹子,剝樹皮。搬石頭,選了一個小土坡下,距離溪水不遠,借五老爺的土地和磚瓦砌了一棟小房子。幫五老爺看守兩個果樹園作爲借地定居的交換,仍然以砍柴割草兼職打獵爲生。

村裡子的人都很喜歡勤勞肯幹的嘎子,春秋二季農事最忙時,家家戶戶他無處不去幫忙,食量抵得上兩個人,氣力能抵得上三個人。逢年過年村子裡捐錢扎龍進城去比賽,他必在龍頭前鬥寶,把個紅布繡球舞得一團火似的,受人喝彩。

五老爺時常送他幾件衣服褲子,或半斤鹽什麼的。他心中不安,一定要送些回禮作爲補償。

自從徐家三爺住進來之後,沒事就帶他進城玩,每晚還會送來一大碗牛肉麪請他吃。今天嘎子準備了一袋核桃,一袋板栗和一隻山上裝套捕住的黃鼠狼和一隻野雞。要送給徐三爺。

徐家別院,朱巧巧坐在徐灝對面,說道:“朝廷到底要疏通會通河了,如果竣工通了南北漕運,戶部就會請罷海運,說是公私兩便,你說對遼東有無影響?”

徐灝不在意的道:“走漕運輸送糧食抵達北平。再從北平到山海關瀋陽,以時下的條件永遠比海運節省人力物力財力,而且不受季節的影響。當然,如果遼東糧食做不到自給自足的話,等隨着海運的蕭條,將來就會被朝廷捏着咽喉了。羣臣並非沒有這方面的長遠考慮。”

朱巧巧冷笑道:“我就知道沒安好心,見這裡越來越興旺,就要想着制約,可惜他們低估了遼東的黑土地,竟比得上兩廣兩湖了。”

徐灝點點頭。說起來早在洪武年間原武(今河南原陽)黃河決口以來,造成會通河大面積淤積,黃河水自此南遷,令河南獨自承受着水患。開封動輒遇到水災,漕運的不通也令開封不見繁華,這是朱元璋放棄遷都開封的一個原因,同樣長安和洛陽也各有各的弊端。

去年八月黃河發水,開封受災,毀壞城牆二百餘丈,淹沒農田七千五百餘頃,百姓受災者達一萬四千餘戶,朝廷派遣工部侍郎張信前往,徐灝就在那時和他一起離的京,在受災最嚴重的村鎮停留一段時間,而此張信非彼張信。

洪熙初年就有官員紛紛奏言,議開河運濟,讓黃河古道暢通,當時朝廷正在修復山東德州這一條南北運河,朱高熾不願勞累百姓,在說當時大戰剛停,民怨沸騰,所以不予批准。

洪熙九年二月,濟寧府同知潘叔正奏陳:“會通河全長四百五十里,而淤塞處不過三分之一,浚而通漕,不僅可免百姓轉運之勞,實國家無窮之利。”

朱高熾也認爲是時候了,遂命工部尚書宋禮,都督周長前往查勘,又命工部侍郎張信視察開封水災的原因,準備疏浚黃河故道。

這一下兩處工程需要動用民丁四十餘萬,堪稱大工程,對此徐灝堅決贊成,任何有益民生的事都得做。

至於漕運改內河而罷海運,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海運的運費和消耗大,距離長風險大,受天氣影響也太大,永遠無法和內河相比。

當然朝廷也無不用漕運鉗制遼東的打算,可是朝中大臣不知道,遼東的耕地可以利用到接近四分之一,在後世擁有全國百分之十七的耕地,就算沒有轟轟烈烈的開發北大荒運動,僅僅以現有的田地養活現有的人口,其實早已綽綽有餘了,無非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罷了,年年哭窮年年需要糧食。

這時代沒有人研究耕地,徐灝是唯一清楚松遼平原、三江平原,山前臺地以及山間盆谷地,絕大多數屬於黑土、黑鈣土、草甸黑土和草甸土,有着深厚的暗色表土層,有機質和全氮含量豐富,肥沃的耕地集中且連成片的分佈,幾乎全都是最好的良田,乃是中國最好的一熟制農作物的生長地方。

天氣也是關內人的最大誤解,並非是常年狂風暴雪,而是四季分明的風水寶地。遼東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大部分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南部遼南即大連這一帶處於暖溫帶北緣。在後世,東北三省也是名副其實的大糧倉。

徐灝之所以執意選擇遼東而非南方南洋自然有他的理解,縱觀歷史,永遠都是北推南。即使有民國蔣先生的北伐,可也被太祖反推了回去,當然這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因素,比如大多數將星都是南方人。各地兵員素質也一樣。

身爲南方人的徐灝沒有歧視南方的偏見,但不能否認北方確實佔有先天性的優勢。

如果選擇海南或臺灣,貌似歷史也已經證明了不是個好選擇,甚至根本對大勢絲毫沒有助益,往往偏隅一角等待着被收復的命運。

遼東的地理位置特殊,與河北山東是連接的,自然資源豐富,又是能遏制倭國的必爭之地,重中之重是徹底壓制心腹大患的女真人,所以徐灝絕對不可能放棄這裡。而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相對於殖民大海另一頭的美洲澳洲,控制住大陸纔是最可靠的戰略,也是最可能留給後代子孫的領土,只要能擊退老毛子。

已經到來的小冰川氣候讓徐灝一籌莫展,金陵乃至松江府竟年年下大雪。各種災害年復一年。誰能想象正統九年,上-海大雪下了七晝夜,積雪厚達丈餘,房屋被壓垮,百姓多凍死。

災害是壓垮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相反遼東女真人卻能夠強勢崛起,很可能受到的影響很小。甚至可能反而是數百年來氣候最好的一段時期,不管對不對,反正憑此推斷的徐灝經營遼東的打算不言而喻。

從一開始,徐灝壓根就沒把目光放在南方過,東南亞就更別提了,指望印度人和南亞人會有什麼作爲。那根本就是一種奢望。就算是經濟貿易,優先經營江蘇廣東纔是最正確的。

縱觀處於同一緯度的歐洲,美國和中國,俄羅斯和韓國日本,對一個強國的影響會多大!

徐灝對朱巧巧說道:“是時候籌備東七省了。遠到鄭和海峽和北方極地,都要併入大明版圖,立上界碑移民派兵駐守,繪製民用軍用地圖。這是一件非常困難艱辛的事業,如果能夠做成此事,你將來在史書上,一定會成爲空前絕後的女民族英雄。”

畫了個大餅扔給了朱巧巧,徐灝出來對着嘎子說道:“禮尚往來,不錯。不過嘎子啊,咱得對未來得有個規劃纔是,總不能年年靠着砍柴爲生吧?”

嘎子撓了撓頭,很明顯從來沒有對未來謀劃過,徐灝乾脆帶着他走出來,指着不遠處橋頭的一個小生意人開的雜貨鋪。

老闆是打山西來的,起初是每天挑着貨物去各個村裡叫賣,後來看中了那個橋頭,官道上往來人多又守着徐家別院所在的村鎮,與其從城裡辛辛苦苦往鄉下奔波,不如在橋頭安個家。

徐灝說道:“你瞧瞧老阮,想當初他剛來時和你一樣一無所有,現在他有了自己的店鋪,還聰明的在路邊搭個亭子供過路人歇腳,就近做過路人的生意,短短几年,就把老婆和閨女接來了,這就是老阮給自己制定了打算,一心一意的奔着目標去工作。哦!”

正打算爲人師表一番的徐灝,忽然注意到嘎子的目光有了變化,又看了眼鋪子前笑起來甜甜的女孩子,有些明白了。

老阮的老婆人到中年,頭上常年裹一塊長長的黑色縐綢手帕,把眉毛拔得細細的,特別會說話。就像後世做買賣的人,見了男人必稱大哥,女人則稱呼嫂子,待人十分殷勤。

因此自從她來了以後,不到半年,橋頭雜貨鋪不僅是村裡人買東西的地方,並且也成爲大家談天歇息的地方了。

夏天時橋頭有三株參天大槐樹,坐在下面異常涼爽;冬天鋪子裡會燒油枯餅和煤炭,火光熊熊,客人都願意多坐一會兒。

第462章 何錯之有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123章 蝶戀花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1033章 癡呆第34章 雪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1125章 律呂第474章 虜使邀酒鬥第989章 軍訓第271章 衆矢之的第301章 神機營第263章 得意失意一念間第371章 九連環第290章 失望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82章 一勞永逸第555章 同道中人第903章 謀官第104章 郡主下嫁第396章 禍從天降第496章 故人第909章 不可說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443章 偶遇第914章 百年之戰第833章 琴簫仙子第715章 我不聽第823章 怪才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1263章 逛街第64章 嫂子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865章 來吧第304章 塞外之戰第103章 蕭氏的野望第605章 認親第508章 太監第846章 沉醉東風第33章 三爺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954章 美人師妹第145章 徐淞第523章 御溝宰相第1041章 心肝寶貝第899章 濁酒第29章 上者勞心第1294章 爽約第197章 猜測第468章 恩將仇報第80章 平安第981章 選秀第541章 得意忘形第953章 惡趣味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432章 殺戮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184章 出手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154章 升官了第1296章 再約第694章 放棄第1280章 吵架第1135章 誤打誤撞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94章 落花流水第98章 酸梅湯第986章 真真假假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1080章 作客第676章 生病第1027章 禁書第975章 該死的蛤蟆第321章 冰霜堡壘第274章 逼宮第682章 傾向第1178章 討錢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1205章 手帕第512章 無福之人第153章 朱玉英第404章 厭客第38章 赴考第546章 天經地義第141章 安撫第965章 洗心革面第493章 不舉第359章 軍隊第995章 煙友第1037章 奇怪第385章 美醜第291章 公心私心第902章 等候第616章 極品夫妻第1109章 樹欲止而風不靜第757章 通惠河第877章 報案第567章 隱仙派第1230章 衆怒
第462章 何錯之有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123章 蝶戀花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1033章 癡呆第34章 雪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1125章 律呂第474章 虜使邀酒鬥第989章 軍訓第271章 衆矢之的第301章 神機營第263章 得意失意一念間第371章 九連環第290章 失望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82章 一勞永逸第555章 同道中人第903章 謀官第104章 郡主下嫁第396章 禍從天降第496章 故人第909章 不可說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443章 偶遇第914章 百年之戰第833章 琴簫仙子第715章 我不聽第823章 怪才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1263章 逛街第64章 嫂子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865章 來吧第304章 塞外之戰第103章 蕭氏的野望第605章 認親第508章 太監第846章 沉醉東風第33章 三爺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954章 美人師妹第145章 徐淞第523章 御溝宰相第1041章 心肝寶貝第899章 濁酒第29章 上者勞心第1294章 爽約第197章 猜測第468章 恩將仇報第80章 平安第981章 選秀第541章 得意忘形第953章 惡趣味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432章 殺戮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184章 出手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154章 升官了第1296章 再約第694章 放棄第1280章 吵架第1135章 誤打誤撞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94章 落花流水第98章 酸梅湯第986章 真真假假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1080章 作客第676章 生病第1027章 禁書第975章 該死的蛤蟆第321章 冰霜堡壘第274章 逼宮第682章 傾向第1178章 討錢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1205章 手帕第512章 無福之人第153章 朱玉英第404章 厭客第38章 赴考第546章 天經地義第141章 安撫第965章 洗心革面第493章 不舉第359章 軍隊第995章 煙友第1037章 奇怪第385章 美醜第291章 公心私心第902章 等候第616章 極品夫妻第1109章 樹欲止而風不靜第757章 通惠河第877章 報案第567章 隱仙派第1230章 衆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