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考古學

通州書院,秀蘭嫂子從家裡捧着一碗魚湯過來,熟門熟路的找到小學生的教室,見他正在聚精會神的伏案寫作,用的不是毛筆,竟是一種很古怪的硬筆,時常蘸一下墨汁,在白紙上發出唰唰的悅耳聲音。

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讀書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人尊敬,秀蘭嫂子也不例外。

見他停下了動作,秀蘭嫂子小心翼翼的把湯碗放在桌案上,生怕濺出湯汁來,好奇的問道:“先生,你在寫什麼?”

不自覺的用了先生的尊稱,徐灝亦覺得很新鮮,說道:“我在寫一篇關於穿衣打扮演變的論文,偶爾想起來就提筆寫了。”

秀蘭嫂子邊取出湯匙邊問道:“這有什麼好寫的?誰不是穿衣,哪個女人不會打扮呢?”

“呵呵!”徐灝笑了,先嚐了口魚湯,味道非常鮮美,解釋道:“這裡面大有學問,如今還沒有考古學,我是想拋磚引玉,引起一些學生的愛好,投入到這專業上來。”

他確實是出於一時有感而發,想專業的考古學是從近代西方世界傳過來的,可是歐洲殖民者會抱着各種各樣的目的,藐視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往往破壞掠奪大於研究。

而且經過明清兩朝的動亂,近代中國考古學起步已經相對太晚,有太多珍貴的東西失傳,如果能從明初開始發起考古學、動物學、植物學等學科,即使不提倡挖先人的墳墓,毫無疑問也會給後人留下一筆的寶貴財富,其價值無法衡量。

徐灝不是個學者,不太理解考古學的分類,他是作爲引導者,自然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說起,即使他的見識不高。但憑藉超越時代的博聞,應該能引發一場廣泛討論。

既然秀蘭嫂子願意聽,徐灝就說道:“古代人穿衣服,因隔着前朝一百年的浩劫,書籍裡雖留下了許多記載,但因時日太久,所知不多,也沒有人專門對此研究過,現在的人大多根本不瞭解,所以如果能成立考古學。研究一些出土的古文物和古籍,經過系統專業的參考比較,我們後人才能對前人的方方面面有新的認識。”

見秀蘭嫂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徐灝整理了下思路,繼續說道:“如今歷史專業已經有了較爲清晰的輪廓,最早期的夏朝以前且不去說,由商到西周、春秋。戰國,前後約一千年左右,我大致可以解釋一下當時的衣着。”

忽然門外傳來冷冷的聲音:“真是好大的口氣。你是什麼身份,就敢在書院大言不慚?”

徐灝想都沒想的道:“當今詹事府左春坊大學士,可有資格?”

“啊!”

外頭的幾個儒生大吃一驚,詹事府大學士可是正五品的文官。而且僅僅一個官位,相當於太子的高級秘書官,學問那還用說?

不管真假,幾個學院的先生急忙進來拜見。徐灝邊回禮邊說道:“諸位大才來得巧,那就一併聽聽在下的粗陋見解,有不當的地方還請不吝賜教。”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學生洗耳恭聽了。”

從一個人的談吐就能分辨出其有無真才實學。既然這位大學士要當衆說教,他們自是求之不得,當下各自找了位子坐好,神色鄭重。秀蘭嫂子則有些不習慣的低着頭,想了想走到徐灝身後,充當起了一名小丫鬟。

徐灝演講過多次,一點都不打怵,乾脆伸手把外面幾十個圍觀的學生叫了進來。

秀蘭嫂子就見他神色從容的面對着一羣師生,自己先緊張的微微顫抖起來,生怕他說完被人嘲笑,又認爲不會如此,心情稍微有些複雜。

這邊徐灝重新開明宗義的說道:“我要說的考古學,其實就是指北宋以來的金石學,別的暫且不論,我們漢人講究敬天法祖,是以想辦法瞭解先人的一切是很有必要的。

今日就先簡單的說一說服飾的演變,從漢代石刻的大禹像以及宮裡珍藏的名王名臣像,儘管還沒有大量的實物作爲佐證,但也可以稍微推敲出商朝人,不管從王公貴族還是平民奴隸,衣長齊膝是通例,當時的人已經穿起了褲子。”

說完發現滿屋子的人都一臉茫然,徐灝笑了笑又說道:“那我再說得詳細一些,商代人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術的出現,絲、麻已經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王公貴族平時身穿彩色的絲綢衣服,上面有種種織繡花紋,用寬寬的花帶子束腰。

平民和奴隸則穿本色布衣或粗毛布衣,很簡陋也很單調。那時貴族男子頭上已經常戴帽子了,大概是平頂筒子式,是用絲綢作成,一直流行到春秋戰國而不變。”

說到這裡,學生們依舊很茫然,而幾位先生則明顯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畢竟禮儀源自周禮,孔聖人就是春秋戰國生人。

秀蘭嫂子一臉的欽佩,心說別看他年紀不大,但懂得的學問真多,連那麼久遠的東西都能如數家珍,真了不起。

徐灝忽然走到秀蘭嫂子身邊,擡手指着她的頭部說道:“服侍最精彩還是在女人的穿戴上,女爲悅己者容嘛!商代的女子喜歡把長髮攏成髻,橫貫一支骨頭簪子,與時下男子類似。也有用骨頭或玉作成雙笄,頂端雕刻一兩寸大小的鳥形兩兩相對,斜插頭頂兩側,下垂捲髮齊肩,脖子上掛一串雜色閃光的玉石作爲飾物。

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妲己大致就是這麼一副打扮,那時已經講究女子成年才加笄,所以稱爲“及笄”,表示可以成婚了。”

秀蘭嫂子紅着臉閃到一邊,心說他什麼都好,就是太冒失太唐突了,人家君子什麼非禮勿視,他卻總是肆無忌憚,難道覺得我好欺負嘛?

有上了年紀的先生點頭道:“不錯,及笄的典故就是如此。大人能否說一下週公禮制麼?”

徐灝說道:“那我還是從穿戴說起吧,隨着從商朝歷經千年到了春秋戰國。新的等級制度確立,各階層等級異常分明,大約是從西周開始,比時下要嚴格多了。各諸侯國的國君除了擁有大量奴隸,開始向所有平民徵稅,成丁人口每年必須貢布四丈和一定的糧食,如果布織得不合規格,是不許出賣也不能納稅的。

君主和大臣每逢祭天禮地和婚喪大事,日益寬大的袍服非常莊嚴且必須有不同的顏色。比方天子出行得按照時令定方向,穿什麼樣顏色的袍服。備什麼顏色的車馬,一切都有嚴格的規矩。

就連皮毛衣服也得按等級穿,不能逾越禮制,獵戶獵得的狐狸、水獺、貂鼠等珍貴皮毛,必須上交官府,私下不許隨便使用或賣出去,可以說衣服在春秋戰國就相當於禮法貴賤。

從這裡就能看出,時至今日我朝在等級階層方面已然很寬鬆了,平民可以通過科舉等努力成爲官吏、富豪。這說明時代在進步。那時候按照周代禮制,七十歲以上的平民百姓,纔可以穿絲綢和吃肉,也說明當時生產力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

不等幾個一心向往周禮的先生辯駁。徐灝先說道:“那時沒有紙張,沒有儒家,連孔聖自己也飢一頓飽一頓的,周天子蒙塵。諸侯不尊王室,所以什麼也別說了,復古是不合時宜的。儒家崇尚三皇五帝時期,可時候老百姓還過着茹毛飲血的生活。”

有學生笑嘻嘻的問道:“請問先生,那時候女人又穿着什麼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徐灝又笑道:“縱觀歷朝歷代,對服飾最講究的時代正是春秋戰國。當時不僅君主本人常常一身華服,即大臣客卿也是穿朱履,腰佩金玉,出入高車駟馬,那時儒家說玉有七種品德,正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所以貴族不論男女,身上必會佩戴幾件玉器。

此外劍是新出現的兵器,貴族士子爲了表示勇武,兼且周遊各國以自衛,又必佩帶一柄鑲金嵌玉的玉具劍。還有出現了冠,更是引人注目的東西,精細的用薄如蟬翼的輕紗,或華貴的金玉,甚至有的高高如同一個燈臺。

楚國大夫屈原的詩賦中有過描述,當時楚國的鞋子多用小鹿皮、絲綢或細草編成,底子有硬有軟,貴族會鑲嵌珠玉在上面。

到了冬天,最名貴最流行的是白狐裘,又輕又暖,價值千金。女人會用白狐皮鑲在袖口衣襟作出鋒,顯得十分美觀。

當時的社會風氣常常隨着諸侯的喜好而喜好,如齊桓公好衣紫,國人就崇尚全身紫色的衣服;如楚王愛細腰,許多宮女因此節食束腰而餓死,其他諸侯國紛紛效法,女人以楊柳細腰爲美,如今不也以瘦爲美麼!”

說到這裡,一羣男人的目光有意無意的都往秀蘭嫂子的小腰瞅去,鬧得她急忙紅着臉逃之夭夭,心中大罵徐灝無恥。

徐灝笑道:“至於女人的服飾,嗯!那時候女人頭上裝扮花樣更多變化。楚國流行梳辮子,多在中部作兩個環,再把餘發下垂。

髻子也有好多種,有梳成喜鵲尾式,有作元寶式的。女人也喜歡戴帽子,和橢圓杯子差不多的樣子,有的又垂髮在耳旁,捲成如蠍子尾式;女孩子多梳雙小辮,穿齊膝短衣,下緣作成襉褶。而成年婦女已多戴金銀戒指,並在臉頰旁點一簇三角形胭脂。

根據古籍記載,原都是周代宮廷的一種制度,金銀環表示有無懷孕,胭脂記載月經日期,可一望而知,大致到了戰國已成了一般的裝飾,至於本來作用就慢慢消失了。

衣服的材料越來越精細,名目也因之繁多,河南襄邑出的花錦、山東齊魯出的冰紈、文繡、綺、縞等風行天下,有很好的市場;和普通絹帛比價,已超過二十多倍。南方吳越出的細麻布,北方燕國生產的氈裘毛布,西域胡族作的細毛花十分精美,價值極高。楚國可能出現了印花絲綢,但最講究的衣被材料,仍還是華美刺繡和織錦爲上品。”

隨着徐灝侃侃而談,學生們只不過欽佩這位遠道而來的先生學問高深,而幾位先生早已是一臉的震撼了,管中窺豹,徐灝信手拈來就能對兩千年前的東西如數家珍,而且以非常簡單的白話解釋出來,絕對堪稱是罕見的博學多才。

徐灝自己則暗叫僥倖,如果不是自家女人幫忙,陸續又從許多珍貴出土文物中得到了證據,加上整理洪熙大典時,有足夠的人手摘錄下古籍中的相關記載,打死他也不可能記得這麼清楚,怎麼可能呢?

但不管怎麼說,徐灝很多時候的一時心血來潮,因他的身份地位很輕易就會勞動了許多人力物力,不管有什麼作用,但凡只要把這些經過和結果一一記載下來,那對於後世來說,就儼然是不可多得的珍貴遺產了。(……)

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1048章 國喪第528章 煮麪第400章 喜神第1017章 睥睨萬邦第276章 必遭天譴第498章 假斯文第520章 捱打和救人第658章 洗劫第1225章 事成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144章 雷霆第668章 何以克當第638章 太監第455章 後悔第356章 刺刀第121章 過年好第406章 夏無第472章 難堪第734章 小兩口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179章 強悍的蔣嵩第419章 現實和童話第800章 山城邊的小溪家第530章 回孃家第1059章 金鑲銀裹?第280章 迎親第869章 平等是爲了男人好第148章 失蹤第534章 八股第1265章 滿壇香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661章 結束第1091章 母女第479章 江西才子第611章 醫院第671章 東江水第205章 完勝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691章 如意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226章 荒唐之夜第二百六十四 掌皇族二霸第272章 翠雲進宮第735章 高麗妹子第52章 送第762章 復仇第279章 軍師第77章 犯法了第516章 狂鼠無禮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741章 雨停了第487章 聽牆角第875章 嘉興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1074章 刷聲望第774章 好人第61章 無言第874章 一上一上又一上第196章 後母改嫁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823章 怪才第576章 算計第267章 穿越不是罪第1007章 買牛第1000章 貞節牌坊第1267章 白雲芳裡第383章 大喜第613章 長隨第1043章 制衡第349章 玉花遜雪第962章 賣身書童第1092章 上門第836章 八格牙路第1303章 冬至第371章 九連環第298章 巧蝶戀花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964章 厚意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316章 意氣飛揚第468章 恩將仇報第587章 閒話第466章 二進門第1006章 控訴第920章 無語第75章 風雨來臨第781章 明朝的羣體事件第698章 第一貴公子第329章 蜜餞第1034章 喜訊第749章 南拳北腿的鼻祖第589章 解狂士第303章 席捲燕京第241章 經營威海第1211章 西域風雲第703章 超戶第990章 軍訓2
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1048章 國喪第528章 煮麪第400章 喜神第1017章 睥睨萬邦第276章 必遭天譴第498章 假斯文第520章 捱打和救人第658章 洗劫第1225章 事成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144章 雷霆第668章 何以克當第638章 太監第455章 後悔第356章 刺刀第121章 過年好第406章 夏無第472章 難堪第734章 小兩口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179章 強悍的蔣嵩第419章 現實和童話第800章 山城邊的小溪家第530章 回孃家第1059章 金鑲銀裹?第280章 迎親第869章 平等是爲了男人好第148章 失蹤第534章 八股第1265章 滿壇香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661章 結束第1091章 母女第479章 江西才子第611章 醫院第671章 東江水第205章 完勝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691章 如意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226章 荒唐之夜第二百六十四 掌皇族二霸第272章 翠雲進宮第735章 高麗妹子第52章 送第762章 復仇第279章 軍師第77章 犯法了第516章 狂鼠無禮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741章 雨停了第487章 聽牆角第875章 嘉興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1074章 刷聲望第774章 好人第61章 無言第874章 一上一上又一上第196章 後母改嫁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823章 怪才第576章 算計第267章 穿越不是罪第1007章 買牛第1000章 貞節牌坊第1267章 白雲芳裡第383章 大喜第613章 長隨第1043章 制衡第349章 玉花遜雪第962章 賣身書童第1092章 上門第836章 八格牙路第1303章 冬至第371章 九連環第298章 巧蝶戀花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964章 厚意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316章 意氣飛揚第468章 恩將仇報第587章 閒話第466章 二進門第1006章 控訴第920章 無語第75章 風雨來臨第781章 明朝的羣體事件第698章 第一貴公子第329章 蜜餞第1034章 喜訊第749章 南拳北腿的鼻祖第589章 解狂士第303章 席捲燕京第241章 經營威海第1211章 西域風雲第703章 超戶第990章 軍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