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南下京師

因北方已經沒有足以牽制北平的兵馬了,無計可施的朝廷不免有些驚慌失措,頻頻下旨命地方集結兵馬就地阻攔燕軍的腳步。

此時此刻,朱棣率領軍隊繼續向南挺進,不等朝廷官文下達,基本沒遇到什麼抵抗,五月初七這一日就已經到達了泗州。

泗州位於中都鳳陽府的地界內,正東偏北二百一十里地,南臨淮河,有汴水自城北向南流入。

鳳陽乃是朱家的老家,這一帶賦稅徭役都很輕,境內一片和平景象,似乎對近在咫尺的靈璧大戰毫無所知,百姓富足照常生活。

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這令朱棣一時間百感交集,泗洲城城門大開,守將指揮周景初率衆獻城。

原來周景初早已暗中投靠了燕王府,假託城內寺廟神驗,佛祖託夢自己曰“兵臨城,速降則吉,不降則兇。”因此爲了百姓性命,也爲了皇陵而選擇不動刀兵。

有了掩人耳目的託詞,朱棣當場升了他的官職,帶領全軍前往城北的祖陵參拜。

想朱元璋出身貧寒,其祖父之墓原本不過一杯黃土,大明立國後,不僅加修了封土,而且還設了祠祭署,有一名奉祀官專門管理祭祀,設了陵戶二百九十三戶,出產全都用來供奉。

洪武四年,朱元璋又下旨修建了祖陵廟,廟裡奉祀德祖、懿祖,熙祖的神位。洪武十九年,命皇太子朱標前往泗州修繕祖陵,在祖陵隆重埋葬了三祖帝、後的冠服。

朱棣沐浴更衣,在祖宗的陵寢附近盤桓了幾天,每日上香磕頭神色虔誠。接待周圍的父老鄉親來訪,賜給肉酒寶鈔等禮物。

淮河是進入京師的第一道屏障,燕軍兵臨淮河,朝野大爲震動,兵部急令都督何福召集數萬人。戰船千艘,列於淮河南岸嚴陣以待。

匆匆趕來的張輔吩咐八千神機營將士前去休息,他自己跑去參加軍事會議,身在靈璧的徐灝卻沒有聽話返回遼東,而是拉着朱高熾住進了縣城裡。

隨軍的百名參謀開始了策劃,按照徐灝制定的要求和這段日子以來的經驗。針對各種局面進行反覆推演,從而尋找對策,秘密派出數百名喬裝打扮的細作,收集情報。

沐皙沿岸徵集民船商船,任命心腹手下擔任船長,指揮船隊和步卒協同作戰。挨個強攻縣城。

後方姚廣孝和顧成聽從朱高熾的調令,陸續派出兩萬燕軍進駐運河各港口城池,將近兩年的時間裡,秦皇島的水師學堂畢業了近千水師軍官,都被充實進了水軍。如此源源不斷的提供物資補給,努力保持水路的暢通無阻。

這一日送來了大連工匠營,對用壞的火器火炮進行修理或更換新槍。

此時山東布政使鐵鉉早已被緊急召回京城擔任兵部尚書,使得山東境內對燕軍的抵抗立刻大爲減少,沐皙的船隊縱橫於運河沒有敵手,而朱棣是孤軍深入,沒有輸送南方的運輸車隊,這令一盤散沙的小股官軍失去了攻擊目標,只能望河興嘆。

張玉不好過於催促世子迴歸北平,三人閒來無事時聊起了燕王的行軍路線,進京的路線有三條,一個是走鳳陽。一個是走淮安,一個是直下揚州。

張玉說道:“老夫之策是先取鳳陽,切斷南方的援軍之路,發大兵進攻滁州,奪取和州。然後可從容集結船隻渡河。嗯,可以再派出一支兵馬,向西攻打廬州,奪取安慶,如此便控制了長江天險。”

徐灝卻說道:“將軍有所不知,鳳陽守將乃是東宮出身的都督同知孫嶽,知府徐安也是詹事府屬官出身,二人都對朝廷忠心耿耿,中都長期駐紮着一支精銳,人數雖不多卻戰力不俗,何況那裡可以鳳陽。

據前日得到的最新消息,孫嶽早在去年就開始大修戰守器械,連先帝下旨修建的寺廟都全部拆毀,用木料製造戰艦,操練樓櫓戈甲協同陣法。知府徐安帶人拆毀數條浮橋,斷絕舟楫,所以一時半會的難以攻取鳳陽,千歲恐怕不會選擇這一條路。”

“原來如此。”張玉點頭又說道:“那就取淮安之根本,然後一路攻打高郵,通、泰二州,直抵儀真揚州,這樣就可以放手渡江,無有後顧之虞。”

朱高熾一直心不在焉的聽着,徐灝建議不馬上動身和他的想法可謂是不謀而合。想自己不遠千里而來,眼看着父王即將南下長江和朝廷決一死戰,此一戰即是左右最終勝負的關鍵時刻,這關口哪還有心情跑回北平?

再說張玉看守着十萬俘虜,不到大局已定之時就不能遣散,而兩萬燕軍還得應付周遭虎視眈眈的官軍,無法參戰。張輔走時留下了數千人,加上從遼東趕來增援的兩千人,一萬火槍兵足以幫助父王扭轉乾坤了。

聽到淮安,朱高熾邊扇着風,邊信口說道:“鎮守淮安的是駙馬梅殷,難難難!不過梅殷徵集的軍馬大多送去了前線,兵力最多不超過三萬人,但擁有堅固城池和心向朝廷的軍民,怕是會遇到阻力。”

張玉嘆道:“看來又得連場苦戰,江南乃賦稅重地,朝廷一向最爲重視,我擔心千歲難以寸進。自從年前出兵南下,時至今日已經整整半年了,拖延下去將士們恐怕難以支撐,除非屯兵修整,要不然就得前功盡棄返回北方。”

徐灝神色輕鬆和朱高熾相視一笑,笑道:“老將軍無需憂慮,你們在外浴血奮戰,我等在後方豈能什麼事都不做?”

朱高熾也笑道:“山東如不是出了個鐵鉉,早就按照事先籌謀佔領了,將軍不見西北一直毫無動靜嘛?即使是晉王秦王也早已指揮不動軍隊了,南方亦然。

想其時敵強我弱,是以很多人心存疑慮猶豫不決,事到如今則完全不同了。不說多年來安插收買的官員會遵照承諾,更會有的是牆頭草陣前倒戈,說穿了正是因爲江南乃京畿腹地,臣民久享安樂,誰敢力敵我燕京勁旅?”

事實如同徐灝和朱高熾所料。朱棣不願去攻打老家,不說曠日持久,傷了一草一木都無法對祖宗和天下臣民交代。

他也不想和梅殷一家人兵戎相見,寫信派人送去,說要到京城給先帝進香,請求梅殷借路。算是對深受朱元璋信任乃是託孤重臣的一番試探。

誰知梅殷義正言辭的道:“進香,皇考有禁,不遵者爲不孝。”

朱棣大怒,又一次寫信給梅殷,隱隱威脅道:“今興兵除君側之惡,天命所歸。非人所能阻。”

梅殷絕不示弱,下令將使者的耳目割掉,冷笑道:“留汝口爲殿下言君臣大義。”

朱棣怒極也無可奈何,北上淮安和鳳陽一樣得耗費時日,既然來了那就乾脆破釜沉舟吧,全力以赴選擇從中路突破何福把守的淮河以及長江。

何福久在雲南征戰,根本不熟悉南方水戰。朱棣擺出一副要渡河的架勢。全軍將船隻靠在岸邊,編造竹筏楊旗鼓譟,故意虛張聲勢。暗地裡派出朱能等猛將悄悄西行二十里偷渡淮河。

朱能出其不意的突襲踹營,燕軍乘船殺來,亂成一團的官軍不知所措,何福無法控制局面,使得數萬官軍竟然不戰而潰,被屬下架着上了一艘船才得脫險,大批戰船被燕軍繳獲,當日即攻克了盱眙。

五月十七日。朱棣派遣都指揮吳玉前往揚州招諭。官軍在揚州設防嚴密,但揚州守將分戰降兩派。

揚州衛指揮王禮便是主張舉城投降的一個,而監察御史王彬、鎮守指揮崇剛堅決抗戰,整日裡夜不解甲,嬰城固守。

爲了防止王禮內應外合。崇剛搶先把上司及其心腹手下投到了大牢。

朱棣對付此種事太純熟了,命弓箭手把書信射到了城內,申明有能綁縛守將者,給予三品官。

話說御史王彬身邊有一位能力舉千斤的豪傑保護,人人懼怕此人勇武,不敢靠近。王禮的弟弟便給豪傑的老母親送去了大批貴重禮物,通過她將兒子哄騙出來,乘王彬解甲沐浴的時候,將其抓獲。

同時千戶徐政帶領手下吳麟等人將王禮從大牢裡放出,一羣人連夜抓獲了巡視城牆的指揮崇剛。

五月十九日,揚州衛指揮王禮命令境內守將歸降燕王,如此朱棣不費一兵一卒,揚州、通州、泰州以及江都各縣紛紛打開了城門。

二十日,燕軍西進六和擊敗駐守官軍,高郵守將也跟着投降。至此,江南門戶已然完全打開。

其中徐灝和朱高熾沒有閒着,後腳去了泗州休息一日後,隨即率兵一萬人往西北方向行軍,一路穿州過府抵達朱棣沒有選擇的淮安府門戶重鎮宿遷城下,擊潰出城應戰的守軍五千人,殺的官軍爲之膽寒,夜裡炸開城門卻沒有趁勢佔領全城,而是馬不停蹄的繼續南下泗陽縣。

此舉鬧得城內百姓慌忙全家出逃,可跑了半天也沒見到追兵殺來,後來又轉身浩浩蕩蕩的返回家園,阻礙了前來救援的官兵。

泗陽縣距離淮安城不過數百里遠,迫使憂急如焚的梅殷不敢盡起守軍趕去攻打揚州,等他調集重兵前來圍剿一萬孤軍時,徐灝早已被沐皙的船隊接應,潛入了煙波浩渺的洪澤湖。

六天後,徐灝帶兵強攻水路要道的寶應縣,短短半日即佔領了沒有防備的縣城,兩天後對兵力被抽走的寶應縣一番狂轟亂炸,百姓打開北門瘋狂逃命,沐毅趁勢率一千人佔據了城門,當晚攻克縣衙,知縣縱火自焚而死。

身處魚米之鄉根本不愁沒有糧食吃,如此不但一舉打通了通往高郵和揚州的道路,反倒是阻擋住梅殷勤王的必經之路,不管是走水路還是陸路都被擁有火槍的燕軍據守,走遠路的話,恐怕對接下來的戰事早已鞭長莫及了。

第673章 教訓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325章 討伐檄文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720章 假舉人第625章 人盡其才第26章 建言第881章 活神仙第1260章 老孃也不含糊第1105章 權當一樂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199章 王氏進京第486章 黨同伐異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229章 微服私訪第144章 雷霆第894章 戲曲第514章 學館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592章 花神祠第391章 疆域第735章 高麗妹子第751章 金鳳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59章 上元夜第315章 血戰真定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1021章 如此之快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507章 咔擦第346章 猛哥帖木兒第2章 喜事第1216章 混戰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736章 得意事第974章 頭角未嶸第958章 居安思危第518章 徐海成親第940章 你怕不怕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117章 際遇第412章 嬌容奇異第385章 美醜第795章 有水流時第1123章 豬隊友第991章 王大人第444章 談佛第1242章 敬業第102章 複試第1243章 落花生第552章 燈節第56章 酒樓第499章 點戲第1179章 光柱第612章 殺殺殺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510章 女醫門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469章 賽秦淮第601章 遠行第107章 咱也拜天地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1117章 夜遇第1155章 不落俗套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676章 生病第517章 天地君親師第800章 山城邊的小溪家第368章 外交第207章 陪嫁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290章 失望第518章 徐海成親第80章 平安第835章 半斤八兩第355章 起步第1113章 含冤第646章 委屈第537章 逼債第1059章 金鑲銀裹?第419章 現實和童話第1163章 無法預測的翅膀第六三十七章 不和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1011章 一笑泯恩仇第802章 看船第790章 結黨謀反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964章 厚意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754章 橫刀奪愛第829章 取締第406章 夏無第1251章 賭氣第644章 悉聽尊裁第412章 嬌容奇異
第673章 教訓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325章 討伐檄文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720章 假舉人第625章 人盡其才第26章 建言第881章 活神仙第1260章 老孃也不含糊第1105章 權當一樂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199章 王氏進京第486章 黨同伐異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229章 微服私訪第144章 雷霆第894章 戲曲第514章 學館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592章 花神祠第391章 疆域第735章 高麗妹子第751章 金鳳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59章 上元夜第315章 血戰真定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1021章 如此之快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507章 咔擦第346章 猛哥帖木兒第2章 喜事第1216章 混戰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736章 得意事第974章 頭角未嶸第958章 居安思危第518章 徐海成親第940章 你怕不怕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117章 際遇第412章 嬌容奇異第385章 美醜第795章 有水流時第1123章 豬隊友第991章 王大人第444章 談佛第1242章 敬業第102章 複試第1243章 落花生第552章 燈節第56章 酒樓第499章 點戲第1179章 光柱第612章 殺殺殺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510章 女醫門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469章 賽秦淮第601章 遠行第107章 咱也拜天地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1117章 夜遇第1155章 不落俗套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676章 生病第517章 天地君親師第800章 山城邊的小溪家第368章 外交第207章 陪嫁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290章 失望第518章 徐海成親第80章 平安第835章 半斤八兩第355章 起步第1113章 含冤第646章 委屈第537章 逼債第1059章 金鑲銀裹?第419章 現實和童話第1163章 無法預測的翅膀第六三十七章 不和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1011章 一笑泯恩仇第802章 看船第790章 結黨謀反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964章 厚意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754章 橫刀奪愛第829章 取締第406章 夏無第1251章 賭氣第644章 悉聽尊裁第412章 嬌容奇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