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同道中人

堂上,同知大人虎着臉側坐一旁,一來就被府尊當衆譏笑怕老婆,顏面掃地。

此刻知府大人又臉不是臉的大聲訓斥屬下,也不知最近咋回事,境內風調雨順,百姓安居,稅賦繳納及時,倉庫糧食堆積,吏部考評是個大大的優異,那爲啥還這麼不滿呢?令人費解。

同知大人百思不得其解,外沒有倭寇來騷擾,內沒有白蓮聚衆造反,上沒有巡按督促,下沒有兇案發生,朝廷也沒有雞蛋裡挑骨頭,眼瞅着大人指日就要高升了,真想不明白啊!

等知府大人發泄完了,帶領大傢伙一起行過了香,閒聊幾句時又不免笑話了怕老婆的一頓。

同知大人黑着臉出來,連辦公室也不回,坐着轎子殺到了成都縣縣衙,此乃他對口的分管,用過了知縣的茶,把這位座山雕打發了出去,去街上體察民情吧。

然後給老子敲梆子,在震耳欲聾的亂響聲中,陸續將府衙的經歷、知事、照磨、檢校等官員;縣衙的縣丞、主薄、典史、驛丞、倉官、巡檢;成都衛的千戶百戶以及鎮撫;附屬的僧綱、道紀、醫學、陰陽等等官吏,大概也集合了四五十位文武官員。

庭參已畢,大傢伙心情七上八下,莫名其妙的叫咱們來,縣太爺又不在場,莫不是事發了?這可不妙,牽連到自己頭上就糟了?某晚某晚還在一起吃花酒來着,偷偷送了些東西。

“咳!”同知大人清清喉嚨,緩緩開口道:“我們都是須眉男子,卻往往制於婦人,可悲可嘆也可憐可敬!常言道能屈能伸方爲大丈夫,敬畏妻子有何過錯?今日天寒雨雪,本官將要考察各官一番,不是考察官評,而是特考某人懼內。某人不懼內,以觀懼與不懼的多寡。

爾等都北向站立,待本官逐個點名,自己也不必講訴其詳。只憑公道良心,切忌不可瞞心昧己,假充好漢!若有如此的欺人,即是欺天,本官定不會輕饒。

都聽明白了吧?懼內的走到月臺東側,不懼內的走到月臺西側。實不相瞞,本廳就是頭一個懼內之人,先去歸於本位。”

說完他擡頭挺胸的徑直走過去了,大傢伙彼此面面相覷,隨後一個個點名。官員們一見上司都以身作則了,咱也別藏着掖着了,這等事能瞞得過人麼?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再說今日硬撐了好漢,傳揚出去既惹惱了妻子又觸怒了上司,乃是家宅官場之大忌!

頃刻間。大約站在東邊的十有八九,而西邊站着的則十無一二,其中有個小官年紀不大,神色間倉皇失措,走到東邊尋思不妥,又擡腳溜到了西邊,又覺得不對。最後猶猶豫豫的走到中間停下了。

同知大人問道:“要麼就東,要麼就西,你不東不西,茫無定位,卻是何故?”

小官哭喪着臉稟道:“老大人不曾吩咐明白,兼怕小老婆的人。不知該往哪一方站?”

衆人忍不住鬨笑了一回,同知大人笑道:“這也是難題。如果還有似這等的,都在居中朝北站着吧。”

結果怕小老婆的只有小官一人,這就說到前論了,懼怕大老婆的家裡。一個人說的算,有妻子撐腰,小妾們哪敢造次?這小官也算奇葩。

剩下兩個人沒有站隊,一個光頭和尚戴着僧帽,一個道士戴着綸巾,齊聲稟道:“方外人系僧綱道紀,沒有妻室,望老爺免考。”

同知大人撇嘴道:“和尚道士雖然沒有老婆,難道沒有徒弟?別以爲本官不知徒弟是雄是雌,怕徒弟的也去東邊站着。”

話音剛落,只見兩個僧道紅了臉,低着頭灰溜溜的都去了東邊,站在官員身後。同知大人往西邊一瞧,單單就兩個官員站在一起,一個是府學的教官,已經八十七歲的高齡,斷了弦二十餘年,未曾續絃;一個是倉庫的官,遼東人氏,因家遠就沒帶着家眷。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同知大人猶如吃了蜜糖一樣,整個人容光煥發,欣慰於大家皆是同道中人,感慨萬千的道:“據此看來,世上但是男子,就沒有不懼內的。正所謂陽消陰長世道,活人怕死鬼,丈夫怎能不怕老婆呢?適才本廳實因得罪了太座,羈絆住了,不得及時上堂,府尊與兩廳的僚友竟將言語譏訕本廳,心中着實氣悶。

今日一則無事,我們大家取樂一番;一則也要那諸位大人知道這世道果然還有不懼內的人麼?大家看看,除了一位老先生,二十多年未曾續絃,再除去一個不帶家眷的,其餘官員也不下四五十位了,皆是六七省的人才,足以證明即使各省風土不一,語言不一,惟有這懼內的道理,到處無異,怎麼太尊和他二個如此撇清?”

說道這裡,同知大人高舉雙手,仰頭問道:“哼!吾誰欺?欺天乎!”

這時一位醫學正科的官員挺身而出,各家治病瞞誰能瞞得了他?朗聲道:“堂上太爺也不是個不懼內的人,夏天衝撞了太尊大奶奶,被大奶奶一巴掌打在了鼻子上,當場鮮血橫流,流血不止慌忙叫了下官前去醫治,燒了許多驢糞吹在鼻孔,此後落下了病根,每每被扇了鼻子就流血,怎能譏諷老爺懼內呢?”

同知大人大喜,敢情上司也是個怕老婆的?仰着頭哈哈大笑,一副老大別說老二的得意。官員又說道:“就是軍廳的李爺,也常常被奶奶打得沒處躲避,披頭散髮光着腳,跑到堂上坐着;糧廳童爺的奶奶更是厲害,連童爺躲在堂上,奶奶也趕到堂上行法教誨,官員書辦,快手衙役跪了滿滿,替童爺齊聲討饒,這纔看在大家的份上,免了好打。”

千戶笑道:“我也知道這個典故,衙役有犯事的,童大人要責幾下,下面稟告某月某日,奶奶在堂上要責罰老爺,虧小的們再三替老爺哀告。念着小的微功,姑且饒恕這次吧。”

主薄笑着道:“可不是麼,您雖是有些懼內,可又不曾被奶奶打破鼻子。又不曾被奶奶打出堂上,又不求下面代說人情,怎麼還笑話起您來了?”

同知大人氣憤的道:“這些事,我怎麼就沒聽過?若是早知道一天,今早也就不受他們的閒氣了。”

醫官說道:“老爺負責考審,多在外,少在內,不知也屬正常。”

同知大人再一次感慨萬千,格外感激醫官幫他揭發上司同僚的隱私,替他大大出了口惡氣。後來有人要謀替醫官的職位,被同知駁了回去。

八月下旬,組團旅遊的徐家女眷們趕在天冷之前返京,各家派出迎候的車馬轎子絡繹不絕,徐灝反倒是繼續窩在蕭家村。於情於理也沒有他去接的道理。

正房裡,梅氏陪着一位五十多歲的婦人說話,婦人唉聲嘆氣一臉憔悴,不停的抹着眼淚。

徐灝面無表情的聽完,原來婦人的丈夫姓陳,乃是附近遠近聞名的賢者,要說陳秀才很像個穿越者。年輕時就凡事與衆不同,極其蔑視時下習俗,每每有警世之言,當時讀書人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做怪物。

家裡別無恆產,一生以教書爲業,日子過得很是艱苦。學生給的學金束脩,從來不和同行比較,和故世的蔣老師形成了鮮明對比,小時候的徐灝就曾慕名前去聽過幾天課,回來越發的厭惡蔣嵩爲人。乾脆拒絕上學了。

陳老師對待學生就如父子一般,這是最令徐灝欽佩的,而眼前的陳師孃更是個賢達婦人,對待弟子連親生兒子也沒有這般疼愛。

嚴冬季節,陳師孃擔心學生凍壞了手腳,每天都要煮上一大鍋的小米稀粥,或燒了一大鍋的渾酒。其它時節,也動輒買四五文錢的生薑,煮上一大壺的熱水,留給學生們解渴,不讓他們喝涼水。

衣服打鬧時撕破了,馬上給縫補,面上嚴厲訓斥,不讓學生們因玩耍過度從而荒廢了學業。丈夫不在的時候,師孃坐在上面邊做活計,邊監督學生們讀書;又擔心學生讀的時間太久,允許歇息片刻。

類似陳老師這樣對弟子用心的先生,徐灝這些年在附近也只有他一個了,而這裡陳師孃又居功至偉,親眼目睹,令徐灝懂得了什麼才叫做師恩重如山。

最遺憾的是陳老師病故於靖難之役期間,當時京城風聲鶴唳,不過有衆多弟子感念師恩,大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得以令葬禮辦的非常風光體面。

前幾年徐灝瑣事纏身,偶爾想起陳老師和陳師孃,託梅氏多多往來,如此梅氏就和陳師孃相處的很親密。

可惜他終究纔讀了幾天書,不瞭解陳家內情,薛文等又不是陳老師的弟子,身邊幾乎沒有和陳家熟識的人在,那些真正的弟子都不熟悉,天曉得誰是誰?

而陳師孃賢惠,輕易不肯對人傾述。陳老師有一子一女,兒子自小聰明伶俐,四書五經一教就通,可也因太聰明以至於飛揚跳脫,不耐專研,繼承了陳老師的秉性,更加的憤世嫉俗,連續三次沒考上秀才,揚言這一輩子不屑給人低頭,再也不考了。

有這麼好的父母,往往也能養出最不孝的兒子出來,其子陳榕有名的教訓父母,長大了一不順心就能把爹孃推兩個跟頭,打幾下家常便飯,成親生了兒子後,一家三口一起欺負二老。

陳榕沒有功名在身,行事百無禁忌,學府也拿他沒有辦法,而老夫婦不去告官反而苦勸鄉鄰,官府也無可奈何。

後來陳老師夫婦年紀越大越沒有法子忍受下去,索性把微薄家產都留下,與弟子們賙濟了幾兩銀子,遠遠搬到了別處結廬而居。

村裡人敬二老爲人,常年輪流送來飯食,雖然不教書了,夫婦倆在院子裡種種蔬菜,二餐溫飽不在話下,不用納稅,過了六十歲每年還有官府送來的一份米麪等。

閨女嫁的是縣裡的書辦,家中也不富裕,勉強餬口而已。有感於父親年老多病,早就料到兄長肯定不能奉養母親,是以積攢了幾兩銀子以備日後。

等陳老師與世長辭後,陳師孃也沒有餓着,再後來梅氏找上門去,震驚於家徒四壁,當下不由分說把人接到了蕭家村,從此後陳師孃一年四季都有新衣服穿,吃不盡的十石稻米。

女婿也是老實人,對妻子照顧母親沒有一句閒話,盡其所能的過去幫着劈劈柴做做事。好人有好報,去年被徐灝舉薦做了正九品的知事,一家人去外地赴任了。

倒是陳師孃住不慣徐家,堅持一個人住在村東頭,每天都要縫補數個時辰的徐家衣物,也算是尋求心理上的平衡,不肯平白受人恩惠,萬幸徐灝曾當過老人家幾天的弟子。

第1084章 風波第791章 抽捐第903章 謀官第799章 蠱惑第908章 捉妖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614章 情絲第305章 蕩平第578章 體統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1267章 白雲芳裡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1153章 活捉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277章 再見朱元璋第193章 出仕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616章 極品夫妻第964章 厚意第869章 平等是爲了男人好第1271章 愛豆第1138章 回家第1246章 擡轎第45章 拜年第118章 任務完成第49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510章 女醫門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572章 迎花神第403章 遊湖第230章 參禪第420章 對外用兵第284章 任性的燕王第368章 外交第122章 貞清第273章 爭風吃醋第153章 朱玉英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1262章 崴了腳第833章 琴簫仙子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175章 遊園第293章 浪裡白條第24章 風騷第1266章 紅雯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979章 孰知廉恥?第195章 盛開的百合第1227章 紅香紙第1135章 誤打誤撞第582章 明鏡高懸第789章 迅猛第98章 酸梅湯第41章 伴讀第156章 南歸第1019章 婚姻自由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639章 隔牆送影第1272章 玉燕釵頭艾虎輕第1154章 討酒第495章 名妓第294章 媒婆爭親第466章 二進門第895章 麗人第491章 報復第1108章 送禮第1112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第964章 厚意第1033章 癡呆第923章 扳回一城第1284章 江南望族第754章 橫刀奪愛第624章 摘花女第182章 李萌第292章 紫燕第1127章 嘔氣第1080章 作客第1001章 又見沉河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361章 南下京師第329章 蜜餞第693章 訛人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792章 野雞翰林第903章 謀官第400章 喜神第303章 席捲燕京第572章 迎花神第623章 一心爲公第95章 考試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775章 祝心想事成第680章 氛圍第699章 紅而光第881章 活神仙第1159章 人月雙圓第1236章 半截鉛筆第1046章 兒女大婚
第1084章 風波第791章 抽捐第903章 謀官第799章 蠱惑第908章 捉妖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614章 情絲第305章 蕩平第578章 體統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1267章 白雲芳裡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1153章 活捉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277章 再見朱元璋第193章 出仕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616章 極品夫妻第964章 厚意第869章 平等是爲了男人好第1271章 愛豆第1138章 回家第1246章 擡轎第45章 拜年第118章 任務完成第49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510章 女醫門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572章 迎花神第403章 遊湖第230章 參禪第420章 對外用兵第284章 任性的燕王第368章 外交第122章 貞清第273章 爭風吃醋第153章 朱玉英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1262章 崴了腳第833章 琴簫仙子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175章 遊園第293章 浪裡白條第24章 風騷第1266章 紅雯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979章 孰知廉恥?第195章 盛開的百合第1227章 紅香紙第1135章 誤打誤撞第582章 明鏡高懸第789章 迅猛第98章 酸梅湯第41章 伴讀第156章 南歸第1019章 婚姻自由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639章 隔牆送影第1272章 玉燕釵頭艾虎輕第1154章 討酒第495章 名妓第294章 媒婆爭親第466章 二進門第895章 麗人第491章 報復第1108章 送禮第1112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第964章 厚意第1033章 癡呆第923章 扳回一城第1284章 江南望族第754章 橫刀奪愛第624章 摘花女第182章 李萌第292章 紫燕第1127章 嘔氣第1080章 作客第1001章 又見沉河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361章 南下京師第329章 蜜餞第693章 訛人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792章 野雞翰林第903章 謀官第400章 喜神第303章 席捲燕京第572章 迎花神第623章 一心爲公第95章 考試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775章 祝心想事成第680章 氛圍第699章 紅而光第881章 活神仙第1159章 人月雙圓第1236章 半截鉛筆第1046章 兒女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