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上課

學校的教室裡,徐灝帶着一副沒有鏡片的眼鏡,文質彬彬的給一羣從十七八歲到二十多歲的學生們上歷史課。

如今學校設有專門的歷史老師,學生也能通過書籍學習,所以徐灝講的是西方歷史,一定要改變年輕人對外面世界的矇昧。

所以他把得自百花的情報和自己已知的相結合,對此學生們普遍非常感興趣,本身歷史和軍事就是男孩子的興趣所在,更是對未知世界有着極爲旺盛的求知慾。

看着近百學子認真的做筆記,徐灝很滿意,緩緩說道:“上一節課我講了羅馬帝國,隨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在歐洲相繼出現了一批蠻夷國家。我之所以用蠻夷二字稱呼,是因爲他們和北方的匈奴突厥一樣,只知道征服毀滅其他文明而不知道建設,儘管這些蠻夷也有自己獨特而悠久的歷史,可只要沒有文字傳承和人人皆懂得的禮儀等,就很難稱之爲文明。

當然就像元朝在中原立國後,自然會在原有文明的基礎上,或同化或借用,演變出了新的文明。

歐洲同樣如此,日耳曼人漸漸成了新的主人,其中一支叫做法蘭克人,建立了墨溫格王朝。通過和羅馬教會的聯合,逐漸佔據了叫做高盧的全部領土,隨着王國的持續擴張,成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歐洲人習慣簽訂契約書,後來幾經變遷的王國因國王駕崩,王族之間的戰爭導致分裂,簽訂了凡爾登條約,由此形成了西法蘭克王國、東王蘭克王國和意大利王國。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魯人、薩克遜人進入了海峽對岸的大不列顛羣島,形成了七個王國時期,最終維薩克斯王國吞併了其他六國,類似於我們的戰國七雄終歸秦,誕生了英格蘭王國。

大約在宋元年間,法蘭克的諾曼底公爵以親屬關係要求繼承英格蘭王位,遭到拒絕後。率兵以武力跨海遠征,稱爲征服者威廉,在英格蘭建立了諾曼底王朝。

由此就在高皇帝率領天下漢人軍民反抗韃子的那一段時期,英格蘭又宣稱對失去國王的法蘭克擁有王位繼承權,兩國相互之間打了五十多年,現在正處於停戰期。”

有學生舉起手來,徐灝讓其發言。學生問道:“請問先生,諸國間的征伐源自羅馬帝國的滅亡。確實類似不遵周朝天子的春秋戰國,請問失去了共主的歐洲諸雄,也和我朝一樣採用三公九卿麼?”

徐灝先是沉吟了一下,隨即毅然說道:“我反覆說過外國並非是什麼蠻夷,一樣有着不亞於中國的文明,所以我們不能妄自尊大,只認爲我們纔是天朝上國,想想元朝吧,這是漢人永遠的恥辱。

歐洲或許因國小人少。爲了制衡殘暴的國王,英格蘭出現了議會,以貴族組成的上院和騎士市民代表組成的下院,能夠和王權分庭抗禮,一同治理國家,也就說王權再也不是至高無上,這就是歐洲發明的議會君主制。”

看着瞬間變得鴉雀無聲的整個教室。徐灝知道自己這一番話下來,很可能給自己埋下了殺頭的禍因。

徐灝不知道君主立憲制對明朝有沒有用,但是按照自然規律的演變,代替君權至上的就是君主立憲,明朝的內閣制和六部尚書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相當於君主立憲,因爲能和皇權相抗衡。但是皇權終究是至高無上。

在西方也是這樣,對於王權的爭奪是永無休止的,議會也是會內鬥不休的,就算廢除了帝王,對於權力的爭鬥仍然會永無休止。

到底哪種政體最好,那就見仁見智了,所以徐灝也僅僅是點到爲止。表現爲僅僅當成外國的事實和趣聞說出來,他沒有能力也不想深入探討下去。

希望隨着海路的打開,明朝有識之士們會出海探究外面的一切,如果能受到西方世界的影響和借鑑,回來去爭取革命最好,反之那也是宿命使然。

徐灝不願意隻身去終結明朝,那一條路太艱辛,沒有那個本事最好不要去妄想。一個上輩子的普通人,穿越後一樣不可能成爲偉人,成功的機率太小了,人應該有自知之明。

面對學生的連續提問,徐灝沒有回答,只說你們有興趣的話,不妨親自出海去見識下。

相對於政治,學生們最感興趣的就是騎士了,徐灝說道:“騎士是由騎兵發展而來,以前羅馬時期的騎兵是沒有馬鐙的,打仗的作用有限,等隨着從東方傳過去了馬鐙,騎兵可以擊敗步兵,此乃騎士階層興起的原因之一。

羅馬帝國初期,人民是質樸的,由於連續不斷的勝利,土地越來越大,富有起來的國民隨之逐步糜爛,眼下我們也應該引以爲戒。羅馬軍團和我朝的軍隊一樣,以嚴明的軍紀戰勝敵人,而後期騎兵的大規模出現,就好似歷史上衆多蓋世無敵的名將一樣,個體武將的勇武受到了尊敬,比方說三國時期,一位良將能擔任牧守或城主,這就是歐洲的騎士主義。”

學生門紛紛點頭,有人笑道:“先生,三國時期大多數武將同時也是貴族,不然怎麼學習武藝和兵法韜略,歐洲也是如此吧?”

“沒錯。”徐灝說道:“騎士和武將一樣但也因習俗的不同而有些區別,七歲時就不能和家人同住了,要去一個高於自己家族地位的貴族家庭,開始學習成爲騎士的必備知識,十四歲起擔任貴族騎士的貼身侍從,即我國的家將隨從,一步步擔任牙將副將等,最終升任爲一名合格的統兵將領。”

有學生不屑的道:“原來時下的歐洲諸國遠遠落後於我朝,只相當於三國魏晉。自宋朝起,我漢人已經徹底壓制了武人作亂。可以想見,歐洲持續戰亂恰恰因爲武人以武犯禁,割據一方爲非作歹。”

徐灝說道:“沒錯,可騎士也是保證一個國家存亡的倚靠。唐朝滅亡于軍閥割據,而宋朝雖然免於軍閥割據,卻滅亡在了北方強敵手中。

你們都自詡爲文人,如今也是士林一家獨大,武官地位稍遜一籌。保衛國家的軍士更是地位連農夫都比不上,應該尊敬每一名士兵,這可話題無關就不說了。”

說完徐灝停頓了下,還是忍不住說道:“你們日後一定會有人成爲國之棟樑,那麼我希望你們好生想一想,大明的未來會怎樣?”

學生們一個個沉思起來,可很快卻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其他地方。有人問到:“先生,歐洲人穿什麼樣的衣服?京城裡的夷人皆入鄉隨俗。穿着和漢人無異了。”

徐灝笑道:“受社會的發展制約,現在的歐洲人相對於咱們衣食住行還差了些,不過隨着航海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如果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那我們在原地踏步,人家卻逐步征服世界,發明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出來,開着戰船跑到咱們家門口,到時各個方面就是咱們比不上人家了。希望大家記住這番話。”

本來徐灝想照實描述一番,想了想卻說道:“因爲航海貿易的興盛,連帶着經濟繁榮,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受到東方文明的影響,時下歐洲在服飾方面發生了許多變化。人們追逐時尚,女人相互之間爭奇鬥豔。

大家都知道唐朝的豪放。現在的歐洲就有這個趨勢,婦女流行露出胸口的領衫,上衣有無袖、短袖,臂膀露出來,歐洲人尤其喜歡東方的絲綢和鑲嵌寶石的首飾,買不到就會來搶。我甚至可以預言。現在我們的敵人在北方,不久的將來則要面對整個世界的垂涎,因爲海船會把以往遠隔萬里的國家連接起來,不要以爲禁海可以阻止,那不過是阻止我們出去,卻無法阻止敵人進來,倭寇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守代攻不如以攻代守。

當然歐洲華麗暴露的衣服也遭到了世俗社會和教堂的反對,認爲不能遮羞的衣裳不文雅,太過輕狂。”

學生們笑了出來,不禁想起了傳說中的盛唐仕女,大膽開放無所顧忌,有人舉手問道:“那先生對此的看法呢?據說您一直大力發對裹腳,不在意女眷出門遊玩。”

徐灝笑道:“我的觀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的觀點。我想你們都知道家中妻子姐妹對於美的追求,塗脂抹粉,描眉修飾,對綢緞面料的挑剔,對於金銀首飾的熱愛,女爲悅己者容嘛。

我只能說正當的對美的追求,不應看成是不守婦道,別說女人喜歡華麗的衣服首飾,男人又何嘗不想穿的更好看一些?如果露出一點手臂就認爲不合禮法,是不是太過極端了?”

“好了,這節課馬上就到時間了。”徐灝把眼鏡摘了下來,拍了拍手掌,對着所有學生說道:“我最後說一句,程朱理學自南宋直至今日,在教育百姓知書識禮,陶冶情操,維護四海穩定等方面,無疑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同時,我堅決反對時下士林死抱着程朱理學的保守風氣,認爲是衡量天下一切的至理名言。現在有很多讀書人把程朱理學視爲獵取功名的敲門磚,死抱着一字一義的說教,致使理學發展越來越脫離實際,成爲於事無補的空言,沒錯,我說的可以理解爲指責八股文章。

我這番話如果出自一個普通讀書人之口,會不會成爲一些名儒“以理殺人”的工具?答案顯然不言而喻,幸好老子不是書生。

所以希望你們能理解,漢代獨尊儒術是爲了整個國家的進步,出自當時的實際需要,而非是僅僅爲了提倡一家學說,以此來讓士族獲取人上人的專利,達到禁錮其他學說的目的,一個民族的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們可以成爲國家民族的棟樑,你們也可以成爲國家和民族的千古罪人。好了,就到這裡吧。”

出來後,徐灝嘆了口氣,因爲沒有切身之痛,時下的年輕人永遠也體會不到,元末或明末時期有多麼的恐怖,百花齊放的思想和強大的軍隊才意味着歌舞昇平,不受欺凌。而以文官去壓制武官肯定是對的,即使是後世凡是強大穩定的國家,都是文人內閣控制着軍方。

國家需要長期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就必須提高軍人和普通軍官的地位,如何防止文官的不思進取和領兵將領的趁勢坐大,這裡面又涉及到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制衡和中庸之道,此外還有預防官員貪腐和結黨營私等等,等等,只能說太難了,對於徐灝來說也太難了,根本玩不轉。

第802章 看船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360章 忌憚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655章 算命第1016章 學成歸來第1078章 對壘學霸第66章 意外中獎第954章 美人師妹第51章 紅梅第1130章 不近人情第212章 公忠體國的徐大人第1199章 寵溺兒子的父親第513章 先生第1086章 情詩第83章 產業第240章 搶親第614章 情絲第23章 下注第1286章 兼職第1029章 葬牛第1150章 冬日晴雪第609章 科學第727章 沒有多餘第439章 反擊第1016章 學成歸來第690章 傳家寶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688章 接風第4章 家鬥第757章 通惠河第51章 紅梅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458章 大度第333章 秦皇島第440章 返航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586章 一對鴛鴦第767章 老漢奸第867章 又是纏足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1004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88章 偷窺第177章 趕出家門第675章 上課第835章 半斤八兩第1276章 祈福天津,願好人一生平安第1125章 律呂第209章 不解風情第103章 蕭氏的野望第1273章 進香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156章 南歸第486章 黨同伐異第999章 禮教第42章 年前第529章 家暴第473章 複審第1101章 無話可說第729章 芝姑娘第426章 人命官司第341章 殺紀綱第1152章 柳五獻藝第443章 偶遇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450章 守財奴第762章 復仇第226章 荒唐之夜第662章 戴的冤枉第1103章 三少爺第409章 劉御史第675章 上課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63章 孽第445章 表妹第248章 嬌豔如桃花露第679章 疙瘩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672章 對曲第993章 雙重摺磨第1008章 我們的明朝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317章 徐家妙錦第1090章 瞞第173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651章 謠言第946章 不丟人第241章 經營威海第3章 藏拙第656章 舉事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1071章 批捲風波第290章 失望第321章 冰霜堡壘第74章 心跡
第802章 看船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360章 忌憚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655章 算命第1016章 學成歸來第1078章 對壘學霸第66章 意外中獎第954章 美人師妹第51章 紅梅第1130章 不近人情第212章 公忠體國的徐大人第1199章 寵溺兒子的父親第513章 先生第1086章 情詩第83章 產業第240章 搶親第614章 情絲第23章 下注第1286章 兼職第1029章 葬牛第1150章 冬日晴雪第609章 科學第727章 沒有多餘第439章 反擊第1016章 學成歸來第690章 傳家寶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688章 接風第4章 家鬥第757章 通惠河第51章 紅梅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458章 大度第333章 秦皇島第440章 返航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586章 一對鴛鴦第767章 老漢奸第867章 又是纏足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1004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88章 偷窺第177章 趕出家門第675章 上課第835章 半斤八兩第1276章 祈福天津,願好人一生平安第1125章 律呂第209章 不解風情第103章 蕭氏的野望第1273章 進香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156章 南歸第486章 黨同伐異第999章 禮教第42章 年前第529章 家暴第473章 複審第1101章 無話可說第729章 芝姑娘第426章 人命官司第341章 殺紀綱第1152章 柳五獻藝第443章 偶遇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450章 守財奴第762章 復仇第226章 荒唐之夜第662章 戴的冤枉第1103章 三少爺第409章 劉御史第675章 上課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63章 孽第445章 表妹第248章 嬌豔如桃花露第679章 疙瘩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672章 對曲第993章 雙重摺磨第1008章 我們的明朝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317章 徐家妙錦第1090章 瞞第173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651章 謠言第946章 不丟人第241章 經營威海第3章 藏拙第656章 舉事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1071章 批捲風波第290章 失望第321章 冰霜堡壘第74章 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