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遺老遺少

柳姑娘把徐灝引進門去,只見柳老爺站立在高高的臺階上。七十歲的人不太顯老,黃白麪皮,大高個兒,頭髮稀疏蓬着頭,花白的長髯,睡眼惺忪,身穿對襟杭紡長衫,鹿皮快靴,有些軍人氣度又有些名士派頭兒。

“柳將軍!”徐灝走上前去。

柳老爺驚訝的眨了眨眼,驚驚詐詐的說道:“你是?”

柳姑娘說道:“這位是東宮大學士,前來拜訪祖父,不過我不知大人的高姓大名。”

“哦。”柳老爺更加的糊塗了,自己有什麼資格令堂堂五品高官紆尊降貴的前來呢?又稱呼自己爲將軍?忽然他心裡一驚,暗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大人快快請進,您能來此,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呀!”

堆起笑臉的柳老爺很是熱情,忙把人給請到客廳,剛要分賓主坐下,忽聽院外響起一串好似爆竹一樣的鞭花聲,一輛金漆彩畫、翠帷紅窗的高篷馬車,四匹馬上坐着四個兇眉暴眼的護衛,橫衝直撞的闖了進來。

柳老爺馬上怒氣衝衝的跑出去,大喊道:“哪兒來的達官顯貴,如此橫行霸道?”

馬車裡,傳出一陣尖細而甜膩膩的笑聲:“柳哥,除了小弟,誰敢登你的三寶殿?”?? 平凡的明穿日子768

徐灝望見從車窗裡,『露』出一張胖腫的大白臉,一雙鼓溜溜的金魚眼,兩撇墨筆勾劃似的八字鬍,紅潤的嘴脣笑嘻嘻的。

“老高,是你?”柳老爺顯得有些意外。

老高?徐灝不動聲『色』的回憶着關於柳老爺的生平,以及和他往來最多的那幾個人的名字履歷,因洪熙元年就創建了完善的資料庫,很快猜到來人的名字應該叫做高六合。

就和近代廢了清朝。遺留下一幫子滿清的遺老遺少一樣,明朝時北方也一樣遺留了一批元朝的遺老遺少,加上幾次從蒙古草原押回來的蒙古貴族。朝廷對他們以禮相待,分散居住在各地。

朱元璋選擇四子朱棣鎮守北平。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命兒子監視和鎮壓心懷不軌的蒙黨,畢竟這裡是元大都。

經歷了洪武朝的嚴酷和朱棣的強勢,北方沒有任何人敢於造反,而隨着仁義寬和的朱高熾繼承帝業,沒有遷都北平,近十年來的風氣日趨開明,似乎有些人開始蠢蠢欲動了。

這個高六合,跟柳老爺是老朋友了。

他也曾經去過成吉思汗興起的草原。不過相比柳老爺的好運氣,以勾搭女奴而穢聲四溢,因寫得一手好字,乃是當時元朝宰相的座上賓,柳老爺和他臭味相投,結拜爲了義氣兄弟。

元朝滅亡後,他經人舉薦做了學官,因爲不學無術和貪財好『色』,時常緬懷前朝,被學生羣起而攻之。落荒而走。

於是,他宣佈淡泊了功名利祿之心,退隱到北平南苑的某個田莊。潛心研究佛法,一邊親筆抄寫大量金剛經贈送他人,一邊大討五花八門的姬妾,並揮金如土去追捧名『妓』戲子。

前不久,他蒐羅了一幫子無恥文人,學着著書辦報,極力鼓吹朝廷應該承認本雅失裡的正統汗位,幫助韃靼征服瓦剌建立國家,兩國結爲盟國。從此守望互助,停止兵戈。

這就是鼓勵民間開辦報業。言論無罪的弊端了,什麼鬼祟東西都能冒出來。大概這些元朝的遺老遺少們想重現北宋和遼國的那一幕來。然後再出現個兒皇帝,拱手把燕雲十六州讓出去,如此他們就可以搖身一變,重新成爲貴族。

歷史上朱棣遷都北平,無疑大大加強了對於北方的統治,讓漢人穩固了北方。

自從南宋以來,長達數百年整個北方都淪爲異族統治,這是很嚴肅的現實。滿清入關之所以能夠輕鬆的佔據整個河北,某種程度上來說,時下的北方人確實對民族觀念相對淡薄,宋朝拋棄了國土,金、蒙成爲了主人,而且社會風氣也是南方漢人瞧不起北方漢人。

北方的民族成分也格外複雜,少數民族多達數十個,徐灝有責任也有義務出手。?? 平凡的明穿日子768

朱高熾的南六北四取士之策,固然使得南方士林一家獨大的局面爲之一招緩解,但同時也給了遺老遺少們打開了做官的大門,增加了話語權,可見洪武朝爲何要極力排斥北方士林。

要不說世間事總有正反兩面,不能簡單的看待問題,以朱元璋爲首的朝廷極度不信任北人是有原因的,數百年的隔江對峙,光是金國的女真人留在中原就多達百萬人之多。

元朝更是多民族的大熔爐,百萬回人的集體回遷,中東印度乃至西亞西域的大量『色』目人定居中原,無可統計的遼人和西夏党項人、蒙古人,搖身一變紛紛改姓了漢姓。

元朝可以說打『亂』了民族的地域分佈,後世僅僅通州就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

當然滿清和民國時期的交通發展和戰『亂』也起到了民族混居的重要因素,而純漢人的人口增長也是各族所無法相比的,這也是歷朝歷代心照不宣的基本國策,本族人口必須要佔據絕對優勢,纔是國泰民安的基本保證。

春風滿面的高六合跳下了馬車,先正了正衣冠,朝着柳老爺深施一禮,口中卻油腔滑調的問候:“大哥,小弟這廂有禮了。”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柳老爺想到客廳裡的朝廷大員,故意又說道:“看來你光臨舍下,乃是夜貓子進宅。”

“小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高六合笑嘻嘻的,“我的報社就缺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了,大哥若不答應,小弟可就功敗垂成嘍。”

柳老爺多年沒和他有過聯繫。引蒙古人入關的心態也早已沒了,誰讓現在大明軍隊戰無不勝呢,兼且對這位『性』喜虛張聲勢又言過其實的義弟。一向不太信任,所以說道:“你呀!又來故作驚人之語。”

“事關重大。急如星火呀!”高六合搓着手,似乎很着急,“大哥,你上車,跟我進城詳談細敘。”

“敬謝不敏!”柳老爺斷然拒絕,“我早已看破紅塵,避世蝸居,再說我也老了。活不了幾年了,出去做什麼?”

“你是不是怕遭人非議?”高六合問道。

“唉!正是如此。”柳老爺神『色』嚴肅,“當年我娶了蒙古老婆,多年揹着前朝餘孽的罪名,直到髮妻死了,這才令多少我好過了些。現在,我大明蒸蒸日上,我何苦去跟北方藕斷絲連?你知不知道你們在玩火,真當官府是擺設不成?太子殿下可已經回來了。”

“好!好!”高六合不敢惹惱了柳老爺,讓步道:“那就到你的書房去談。”

客廳裡。徐灝獨自坐着思索此事,柳姑娘躲回了閨房。因爲沒有歷史可以借鑑,他必須靠自己的判斷了。首先已經分化瓦解的蒙古人應該只會給明朝造成一定的邊患,不太可能再次入主中原。

當然遺老遺少們不可能預料到,現在的韃靼人和瓦剌人都逐漸恢復了元氣,氣勢很盛,本雅失裡相當於一面旗幟,國師阿魯臺也是個難得的豪傑。

歷史上,朱棣違背了把大寧地區讓給朵顏三衛放牧的諾言,這顯然是英明決定,並且朱棣早已準備削弱朵顏三衛的人口實力。

同時。阿魯臺抓住了這個契機,利用他與朵顏三衛首領的親家關係。以支持朵顏三衛南遷大寧爲條件,達成了韃靼部和三衛的盟友關係。

永樂二十年。朱棣第一次率兵突襲朵顏三衛,就是爲了打擊雙方的聯盟。通過這一歷史事件,證明此前阿魯臺確實是和朵顏三衛暗中聯合了,不然朱棣作爲帝王絕不會恩將仇報。

不單單明朝不信任但也離不開朵顏三衛形成的外圍屏障,遺老遺少們更是深恨三衛的蛇鼠兩端,而如今明軍和歷史上的永樂大帝一樣,業已重創了朵顏三衛,這就演變出新的局面。

水草最豐美氣候條件最好的科爾沁草原以及朵顏三衛遊牧的大片草場空出來了。

歷史上,永樂八年三月,朱棣率五十萬大軍征討阿魯臺和本雅失裡,六月,迫使阿魯臺和本雅失裡分裂。

本雅失裡率部西走,阿魯臺率部東奔,明軍首戰本雅失裡,蒙古軍大敗,本雅失裡僅以七騎脫走,西入瓦拉。

朱棣隨即率兵向東,大敗阿魯臺部於興安嶺,同年冬,阿魯臺被迫遣使投降,永樂十一年,朝廷冊封阿魯臺爲和寧王。

也就是說,歷史因徐灝的到來變得撲朔『迷』離了,明朝沒有損失十萬精銳,可也沒有大舉進攻本雅失裡和阿魯臺。

徐灝不想開戰的一個原因是不願輕啓大戰,勞民傷財沒什麼作用,另外一個原因是想坐山觀虎鬥,任由塞外蒙古人自己間打生打死,必要時再派出軍隊平衡東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也怕大軍失利,萬一十幾二十萬人全軍覆滅,承受不起外,局勢也會變得急轉直下。

動員數十萬大軍征討蒙古,看上去氣勢磅礴,可如今誰有資格擔任主帥?誰敢擔任主帥?誰有能力擔任主帥?這個決定徐灝不敢承擔,也不能承擔,一旦失利,就得面對整個朝堂的抨擊,輕則身敗名裂,重則家族覆滅。

打擊了韃靼人,就不能坐視瓦剌人想趁機統一整個蒙古,就必須又要去征討瓦剌,如此循環下去,只要不能徹底滅亡蒙古,最終一切都只會徒勞無功。

永樂十四年,朱棣繼打服了韃靼後,再一次率大軍北伐,大敗瓦剌軍。

阿魯臺趁機也與瓦剌開戰,馬哈木敗亡,部衆潰散,其子脫歡被俘,在阿魯臺家當起了奴隸,後來被釋放回歸瓦剌。

永樂十五年,立志復仇的瓦剌軍在兀古者河大敗阿魯臺。

永樂十七年,阿魯臺再次大敗瓦剌,吞併了諸多部族,恢復了實力。

永樂十九年,阿魯臺背叛明朝並大舉南下,隨即引發了朱棣的後三次親征。

儘管三次親征得以讓阿魯臺的實力受到了很大消耗,不敢再南下,可也讓瓦剌乘機迅速擴張勢力,馬哈木之子脫歡就像當年的成吉思汗一樣,滅亡了阿魯臺的韃靼部,幾乎統一了大半個蒙古草原,也爲其子也先後來成就的霸業奠定了基礎。

徐灝做夢都想解決蒙古人,上兵伐謀,他堅持不開大戰,積蓄實力好讓國家順利過渡到近代。

如果能發明出電、火車、無線電、步槍子彈乃至機關槍等,到了那時,蒙古人就算繁衍生息了千千萬,擁有數百萬的控弦之士又能怎麼樣呢?

秋風掃落葉!

近代已經證明了,熱武器時期,漢民族有了無懼任何強敵的資本。

第1143章 一對小人兒第142章 殺機第556章 官了私了第831章 有錯沒錯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196章 後母改嫁第1052章 七可厭與南風第1247章 離別在即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356章 刺刀第725章 猾吏第214章 冷酷無情大丈夫第619章 以貌取人第70章 和尚第1230章 衆怒第117章 際遇第240章 搶親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611章 醫院第693章 訛人第523章 御溝宰相第814章 噹噹第680章 氛圍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1273章 進香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1077章 隱居第278章 成親第367章 兄弟第380章 內閣第1221章 商量第359章 軍隊第1281章 訓斥第699章 紅而光第374章 過壽第453章 在哪裡?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649章 新宅第610章 醫學第347章 談判第298章 巧蝶戀花第860章 新軍人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67章 賀新年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11章 口角第165章 孽障第712章 宗族第638章 太監第621章 金秋八月第1064章 內部矛盾第37章 回家第1096章 無功而返第370章 七巧第787章 盜竊第495章 名妓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126章 該起牀了第477章 困獸猶鬥第977章 井氏第203章 田地和嫁妝第1115章 賞燈第346章 猛哥帖木兒第1058章 香是暖的好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204章 鬥氣第1132章 隨風而逝第275章 搶先一步第1102章 大辟第686章 二韃子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1031章 自甘下賤第548章 心血來潮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543章 煞氣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192章 窺玉第848章 荷花與端午第147章 道衍第52章 送第1193章 飛的多了第994章 絕對服從第1286章 兼職第145章 徐淞第469章 賽秦淮第702章 飛醋第624章 摘花女第3章 藏拙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282章 只管殺人不管救火第588章 無碼第217章 夜宴第904章 年關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364章 勸進
第1143章 一對小人兒第142章 殺機第556章 官了私了第831章 有錯沒錯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196章 後母改嫁第1052章 七可厭與南風第1247章 離別在即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356章 刺刀第725章 猾吏第214章 冷酷無情大丈夫第619章 以貌取人第70章 和尚第1230章 衆怒第117章 際遇第240章 搶親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611章 醫院第693章 訛人第523章 御溝宰相第814章 噹噹第680章 氛圍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1273章 進香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1077章 隱居第278章 成親第367章 兄弟第380章 內閣第1221章 商量第359章 軍隊第1281章 訓斥第699章 紅而光第374章 過壽第453章 在哪裡?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649章 新宅第610章 醫學第347章 談判第298章 巧蝶戀花第860章 新軍人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67章 賀新年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11章 口角第165章 孽障第712章 宗族第638章 太監第621章 金秋八月第1064章 內部矛盾第37章 回家第1096章 無功而返第370章 七巧第787章 盜竊第495章 名妓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126章 該起牀了第477章 困獸猶鬥第977章 井氏第203章 田地和嫁妝第1115章 賞燈第346章 猛哥帖木兒第1058章 香是暖的好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204章 鬥氣第1132章 隨風而逝第275章 搶先一步第1102章 大辟第686章 二韃子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1031章 自甘下賤第548章 心血來潮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543章 煞氣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192章 窺玉第848章 荷花與端午第147章 道衍第52章 送第1193章 飛的多了第994章 絕對服從第1286章 兼職第145章 徐淞第469章 賽秦淮第702章 飛醋第624章 摘花女第3章 藏拙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282章 只管殺人不管救火第588章 無碼第217章 夜宴第904章 年關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364章 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