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

天幕上。

火光四射的城池外。

朱棣身後是一隊隊明火執仗的騎兵。

他騎着馬,看着一旁被綁縛在馬匹上滿臉憤怒的青年,真誠道:

“十七弟,事成之後,中分天下。”

“裂土而置,均稱天子!”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不動聲色的看着天幕。

剛顫顫悠悠往外走的朱高熾腳下不停的一個猛轉。

他回來了!

朱棣深吸口氣,閉上眼。

朱高熾一屁股坐在涼亭內。

氣氛十分之尷尬。

“爹,你究竟對沒對老二說過。”

“勉之,世子多疾。”

“爹,你說沒說過。”

朱棣緩緩睜開眼睛,他看着臉上帶着一絲委屈的大胖兒子。

嘆了口氣。

朱高熾明白了,他點點頭。

起身向外走去。

朱瞻基看着這邊,似乎有所明悟。

在那個位置面前,臉面一點也不重要。

……

【寧王朱權,朱元璋的第十七子。】

【出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比朱允炆還小一歲。】

【洪武二十四年受封爲王,第二年就藩大寧。】

【大寧是北邊軍事重地,大寧行都司領興州、營州共二十餘衛,其兵士都是西北精銳。】

【當初,建文帝害怕朱權投向朱棣,派人召朱權回京,朱權裝病未到,被削三護衛。】

【公元1399年十月十一日,朱棣從劉家口抄小路直趨大寧,詐稱前來求救。】

【朱權邀請朱棣一人騎馬入城,朱棣握住朱權的手大哭,訴說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爲起草奏章謝罪。】

【朱棣居住數日,朱權都誠懇相待。】

【當時北平精銳部隊埋伏城外,官兵也漸漸入城,暗中勾結諸衛部長及守軍。】

【朱棣告辭離去,朱權到郊外爲其餞行,伏兵趁機而起,將朱權擁往前行。】

【諸衛弓廣騎及諸守軍,一呼雲集。】

【守將朱鑑抵擋不住,力戰而死。】

【王府妃妾世子均隨入鬆亭關,回到北平,大寧成了一座空城。】

【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

大漢·景帝時期

“這話,是不演了?”

劉啓摸着鬍鬚若有所思。

……

大唐。

“嘖。”

李世民不由自主的想起後宮裡的那個老頭。

這種空話自家阿耶也常說。

李密被他騙得很慘,自己也被他騙得很慘。

“不是個實在人。”

也對,實在人也走不到今天這個地步。

……

{什麼諸衛,那是朵顏三衛呢!最精銳的蒙古騎兵!被你吃了?}

{明朝那些事看多了吧?}

{朱棣是從寧王手中得到了不少蒙古騎兵,但當時的朵顏三衛卻並不在寧王轄區內。}

{寧王的轄區是今天的內蒙古赤峰一帶,朵顏三衛在明朝初年的遊牧地在湟水以北。}

{泰寧衛的元泰州(吉林洮安縣)一帶,朵顏衛在額克多延溫都兒、搠爾河一帶(內蒙古扎賚特旗一帶)}

{福餘衛則跑到了黑龍江齊齊哈爾附近遊牧,寧王根本就管不了朵顏三衛。}

{朱棣從寧王那裡得到蒙古騎兵是1388年元朝大將阿速(大寧前衛指揮僉事)、沙不丁(大寧後衛指揮僉事)等帶隊降服的蒙古軍人。}

{並且,1391年,傅友德、郭英等人帶兵擊敗了阿扎失裡,朵顏三衛就和明朝的聯繫中斷了。}

{傅友德等人歸晉王朱棡管轄,即使有部分朵顏三衛投降明軍,也是歸晉王朱棡處置。寧王哪來朵顏三衛啊。}

……

大明。

朱元璋冷哼一聲。

“精銳?”

“咱打的就是精銳!”

“在精銳也沒有咱大明騎兵精銳!”

“精銳?呸!”

……

【而就在朱棣北上誆騙寧王大軍時,李景隆已經開始圍攻北平了。】

……

天幕上。

天矇矇亮。

李景隆縱馬帶兵來到北平城下。

城郊一里內的房屋已被拆毀,伐木斷橋。

凡有水泉處也皆投毒。

城門堅閉,吊橋高掛。

城壕內又築了羊馬城。

城上有設敵棚、敵樓、弩臺。

一名白鬚身穿縞素的白鬚老將正靜靜的看着他。

……

【當時的北平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孤兒寡母。】

【按理來說,數十萬大軍兵臨一座還不算堅固的城下,應該是手到擒來。】

【但偏偏在擁有一堆精兵強將的情況下,李景隆就是啃不下來。】

【原因就在於,北平城裡還有一個猛人在。】

【他叫顧成。】

……

天幕裡,那立於城頭上的老人漸漸反轉容顏。

一名威武的漢子立於船艦之上。

他持刀在手,兇狠的看着前方水軍。

而其身後,正是一身蟒袍的朱元璋!

……

【顧成,祖籍湘潭,生長江都,是划船的世家,力大如牛。】

【1355年,朱元璋率軍渡江,顧成前去投奔,因勇武被選爲帳前親兵,並擎掌傘蓋】

【次年,攻鎮江的時候,與十人打進城裡,作了俘虜,在被殺之時掙脫繩索,跑回,再行打進城裡。】

【於克城以後升爲百戶。】

【敗陳友諒兵於龍江,收安慶、江州,從克南昌援兵,進攻廬州,從克武昌、荊州、衡州。】

【跟隨常遇春下襄陽,取泰州,留守興化。跟隨徐達破舊館,克湖州、蘇州。】

【隨後徵蜀地、打雲南、平貴州,功勞均多,升到了以“右軍都督僉事”佩“徵南將軍”印。】

【後建文帝召他回京,與耿炳文出軍,在真定被俘。】

【朱棣不殺他,以禮相待留他在北平,顧成不降。】

【後,其任普定衛指揮的長子顧統被建文帝斬首,其罪名是因爲顧成叛降燕軍。】

【顧成開始協助燕王世子堅守北平。】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不知怎麼,突然就想到李陵之事。

兩者情況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刀下去,砍出個生死仇敵來。”

許平君都能看出來。

一個是練練兵蹭蹭仗的國公,一個是身經百戰的大將。

兩者碰一起,只要不是天賦上有強大的差別,那這城肯定不好攻啊!

……

曹魏。

曹操看着天幕裡的爭奪戰,連一幫婦人都涌上牆頭。

頓時心中明白。

“生死相逼,軍心堅定。”

“但於事無補啊。”

明軍太多了。

……

【十月十五日,李景隆將他的五十萬大軍分作三部分。】

【一部分環北平城九門構築堡壘攻城,由四川指揮使瞿能負責。】

【一部分騎兵在攻城大軍外面,準備隨時攔截迎擊由大寧回來的燕軍,由陝西指揮使陳暉負責】

【其餘主力在北平東處二十里的鄭村壩嚴防朱棣救援,由李景隆率領。】

【北平是元朝舊都,規模不算大,城池不算高。】

【但數十萬大軍就是打不下來。】

【顧成將一座小破城圍的滴水不露,徐王妃與軍眷婦人投磚瓦以阻兵。】

【李景隆拿北平一時竟是毫無辦法。】

……

{潑水築城怎麼沒有了?多經典啊。}

{是啊,太經典了。南方人吧?東北人告訴你,陰曆十月末的天,你水潑出花來它一晚上也凍不成堅城!}

{陰曆十月份……東北都還剛要下雪呢,北平就能潑水成冰了?我尋思小冰河時期也沒發力呢?}

{其實北平當時也不算小破城,畢竟又是元大都,又是金中京,又是燕王封地,還是挺硬的。}

……

北齊·文宣時期

高洋頗有些不耐煩。

“不是,怎麼你們明朝事這麼多啊?”

“一場戰鬥,從開頭就開始解釋!”

“你們那史官是吃乾飯的?”

“這點事都記不明白?”

“看得真不爽利。”

……

北魏·武帝時期

“遮遮掩掩……”

宇文邕若有所思。

看來這史官對贏家頗有意見啊。

……

【而另一邊,朱棣領着大寧軍隊火速趕往北平。】

【十一月初四,朱棣在孤山與率領一萬西北軍巡視周遭的陳暉擦肩而過。】

【朱棣裝作沒發現陳暉,陳暉趁勢跟在朱棣身後。】

……

天幕上。

兩支軍隊一前一後渡過白河。

但讓後面軍隊沒想到的是,自己剛剛渡河,一支軍隊就從側翼殺出!

爲首的,正是朱棣!

……

【當時正值夜晚。】

【陳暉不知朱棣早已發現自己,見朱棣渡過白河後,自己也緊隨其後。】

【因爲此時朱棣的前方就是瞿能等人,他以爲自己可以前後夾擊。】

【但他沒想到,朱棣前腳渡河,後腳就趁陳暉渡河時半渡而擊!】

【一萬西北精騎全軍覆沒,只留陳暉單獨逃脫。】

【是夜,李景隆得知消息,下令嚴陣以待。】

【初五,朱棣以奇兵左右夾擊,連破七營。】

【燕將張玉等列陣而進,抵達城下,城中留守部隊出城參戰,內外夾攻,大敗明軍。】

【初六,李景隆藉着夜色掩護倉皇逃遁,丟下輜重。】

【此時,瞿能等人還在攻打北平。】

【初七,燕軍續攻,破其四壘。】

【瞿能諸軍聞李景隆已逃,乃棄兵糧,日夜南逃。】

【此戰,燕軍共斃傷明軍數萬人,獲馬兩萬餘匹。】

……

{不是,你兵力佔優啊!你怎麼輸的啊?一波衝鋒你就沒了?}

{李景隆怎麼也是跟着徐達打過仗的,不可能真的一無是處。}

{差就差在人外有人,不僅是他的將才不如朱棣,手下兵卒的質量也差距過大。}

{他帶的兵一年大部分時間光種地了,還大部分都是步兵,相當於帶着一堆農民去打國防軍特種兵的,表面光人數多了,但慫包軟蛋也不少。}

{真按燕軍平均一人戰力換算成南軍五人或六人,那李景隆起碼得打一次仗就得派燕軍四五倍的人數,戰力才能大體持平。}

{後方還有一羣不懂打仗的大儒和皇帝甲方天天發來各種大聰明指示得顧忌,太難了。}

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完本感言。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333章 後晉後漢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28章 封狼居胥250.稿丟了,盡力趕。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769章 道光功績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745章 “儒家聖君”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790章 洋務運動283.晚八沒更。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46.第142章 祖逖!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
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完本感言。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333章 後晉後漢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28章 封狼居胥250.稿丟了,盡力趕。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769章 道光功績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745章 “儒家聖君”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790章 洋務運動283.晚八沒更。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46.第142章 祖逖!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