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

天幕上。

火光四射的城池外。

朱棣身後是一隊隊明火執仗的騎兵。

他騎着馬,看着一旁被綁縛在馬匹上滿臉憤怒的青年,真誠道:

“十七弟,事成之後,中分天下。”

“裂土而置,均稱天子!”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不動聲色的看着天幕。

剛顫顫悠悠往外走的朱高熾腳下不停的一個猛轉。

他回來了!

朱棣深吸口氣,閉上眼。

朱高熾一屁股坐在涼亭內。

氣氛十分之尷尬。

“爹,你究竟對沒對老二說過。”

“勉之,世子多疾。”

“爹,你說沒說過。”

朱棣緩緩睜開眼睛,他看着臉上帶着一絲委屈的大胖兒子。

嘆了口氣。

朱高熾明白了,他點點頭。

起身向外走去。

朱瞻基看着這邊,似乎有所明悟。

在那個位置面前,臉面一點也不重要。

……

【寧王朱權,朱元璋的第十七子。】

【出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比朱允炆還小一歲。】

【洪武二十四年受封爲王,第二年就藩大寧。】

【大寧是北邊軍事重地,大寧行都司領興州、營州共二十餘衛,其兵士都是西北精銳。】

【當初,建文帝害怕朱權投向朱棣,派人召朱權回京,朱權裝病未到,被削三護衛。】

【公元1399年十月十一日,朱棣從劉家口抄小路直趨大寧,詐稱前來求救。】

【朱權邀請朱棣一人騎馬入城,朱棣握住朱權的手大哭,訴說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爲起草奏章謝罪。】

【朱棣居住數日,朱權都誠懇相待。】

【當時北平精銳部隊埋伏城外,官兵也漸漸入城,暗中勾結諸衛部長及守軍。】

【朱棣告辭離去,朱權到郊外爲其餞行,伏兵趁機而起,將朱權擁往前行。】

【諸衛弓廣騎及諸守軍,一呼雲集。】

【守將朱鑑抵擋不住,力戰而死。】

【王府妃妾世子均隨入鬆亭關,回到北平,大寧成了一座空城。】

【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

大漢·景帝時期

“這話,是不演了?”

劉啓摸着鬍鬚若有所思。

……

大唐。

“嘖。”

李世民不由自主的想起後宮裡的那個老頭。

這種空話自家阿耶也常說。

李密被他騙得很慘,自己也被他騙得很慘。

“不是個實在人。”

也對,實在人也走不到今天這個地步。

……

{什麼諸衛,那是朵顏三衛呢!最精銳的蒙古騎兵!被你吃了?}

{明朝那些事看多了吧?}

{朱棣是從寧王手中得到了不少蒙古騎兵,但當時的朵顏三衛卻並不在寧王轄區內。}

{寧王的轄區是今天的內蒙古赤峰一帶,朵顏三衛在明朝初年的遊牧地在湟水以北。}

{泰寧衛的元泰州(吉林洮安縣)一帶,朵顏衛在額克多延溫都兒、搠爾河一帶(內蒙古扎賚特旗一帶)}

{福餘衛則跑到了黑龍江齊齊哈爾附近遊牧,寧王根本就管不了朵顏三衛。}

{朱棣從寧王那裡得到蒙古騎兵是1388年元朝大將阿速(大寧前衛指揮僉事)、沙不丁(大寧後衛指揮僉事)等帶隊降服的蒙古軍人。}

{並且,1391年,傅友德、郭英等人帶兵擊敗了阿扎失裡,朵顏三衛就和明朝的聯繫中斷了。}

{傅友德等人歸晉王朱棡管轄,即使有部分朵顏三衛投降明軍,也是歸晉王朱棡處置。寧王哪來朵顏三衛啊。}

……

大明。

朱元璋冷哼一聲。

“精銳?”

“咱打的就是精銳!”

“在精銳也沒有咱大明騎兵精銳!”

“精銳?呸!”

……

【而就在朱棣北上誆騙寧王大軍時,李景隆已經開始圍攻北平了。】

……

天幕上。

天矇矇亮。

李景隆縱馬帶兵來到北平城下。

城郊一里內的房屋已被拆毀,伐木斷橋。

凡有水泉處也皆投毒。

城門堅閉,吊橋高掛。

城壕內又築了羊馬城。

城上有設敵棚、敵樓、弩臺。

一名白鬚身穿縞素的白鬚老將正靜靜的看着他。

……

【當時的北平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孤兒寡母。】

【按理來說,數十萬大軍兵臨一座還不算堅固的城下,應該是手到擒來。】

【但偏偏在擁有一堆精兵強將的情況下,李景隆就是啃不下來。】

【原因就在於,北平城裡還有一個猛人在。】

【他叫顧成。】

……

天幕裡,那立於城頭上的老人漸漸反轉容顏。

一名威武的漢子立於船艦之上。

他持刀在手,兇狠的看着前方水軍。

而其身後,正是一身蟒袍的朱元璋!

……

【顧成,祖籍湘潭,生長江都,是划船的世家,力大如牛。】

【1355年,朱元璋率軍渡江,顧成前去投奔,因勇武被選爲帳前親兵,並擎掌傘蓋】

【次年,攻鎮江的時候,與十人打進城裡,作了俘虜,在被殺之時掙脫繩索,跑回,再行打進城裡。】

【於克城以後升爲百戶。】

【敗陳友諒兵於龍江,收安慶、江州,從克南昌援兵,進攻廬州,從克武昌、荊州、衡州。】

【跟隨常遇春下襄陽,取泰州,留守興化。跟隨徐達破舊館,克湖州、蘇州。】

【隨後徵蜀地、打雲南、平貴州,功勞均多,升到了以“右軍都督僉事”佩“徵南將軍”印。】

【後建文帝召他回京,與耿炳文出軍,在真定被俘。】

【朱棣不殺他,以禮相待留他在北平,顧成不降。】

【後,其任普定衛指揮的長子顧統被建文帝斬首,其罪名是因爲顧成叛降燕軍。】

【顧成開始協助燕王世子堅守北平。】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不知怎麼,突然就想到李陵之事。

兩者情況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刀下去,砍出個生死仇敵來。”

許平君都能看出來。

一個是練練兵蹭蹭仗的國公,一個是身經百戰的大將。

兩者碰一起,只要不是天賦上有強大的差別,那這城肯定不好攻啊!

……

曹魏。

曹操看着天幕裡的爭奪戰,連一幫婦人都涌上牆頭。

頓時心中明白。

“生死相逼,軍心堅定。”

“但於事無補啊。”

明軍太多了。

……

【十月十五日,李景隆將他的五十萬大軍分作三部分。】

【一部分環北平城九門構築堡壘攻城,由四川指揮使瞿能負責。】

【一部分騎兵在攻城大軍外面,準備隨時攔截迎擊由大寧回來的燕軍,由陝西指揮使陳暉負責】

【其餘主力在北平東處二十里的鄭村壩嚴防朱棣救援,由李景隆率領。】

【北平是元朝舊都,規模不算大,城池不算高。】

【但數十萬大軍就是打不下來。】

【顧成將一座小破城圍的滴水不露,徐王妃與軍眷婦人投磚瓦以阻兵。】

【李景隆拿北平一時竟是毫無辦法。】

……

{潑水築城怎麼沒有了?多經典啊。}

{是啊,太經典了。南方人吧?東北人告訴你,陰曆十月末的天,你水潑出花來它一晚上也凍不成堅城!}

{陰曆十月份……東北都還剛要下雪呢,北平就能潑水成冰了?我尋思小冰河時期也沒發力呢?}

{其實北平當時也不算小破城,畢竟又是元大都,又是金中京,又是燕王封地,還是挺硬的。}

……

北齊·文宣時期

高洋頗有些不耐煩。

“不是,怎麼你們明朝事這麼多啊?”

“一場戰鬥,從開頭就開始解釋!”

“你們那史官是吃乾飯的?”

“這點事都記不明白?”

“看得真不爽利。”

……

北魏·武帝時期

“遮遮掩掩……”

宇文邕若有所思。

看來這史官對贏家頗有意見啊。

……

【而另一邊,朱棣領着大寧軍隊火速趕往北平。】

【十一月初四,朱棣在孤山與率領一萬西北軍巡視周遭的陳暉擦肩而過。】

【朱棣裝作沒發現陳暉,陳暉趁勢跟在朱棣身後。】

……

天幕上。

兩支軍隊一前一後渡過白河。

但讓後面軍隊沒想到的是,自己剛剛渡河,一支軍隊就從側翼殺出!

爲首的,正是朱棣!

……

【當時正值夜晚。】

【陳暉不知朱棣早已發現自己,見朱棣渡過白河後,自己也緊隨其後。】

【因爲此時朱棣的前方就是瞿能等人,他以爲自己可以前後夾擊。】

【但他沒想到,朱棣前腳渡河,後腳就趁陳暉渡河時半渡而擊!】

【一萬西北精騎全軍覆沒,只留陳暉單獨逃脫。】

【是夜,李景隆得知消息,下令嚴陣以待。】

【初五,朱棣以奇兵左右夾擊,連破七營。】

【燕將張玉等列陣而進,抵達城下,城中留守部隊出城參戰,內外夾攻,大敗明軍。】

【初六,李景隆藉着夜色掩護倉皇逃遁,丟下輜重。】

【此時,瞿能等人還在攻打北平。】

【初七,燕軍續攻,破其四壘。】

【瞿能諸軍聞李景隆已逃,乃棄兵糧,日夜南逃。】

【此戰,燕軍共斃傷明軍數萬人,獲馬兩萬餘匹。】

……

{不是,你兵力佔優啊!你怎麼輸的啊?一波衝鋒你就沒了?}

{李景隆怎麼也是跟着徐達打過仗的,不可能真的一無是處。}

{差就差在人外有人,不僅是他的將才不如朱棣,手下兵卒的質量也差距過大。}

{他帶的兵一年大部分時間光種地了,還大部分都是步兵,相當於帶着一堆農民去打國防軍特種兵的,表面光人數多了,但慫包軟蛋也不少。}

{真按燕軍平均一人戰力換算成南軍五人或六人,那李景隆起碼得打一次仗就得派燕軍四五倍的人數,戰力才能大體持平。}

{後方還有一羣不懂打仗的大儒和皇帝甲方天天發來各種大聰明指示得顧忌,太難了。}

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17章 漢惠帝劉盈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745章 “儒家聖君”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333章 後晉後漢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369章 慶曆增幣!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71章 廁所政變!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
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17章 漢惠帝劉盈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745章 “儒家聖君”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333章 後晉後漢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369章 慶曆增幣!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71章 廁所政變!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