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

【在《南京條約》以後,耆英與濮鼎查又簽訂了兩種外交文件,一是所謂《五口通商章程》,一是所謂《附黏善後條款》。】

【《五口通商章程》是在香港籤的,日期是道光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1843年6月23日)。章程之中的第十三條規定:“英商控告華民,應向‘管事官’投稟。間有華民赴英官處控告英人,‘管事官’應一律調解勸息……倘雙方爭訟不息,雙方官吏會審,各依本國法律治罪。”】

【所謂“管事官”,便是後來的“領事”。】

【章程的另一條第十四條,規定英國可以在五個港口各停“官船”一艘,“以便管事官約束水手人等,經查驗後可以免稅”。】

【《附黏善後條款》是在虎門簽訂的,日期是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10月8日),其中有一條把《五口通商章程》所稱的“官船”解釋爲兵船。】

【更重要的一條是,“設有新恩施及各國,准許英人一體均沾”。這就是“最惠國條款”。它把中國從此放在列強的集體控制之下。】

……

{在《南京條約》及其後續附加條約中,英國人相繼取得了領事裁判權(即治外法權)、劃定租界、片面最惠國待遇(即利益均沾)、協定關稅、軍艦停泊口岸等特權。}

{以上這些權力損害清王朝的司法主權、領土主權、貿易主權、關稅主權達百年之久,也方便了資本主義列強對華的進一步侵略。}

{其中,協定關稅、治外法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更被認爲是“束縛半殖民地國家的三條重要鏈鎖”,而對中國來說,它們都是由《南京條約》及其附約首先確定下來的。}

{可以說《南京條約》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多世紀屈辱的開端發軔,如果說鴉片戰爭打碎了我們天朝上國的夢境,那麼《南京條約》就好比是在鯊魚池中打破了血袋,列強看到了《南京條約》所帶來的一系列重大利益,蜂擁而至,全部要求享有《南京條約》中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權利。}

{歷史學家蔣廷黻曾經寫道:

中西關係是特別的。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

……

大秦。

“原來不想學英語是這麼個意思啊。”

嬴政突然沒頭沒尾的一句話驚醒殿內大臣。

劉邦硬着頭皮上諫一句。

“陛下,此事還要從長計議。”

“滄海桑田啊。”

嬴政冷冷的瞥了他一眼。

最後默默看向天幕。

……

大漢。

“平等……”

劉邦饒有興趣的看着這兩字。

“娥姁,你說他們爲什麼會有這種觀念?”

呂雉向來不去討論這些“形而上學”的。

從秦末亂世裡走出來的人都明白。

你不壓人一頭那就要被別人壓。

什麼平等……

“這都是敗寇者的乞求。”

呂雉冷笑着道:

“既被人打得擡不起來頭,又不肯放棄無聊顏面尋求機會。”

“只能抱殘守缺說幾句於事無補的空話。”

“有那些無聊的想法,不如早日窮中思變。”

“待一朝風雲變。”

“要平等的就是他們了。”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額頭青筋暴跳。

嘴脣顫抖着,最後迸出兩字。

“恥辱!”

泱泱華夏,居然任憑醜虜馳騁。

“技不如人……”

……

大唐。

“五口通商、廢除行商、新定稅則。這些關於經濟貿易的條款,很難簡單地以平等或不平等來界定。”

房玄齡簡單的用手指沾了沾茶湯,在身前的地磚上簡畫着,沉聲道:

“國家選擇何種方式進行對外貿易,本是君主範圍之內的事。”

“就此而言,英夷強加中國的這些規定,無疑是恃強之舉。”

“而從天下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口通商、行商制度是閉關鎖國之舉。”

“束縛了對外貿易的發展,不利於中國從自給自足轉向市場交換的工商經濟。”

“廣州的關稅由吏員和行商操縱,使每一次關稅交納都成爲討價還價的灰色交易,外商受害,國家無利。這些難道還應當繼續保留?”

李世民捻着鬍鬚,眼眸微沉,緩聲道:

“所以,從理論上講,最佳方案是清朝自身改革。”

“做好內部準備後主動開放,並在具體做法上與海外諸國接軌。”

房玄齡點頭稱是。

一旁的杜如晦則搖頭嘆息道:

“但這種可能性等同於零。”

衆人想到清朝的一系列操作。

一時間也都沉默了。

……

大宋·神宗時期

“割地、賠款、赦免漢奸……”

趙頊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這份議和當然不平等。

但恰恰相反,這份條約的不平等性……太輕了……

根據宋朝多年的議和經驗。

他斷定英國人還另有圖謀。

結合後世子孫所言,他大約有個猜測。

“他們是想分瓜!”

……

【美國不甘後人,也派一個“特命全權公使”顧盛,率領四艘兵船於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初十(1844年2月27日)來到澳門,通知當時的護理兩廣總督程矞採,要求進京面呈美國正統領(總統)寫給中國大皇帝的函件。】

【程矞採奏告道光,道光叫他對顧盛“婉言開導,據理拒絕”。】

【程矞採於是運用拖延的手腕,讓顧盛在澳門等候聖旨。】

【等了將近兩個月,顧盛不耐煩,派一個船長巴駕乘公使座艦『白蘭地酒』號開進虎門,直駛黃埔。】

【道光於是命令耆英以欽差大臣的資格,與顧盛在澳門談判。】

【結果,雙方談妥了中、美之間的第一次條約,於五月十八日(7月3日)在望廈村的觀音廟簽字,稱爲《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凡是英國人用武力才能獲得的種種特權,美國人完全沾光,而且增加了“設立教堂”的一款。】

【但是,美國也答應瞭如有美商私帶鴉片,中國地方官可以自行辦罪。】

【這是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與《附黏善後條款》所沒有的。】

……

大明。

“怎麼?!”

朱元璋看着趾高氣揚的洋人與唯唯諾諾的官員,嗤笑道:

“還要給他們頒個獎嗎?”

“一艘船……一艘船!”

朱元璋都懶得說什麼了。

宋朝皇帝也慫,但也沒慫成這個模樣。

馬皇后無奈嘆息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了。”

“防漢甚於防川,也不知康熙那幾個清帝看到這一幕會有什麼想法。”

朱標抿了口茶,淡聲道:

“不開放民間,那滿清的結果只會如此走下去。”

……

大明·永樂時期

“就算滿清想開放,和洋人平等,臣民們不僅不會支持,而且還會覺得這是個投降政權。”

朱棣端坐着,雙手自然搭放在扶手上,一邊看着天幕一邊對朱瞻基道:

“正所謂,計拙是和親。”

“漢家和親都是打着我是你岳父的名目,這還尚說嘴呢。何況其它。”

“更別提還有靖康之事在前。”

“至夷婦與大皇帝並書……呵。”

朱棣冷笑一聲。

“大皇帝想變法,輕則遺臭萬年,重則還要加上身死國滅。”

“想變法?”

“想去吧!”

……

【法國的公使與兵船,於顧盛來了以後三個月,也到達澳門。】

【公使剌勒尼與耆英在道光二十四九月十三日(10月24日)簽了三十五條《中法商約》。】

【地點是停泊在黃埔島海面的法國軍艦『阿吉默特』號】

【《中法商約》的內容,也包括五口通商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兵船停泊權、設立教堂權,等等。】

【所不同的是,倘若法國領事出缺或不在當地,法國的商人與船隻可以“託與別國領事代爲料理”。】

【剌勒尼於簽定《中法商約》前後,又要求清朝政府將雍正三年查禁天主教的聖旨取消。這一點,清朝政府也接受了。】

……

大清·康熙時期

胤禛低着頭,他悄悄瞥了一眼康熙。

從他進殿開始,皇帝就是那副神遊天外的樣子。

“伏查自古制馭外夷之法,惟戰、守、撫三端。”

此時,康熙突然幽幽道:

“戰、守不利,實屬束手無策。”

胤禛沉默了。

“清軍幾遭挫衄,銳氣全消,勢難復振。”

康熙按着扶手借力起身,走下御階,踱步道:

“續調西北勁卒,則緩不濟急。”

“英軍火器猛烈異常,無可抵禦。”

“且並非不善陸戰。”

康熙回想着天幕閃現的大小戰役,面色平靜道:

“即便在陸上幸勝,英軍登舟遁去,清軍也只能望洋興嘆。”

“……無可奈何……”

殿中突然陷入沉寂。

“朕不能看着大清走向宋朝的模樣。”

片刻後,康熙轉身道:

“宋太祖並非無能之輩,卻非議頗多。”

“一世英名,被不肖子孫拖累。”

胤禛輕聲道:

“兒臣一切聽汗阿瑪的。”

康熙神色緩和了不少,輕聲道:

“改革。”

“就用你的改革。”

“去做,朕給你擔着。”

……

大清·雍正時期

“官是官,民是民。”

雍正被一句“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打擊的到現在都緩不過神來。

本來清朝天命就差着明朝一截。

現在還走上了明朝的老路。

這不奔着一條死路狂奔嗎。

弘曆輕聲道安慰道:

“民以大兵進剿爲慮,此爲鮮有的同仇敵愾之心啊。”

雍正橫了他一眼。

“那一樣嗎?!”

“鴉片戰爭中,官、民皆與夷敵對,但各自的出發點不同。”

“官出於利害關係,民則出於暴行引起的仇恨,而對英夷的侵略要求會給他們的利益產生何種危害是不甚明瞭的。”

“國家的觀念並沒有成爲百姓奮起的旗幟!”

“在此種情勢下,百姓的情緒無非就是英夷的壓迫重一些,反彈力就會大一些,反之亦然。”

雍正罵了一通,又嘆氣道:

“別的不提,工業這事必須提上來了。”

“就交給你辦吧。”

“反正有牛馬神,你也不會累。”

弘曆:?

雍正擺了擺手,不耐煩道:

“快滾去辦事!”

“礙眼!”

……

【美、法兩國在《望廈條約》與《黃埔條約》之中均明白規定,不保護其本國的犯禁從事鴉片貿易的敗類,因而贏得了中國人的好感不少。廣州百姓肯讓美、法兩國的商人進城,而不肯讓英國商人進城。】

【英國人在廣州,仍舊只能住在商館。】

【道光二十六年的秋天,有兩個英國人偷偷地進城,立刻被老百姓打走。】

【次一年春天,有幾個英國人去佛山鎮遊歷(這是違犯條約的行爲。《附黏善後條款》規定:他們不能到五口以外的鄉間和內地去)】

【兩個月以後,香港總督兼對華全權使臣德庇時,率領九百兵士乘兵船開到黃埔,向耆英抗議,要求懲辦兇徒、在河南島造貨棧、造禮拜堂、兩年後開放廣州城。】

【耆英對這四項要求完全答應。

【道光二十八年的冬天,有六個好奇的英國人走到廣州鄉下,被老百姓殺死。耆英趕緊抓了“主犯”,殺頭。】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三月,所謂“兩年後開放廣州城”之約已經到期,香港總督兼對華全權使臣文翰,乘兵艦再來廣州,卻被珠江兩岸聚集着的十幾萬老百姓嚇軟,退了回去。】

【這十幾萬老百姓,是總督徐廣縉與巡撫葉名琛所暗中編練的鄉勇。】

【道光很高興,賞了徐廣縉一等子爵,葉名琛一等男爵。】

【然而,英國人雖進不了廣州城,卻能在廣州城外、黃埔島以南兩三英里之處,停泊鴉片躉船,公然走私。】

【他們公然在珠江兩口出海之處鋪路、造屋,自設租界(毫無條約根據),停了若干鴉片躉船。在廈門、福州、寧波以及不列於五口之內的汕頭、泉州、鎮海,也都有鴉片躉船停在港外不遠的海面。在上海附近的吳淞所停泊的更多。】

【結果,鴉片銷華數量就一年比一年多。】

【在鴉片戰爭以前,最高峰是兩萬箱。在《南京條約》簽字以後的一年,就有三萬六千七百箱。】

……

大清·乾隆時期

就官、民關係而言,清朝與百姓是一種對立的關係。

乾隆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他才立志做仁君聖主嗎。

後續怎麼樣不提,最起碼一開始是這麼做的。

但是……

想着官吏兵弁的催科浮收、包攬詞訟、巡緝索錢、勒逼商旅、窩留娼賭……

乾隆緩緩閉上眼睛。

種種凌虐,無惡不作。

官與民,民與兵役,已同仇敵。

此種情勢下,百姓不可能在這場戰爭中團聚在官府的周圍,成爲自覺的同盟。

清朝也在百姓心目中缺乏這種號召力。

乾隆又睜眼看了一圈俯首的衆臣。

在官、民、夷三者之中,力量最大的是民,力量最弱者亦爲民。

有組織的民衆,幾乎是不可戰勝的。

而渙散的民衆,則對最微小的暴力也無法抵抗。

既然如此……

爲什麼不能由朕來組織民衆呢。

乾隆眼神晦暗。

一如……魏孝文帝……

……

【鴉片戰爭的失敗,並沒有能夠使清廷和統治階級上層中的多數人警醒和振作起來。】

【恰恰相反,他們日益消沉。】

【“往事悽然如夢幻,流光倏爾若風煙”】

【道光的詩句正是他消極悲觀心境的寫照。】

【而整個官場,依然“大宴會則無月無之,小應酬則無日無之。”】

【對於官場的醉生夢死,龔自珍曾有詩嘲諷雲:“秋氣不驚堂內燕,夕陽還戀路旁鴉。”】

【上層頹廢苟且,基層州縣衙門更是胡作非爲。】

【同時,全國各地發生抗租風潮。】

……

天幕上。

夜半時分。

長長的火把形成一條火龍蜿蜒盤旋於官門之前。

府衙兩邊的八字牆上映着跳躍跑動的人影。

衣衫襤褸的百姓們持着農具衝進官衙。

後門處,官員穿着單衣抱着官印逃之夭夭。

……

【鴉片戰爭後的十年間,尤其是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以後,天地會勢力急劇蔓延擴散。】

【它所發動的武裝起事也隨之日趨頻繁。】

【面對天地會點燃的遍地造反烽煙,清廷防不勝防,剿不勝剿。】

【因爲天地會由於各山堂互不統屬的特點,它的起事始終不能突破“隨起隨滅,隨滅隨起”的基本格局,卻已極大地耗散了清廷的精力。】

【鴉片戰爭後近十年間的武裝起事,幾乎遍及十八省乃至伊犁等地,又相對集中於地域相連的廣東、廣西和湖南。】

【但已屆暮年的道光帝,不能也不想有所作爲,只求表面安靜。】

【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已屆暮年的道光在內外交迫中憂愁成疾。只能勉強支撐着臨朝辦理政事。】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他病情加重,自知沒有康復希望,忙宣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大臣載恆、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何汝霖,內務府大臣文慶等進宮。】

【命令他們隨同總管太監從正大光明匾額後取下錦合,宣讀詔書。】

【詔書上只有皇四子奕濘五字。】

【中午,道光駕崩於圓明園慎德堂內。】

【而也在當年十月,一次強大的農民革命——太平天國革命,就在這樣的形勢下爆發了。】

有位朋友說的對,這個月匆匆結束是對書友的不負責……

emmm……

那就下個月!

至於民國什麼的,寫不了,根本寫不了。

基本也就寫到溥儀退位。

後面的一些東西……再說!

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689章 平定三藩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753章 虎門銷煙!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780章 天京事變!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751章 茶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728章 乾隆盛世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21章 劉恆的功績
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689章 平定三藩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753章 虎門銷煙!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780章 天京事變!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751章 茶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728章 乾隆盛世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21章 劉恆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