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第一次定海之戰,是中英開戰以來清朝第一次喪師失地的戰爭。定海的失陷,顯示了清朝海防廢弛、水師腐敗的惡劣真相。}

{不得不說,林則徐在海防事務上對英軍侵略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奈何國家在對外思想上的輕視,使得除了廣東等地佈防,其餘等地使得英軍如入無人之地。}

{落後就肯定被打!}

……

【英軍攻陷定海,在清廷引起極大震動。】

【在這裡,需要提一下信息傳遞這個問題,後面道光的一切決定決策都不能忽略這一條件限制。】

【當時,各省的奏摺、題本和諮文,通過兵部遍設全國的驛站系統,由驛卒騎驛馬,一站站地接力,送往公文的目的地。】

【從廣州到北京,若以普通速度,驛遞需時約三十至三十五天。】

【若以“四百里加急”,需時約二十多天。】

【若以“五百里加急”,需時約十六至十九天。

【至於“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速度當然更快,但會跑死驛馬累死驛卒,一般並不採用。】

【根據“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儒家原則,戰爭的一切決定都應出自聖裁。】

【在今天看來如此緩慢的通訊速度,在對付地方造反、邊境叛亂等傳統戰事時,雖已顯露出弊陋,可大體還能應付過去。】

【但在這場由近代化的敵手發動的鴉片戰爭中,驛馬的速度相對於軍情的頓變,則是過於緩慢了。】

【清廷的決策往往比實際慢半拍,甚至慢一二拍。】

……

大唐。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可能知道了上一瞬的情形,待下一瞬來看時,情勢或許就變了,更別說二三十天才接到戰場前方的消息了。”

李世民斜靠着軟枕,捻着鬍鬚若有所思道:

“兵貴勝不貴久,傳遞到天子耳中的信息又雜亂無章,如何能讓君父做出精準的判斷?”

“貽誤戰機的後果很嚴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是有必要的。”

“但這對清朝皇帝來說是不能接受的挑戰啊。”

房玄齡看着天幕,開口道:

“軍情的準確程度和傳達速度對於戰爭至關重要。”

“但皇帝本人的態度也十分重要,現在……不,只怕道光與清臣的觀念依然沒有轉變過來。”

衆人明白房玄齡的意思。

簡而言之,就是剿與撫的區別。

自古以來,天朝對四夷的態度無非兩種。

剿、撫。

但不管是剿還是撫,前提是主動權都掌握天朝手裡。

而清朝……

……

【正因爲當時的驛遞速度,更兼清朝毫無戰爭準備,道光對戰爭的開局,並不如我們通常認爲的那般清楚。】

【他最初得到的信息是很混亂的。】

【可以說,在最初的20天內,他似乎是盲目行事。】

【道光二十年六月十九(1840年7月17日)定海失陷後第12天,道光收到兩廣總督林則徐於六月中旬發出的奏摺,稱清方火燒辦艇篷寮,英方“實無能爲”,非常高興,硃批“所辦可嘉之至”。】

【三天後,六月二十二(7月20日)道光收到浙江巡撫烏爾恭額於六月初十(7月8日)發出的奏摺,告知“英夷”三四千人已登陸定海,道光不免大怒。】

【由於前一段時間內收到的廣東、福建的奏摺,多稱如何與英國鴉片船交戰獲勝,更由於林則徐的上書,使道光以爲竄犯定海的“英夷”,不過是在粵、閩受挫的鴉片販子,“藉勢售私”。】

【所以,道光在烏爾恭額奏摺上的硃批怒斥:“浙江水陸營伍之廢弛不問可知。區區小丑膽敢如此披猖,文武大吏即張皇失措,平日豈竟知養尊處優耶!”】

【他沒有把英軍這夥“區區小丑”放在眼裡。也對浙江文武的“張皇失措”不滿。】

【當天,道光諭將烏爾恭額和浙江提督祝廷彪嚴加議處。】

【隨即調曾在平定川楚白蓮教、張格爾諸役中屢立戰功的福建陸路提督餘步雲,入浙協助攻剿。】

【六月二十四(7月22日)道光根據定海的教訓,命令沿海各省“加意防堵”,以防那些“售煙圖利”而被斷絕貿易的“英夷”,“分竄各地,肆行擾害”。】

【六月二十六(7月24日)道光再次收到烏爾恭額於六月十三(7月11日)發出的奏摺,告知定海失守,英“夷”進逼鎮海。】

【此時,道光纔看出侵犯定海者非爲賣煙英船,即命閩浙總督鄧廷楨、兩江總督伊里布各派水師數千名援浙。】

【以三省兵力合剿一處。】

【六月二十八(7月26日),他在命令各省查拿漢奸的上諭中稱:“英吉利逆夷滋事,攻陷定海,現已調兵合剿,不難即時撲滅。”】

【同日,道光還諭令其他沿海各省將軍、督撫,“分飭將弁,認真操練巡察,加意防堵,總當先事預籌,毋得臨時掣肘”,以免洋人竄入內洋,蹂躪擾害。】

……

大漢。

“道光帝倒是頗具勝利信心啊……”

呂雉臉色有些怪異。

若是不知誤判這一前提條件,她還真會譏諷一陣。

但皇帝的“耳目”都這麼說了……

在不開天眼的情況下,自己在那個位置會不會也這樣做……

不好說。

“所以,永遠不要輕視任何人,傲慢只會使人失敗。”

劉邦看着劉盈兩人,苦口婆心道。

“整個大清俱都輕視外夷,這不是一人兩人的失誤。”

“是天下的失誤。”

“但天子爲牧,天下之責便是挑天子之責。”

“天子若是恬淡寂靜,天下臣民豈能這般傲視失情?”

兄弟兩人也不負劉邦所託。

劉盈點了點頭,看着劉邦認真道:

“阿父所言甚是。”

又扭頭對小劉恆道:

“四弟要記得阿父爲何會有白登山之圍,時時刻刻以此爲戒啊。”

呂雉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

看來盈兒跟劉恆多玩玩也有好處。

劉邦的臉唰一下就黑了。

乃公跟你說天子之責,你他媽跟我說白登之圍?!

而小劉恆也一板一眼道:

“大兄言之有理,弟謹記在心。”

“在你個大頭鬼啊!”

劉邦能忍這兩小王八蛋在面前蛐蛐他?

提起鞋就直奔而來!

“乃公今天非得讓你們嚐嚐什麼是父愛無聲!”

“跑啊四弟!”

“大兄!分頭行動!”

呂雉看着胡亂鬧作一團的三人,面色稍微有些難看。

盈兒就這麼抗拒皇位嗎……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微微握緊羽扇,嘆息道:

“漢所以強亡,明所以弱喪,殆守成不足以進取也。”

“其進,攻敵必守則人致於我。”

“其守,則輾轉挪移不知敵之所去。”

“萬里海防,處處佈防,無所防之。”

“數省官員,既積弊日久而欲人人責之,則無所御也!”

劉禪臉色沉着的點點頭。

“這就是吏治清明與反腐的重要性啊!”

……

【七月初四(8月1日)道光帝收到林則徐於五月二十五(6月24日)發出的奏摺】

【告知英國續來軍艦九艘、輪船三艘,這纔開始覺察到局勢的嚴峻性。】

【但他沒有做進一步的表示,僅在林奏上硃批“隨時加意嚴防,不可稍懈”】

【七月初五(8月2日)道光帝收到乍浦副都統於六月二十五(7月23日)發出的奏摺。】

【告知英艦一艘進犯乍浦。他即令杭州將軍派兵增援。】

【七月初六(8月3日)道光帝又收到林則徐於六月初五(7月3日)發出的奏摺。】

【告知又到英國軍艦十艘、輪船兩艘。】

【並告知聽聞英軍可能北上舟山、上海、天津。】

【他一面命令林則徐嚴密防守,“不事張皇”。】

【一面根據林則徐的建議,命令直隸總督琦善:英艦到天津,若情詞恭順,“告以天朝制度,向在廣東互市”】

【天津既不準通商,也不準“據情轉奏”。】

【若桀驁不馴,立即統兵剿辦。】

……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看得眼皮子直跳。

還通商……

砰!

茶盞被摔的粉碎。

“通你個頭啊!打你來了!”

康熙怒不可遏!

最關鍵的是,他從這套話裡看到了別的意思。

天津佈置的兩手準備,已表現出剿辦的旨意有所搖移了。

……

【同一天,道光帝收到鄧廷楨於六月十八(7月16日)發出的奏摺,告知廈門開戰獲勝,大爲興奮,硃批“所辦好”,並對出力員弁優賞有差。】

【七月初七(8月4日),道光帝收到烏爾恭額於六月二十六(7月24日)發出的奏摺。】

【告知英國增添軍艦,並投遞“僞相”(指巴麥尊)文書等情。】

【道光帝對照廈門“獲勝”的戰報,下令將烏爾恭額革職,留營效力,調鄧廷楨赴浙主持軍務,併兼署浙江巡撫。】

……

{如實彙報反而被革職,怪不得這些大臣們都謊報呢。}

{花剌子模的大聰明國王,信使帶來好消息就賞,壞消息就去喂老虎。}

{當前用人之際卻革職官員,道光帝咋想的?}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不想知道道光怎麼想的了。

因爲這樣的朝廷信息差不斷上演,統治者是根本無法全面獲取信息的。

“消息足足一個月才傳遞到北京,英軍早把廈門和定海打了一遍了。”

“關鍵是……”

乾隆深吸了一口氣。

此時英軍正在北上啊!

……

【與此同時,英軍按照既定的作戰計劃,在攻佔定海、設立殖民統治機構後,於六月三十日(7月28日)由懿律率“威裡士釐”號等8艘艦艇,駛離舟山,繼續北犯。】

【七月初八(8月5日)過山東半島成山角,晚泊於芝罘島附近。】

【七月初九(8月6日)道光帝收到鄧廷楨於六月二十三(7月21日)發出的奏摺,稱其得知定海戰況欲赴浙江,但恐英軍再犯福建,“轉恐首尾不能相應”。】

【道光帝令兩江總督伊里布爲欽差大臣,前往浙江主持軍務。】

【同日(8月6日)英軍繼續北航,經大小竹山島、高山島和候鳥島,闖入渤海灣。】

【道光二十年七月十二日(1840年8月9日),英國艦隊進泊天津大沽口外。】

……

天幕上。

道光倚靠在軟枕上,手裡展開一封奏摺。

『天津拱衛神京,已屬扼要之區,且近接盛京,尤爲根本重地。』

『欲求處處決勝,時時常勝,臣實不免隱存意外之虞。』

『即如江、浙等省,所恃爲外衛者,原止長江大海,今海道已被該夷隨處遊奕,長江又所在可通,是險要已爲該夷所據,水師轉不能入海窮追。』

『且本年即經擊退,明歲仍可復來,邊釁一開,兵結莫釋。』

『我皇上日理萬機,更不值加以此等小醜跳樑,時殷宸廑。而頻年防守,亦不免費餉勞師。』

『故臣鰓鰓過慮,甚欲就此開導,俾該夷安心回粵,聽候辦理,或可冀圖安靖。』

道光看完奏摺,臉上出現一絲意動。

……

【七月十二日(8月9日),道光帝收到琦善關於天津防務的奏摺。】

【直到此時,即定海失陷後一個多月,他才發現自己對“夷情”實在是一無所知。】

【便想起幾天前烏爾恭額提到“僞相”文書的情節,作出了一項破例的決定,諭令琦善:

“倘有投遞稟帖情事,無論夷字漢字,即將原稟進呈。”

在天津接受外國人的投書,本不符合“天朝”體制,更何況投書者已有“逆反”行跡。】

【但在此時,道光急欲瞭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也就不顧及祖制。】

【這對守成的道光來說,確實是大膽的舉動。】

【然而,因不知道英艦是否會到天津,同一天,他還諭令正趕赴浙江的欽差大臣伊里布,部署了種種瞭解敵情的手段。】

【從時間表上來看,道光帝依次得到信息的時間與英軍行動的順序,恰恰顛倒,其對策也有不得要領之感。】

【如浙江的主帥,先後有餘步雲、鄧廷楨、伊里布之三變,逐級加碼。】

【從六月二十二日到七月十二日(7月20日至8月9日)】

【在這整整的二十天內,他才總算是明白了英國已發動戰爭這麼一個事實,但仍然沒有弄清楚引起戰爭的原因。】

【當然,在這二十天內,道光帝對“英夷”的基本態度,毫無疑問是主剿的,這也毫無疑問是天朝統治者對逆夷的本能反應。】

【但是,從七月十二(8月9日)道光帝關於接受“稟帖”的諭令,卻成了是清朝決策的一大轉機。】

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329章 大唐落幕。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
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329章 大唐落幕。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