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一 人心散了

“杜度那個蠢貨,實在是該死,兵馬糧秣,朕哪一點少了他,卻連個寧古塔都守不住,實在是該死,該死!”

永福宮中,皇太極大聲咆哮着,怒吼之聲震動了整個大殿,跪在一旁的博洛絲毫不敢言語,在回來的路上,他就仔細回憶了此次出征寧古塔的一切細節,在他的內心中,並不認爲杜度有什麼錯誤,但寧古塔丟了,上千八旗子弟陣亡被俘,算上過去兩年死在東海的八旗,竟然已達兩千人,自從老汗起兵以來,何嘗有過這般失敗。

莊妃端來茶水,遞給了皇太極說道:“皇上,安平郡王戰死在前線,也不算辱沒了愛新覺羅家的顏面呀。”

皇太極接過茶杯,漸漸冷靜下來,在派遣杜度出征之前,他曾經設想過東海的戰事,最壞的預料也不過是那裡的戰事曠日持久,需要兩到三年解決,卻不曾想,杜度全軍覆沒,連寧古塔也是丟了。

許久之後,皇太極對博洛說道:“博洛,你做的很好,沒有散播失敗的消息。現在,你把寧古塔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說一遍,切勿有任何隱瞞。”

博洛應過之後,詳細訴說起來,各類信息情報由他口中說出,皇太極驚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他萬萬沒想到僅僅兩年功夫,那東番島夷竟然能發兵三千攻伐寧古塔,而且連重炮都能運抵城下,東番島夷的補給能力,讓他完全無法理解,河道中的蜈蚣船、冰面上行駛的舟還有強橫的鳥銃和輕炮,一樁樁一件件,都讓皇太極有些拿捏不準。

而更爲震驚的是博洛提供的關於騰龍商社的其他情報,海邊的城堡、臣服的部落、墾殖的農田、各類工坊,皇太極禁不住感嘆:“不過兩三年的功夫,東海已經變了天了。”

“主子,寧古塔新敗,該如何應對,請主子示下。”索尼跪在地上,問道。

皇太極一拳砸在桌子上,說道:“我大清剛剛贏的鬆錦大勝,正是逐鹿中原的好時機,切不能因寧古塔之事而瞻前顧後,所以寧古塔之敗絕對不能傳揚出去。”

“可是,朝中那麼多旗主王爺.......。”

皇太極站起身,說道:“這樣吧,讓鰲拜立刻率領一隊護軍營前往赫圖阿拉,把所有從東面來的人全部控制起來,切勿讓消息傳播開來,至於朝中的親貴大臣,也要等奉命大將軍入關獲勝之後再行告知,一起商討。”

“那如何應對東番島夷?”索尼問道。

皇太極忽然問道:“博洛,你以爲呢?”

博洛沒想到皇太極會問自己,他沉思片刻,說道:“皇上,奴才以爲,即便是征伐也要等到此次伐明見分曉之後,大軍東征也要待開春之後,這段時日不如先與那東番島夷和談,無論成與不成,先穩住敵人,到明年開春,再派遣一旗主王爺出征,至少要先拿下寧古塔,再論其他。”

皇太極微微點頭:“此言甚善,正合朕的心意,但是有一點你錯了,明年朕會親征寧古塔!”

臺北,行政長官公署。

公署就位於淡水河口的棱堡之中,這座棱堡經過了幾個月擴建已經大體完成,一座棱堡,四座炮臺構成了臺北港口之外的立體防禦體系,這樣的堡壘區加上一支守備軍,就足以讓敵人慎重考慮一下了。

李明勳坐在阿海的辦公桌前,藉着鯨油燈看着他桌上的一些材料,多是土地開墾和金瓜石的開採,這兩項都已經卓有成效,綜合臺北現在的儲糧和土地開墾情況,已經足以安置五萬移民了,李明勳對於阿海的工作非常肯定。

唯一讓李明勳意外的是阿海對於自己的安排,原本他乘坐通報船返回臺灣,只是在臺北補給一些蔬菜和瓜果,但是港務官卻告訴他,阿海吩咐了,只要自己經過臺北,無論如何要把自己留下來,讓阿海見一面。

很快,風塵僕僕的阿海從外面走了進來,臺北剛剛下了一場冬雨,他的腳上滿是泥巴,李明勳笑道:“阿海,你讓人把我留下,不會只是想給我拜個早年吧。”

阿海連連擺手,把打溼的外套脫掉,說道:“當然不是,這是我老舅安排的,有件事,一定要在你見到諸元老之前告訴你,即便您沒有留在這裡,到了布袋港,老舅也會先見您一面的。”

“什麼事情,這般隱秘?”李明勳有些疑惑,只得坐下來,聽阿海鄭重其事的說。

阿海隨意拉了一把椅子,說道:“現在大本營的風氣有些不對,人心要散了!”

李明勳神情一下嚴正起來,目前社團正處於上升期,剛剛確定了體制,應該說是人心最團結的時候,社團的利潤在擴大,不斷取得勝利,有什麼原因能讓社團分裂呢?

阿海嘆息一聲,認真的解釋起來,原來李明勳去了北方之後,一個謠言開始在大本營和靠近大明的幾個行政區開始散播,其言,大明朝廷有意藉着此次社團北上抗虜,招撫社團,而元老院也有受撫之意,屆時社團的元老、管事等大小頭目都有封賞。

謠言在社團之中不脛而走,不少人在打探自己在這次招撫之中能得到什麼樣的官銜,很多人已經憧憬着官袍加身光宗耀祖了。

李明勳聽了阿海的話,一時有些束手無策,他心中生出一陣無力的感覺,不管這謠言是有意傳播還是無心之失,卻是真真切切的打在了社團的七寸之上,現在的社團不怕開戰不怕競爭,怕的就是大明朝廷遞給的告身文書。

如今的社團中,絕大部分是華人,華人之中的絕大部分是從大明遷徙過來的新移民,這些人之所以願意成爲社團的一員,就是因爲社團能給他們在大明得不到的一切——金錢、土地和尊嚴,一個技藝嫺熟的匠戶在大明只是盤剝的對象,但是在社團就可以獲得月薪五兩土地百畝的好待遇,社團的土地上沒有朝廷的苛捐雜稅,沒有士紳豪強的盤剝欺壓,卻有着無數的機會,在這個團體之中,或許存在着任人唯親,但是絕對不會因爲出身而被埋沒。

但是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快要餓死的人只需要一碗稀粥就能滿足,但是吃飽的人就想要錢財、女子和土地,當擁有恆產之後,人們就會追求名利和地位,而李明勳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是培養出來一大批有恆產的商人階層。

社團中人,除了西蒙斯等少數泰西人,無一不是受到中華傳統思想影響,而在社團的前面,還有鄭芝龍這個最好的榜樣,當年鄭芝龍在海上擁有上千條海船,數萬人馬,還不是被一個遊擊的官職就給誘惑住了,那些叱吒東海的豪強,只需要一個把總、千總就願意束手上岸。

雖然社團如今的野心大了一些,但是在大部分人看來,鄭芝龍既然能當上閩海王,那大掌櫃李明勳爲什麼不能當南海王呢,你鄭芝龍在福建,社團獨霸廣東也就是了,先掌管一省的軍務,插手貿易,慢慢向行政官員行列滲透,不過十年功夫,也就成了第二個鄭芝龍,而身爲社團的一員,自己進可大樹底下乘涼,退也能衣錦還鄉。

“阿海,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李明勳坐在了椅子上,臉色凝重,問道。

阿海似乎早就想過了,他說:“除非朝廷肯實封,師傅斷然不能上岸受撫,社團若是像鄭芝龍那般,人心也就散了,到時候也就能做個守戶之犬。但是不得不說,包括老舅和我在內,都有些心動,但是阿海知道,師傅心中早有計較,老舅讓我留下您,就是希望知道,您的底線是什麼?”

李明勳看了自己徒弟一眼,不由的微微點頭,正如阿海所說,如果社團受撫,加入了大明這個系統,那麼凝聚力立刻就喪失大半,現在是李明勳爲首的元老會控制一切,社團就是一個機器,每個人都是上面的零件,這些人無論是否心甘,都是隨着李明勳的命令運動,但是受撫之後,李明勳就不是唯一的選擇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備受掣肘,而社團在遠處的產業也是保不住了。

而真正讓李明勳不會接受朝廷招撫的是當今敗壞的時局,如果現在處於嘉靖萬曆朝,甚至提前十年,李明勳都會毫不猶豫的受撫,藉着大明這棵大樹,徐徐圖之,但如今的大明王朝已經危在旦夕,這個國家就好像一艘四處漏水的破船,不要說現在被兩面夾擊,光是蠹蟲們造成的內傷,一腳踹下去也是要散架,李明勳可不想自己的事業爲大明王朝陪葬。

這個破敗的皇朝已經守不住華夏百姓和燦爛的文明瞭,如果自己不挺身而出,另起爐竈,那麼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如果受撫,社團的資源就要投入到中原泥淖一般的戰事和無休止的黨爭之中,與其這般,還不如投入到海外,爲這個文明爭奪一塊生存的空間。

李明勳輕輕的拍了拍阿海的肩膀,鄭重其事的說道:“對於大明朝廷,我們真正顧忌的是香港和崇明兩個據點,但是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阿海,即便是放棄這兩個據點,我也堅決不會受撫。”

“可是師傅,您考慮過這會對社團造成的影響嗎,我們從哪裡獲得移民和大明的商品呢?”阿海皺眉問道,他可沒想到自己的師傅決心如此大。

李明勳說道:“貿易的魅力在於,只要利潤足夠,就會有人爲此獻出生命,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走私來獲得商品,至於移民,阿海,東方不止大明擁有勤勞踏實的百姓,朝鮮也不缺,如果我們被逐出了大明,完全可以搶掠朝鮮、遼東甚至大明的北方,我不想和大明王朝撕破臉,但並不代表我不敢。”

“我明白了師傅,您的話我會原封不動的說給老舅聽的,另外,老舅讓我告訴您,希望您直接去廣東去面見沈大人,沒有必要無需在大本營出現。”阿海最後說道。

李明勳微微點頭,他知道林誠的意思,自己給不了社團中人想要的,與其回去鬧出矛盾,還不如暫時避開,李明勳微笑對阿海說道:“林老哥說的沒錯,暫時避一避也沒關係,但是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我會解決這個麻煩的,對了,告訴老哥,對社團的高層和重要崗位監控起來,我倒是要看看,社團之中,誰敢第一個戴烏紗帽!”

“這麼說,師傅有法子了?”阿海情不自禁的問道。

李明勳哈哈一笑,說道:“當人面對誘惑的時候,總是習慣把事情往最好處想,這些人眼睛裡看到的全是鄭芝龍的權勢和威風,但是卻忘了,大明的海商前輩中,鄭芝龍這般梟雄寥寥無幾,汪直卻是比比皆是。”

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三九五 條款章一一五 說服章三六七 安排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三八九 判定章六一 秘戰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五九 謀劃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二十三 遠征準備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四八 西南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二四九 法國只能失敗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三四四 白象章二五二 路易十四親征章四四九 共同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一五零 需求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四 進攻澳門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一三零 兄弟章四四零 宗教歸化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三一六 工程師李瑢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三二八 天皇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一六一 一瞥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四五 預備變天章四 會商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二 結盟章十一 人心散了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一六九 刨他祖墳章七八 南非章十九 虎門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三八三 不虧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一二七 別了,東印度公司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章三二 馬吉翔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四五三 得逞章四三九 浪子回頭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八一 意圖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八四 鏵式犁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五八 仙霞關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一零五 陰謀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四四八 兩國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十五 如願章五八 仙霞關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
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三九五 條款章一一五 說服章三六七 安排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三八九 判定章六一 秘戰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五九 謀劃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二十三 遠征準備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四八 西南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二四九 法國只能失敗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三四四 白象章二五二 路易十四親征章四四九 共同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一五零 需求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四 進攻澳門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一三零 兄弟章四四零 宗教歸化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三一六 工程師李瑢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三二八 天皇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一六一 一瞥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四五 預備變天章四 會商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二 結盟章十一 人心散了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一六九 刨他祖墳章七八 南非章十九 虎門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三八三 不虧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一二七 別了,東印度公司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章三二 馬吉翔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四五三 得逞章四三九 浪子回頭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八一 意圖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八四 鏵式犁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五八 仙霞關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一零五 陰謀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四四八 兩國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十五 如願章五八 仙霞關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